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村民張氏得了一種奇怪的病癥,,嗜食生米,,骨瘦如柴,所泄皆完谷不化,。吳大夫試了各種方法不治,,便請(qǐng)了秦伊前去一試。
這類病癥,,秦伊所見不多,,只記得之前游醫(yī)惠州時(shí),有一孩童嗜食泥土,,面黃肌瘦,,毛發(fā)枯黃無澤。當(dāng)時(shí),,秦越診斷為小兒疳癥,,乃脾胃虛弱所致,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導(dǎo)滯,,半月起效,,兩月痊愈。
觀這張氏的病癥,,與那孩童倒是有幾分相似,但吳大夫用了健脾消滯之法卻并未奏效,。秦伊一時(shí)也沒主意,,回寺的路上一直苦苦思索著。
回到寺里,,見眾僧齊聚大殿,,寺內(nèi)香煙裊裊,氣氛肅穆,。湊上前去一看,,只見大殿之內(nèi)眾僧恭敬而坐,而坐在最前方面對(duì)眾僧的,,除了樂慈大師之外,,還有一人,。
那人膚色黝黑,面貌清奇,,高眉骨深眼窩鷹鉤鼻,,完全不似中土之人。又看其所穿,,乃是袈裟草鞋的僧人打扮,,所言之語,乃是混雜南腔北調(diào)的奇怪口音,,想來應(yīng)是一位異域高僧,。
此刻,那高僧正在向眾僧宣講佛法精髓,,眾僧如獲至寶,,孜孜聆聽。秦伊卻是心有所慮,,半個(gè)字也聽不進(jìn)去,,便早早回了廂房。
翌日,,秦伊打算再去看那張氏,,剛走到院子里,迎面就遇見普覺與昨日那高僧,。
普覺問道:“伊姐姐要去哪里,?”
秦伊回道:“下山去看張大伯?!?p> 普覺見她臉上陰云不散,,想是遇到了棘手之癥,便問道:“張大伯病得很重嗎,?吳大夫和姐姐都沒有辦法,?”
秦伊有些泄氣,默默地點(diǎn)了點(diǎn)頭,。一旁那高僧看了看二人,,忽然用蹩腳的語調(diào)說道:“貧僧那摩耶和,不知姑娘方才所說是何病癥,?”
秦伊雙手合十道:“大師有禮了,。張大伯所患乃是異食癥,嗜食生米,,十分消瘦,。”
那摩耶和摸了摸腦門,,想了一想,,說道:“貧僧與你一道去瞧瞧,。”
三人來到張家,,秦伊再次查看了病癥,,決定以銀針一試。那摩耶和卻帶著普覺出了屋子,,四處閑逛起來,。過了一會(huì)兒,打發(fā)普覺進(jìn)來知會(huì)張大嬸,,說是要借家里灶房一用,。
張大嬸以為他們是餓了,要為他們準(zhǔn)備吃食,,卻被普覺回拒說高僧要自己準(zhǔn)備,。張大嬸以為這異域高僧有什么特殊講究,也就隨他去了,。
也不知大小兩僧在灶房里如何鼓搗,,半晌過后,只見那摩耶和笑瞇瞇地走進(jìn)屋子,,普覺跟在其后,,手里端著一碗白色粉末樣的東西。
“這是什么,?”秦伊問道,。
普覺臉色青白,吞吞吐吐,,兩眼一轉(zhuǎn)看向那摩耶和,。
那摩耶和笑道:“這是阇婆國(guó)的特色美食炒米,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正符合張施主的病癥,。”說罷,,用溫水調(diào)勻,,又念了幾句不知所云的經(jīng)文,示意普覺端給張大伯,。
這時(shí),張家的八歲小兒湊上前來,,饞癮大動(dòng),,作勢(shì)就要去搶那飯碗。
那摩耶和忙笑著出聲攔道:“哎,,使不得使不得,,這是藥,,只能張施主食用?!?p> 那小兒被攔了下來,,很是不悅,噘著嘴看著他爹將一碗米糊吃了下去,。
其實(shí),,張大伯并不覺得這米糊有多美味,反而吃著有股怪味,,但是又想,,外來的和尚會(huì)念經(jīng),沒準(zhǔn)這異域高僧有什么靈驗(yàn)的法子,,倒是不妨一試,。
炒米和經(jīng)文能治病,?秦伊卻不這么認(rèn)為,,在回寺的路上她曾問過那摩耶和,可是那摩耶和但笑不語,,又問普覺,,普覺也是避而不談。這里面究竟有什么奧秘,?這位高僧在故弄什么玄虛,?
翌日,三人又來到張家,,那摩耶和帶著普覺徑直進(jìn)了灶房,,關(guān)了門,誰也不讓進(jìn)不讓瞧,。不一會(huì)兒,,又端出來一碗炒米,念了幾句經(jīng),,又讓張大伯吃下,。
如此,到了第三日,,張大伯吃完炒米,,對(duì)那摩耶和道:“大師啊,您看我這連吃了三日貴國(guó)的藥食,,可這病還是不見好啊,。”
那摩耶和笑著道:“不急,,不急,,我且問你,,你覺得這美食可香?”
張大伯忙點(diǎn)頭道:“嗯,,香,!就是吃著有些……呵呵,許是貴國(guó)的美食不大對(duì)我大寧人的胃口,?!?p> 那摩耶和忽然大笑兩聲,問道:“你可知是如何做法,?”
張大伯搖了搖頭,,其他人也跟著搖了搖頭,只聽那摩耶和繼續(xù)道:“這美食啊,,乃是用沾了雞糞的生米炒制而成,。”
“雞,,雞糞,?”張大伯目瞪口呆,難怪他總覺得有股怪味,!
“是啊,,有什么可奇怪的嗎?人都是吃熟米,,雞才吃生米,,你看那地上的生米都沾上了雞糞?!?p> “你,,你......就算我吃生米,可我也不會(huì)吃沾了雞糞的米??!”
“哦,你確定,?你又不是米,,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干凈的?”
“你......”
“反正你平時(shí)也吃這樣的生米,,貧僧只是替你煮熟了而已,,你方才不也說很香嘛!”
張大伯自覺被人捉弄了一番,,不禁惱怒至極,,伸手指向那摩耶和,大喊一聲“惡僧害我!”說罷,,便俯在床頭惡心嘔吐起來。
“大師你……”秦伊也是吃了一驚,,正要問那摩耶和為何要如此,,卻被張大嬸拎著掃帚給趕了出來。那張家大兒子更是提著拳頭沖了過來,,三人見狀,,來不及多說,拔腿就跑,。
氣喘吁吁地回到寺里,,秦伊對(duì)那摩耶和道:“大師過分了,這擺明是在戲弄人!”轉(zhuǎn)頭瞪向普覺,,“還有你,,助紂為虐,罪加一等!”
普覺委屈道:“大師說過,,這雞糞能入藥,。”
秦伊道:“不錯(cuò),,醫(yī)籍中是有記載,,雞糞具有利水泄熱驅(qū)風(fēng)解毒之功,但卻并不能治張大伯的病癥,?!?p> “哦?姑娘如此確定,?”那摩耶和淡定地笑道,。
“大師究竟如何考量?何不明說,?”
那摩耶和搖頭笑道:“不急,,不急,兩日后既見分曉,?!闭f罷,抬手召喚普覺:“走,,去灶房烤些甘薯來,,忙活了一天,還真是餓了,?!?p> 秦伊不解,納悶地望著一大一小兩僧遠(yuǎn)去。
次日,,風(fēng)平浪靜,。又過一日,秦伊一大早醒來,,就被普覺拉出廂房,,來到前院一看,只見張大伯一家一邊連連稱謝,,一邊正要給那摩耶和下跪,。
“張大伯,你們這是,?”秦伊上前問道,。
張大伯滿懷歉疚道:“秦姑娘,那日多有得罪,,還請(qǐng)你和大師莫要怪罪,。”
“你這是,?你的病好了,?”
“這還多虧了大師的妙法啊,!那日你們走后,,我就不停地惡心嘔吐,什么都吃不下,,連吐了兩天,,所吐之物皆是些不消化的生米糟粕。直到昨天夜里才止,,吐盡后便覺肚腹空空餓得慌,,可一想到生米就犯惡心,家里做了大米粥,,我連喝了兩碗,,頓覺氣力恢復(fù)一些。又請(qǐng)了吳大夫來瞧,,吳大夫說大師這是奇法治奇病,,終得奇效!所以今日一早,,我們一家就上山來感謝大師的大恩大德,。”
聞言,,秦伊詫異地看向那摩耶和,。那摩耶和笑了笑,對(duì)張大伯道:“出家人慈悲為懷,舉手之勞,,不足為謝,。你所病日久,還需勞煩大夫加以調(diào)理,,方可痊愈,。”
張大伯一家再次道了謝,,歡喜地下山去了。張家人走后,,秦伊恭敬地朝那摩耶和拜了拜,,“晚輩不才,還請(qǐng)大師指點(diǎn)迷津,?!?p> 那摩耶和笑問道:“你且說說治病之法都有哪些?”
秦伊回道:“治病之法無外乎方藥與針灸,?!?p> 那摩耶和搖了搖頭,“不對(duì),,不對(duì),。藥,可為有形,,可為無形,,可為實(shí),亦可為虛,。只要是能治病之法,,皆可稱為藥?!?p> 秦伊想了想,,道:“大師所用之法難道是,祝由,?”
那摩耶和道:“古之巫醫(yī)治病,,多以祝由之術(shù),今雖被視為巫術(shù),,但其情志相勝之法還是頗有成效的,。”頓了頓,,又道:“我所用,,不過一個(gè)惡字,以其所惡攻其所好?!?p> 秦伊道:“情志相勝,?就如《內(nèi)經(jīng)》記載,恐勝喜,,喜勝悲,,悲勝怒,怒勝思,,思勝恐,?”
那摩耶和點(diǎn)了點(diǎn)頭,“不錯(cuò),,不錯(cuò),,小姑娘醫(yī)理倒是背得熟,只是不懂變通活用,,生生學(xué)呆板了,。”
秦伊一聽,,連忙拜道:“愿聽大師教誨,!”
那摩耶和拍著肚子,笑呵呵道:“聽說你的甘薯烤得不錯(cuò),,走,,去烤兩個(gè)來,作為拜師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