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同根生
第007章同根生——陰謀嫁禍、手足兄弟(1)
這一覺睡的甚是酣暢,直到第二日傍晚方醒,。
劉樹義從地上坐起,看到面前擺著冷飯冷菜,,他腹中饑餓難當(dāng),雖知飯菜必定難吃之極,、味同嚼蠟,,卻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端到身前,,張口便吞,,竟也吃的津津有味。
飽餐過后,,精神大振,,瞥眼見到大哥正拍手大笑,只道是他傻氣發(fā)作,,也不去理他,。
站起身來,走到父親身旁坐下,,小聲與之討論脫身牢籠的可能性,。
劉文靜見小兒子破天荒的吃了一大碗飯,甚感欣慰,。他知這位小兒子向來挑食,平日在家中遇到不合口味的飯菜,,連一口也不愿吃,。
牢中之食,,自然粗鄙無味,眼見小兒子一天比一天消瘦,,他心急如焚,,憐心大起,終日為此事憂心忡忡,。
今日晌午也不知怎么回事,,獄卒分發(fā)食物之時,除了之前的飯菜外,,竟然還端了一盤“芳香四溢”的美味佳肴來,。
其實哪有什么美味佳肴了,只不過往常的牢食是喂牲口的,,而這盤是給人吃的,,雖是普通人家的飯菜,但菜上浮著幾根肉絲,,脂香四溢,。
他曾經(jīng)貴為縣令,卻從不魚肉百姓,,資財不是很多,,一日三餐雖沒有朱門大家豪奢,倒也不至于幾日不聞肉香,。但自從來到大牢以后,,終日不知肉味,嘴里早已淡的很了,,如今猛然見到,,雖只是幾根肉絲,也不禁垂涎三尺,。
但他想自己身為人父,,怎能跟兒子爭搶飯食,被人傳出去豈不笑掉了別人大牙,?隨即將頭轉(zhuǎn)到別處,,不去看,不去想,,但畢竟肉香誘人,,終究還是忍不住回頭張望。
卻見大兒子飛奔到飯食之前,,伸手便往菜上抓去,。
他見了也不打算出言阻止,心想還是給兒子吃吧,自己吃些糟糠之食又算得了什么,。
瞥眼間看到小兒子正在熟睡當(dāng)中,,心中一動,急忙上前拉住大兒子的手,,說道:“樹藝,,我們吃那邊的食物好不好?”
見大兒瞧瞧那邊,,又瞧瞧這邊,,搖了搖頭,伸出另一只手又朝肉絲抓了過去,。
他忙又伸手去攔,,但這位大兒年輕力大,自己遠不是敵手,,只好說道:“你二弟身子瘦弱,,你是知道的,他來大牢以后,,飯菜難得吃上一口,,不如將這盤飯菜讓給他,興許能讓他多吃一點,?!?p> 他原本以為大兒子心智不高,必定不聽勸阻,,將自己推開,,將這稍好的飯食吃個精光,不禁幽幽的嘆了口氣,。誰知只感雙手一松,,帶肉飯食好端端的就在地上,大兒子卻已不在眼前,。
抬頭望去,,只見大兒端著那糟糠之食,悶聲不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大兒雖一句話也沒說,他耳邊卻一直在回響:爹,,二弟體弱,,還是給二弟吃吧。
他見大兒子雖然心智不及常人,,但手足情深,,愛護幼弟,眼眶不自禁的紅了。獄卒共送來三份飯菜,,二壞一好,,他端起另一份糟糠之食,想到父子三人處境,,實在難以下咽,起身將飯食端到了大兒子身旁,。
他知大兒體壯如牛,,往往一頓要吃上四大碗飯,仔細瞧大兒子臉龐,,臉色蒼白,,眼窩深陷,似乎比小兒子瘦的更加厲害,。不禁大為愧疚,,只因自己疼愛小兒子,卻忽視了這位長子,。
誰知過了一會,,大兒子卻將飯菜送了回來,只見大兒子雙手捧著飯碗,,湊到他口前,。
劉文靜心中暖暖的,卻只是搖頭,。后來見大兒子一直如此,,好像自己只要不吃,他便不放下的樣子,,只好伸手接過飯碗,,意外發(fā)現(xiàn)碗里的飯比剛才多了許多。
低頭再看冷菜,,亦是如此,,知是大兒子心疼自己,將他的飯菜偷偷留了下來,,剎那間再也抑制不住,,淚水奪眶而出,一滴一滴的落在了碗里,。
……
劉樹義見父親神色恍惚,,有一句沒一句的回答,還以為他是擔(dān)憂當(dāng)下處境,,以致驚慌失措,,失了分寸。
安慰道:“爹,我知道如今我無論怎么說,,你都不會相信,,但劉家決不會就此湮滅,我對此深信不疑,?!?p> 劉文靜回過神來,說道:“你是不是還在幻想李家會出手相助,?誠然當(dāng)今太原,,唯有李家可與王、高兩家一較高下,,但即使如此,,當(dāng)真要救劉家,也必冒大險,,一不小心,,還得落個勾結(jié)賊盜的罪名,弄不好自身難保,。
更何況我還曾口出污言,,得罪過李淵,他若當(dāng)真胸懷寬廣,,不計前嫌,,相救劉家,那我劉文靜算真的服他了,,從今而后,,自當(dāng)盡心竭力,輔佐李氏,,鞠躬盡瘁,,死而后已?!?p> 說到這里,,長長的嘆了口氣,喃喃的道:“事到如今,,我還說這些,,又有何用?”
說罷黯然神傷,,頹然靠在墻上,。
劉樹義卻喜不自勝,父親如此說,,顯然便是打算與李家和解,,如此一來,,正是符合歷史,那么眼下安危更不足慮,,相信過不了多久,,李家定會派人來救,只是希望李家動作快些,,這牢房的日子著實不太好過,。
坐在父親身旁,仔細一想,,覺得父親剛才所言并不是全無道理,。
眼下李淵雖是太原留守,一郡最高行政長官,,但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王,、高兩家畢竟不容小覷,,要想從他們手底下救下劉家,想來也決不容易,。
自己熟知歷史,,自然有恃無恐,無所畏懼,,但料想父子三人能從太原郡大牢中出來,,并非一帆風(fēng)順,說不定經(jīng)歷了一番驚心動魄的斗爭,。
這般胡思亂想,,原本自信滿滿的內(nèi)心,開始變得忐忑起來:看來我與父兄喪命大牢之中,,決無可能,,但倘若王、高二家找人大施酷刑,,折磨我們,,又該怎么辦?
越想越怕,,再也沒有了原先體驗牢獄生活的閑情逸致,,只盼李家趕緊出手,救自己出去,。
但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劉樹義殷殷期盼了幾天,李家無絲毫動靜,,另外有幾個人卻經(jīng)常過來,。
這些人初時幾乎每日都來,,衣飾華貴,顯是非普通人家,,卻不似官差,。
他們每日只問幾句話便即離開,總是問:勾結(jié)賊王李密,,意圖謀反,,你等認不認罪?
想來是朝廷派來審判此案之人,,只是穿了便衣,,他們每日只來問話,不提人,,不動刑,,更不升堂審訊。
劉樹義只感奇怪,,李密當(dāng)時聲威正盛,,風(fēng)頭一時無兩,大業(yè)皇帝楊廣對其恨之入骨,,與他沾上關(guān)系,,雖然罪大,倒也不是非死不可,,但劉家乃是王威,、高君雅所抓,多半身首異處,,難以幸免,。
他對此自然心中雪亮,因此和父親早就商定,,無論如何也不能認罪,,這樣沒有確鑿證據(jù),加之父親是朝廷官員,,當(dāng)可拖延一時,。
但大牢之中,強加罪名,,屈打成招,,那是常有之事,誰又會跟你客客氣氣的相詢了,?
這是迄今為止,,他最為奇怪的地方,他一早便已猜到,,縱然劉家案子會開審,,官員必定會被王,、高兩家收買,那審與不審其實并無區(qū)別,,但這幾日他們派人好言好語的過來相問,,又是什么意思?
劉樹義固然丈二摸不著頭腦,,就連閱歷豐富,、素有工計的劉文靜也一臉茫然,不知他們喉嚨里賣的什么藥,,父子二人又相互合計,,一連幾天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