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0章 分棚
沒想到自己兒子很快就從村里招聘了三個幫工,讓趙志江覺得,,自己兒子各方面確實比自己強太多了,,然后以后聽兒子的準錯不了。
距離11日齡防疫還有一天,,馬進昌已經開始在趙家的東嶺養(yǎng)雞場上班了,。
趙青山很有信心,將來要將自己的養(yǎng)雞場辦成世界范圍內都數得著的大型養(yǎng)雞場,,而自己現在雇傭的員工,,將來就是自己偉大的企業(yè)的元老,這些人將來的身價,,必須得以億計呢,。
趙青山領著馬進昌在養(yǎng)雞場這邊轉了一圈,告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幫著運料,。
隨著雞仔的越長越大,,然后這些雞仔的食量也一天比一天大,,到10日齡的時候,,12000只雞一天要吃的雞飼料數量已經是接近一千斤了。
到10日齡的時候,,養(yǎng)雞場飼料倉庫里面儲存的30噸飼料,,已經消耗了十分之一了,。
而將來等到這12000只雞長到食量最大的時候,一天的飼料投放量就是兩噸半左右,。
這么多飼料,,要是光指望趙青山他們一家三口來運料,,填料的話,那估計得累個夠嗆,。
所以趙青山直接雇傭三個人,也是有道理的,。一個負責在飼料倉庫里面往小推車上面裝料,,一個負責推小推車,,而一個負責在大棚里面卸料,三個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項工作,。
現在趙青山家的養(yǎng)雞大棚很簡陋,沒有養(yǎng)雞籠子,,喂料的時候比較麻煩一些。不過呢,,所有的人身上都攜帶著一些細菌病毒,,要是雞群里面各種各樣的人都進出的話,,很容易讓小雞得病,。
所以,,就算家里面有了三個雇工,,趙青山也沒有打算讓劉玉仁,、馬進昌和劉濤到雞舍里面幫著添水填料,。
到小雞第11日齡的時候,,趙青山的三個雇工都來上班了,。
而雇工有了,接下來肯定要發(fā)工錢的,,這樣就得需要一個會計計算工錢,。馬進昌有些文化,,雖然說只有三個人,,但是趙青山也決定像模像樣得讓馬進昌來計算工錢,。
白天的工作結束了,然后11日齡晚上,,趙青山用高錳酸鉀溶液給馬進昌、劉玉仁和劉濤他們三個的衣服消了毒,,然后大家一塊進了雞舍。
劉玉仁上次有幫著抓雞防疫的經驗,,這一次自然輕車熟路得當起了老師的工作,。
不過,由于人手比上一次少了一些,,同時實施防疫的趙青山父子兩個的效率要比曹喜才他們差了許多,所以他們六個人一直忙活到凌晨一點,,這才將全部一萬兩千只雞仔的防疫工作給完成了,。
晚上加班,,情況說的清楚,,工錢是多加一天的,。
因為加班了,然后趙青山讓馬進昌他們三個回去睡了一覺,,到中午十二點再來養(yǎng)雞場這邊工作。
雖然養(yǎng)雞場的工作確實很辛苦,,但是馬進昌他們卻很開心幸福,。為什么呢?因為這邊的工作是每月一結的,,跟城里的工人一樣,。
干建筑的工作,是干一年,,到年底的時候才算賬的,,完了之后包工頭子還會克扣農民工的工資。
在2002年的時候,,包工頭子克扣農民工工資的現象非常普遍。
在這個年代發(fā)生過一件事情,,叫總理幫農民工要工資,,被傳為美談,。其實這根本就不能當什么美談,而應該當做恥辱,。
如果說,,農民工的工資,都得需要總理才能幫著要來的話,,那么這農民工的權益也實在太沒有保障了,。
2002年的農歷九月份眼看快要過一半了,再過兩周多的時間,,就可以拿到工資了,,馬進昌他們能不高興嗎。
今天是這批雞的第12日齡,,小雞要比剛入舍的時候長大了不少,,整個600平米的大棚已經看起來有些擁擠了,接下來今天晚上,,必須要分棚了,。
12000只雞,今天晚上要分到4個雞棚里面,,每個雞棚容納三千只雞,。
散養(yǎng)雞的密度要比籠養(yǎng)雞小得多,而且散養(yǎng)雞的雞病防疫壓力也比籠養(yǎng)雞大,。
可以說,,籠養(yǎng)雞的養(yǎng)殖效益要比散養(yǎng)雞大,可惜養(yǎng)雞籠子的投入是很大的,,甚至于說在這個600平米大的養(yǎng)雞大棚里面投資一套現代化的養(yǎng)雞籠子的話,,成本相當于建造大約四個養(yǎng)雞大棚。
對于起步階段的趙青山來說,,這樣的投資顯然不是多么值得,。
東嶺這邊有三百畝地的蘋果園,但是要說全部建造養(yǎng)雞大棚,,下一步進行肉食雞養(yǎng)殖的話,,頂多也就能建造40個大棚,最大規(guī)模也就能養(yǎng)殖十二萬只雞,。
前世的時候,,趙青山見到過超大型的養(yǎng)雞場,一次上雞苗就是四百多萬只,,一年養(yǎng)殖五千萬只雞,。
而實際上,一批養(yǎng)殖五萬只雞以上,,就是規(guī)?;B(yǎng)殖了,,而一批養(yǎng)殖十萬只雞,就是大規(guī)模養(yǎng)雞場了,。
在東嶺這邊搞規(guī)?;馐畴u養(yǎng)殖,實際上出路并不大,,趙青山有自己更好的想法,。
12日齡整個白天一整天,趙青山帶領大家忙著在另外三個雞棚里面鋪墊料,,也就是將碎木屑,、碎麥秸等墊料鋪在大棚的地上面。
當然了,,在鋪墊料之前,,趙青山還將整個大棚周圍都用高錳酸鉀溶液噴灑消毒了一遍,在大棚內部用火堿消毒,,在大棚門口則撒著石灰消毒,。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下午的時候,,趙青山安排大家將門口雞舍大棚里面的飼料和水都填滿,,然后讓馬進昌他們回家休息兩個小時,兩個小時之后,,回到東嶺這邊吃飯,,準備晚上開始分棚。
12日齡的雞仔,,大一些的,,已經有一斤重了。
晚上吃了晚飯,,雞舍大棚里面的燈關了,,然后趙家一家三口,加上馬進昌等三個幫工,,便一個人一個紙箱子,,將雞仔抓到紙箱子里面,接著蓋住箱子,,一次運送大約二十只雞,,開始往返起來。
六個人晚上八點開始工作,,一直忙活了接近四個小時,,快到晚上十二點的時候,終于將九千只雞分到了另外三個大棚里面去了。
11日齡防疫和12日齡分棚兩項工作都很辛苦,,這讓趙志江夫婦兩個也覺得,,招聘三個工人是多么正確的決定啊,。
不過,,接下來的工作,就輕松多了,,每天添水填料,,注意觀察溫度濕度,就沒有多大問題了,。
不過呢,,養(yǎng)著養(yǎng)著,上次農大公司配過來的三十噸飼料,,眼看就只剩下不到一半了,,趙青山慌忙地到曹明仁家里面給農大公司那邊打了個電話,要求再配送三十噸飼料過來,。
趙青山估算著,,這批雞頂多吃70噸飼料,下一步再要十噸飼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