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漢人不善戰(zhàn),不可以委以重擔,!”尉相愿立刻站出來表示反對,。
勛貴們相互對視一眼,很快就有幾個分量不低的勛貴站出來表示了對漢人從軍的憂慮,。
“陛下,,漢人不善戰(zhàn),這是眾所皆知的,,行軍打仗是鮮卑男兒的本分,,漢人只需要種好田就可以了!”
“臣愿率所部兩萬,,請求陛下撤換出這支大軍中的漢人,!”
這邊山東世家們又不樂意了,這些兵壯可是河北世家糾結了許久才決定讓出,,獲得皇帝對世家入仕的扶持,,里面很多都是死士或者是家族商隊的護衛(wèi),戰(zhàn)斗力又怎么會差,?
清河崔氏的一個官員氣的發(fā)笑,,道:“我們漢人不善戰(zhàn)?當年匈奴何等猖獗,,還不是被漢武一股而滅,!若不是司馬氏內(nèi)斗壞了江山,你們這些胡奴,,有機會入中原嗎,?你們——就只配做剪徑的強盜!”
老神神在在的趙彥深猛然睜開了雙眼,,喝道:“崔平慎言,!”
那出自清河崔氏的年輕官員心不甘情不愿的閉上了嘴,高緯的眼神幽幽然的落在他身上,,道:
“崔平殿上失儀,,杖十五,罰俸半年,?!?p> 高緯沒有給勛貴們更多撕開裂口的機會,先下手處置了崔平,,這讓本來打算抓住機會狠狠參劾的勛臣心落在了空處,。
看來陛下還是更加偏向那些世家!
他們心里雖然不忿,,但也不好表露出來,,不過原則上的問題是不能變的,,鮮卑從軍,漢人供養(yǎng)鮮卑,,這幾乎已經(jīng)是祖制了,,從神武帝到武成帝從未更改過!
他們不能讓這個苗頭冒芽,,于是道:“臣懇請陛下,,請陛下以大局為重,撤出其中漢軍,!”
“就是,,漢人守衛(wèi)邊塞都已經(jīng)很勉強,論攻城野戰(zhàn),,漢人又怎么會是我們鮮卑男兒的對手?”
這下不光是出自世家的官員,,連漢人的一些寒門士子以及偏漢化的鮮卑官員都聽不下去了,,勛貴們這話里話外根本就不帶拐彎抹角的,更有甚者,,甚至說:
“漢人無用,,只會嘴上說,到了戰(zhàn)場上,,還不是一無是處,?只有咱們鮮卑人,勇武善戰(zhàn),,可保國家無虞,!”
“庶子敢爾!”……
“夠了??!”高緯一拳砸在烏木案上,怒視著這滿堂吵嚷的群臣,。
“朝堂是議事的地方,,不是潑婦罵街的菜市口!你看看你們,,像什么樣子,?!”
“什么鮮卑,、漢人,?你們看看自己,再看看他們,,看出什么沒有,?有什么區(qū)別嗎,?你們就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大齊人,!”
“天下興亡,,匹夫尚且有責!而你們,,卻在這朝堂上亂戰(zhàn),,拉幫結派、內(nèi)斗不休,!你們要毀掉這大齊江山嗎,?漢人怎么了?漢人便不能有守家衛(wèi)土的職責嗎,?,!”
“朕已經(jīng)明旨下詔,難道你們要讓朕當著天下人的面食言,?,!”
“臣不敢!”尉相愿帶著一大批勛臣呼啦啦的跪下,,高緯深沉的目光從他們背后掃過,,并未叫他們起來。
“朕待諸卿亦親厚,,甚至連謀反,,朕也只誅殺首惡,并未牽連老幼婦孺,,就是不愿意看到功臣后代凋零,。可你們要明白,,朕不光是鮮卑人的帝王,,更是大齊的君主!大齊上也遠遠不止有鮮卑人,!還有漢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國家,,沒有包容并進的氣度,就不能成就什么偉業(yè),,因為它的力量太過分散,,眾人不齊心,不能將力量擰成一股繩子!面對敵國就無法發(fā)揮出最大優(yōu)勢,!”
“周國屢戰(zhàn)屢敗,,為何周卻是進攻的哪一方,你們想明白了嗎,?”
“當初趙卿與朕談論國家弊政,,首先就說,我大齊如今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北周入侵,,也不是天災地變,,更不是突厥寇邊,大齊,,其實最大的弊政就是——人心不齊,!”
“鮮卑欺凌漢族,漢族藐視鮮卑,,無法團結一致,,彼此之間相互爭斗,所以我大齊越來越弱,!”
高緯努力的使自己平復心情,,道:“說來也是可笑,神武文宣之時,,我大齊明明強于周,,如今卻越來越弱,,你們卻沒有深思其中根源……”
“臣等無能,!……”群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曾經(jīng)孝昭帝可謂中興之主,,我大齊在孝昭帝的帶領下蒸蒸日上,,但孝昭帝駕崩,大齊便不再強盛了,?!?p> “孝昭雖然許多法令都大大的改進了政令的弊端,但大齊卻依然在衰弱下去,?!?p> “……大齊人口逾數(shù)百萬戶,整整兩千萬人,!周占據(jù)關隴,、巴蜀,人眾不過千萬,,南陳則更加不堪,。我大齊,富有山川,得天下靈秀,!為何會輸給周,,你們有想過嗎?”
所有人都沉默了,,在沉思,,以往北周來攻,都被大齊打敗了,,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一直都是北周大規(guī)模調(diào)兵攻打北齊,卻少有北齊主動調(diào)集大軍進攻北周的時候,,是軍士沒有膽氣還是周軍太過強大,?
都不是,是因為這些年,,大齊的國力越來越虛弱了,。
在過去,他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往往歸咎于天災人禍,,卻忽略了他們本身的問題,,似乎連他們自己都相信了大齊國力衰退只是暫時的,等天災過去,,很快又會回到大齊的強盛時期,。
直到今日,他們才猛然發(fā)現(xiàn),,原來大齊的衰弱,,從神武帝就已經(jīng)埋下伏筆了……
眾臣默然,高緯接著說下去:“就憑周比我們大齊更有包容之心,,讓漢人與鮮卑齊心協(xié)力,,而我們大齊強盛的國力卻消耗在內(nèi)斗之中。在這樣下去,,大齊遲早是撐不住的……”
高緯按著桌子站起,,殺氣騰騰的逼視眾臣,道:“因此,,朕已決心摒棄那些舊俗,,從今往后,朝堂之上,,不得以鮮卑和漢相互攻訐,,亦不得煽動百姓,朕已決意,,誰攔著朕,,誰就是朕的死敵!”
他一腳踢翻文案,大步走出銅雀臺,,一片肅殺無聲的軍陣映入高緯的眼簾,。
高緯抽出斛律光腰間長劍,指著前方軍陣,,大聲道:
“你們中,,有漢人,有鮮卑人,,還有高車人,!朕今日再次宣誓,無論何族,,只要是大齊子民,,朕都一視同仁!功有賞,,過有罰,,死傷有撫恤,絕不因族類區(qū)分,,厚此薄彼,,若有違此誓,天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