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證明,述律平選對了皇位繼承人,。耶律德光做得比他的父皇耶律阿保機都漂亮,不僅給契丹人帶來了空前的繁榮,,還為契丹人綿延兩百余年的國祚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得到了燕云十六州,。
從此之后,,就算整個漠北草原憑空消失了,契丹人都照樣能生存下去,。因為農(nóng)耕經(jīng)濟是當時世界上最穩(wěn)定的生產(chǎn)方式,。
但是,即便是做出了如此輝煌的事業(yè),,耶律德光卻還是樂不起來,。因為他就算把事業(yè)做得再大,都沒法保證能傳給自己的子孫,。
至于原因嘛,,還是因為他的母后述律平。
別看耶律德光在史書中的評價是“德光之強,,舉世無雙,。”
那些都是在外面表現(xiàn)給別人看的,,他在家里和自己的母后說話可是連口大氣都不敢喘的,,只要應對稍不如意,述律平瞪他一眼,,他就趨避不及,。
而且最要命的是,述律平已經(jīng)幫他安排好了繼承人,。
不是他的兒子,,而是他的弟弟,述律平的三兒子——耶律李胡,。
耶律德光在剛剛繼位不久,,就不得不封弟弟耶律李胡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這可是名副其實的接班人待遇,!
對此,述律平給出的解釋是——未雨綢繆嘛,,免得自己以后又要殺那么多的人,。
不管怎樣,耶律德光畢竟是將燕云十六州弄到手了,,下一個目標自然就是繼續(xù)南下,,將邊界推進到黃河岸邊,。
而耶律德光的乖兒子石敬瑭在當了七年的皇帝之后,,終于先他而去了,。隨后繼位的人是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貴——這個孫子可就讓他心煩了。
石敬瑭生有六子,,大多早夭,,等到石敬瑭死的時候,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
本來石敬瑭在臨死之前就把石重睿托孤給時任后晉宰相的馮道,,意思就是要馮道輔立石重睿為皇帝。
但石敬瑭死后,,馮道與當時掌握實權的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兩人卻背棄了石敬瑭的臨終囑托,,篡改遺詔,立石重貴為帝,。
其實馮道和景延廣兩人并無私心,,畢竟年幼無知的石重睿肯定比年長的石重貴更容易控制,,兩人要是有私心的話,,肯定是立年幼的石重睿。但兩人為了國家著想,,還是選擇了立年長的石重貴,。
因為在石重貴即位之前,后晉的形勢并不樂觀,。
北面的契丹憑借著扶立石敬瑭之功,,挾制中原,虎視眈眈,;南面的南唐,、后蜀等割據(jù)國蠢蠢欲動;而后晉統(tǒng)治集團內部更是矛盾重重,,加之連年的旱,、蝗、澇等天災,,后晉國內早就餓殍遍野,,民怨沸騰了。
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扶立年幼的石重睿當皇帝,,那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更害了這個國家,。
因此,石敬瑭剛斷氣,馮道和景延廣就立即派人趕往汴州,,一方面是給石重貴報喪,,一方面是奉迎齊王石重貴回魏州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