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之所以為聲音,
是因為它不只停留
在說話者的嘴里,,
傾聽者的耳中,。
總有些時候,
它像是一只
夏日黃昏里的蟬,,
喜歡流浪者的流浪,。
停在哪里,哪里喧嘩,,
卻自以為是歌唱,。
又像是一群
有了響鼓的蟋蟀,
總想著在寧靜的夜里
擂出動人的鼓聲,,
卻不過是擾人清夢的狂歡,。
又像是一個
逃離枷鎖的野鬼,
游離在浮躁的空氣中,,
想給人制造綺麗的夢境,,
卻不過是一廂情愿的魂驚。
這是我今天遇到的一個靈魂寫的詩,,但不是他說給我聽的,,或是寫給我看的,而是我在讀取他的記憶時偶然看到的,,覺得寫的很形象,,就擅自拿來用了,雖然他不會知道,,但我還是得說聲抱歉,。
說到這個靈魂,他也與平常的靈魂有所不同,,那就是他沒有耳朵,,不像是耳朵被割了下來,而是好像天生就沒有這個器官一樣,,兩側極為圓滿,,沒有任何孔洞。
他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我一開始也想不出來,,畢竟這又不是數(shù)學題,沒有什么公式可以套用,,后來在讀取他的記憶之后才明了,。
當然,不可能是生前他雙耳失聰這種簡單的答案。要明白他沒有耳朵的原因,,得先從他的出生說起,,他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人煙稀少,,貧窮但安寧,,那里的人們都很和氣,沒有爭吵,,沒有謾罵,。
可是當他上學之后,發(fā)現(xiàn)世界并不是如他的家鄉(xiāng)那樣安寧,,一切都是那么喧囂,,人多如螞蟻,聚在一起像是蜜蜂一樣嗡嗡鬧騰,,汽車跑來跑去的引擎聲和不是響起的喇叭聲,,工廠的機器不舍晝夜轟隆隆的運轉著,宿舍里的喧囂也總要過了午夜十二點才稍稍消停,。
喧囂什么的,,本來也還是可以忍受的。就像有人說的: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里修籬種菊,。這在他看來確實有點道理,,但是,如果喧囂起于他睡覺之后,,起于他夢未醒之前,,那就難以忍受了。
他不相信一個人能在噪音的圍繞中安然入睡,,尤其是他這種極其喜歡安靜的人,,噪音這種東西不會因為他的內心平靜而平靜下來。所以他一直希望自己是個聾子,,什么也聽不見,。
在他上大學之后短暫的記憶中,他總是戴著耳機的,。不要以為他經常戴著耳機就是因為喜歡音樂,,而是他想到了一種隔絕噪音的辦法——以音樂隔絕噪音。音樂雖然也大聲,,但是放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所以沒事,而噪音就不是了,哪怕這些噪音里有的是別人外放的音樂,。
不過這也給他帶來了一種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耳機不離身,這種習慣在大學(城市越大,,噪音越大)時有些變本加厲的趨向,。可以說,,一天之中,,除了上課的時間,他都是戴著耳機聽著歌的,,一旦耳機壞了,,就相當于他的世界末日。
時刻戴耳機,,是一種壞習慣,,而壞習慣總會衍生出不好的后果。果然,,后來一次他戴著耳機過馬路時,,沒聽到身后轎車急促的喇叭聲,出了車禍,,一命嗚呼,。當時,白色的耳機被鮮血染紅,,他卻露出解脫的神色,,心里想:世界終于安靜了!
想來,,沒有耳朵,,或者說聽不見聲音,是他的執(zhí)念吧,!
最后我給他選擇,,他選擇了黑色輪回門。
我認為這是明智的選擇,,即使選擇了轉世為動物或是植物,,他也沒法擺脫噪音,因為兩者,,一個能移動的范圍有限,,一個只能被人移動。所以如果選擇了這兩道門之一,,轉世在山林還好,,若是轉世在人區(qū),將永遠活在噪音之中??赡苡腥藭f,,植物沒有耳朵,所以不怕噪音,。這個嘛,,怕不怕我是不知道,但我想,,植物也是極為厭惡噪音的,。
最后,再以同樣是他寫的一首詩來收尾吧,!愿他的來生,,沒有噪音:
噓!不要打擾正在睡覺的人,。
我們把那扇落地窗關上吧,,輕輕
留下一條小縫給房間呼吸。
聊天時就調小聲音,,像說悄悄話,,
一個人說剛好另一個人聽。
如果想看電視或是打游戲了,,
就戴上我們各自的耳機,,
像聽自己喜歡的歌曲一樣,
不用放出分享的外音,。
噓,!請珍惜吧!
這短暫的安寧,!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18-10-03/5bb462163d25a.jpg)
浮生一小白
PS:晚上再更兩章,以祝各位七夕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