李伯陽的小院中,。
書房內(nèi),。
李伯陽端坐在椅子上,,神情顯得有些凝重,。
在書桌前,,劉伯溫與張君寶都顯得有些忐忑,,被老師突然叫道書房來,,然后又看老師一臉的肅穆,,不知道原因為何,。
“君寶,,你隨我多久了?!?p> 張君寶想都不想,,直接應(yīng)道:“兩年零兩個月,。”
李伯陽凝重的看著張君寶,,糾結(jié)了一會,,最終還是說道:“是啊,兩年多了,,時間過的真快,,我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以教你了,你該去尋找自己的機緣了,?!?p> 實際上半年前李伯陽就已經(jīng)沒有什么東西可以交給張君寶了,放張君寶出去尋找自己的機緣,,這想法李伯陽半年前就有了,。
不過人相處久了難免有些感情,所以一直拖到了現(xiàn)在,,直到他突破練氣成霧的境界后終于下定了決心,。
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張君寶是不可能成為那個鎮(zhèn)壓時代的張三豐的,他心中一清二楚,。
將自己一生所學授予張君寶,,加上其成長的過程,然后在將張三豐放出去,,讓他去經(jīng)歷該經(jīng)歷的,,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機緣。
沒有原本的經(jīng)歷與痛徹心扉的大領(lǐng)悟,,張君寶永遠成為不了鎮(zhèn)壓時代的張三豐,。
“伯陽師傅,我哪里做錯了么,?”
聽到李伯陽要趕自己走,,張君寶瞬間懵了,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情,,兩年多的時光相處下來,,張君寶心里早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了。
李伯陽解釋道:“自然不是,,師傅只是不想太過自私,你有屬于你自己的機緣,,不應(yīng)該一直跟在我身邊,。”
“可是不跟在你身邊我去哪啊,?!?p> 兩年的時間過去,,張君寶自己都忘記了離開少林寺的時候,覺遠是讓他前往終南山找丘處機的,。
“天地之大,,哪里去不得,你難道忘記了你覺空師傅的囑咐了,?!?p> 張君寶忘了李伯陽可沒忘,刻意提醒了一下,。
“可是……”
話剛說兩字李伯陽就打斷道:“別可是了,,磨磨唧唧,跟個女人一樣,,出去闖蕩一番,,覺得累了在回來找?guī)煾怠,!?p> “好吧,,我明日就出發(fā)?!?p> 經(jīng)過李伯陽這么一提醒,,張君寶頓時想起了方丈禪房的那一幕,自己卻是要去一趟全真教,,不僅是因為覺遠師傅,,更是因為覺空方丈。
李伯陽見張君寶同意后點了點頭,,看向了劉伯溫的突然問道:
“何謂時勢,?”
劉伯溫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反應(yīng)過來,,雖然不明白老師為何突然考教自己,,還是老老實實的應(yīng)道:
“所謂天下之時就是天下大勢的運動趨向,所謂天下之勢就是推動天下大勢的各種力量,?!?p> 的確如此,如果把天下時勢比作大海的話,,風向就是天下之時,,因風而動的潮流就是天下之勢,把握時勢就是弄潮兒,。
李伯陽點了點頭又問道:“何謂揣天下,?”
劉伯溫再次說道:
“透視國情,觀其財貨之有無,人民之多少,,地形之險易,,軍力之強弱,君臣之賢愚,,天時之禍福,,民心之向背,然后可以知興亡,?!?p> 不錯,看一方勢力的興亡,,要判斷它的經(jīng)濟情況是否良好,,治下的群眾是否安軍樂業(yè),占據(jù)的地盤是否地處何方,,軍隊數(shù)量的多寡,,統(tǒng)治階級是否賢明,時勢是否相助,。
李伯陽再次點了點頭,,又問道:“天下諸事,皆因選擇,,亦皆由選擇,,那如何能決呢?”
劉伯溫思索了一下,,凝重的說道:“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兩利相權(quán)取其重?!?p> 這個問題的重點就在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這并不容易,普通人在面對一個注定壞的結(jié)果時,,通常猶猶豫豫,,最后無可收拾。
劉伯溫能在這種簡單的問題思索之后在凝重回答,,想來是說道就能做到了,。
李伯最后問道:“欲治天下,首治人心,,那人心何治,?”
亂世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無法治理了,而人心之所以無法治理總結(jié)四個字就是欲念橫溢,,而造成欲念橫溢的原因就茫茫多了,,所以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劉伯溫娓娓說道:“欲治人心,首治亂象,,治亂為術(shù),治心為本,?!?p> 李伯陽有些感慨的說道:
“你也出師了?!?p> 把張君寶與劉伯溫一起叫道書房來,,其實就是要將兩個人都放出去了。
之所以會在這時候讓劉伯溫出師,,與朱元璋的際遇有關(guān)系,。
朱元璋被趕出皇覺寺后,投到了義軍郭子興的門下,,成為了一名十夫長,,只能說朱元璋不愧是天命之主,很快就引起了郭子興的注意,,得到了重用,,一路提拔到了將軍的位置。
如此快的躍升速度朱元璋自然得罪了不少人,,結(jié)果濠州失守,,郭子興的手下早就對朱元璋坐火箭一樣的爬升有意見,將濠州失守的罪名掛到了朱元璋身上,。
由于濠州失守,,被迫立下軍令狀,不奪回濠州將軍之位就要拱手讓人,,眼下正是最難熬的時候,,放劉伯溫出山相助朱元璋效果最好,很簡單的道理,,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出師?可是師傅,,這天下間并沒有出現(xiàn)值得我輔助的明主,。”
與張君寶的不舍不同,,劉伯溫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不辜負一身所學,必須要找一個明主才能實現(xiàn),,所以對于出師并不抗拒,。
老師與他也經(jīng)常討論天下大勢,,應(yīng)該知道他對現(xiàn)在天下間的勢力都不看好,所以他有些不明白老師為何會選在現(xiàn)在讓他出師,。
李伯陽臉色露出神秘的笑容,,說道:“明主早已出現(xiàn),只是你沒有發(fā)覺罷了,?!?p> 若是要論對天下大勢的把握,恐怕就連面前這個一代謀主劉伯溫在自己面前也只是個小學生而已,。
沒辦法,,誰讓李伯陽是后來人呢,在自身不參與進歷史進程,,蝴蝶效應(yīng)沒有太大的情況下,,沒有誰能與他比擬對天下大勢的掌握。
“是誰,?”
劉伯溫的臉色浮現(xiàn)出一絲喜色,,他并沒有懷疑老師的眼光會不會看錯,只是心里感嘆了一下,。
老師畢竟是老師,,自己同意時時關(guān)注著天下局勢,從未發(fā)現(xiàn)有誰能在自己的心中脫穎而出,。
“不急,,且去收拾一下,明日你出發(fā)的時候告訴你,?!?p> 宣布完劉伯溫與張君寶出師的消息,李伯陽的心頭好像空了一塊,,就好像有什么東西不見了一樣,。
而此時。
小院的外頭來了三個不速之客,。
這三人自然是太陽神功大成的赤必烈與他的兩個徒弟,。
“火狼,你問來的消息準不準啊,,確定是這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