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沂州水患(二)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好像是四歲左右,,成王知道先皇,,先皇后殯天的真相,,從而恨極了一心要他死的皇后,怨極了用懺悔的目光看著他的皇上,,打那時起,,成王就經(jīng)常因為一點小事暴躁不安,,所有在旁侍奉的人都敬而遠之,,直到成王的身邊只剩下自己,,就是自己捫心自問對成王也是心懷畏懼,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成王從懵懂無知的嬰孩養(yǎng)成了扭曲的性子,,
白玉婷是十幾年來,,唯一能夠在壓制成王暴虐情緒的人,這一點從白玉婷自殺后,,仍然能夠安然無恙侍奉在身邊開始李賀就知道,,只是沒想到有朝一日,成王會因為白玉婷喜歡,,白玉婷希望,,就改變整個行事作風,。
第二日一早,,白玉婷和成王就乘著馬車趕往弋江大壩,剛出沂州府衙的管轄區(qū)域,,就不出意外的迎來了刺殺,,成王環(huán)著白玉婷坦然的坐在車內(nèi),,不一會喊殺聲就降了下去,,李賀掀開車簾,,就看到成王不悅的瞪了自己一眼,連忙重新將車簾放下“屬下驚擾了王妃”
“無妨”
直到聽了白玉婷鎮(zhèn)定的聲音,,李賀這才繼續(xù)說道“一共50人,,沒有找到能代表身份的物件”
不一會傳來成王不耐的應(yīng)答聲,,李賀忙組織好儀駕,繼續(xù)趕路,,白玉婷經(jīng)過多次血腥事件的洗禮,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免疫了,,至少不會再被嚇到手足無措,尤其還有成王在一旁,,能夠讓白玉婷安心許多,。
董萬軍身穿正青色常服筆直的站在必經(jīng)的官道上等候成王儀駕,徐子謙正看著董萬軍被風吹起的衣角出神,,就聽到董萬軍疑惑的問道“下官今日的穿著有何不妥之處”,,徐子謙連忙將頭轉(zhuǎn)向一旁“再好的皮囊也擋不住骨子里的腐壞”
董萬軍無奈的搖了搖頭,也許是第一次見面的場景過于深刻,,徐子謙對自己一直都是一副不屑一顧的模樣,,要么就是如剛才一般冷嘲熱諷,反正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
很快,,就見到大約500人左右小心護衛(wèi)的車駕行到了眼前,,董萬軍看著面前只有一輛馬車,,不禁有些遺憾,,看不到那個有趣的趙露思趙狀元了,,徐子謙看著成王將白玉婷從車上牽下來愣了愣,,還沒等開口詢問,就看到白玉婷身后筆直的身影,太過驚訝以至于還未反應(yīng)過來,,就下意識的沖了過去,,成王連忙把白玉婷拉進懷里,,回身就看到徐子謙按著項程云的肩膀,,嘴唇開了又合,,半天沒說出一句話,項程云到是坦蕩的給了徐子謙一個擁抱“子謙,,好久不見”
徐子謙這才慢慢找回自己的聲音“你沒死”
項程云點了點頭“當初先皇被逼宮時,,我奉命在宮外安置皇后娘娘,,等到我回宮時,一切已經(jīng)塵埃落定”
徐子謙怒道“這么多年你為何不來找我”
項程云冷哼一聲“找你,?那我有幾個腦袋夠砍呢,而且那時的你才十幾歲,,能做些什么,,不過是牽連你罷了,現(xiàn)在你不是過得很好,,陛下很器重你”
徐子謙半晌無語,,項程云笑了笑“我身為先皇第一侍衛(wèi),現(xiàn)在護佑成王也算是一種意義上的使命延續(xù)”
徐子謙聽完也坦然一笑“看來,,你我仍然要各為其主,,”
成王沒理會兩人,,自顧自的挽著白玉婷往前走去,董萬軍這才反應(yīng)過來,,恭敬的在前方帶路,,一邊走一邊問道“這位姑娘是?”李賀看著成王不悅的神色,,忙說道“這是王妃”
董萬軍恍然大悟“久仰王妃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王妃的美貌,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p> 白玉婷終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董大人還真是,舌吐蓮花”
成王摸了摸白玉婷的一頭秀發(fā),,“本王到是覺得董大人所言非虛”
白玉婷附和道“也對,,傳言董大人閱美人無數(shù),自然知道本王妃姿色幾何”
董萬軍知道兩人的話語中的腹誹,,笑道“下官見過的女子與王妃一比,,就猶如云泥之別”
很快就到了弋江水壩的其中一個中段,幾人尋了一個地勢較高的山坡看去,,只見堤壩橫截弋江,,壩上水勢平坦,壩下激流奔騰,。
董萬軍從袖中取出一張修繕草圖,,對照著實際的地形,給兩人介紹“在堤壩的南端與龍井山相連,,北端則直接與沂州的古鎮(zhèn)相接,。整個堤壩全長一千里,底寬35米,,頂寬6米,,能夠?qū)⑸嫌蔚乃畠Υ嬖诖耍降虊蜗路降母鱾€支流,。為了加固堤壩,,下官打算清一色的用堅石壘砌,,白玉婷皺了皺眉,此時正是冬天,,修筑環(huán)境十分嚴苛,,每塊巨石都有噸余重,,
董萬軍瞇了瞇眼“王爺,這次堤壩若是鑄成,,至少在幾百年內(nèi)沂州都不用擔心水患的問題,,可謂一勞永逸”
成王仔細看了半晌設(shè)計圖紙,白玉婷忙道“王爺,,這種工事勢必會造成大量的傷亡”
董萬軍微微一笑“王妃說的不錯,,但王妃是否想過若是不對堤壩加固,再次發(fā)生水患,,又會死多少人,,可能王妃還不知道吧,這次水災(zāi)死傷將近三十萬,,我就算把整個堤壩重新修筑一遍也絕不會比這個數(shù)字高多少,,沒有犧牲哪來的太平盛世,成王殿下,,萬軍就直說了,,要是今日站在這里的是獻王,下官決不會有此進言,,因為我知道獻王沒有那般指點江山的氣魄”
成王掃了一眼義憤填膺的董萬軍“你不用激本王,,這個設(shè)計方案本王準了,你放心去做就是”
董萬軍聞言,,抬頭深深看了成王一眼,,竟一撩衣袍跪了下去“臣定不負王爺囑托”董萬軍早在看到堤壩的第一時間,就想實現(xiàn)一勞永逸,但這樣大的工事無疑需要數(shù)不盡的人力物力,,這對剛剛建國的永昌來說未免太過艱難,,其實董萬軍想的沒錯,京都上下除了成王,,就連皇上都不敢做出這個決定,,一旦百姓苦不堪言,第一時間就會將怨恨的目光投向政策的實施者,,也只有成王能夠不懼流言,,力排眾議,左右身上也背著殘暴不仁的罵名,,不差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