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真是一個豐收的令人喜悅的季節(jié),,當然了離不開的是辛勞,。
由于大家是提前規(guī)劃好了的,。所以落完了花生,、紅芋后,,幾個半大的孩子就直接撲到山上去了,。
首先扒拉回來的是柿子和葡萄,,家里的何月香帶著自家親媽老太太哄著仨個孩子,,把那些葡萄快速的整理出來晾曬在后院兔棚的屋頂上,、趙安國提前用木頭放著的蓋簾上支好的架子上。
趙安國的木匠操作間挨著墻可是放著一水溜的大瓦缸,,就是專門給這些寶貝準備的,。收拾完了葡萄接著開始削柿餅。柿子還沒弄完呢,,板粟又回來了,,敲了粟殼取了粟子,還得把這些粟子處理收拾好,,不然很容易生蟲子的,。
最后回來的是一些青棗、核桃,、松子之類的堅果類的,,量比較少的東西。前前后后,,早出晚歸的花了一個多星期,。
這些是幾個娃娃跑的。
等到地里的活計差不多結(jié)束了,,分了秋糧,,開始準備春小麥的播種的時候,幾個大人抽出兩天時間專門上了山,。好家伙,,那成績明顯不是幾個小的能比的。
晚上的時候,,大家把包谷都先扔到一邊了,,把山貨先加班加點的處理好了以后。各家才開始擺弄起自家的包谷來了,。
棉棉家里今年秋里的包谷和去年相比能少點,,畢竟后期何月香是沒上工的?;钣嬜銎饋砟芸觳簧?。反而是這幾家里完的最早的。
緊接著是何平安家里的,何平安家里也是因為三妞生產(chǎn),,有段時間沒有工分,,所以分的糧食是僅次于趙安國家的。
張國慶家的能稍多些,,倆口子今年都沒塌過一天工,,天天還早起做一板豆腐。日子過的是越來越有勁頭,,所以今年是三家里面分的包谷最多的,。趙安國家和何平安家忙完后,又都去給張國慶幫忙,,人多干活快,,兩晚上就把余下的活計干完了。剩下的就是老屋里,,老屋里今年的包谷一如既往的多,。而且,因為王桂蘭坐月子,,干活力度小了很多,,所以包谷堆的就比較多了。眾人拾柴火焰高,,天天晚上,,一堆人圍著包谷堆聽著廣播剝個大半夜,也就是幾天的工夫,,就整利索了,。
何平安抽空騎著自行車回了趟山里。
山里家里的老爸急的都不行了,,何平安再不回來,,老人都準備出山去找呀!山里人靠天吃飯,,包谷的收成遠不及山外,,莊稼早早就結(jié)束了。這也是何平安老娘能住到山下去落糧食的原因,。因何平安的叮囑,,老頭悄悄的給自家戶里的幾家打了個招呼,大家弄了不少山貨下來,,就等著何平安這邊的消息呢,。何平安回家也是因為這事。走了幾家,,看了看山貨的質(zhì)量,。
山里人本來就純厚,,尤其是聽說給自家人找的,價格也可以,,所以都是緊著好的弄的,,一個有蟲眼的都沒有。
何平安直點頭,,和大家說好了送下去的時間,,又讓自家老爸給里面的老丈人家捎了話,,說了日期,,再三叮嚀了質(zhì)量不能低于村里的,這才騎著車子回了,。到家就趕緊找了姐夫,,把山里的情況說了。
趙安國聽了直點頭,,忙把自家的錢都捋了捋,,怕不夠,又把幾家手的存錢都要了過來,。
到了約定的日子,,山里下來了滿滿三架子車的東西,把何平安先嚇了一跳,,當時看著好像沒有這么多,。
大家先小心翼翼的把葡萄給下了下來。免得壓碎了,。
原來何平安當時看的時候,,葡萄還在樹上長著呢,大家怕采了不好弄,,等這邊把事情搖實了后,,臨到日子才出的手。
這次拉下來的以板粟居多,,其次是大棗,,核桃、還有部分松子外加一部分葡萄,。
趙安國借了桿隊里的大秤,,過了重量。
約好了錢一個星期后由何平安帶回去,,硬是留著大家吃了一頓熱呼呼的連湯面,,這才放了喜笑顏開的眾人回去。
臨了走的時候,,有個年紀較大,,何平安叫伯的人偷偷對著何平安說:“麥粒,你問問你姐夫,看人家要五味子不,?咱山上那東西多的很,,而且還好!這要是能換成錢,,哪怕便宜點,,咱村里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何平安若有所思,,很爽快的答應了:“行,我問問,!”
最后還是找了個時間問了下趙安國,,趙安國也說不上來,只說承諾給打聽打聽,。
眾人又是幾天忙呼到半夜,。后院大缸里都塞的嚴嚴實實的了。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趙安國家里新的一年里的頭波山貨,,由趙安國炒了出來。
鄭紅旗是提前知道的,,早早就追問山貨啥時候炒,。
當天,鄭紅旗早早借了輛車就跑來了,,直接攬走了剛出鍋的全部山貨,,連帶著棉棉給推薦的花籃也要了二十個,打包走了,。一口給自家留的都沒有,。
鄭紅旗說了:“這就是你家自己出產(chǎn)的,啥時候你們自已吃不成呀,,非得要和我搶這一口,!”
那個,只能好了吧,!
鄭紅旗走了后,,趙安國揣著錢去了老屋,畢竟還有自家老爹的花籃錢在里面呢,,還有前段時間收山貨,,把大家的錢都拿完了,現(xiàn)在有回來的錢了,,趕緊給大家送回去,。
隔了兩天,,村里領導去鄉(xiāng)上辦事,鄭紅旗讓人給趙安國捎了一封信,。
打開一看:星期六早上再來取山貨,、具體要求嘩嘩嘩,特別提出花籃子再準備三十個,。
趙安國一算時間今天都已經(jīng)星期三了,,炒山貨好說,自家老爹那邊三十個籃子不好弄??!又忙跑著找了回自家老爹。誰知道人家趙勇淡定的很,,只是仨字“知道了,。”
趙安國急的直轉(zhuǎn)圈,,這到底是行啊還是行啊,?
老頭實在看不上自家兒子這蠢像,,給了句干脆的:“我都編好了,在那邊放著哪,,你直接取就行了,!”
趙安國的心這才落到實處了。問明了地,,直接拿回家了,!
這次的量大,而且是早上要,,為了保證口感,,趙安國決定后半夜才開始炒。
這樣等鄭紅旗早上過來的時候,,帶走的就是熱呼呼的,。
再說了,趙安國也有私心,,他想給老三寄點山貨去,,老三來信沒少提到山貨。還有想給養(yǎng)老院那二老送點零嘴嘗嘗,。這些趙安國決定也一并炒了,。
給山上的,自己早上騎著自行車帶著小文跑一趟,,讓小文送進去,,再把小文帶回來,,也不影響小文上課。
至于寄給老三的,,趙安國思忖著鄭紅旗來的時候,,肯定會開車。到時候把給老三的山貨扔給鄭紅旗,,讓鄭紅旗幫忙在縣上給老三寄過去,。省得人再跑一趟。
由于要炒的量有點大,,于是趙安國和老大打了個招呼,。晚上的時候,把娘仨個移去和小文,、小武,、棉棉他們擠被窩去了。
自己和老大睡在燒炕上說了會子話,,瞇了會,,把提前準備好的山貨,哥倆輪番給炒了,。天快亮了才弄完,。
趙興國沒停,直接回家去了,。
趙安國稍微收拾了下,,把飯做在鍋里,才去叫了小文娘幾個,。棉棉把山貨包好依然放在花籃里,,小文一手提一個,坐上趙安國的自行車,,去山上了,。
鄭紅旗過來的時候,趙安國都已經(jīng)上工去了,。何月香把倆小的扔給棉棉,,自己跑地里喊了趙安國一聲。
趙安國緊隨其后就回來了,。把老三的事情和鄭紅旗說了一聲,。
鄭紅旗看著趙安國想了想,說了句:“趙哥,,等下星期,,有時間咱哥倆坐一起聊聊,兄弟有些事情想要請教趙哥你呢,!”
趙安國點頭應了:“行,,提前讓人捎個話,,我在家備點吃的招呼你!”
鄭紅旗搖手:“那到不用特別刻意,,家常便飯就行了,。說好了下個星期二或三我就過來了。耽誤你半天的工,。趙哥,,你家倆小的快出月了吧?”
“說啥呢,!”趙安國笑著給了鄭紅旗一拳,,接著回答到:“嗯,我家那倆小的馬上就出月了,?!?p> 鄭紅旗這才笑著走了。
最近這段時間,,趙安國和趙興國以及何平安,、張國慶幾個下工了以后,都聚到趙安國家里,,幫著把家里菜地里的菜菜清理出來,,準備做個三個大棚子,一間房子的位置一間大棚,。
棚子搭建的比較高一些,成人進去也不須低頭,。
趙安國找鄭紅旗托熟人弄了點舊鋼管,,用舊鋼管搭的架子。到時候外面鋪的是厚的薄膜,。等溫度下來后,,再鋪上厚厚的草簾子保暖就行了。
草簾子大家早早的,,你家編幾,,我家編幾個的都送來了。
趙勇一個夏季手就沒停過,,不是編棉棉要的那些小玩意,,就是割浦草編草簾子,編正規(guī)家用的時候到是少了很多,。
搭好基本的架子后,,兄弟幾個順手把地都整理出來。趙安國聽從了棉棉的建議,,抽空星期天去鄉(xiāng)上了一趟,,托人情買了老長一截電線,,找人接了個插頭,連著一個六十瓦的燈泡,,做為移動電源,,以備不時之需。
零碎的活干完了,,很快就到了和鄭紅旗約好的時間了,。
趙安國提前炒了一點子山貨出來,這都炒了兩次了,,自家還沒留貨,。這次炒的山貨,幾家都分了點,,當做零嘴吃,,又鹵了兩只兔子并一些豆干、花生,、和雞蛋,。
說起這個來,就不得不提一下,,春里趙興國,、何平安、張國慶幾家在老三趙振國緊連的地方申請了莊子每家都是三間,。棉棉當時建議這幾家先別種菜,,地太薄了,種了也長的不行,。撿了地里石塊,,拉了好土,配著沙子,,做成沙土地,,種了花生。秋里果然是大豐收,,一提溜,,一串的花生就拽出來了。留夠自家吃的并送親戚的后,,花生全部被趙安國給收了過了,。給幾家又多了份收入。
如今地里堆了肥,,好好養(yǎng)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