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真和尚順著元光所指看去,,看到老虎好好的躺在那里,,只是地上的燒鵝已然不見了蹤影,,頓時心中了然,必然是老虎趁著自己沒去關(guān)注,,又忍不住饑餓,,吃掉了燒鵝。
想來此虎在眾目睽睽之下,戒心重重,,不敢進食,,待眾人都在吃午飯,無人去看它,,頓時餓虎現(xiàn)行,,一口吞了眼前陌生的肉食。
作為一只老虎,,林子里的走獸幾乎都吃了個遍,,就算味覺再好的老虎,不同走獸肉食的區(qū)別也就是鮮嫩與否,,以及一些不同種類的獨特氣味,,從未嘗過燒鵝這種熟食。
與生肉之鮮腥不同,,熟食不僅僅是肉香更加濃郁和不同,,口感更為松軟,咀嚼時更有肉香彌漫口腔,,加之咸甜調(diào)料以及香料的味道,,簡直與生肉就是天差地別的兩種東西。所以人類自從學(xué)會烹飪之后,,幾乎不再吃生食了,。這只老虎第一次吃熟肉,雖然不是很適應(yīng),,但是燒鵝的肉香還是讓它突然之間就懷疑起了虎生:
生肉還是熟肉,?這是一個問題。
老虎心里想什么,,眾人不可能知道,,這時大家吃完午飯,馬上就要出發(fā)了,。但是老虎該怎么帶走,,難住了元真和尚。
若將老虎丟棄在原地,,依照現(xiàn)下老虎的傷勢來看,,不會流血而死,但是有五成可能因為傷勢不能全力捕獵而被活活餓死,,或者被過路的獵人殺死,,萬一遭遇四處埋伏殺人的賊匪,后果也是不言而喻——需知在大宋,,有些縣府苦于猛虎擾民,,襲殺人畜,,多有張貼懸賞文告,重金獎賞殺虎壯士的,。即便老虎安然痊愈,,難免還是要有人畜遇害,比死了這只老虎更讓元真頭痛,。
想到將這虎留在這里有諸多的危險,,元真和尚自然不會做這種“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事情,,帶上老虎上路是必然的,。但是老虎可聽不懂人話,讓它乖乖跟著眾人上路,,只會得到血盆大口的撕咬,,如若將老虎捆成粽子,這大熱的天氣,,任誰來背著擔著,,都是累死人的苦力活,兩個和尚可能愿意為了不殺生這樣做,,其余人等寧愿一刀了結(jié)了這猛虎,,好落個輕松自在。
“為什么是我,?”元光哭喪著臉,,想要暈過去,正在這時突然想起以前裝暈的時候被師兄狠掐人中,,疼的從地上彈起來,,頓時放棄了這個計劃。
原來元真和尚思量了一會兒,,暫時拿了一個主意,。那便是自己在前面牽著老虎,,元光坐在老虎背上或是走在老虎身側(cè),,手中握著一根韁繩,韁繩另一頭自然是連著臨時從馬夫那里借來安在老虎面前的馬籠頭,。萬一元光看到老虎想要咬人便猛拉韁繩,,阻止老虎逞兇,并同時對元真示警,。加之元真還在老虎脖子底下系了一個鈴鐺,,一旦老虎作勢欲撲,鈴鐺聲響有異,,便可提早發(fā)現(xiàn),,免遭虎口威脅,。
看到元真和尚如此布置,,高玉柔不禁輕輕一笑,,冉倩雪奇怪的看了母親一眼,不明白這件事有什么好笑的,。冉難淵看到女兒好奇,,便替高玉柔解釋道:
“小雪莫要奇怪,你娘這是想起一件老虎與鈴鐺的趣事呢,?!?p> “什么趣事?”冉倩雪更加奇怪,,老虎與鈴鐺能有什么趣事,,“難道老虎喜歡玩鈴鐺嗎?”
聽到冉倩雪如此童真的發(fā)問,眾人不禁莞爾,。
冉難淵繼續(xù)解釋道:
“南唐時在金陵清涼寺里面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他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guī),,寺內(nèi)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為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講經(jīng)說法時詢問寺內(nèi)眾和尚:‘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ㄑ垡姺舳U師回答得好,,便就這件事教育眾人:‘你們是不能小看他的?!@就是那件老虎與鈴鐺的趣事,,現(xiàn)在元真大師將鈴鐺系在了老虎的脖子上,正合乎當年法眼禪師的話,,是不是很有趣,?”
“啊--,”冉倩雪驚訝的捂住小嘴,,“那不是說只能讓元真大師給老虎把鈴鐺取下來了,?”
“哈哈哈哈,!”
不止冉難淵,幾個聽到這話的叔叔伯伯都笑了起來,,法眼和尚當年可能沒有見過武林高手尤其是先天高手的威能,。武者一入先天境界,幾乎都可以輕松做到“解鈴”,,即便是后天高手,,也有許多人掌握絕技,能夠做到“解鈴”之事,。
冉倩雪聽父親講了諸多高手的絕技,,頓時笑道:
“原來這么多人可以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鈴鐺啊,!法眼老爺爺怎么都不知道呢,!”
元真聞言回頭,并不氣惱,,微笑道:
“小施主頗得我佛智慧,!能系鈴之人便可解鈴,此人系鈴也可他人解鈴,,親自解鈴系鈴,,需得動手去做,思量解鈴系鈴,,需要慧根體悟,。小施主頗具慧根,他日必然與我佛有一段因果,?!?p> 冉倩雪聽他這么一說,想到自己頭上光光一根頭發(fā)沒有的樣子,,尖叫一聲,,藏在高玉柔懷里,再也不愿與元真和尚說半句話,。
元真和尚了然的笑笑,,對冉難淵說道:
“貴千金好像誤會小僧的意思了,小僧見她鳳眼云眉,,日后必然大富大貴,。當年大唐則天皇帝曾興建白馬寺,,貴千金身居廟堂之日,,當可有此機緣,明了與我佛的因果,?!?p>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冉難淵見到愛女尖叫躲藏剛想發(fā)怒,,聽得元真和尚這么一說,,頓時轉(zhuǎn)怒為喜,貌似謙虛道:
“大師謬贊,,謬贊,!小女害羞了!哈哈哈,!”
冉倩雪聽得元真和尚解釋,,走出了自己要變成光頭的心理陰影,只是見到父親這個立場不堅定的樣子,,很是無奈的翻了個白眼。
這時后面老虎又探頭想要咬元真的屁股,,當然,,元光及時的拉緊了韁繩,元真和尚也聽到鈴鐺突然的亂響,,趕緊向前躲避,,躲過了這次危機??吹皆婧蜕械睦仟N樣,,冉倩雪忍不住輕笑出聲,見到元真回頭看她,,不好意思的輕吐香舌,又縮回高玉柔懷里,。
一行人走走停停,,不敢再大意,派了王鎮(zhèn)關(guān)等人前頭探路,,免得再遭賊人伏擊,。前面被伏擊多次,雖然有驚無險,,諸人卻也不愿一頭撞進陷阱里,文若虛便提議前頭依照軍隊一般派出探子,,眾人欣然應(yīng)允,。王鎮(zhèn)關(guān)號稱“獵賊王”,尋蹤匿跡自然是本領(lǐng)高強,,客串一回探子自然是不在話下,。
獨孤小秋爬上一顆傾斜的大樹,站在高處仔細觀看,,地上草叢中偶爾出現(xiàn)的金光,料來是散落的金錠,,掃過一眼便不再理會,,遠處略高的灌木叢,適合藏人,,一會兒還要仔細探尋,。
本來充當探子的活計,輪不到獨孤小秋,,畢竟他年紀小,,又是冉難淵的親傳弟子,眾人都爭著去探路,,勸他留在后面。獨孤小秋見狀熱淚盈眶,,只是心中盡管知道眾人是不愿他去冒險,,分外感動,可惜獨孤小秋還是要去生死間磨礪,,滅族之仇尚未得報,,怎有可能得享安逸。
如同獨孤小秋這般爬上大樹,,乃是探子比較忌諱的事情,。萬一附近有人埋伏,單單施放冷箭,,便可教樹上的探子學(xué)會做人,。獨孤小秋眼角似見遠處有寒芒一閃,心中暗叫一聲不好,,腦中一熱,,雙目如有清流淌動,似看到自己跳上一尺,,冷箭擦著自己鞋底飛過,,哪敢怠慢,急忙縱身一躍,。此時獨孤小秋身在樹上,,如若不閃不躲,必然被暗箭所傷,現(xiàn)在躍下大樹,,落地難免傷筋動骨,,到時候行動不便,,也難逃毒手,。
所幸現(xiàn)在的這棵樹乃是傾斜著的,獨孤小秋如同蹲在斜坡之上,。方才被冷箭所驚,,躍起何止一尺,遠處弓弦一響,,腳下果然飛來一支冷箭,。獨孤小秋驚怒交加,眼前仿佛看見冷箭箭簇上的一點,,被擊打之后,,射回原處。獨孤小秋拜師之時便聽冉難淵說了自己大羅天辰瞳的神妙,,此時哪里不知道這是神妙的預(yù)測,,急忙拔劍拍向那一處箭簇。
只聽到龍吟聲中,,清泓劍劃出一道玄妙的曲線,,幾乎是正好拍在箭簇的那一點上,。說時遲那時快,,獨孤小秋尚未下落,,便完成了這一連串動作,,簡直有如神助??上}促之下,,仍是差了那么一點點。
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若是此箭原路返回,,便可正中賊匪瞄準的那只眼睛。現(xiàn)在有此差錯,,獨孤小秋都不知還會不會反傷偷襲的賊匪,。
就在獨孤小秋落到樹上,尚未找回平衡之時,,那支冷箭電射而回,,正中賊匪的小腹。慘叫聲中,那個賊匪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的小腹,,手中的長弓早顧不上了,,丟在地上。附近沖出兩個賊人,,手忙腳亂的拖著他,,急忙向林木深處逃去。
獨孤小秋終于站穩(wěn),,慢慢蹲在樹干上,,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