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小時候經(jīng)常想的一個問題就是:爸爸到底是干什么的呢?結果往往是越想越糊涂,,越想越覺得丁力厲害,,越想越覺得丁力不是一般人。最終還是一個糊涂,。
丁力的身份非常復雜:農(nóng)民,、木匠、建筑工人,、修自行車的,、理發(fā)的、賣豆腐的……南蠻莊人管丁力叫“才子”,,在丁戊看來,,這個綽號丁力應該是當之無愧的。試想,,有誰能像丁力這樣知識淵博呢,?丁力會的事情,,又有幾人可以兼而有之?
丁戊因為自己是“才子”的兒子而頗感自豪,,然而這“才子”二字又使丁戊非常不滿,,因為南蠻莊外號“才子”的人有四五個呢,他們年齡,、職業(yè)各不相同,,年齡最大的八十多了,最小的才八歲,。丁戊對丁明說:
“既然我爸爸已經(jīng)叫‘才子’了,,那些人憑什么叫‘才子’呢?更可氣的是,,村東頭那個掏大糞的也敢叫‘才子’,,他憑什么?”說著他從紅布袋里取出一根針,,扎向了螻蛄的頭,。
南蠻莊地少人多,一個人平均只有一畝多地,,單靠種地是養(yǎng)活不了一家人的,,必須學一門手藝。丁力初中畢業(yè)后,,他的父母讓他學了木匠,。那時,木匠還是一個熱門職業(yè),,丁力和本家一個兄弟同拜鄰村一個木匠為師,,用三年的時間當學徒,學得了手藝,。出師后,,兄弟倆各拿三百塊錢,合伙買了一臺電刨子,,又買了鋸子,、錘子、刨子等木工器材,,打算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當他們把工具都買回來以后,,卻發(fā)現(xiàn)木匠這行已經(jīng)不怎么吃香了,縣里建了幾個家具廠,縣城和鎮(zhèn)上有幾十個家具店,,很少有人再請木匠回家干活,更要命的是,,家具店里賣的那些家具,,他們兄弟倆根本做不出來,他們沒有那么好的技術,。除了給別人幫忙蓋房子做窗戶,、打個床、大衣柜等簡單家具之外,,他們兄弟倆幾乎接不到什么活,。做木匠唯一的好處就是自己家不用買家具,需要什么家具就自己做,,即使做的不好,,也能湊合著用,買家具的錢至少算是省下了,。在木匠這行里,,丁力別說干出一番大事業(yè),就是養(yǎng)家糊口都是一個大問題,,他和本家兄弟兩個人真可謂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那臺電刨子在丁家放了幾十年,丁力臨死前,,才和本家兄弟商量,,把電刨子賣掉,得錢兩個人平分,,以免日后產(chǎn)生糾紛,。
指望靠干木匠養(yǎng)活一家人已然不可能,丁力想來想去,,他只能把木匠當成一份兼職,,還要找一個活當主業(yè),他思來想去,,決定去賣豆腐,。在丁力看來,這是唯一的選擇,。丁力和孔小翠結婚不久,,他們就開始了做豆腐、賣豆腐,,丁力變成了一個小生意人,,他結婚時買的新自行車在每天日曬雨淋中迅速變成了一輛舊車。丁力不再擦自行車,,變舊了的自行車在他眼中不再是寶貝,,而只是一個賺錢的工具,,就像鋸子、錘子一樣,,不用擦,。
丁力當初為什么會單看上賣豆腐這一行了呢?誰都知道,,賣豆腐是苦差事,,做豆腐時是驢,從下午四五點鐘開始忙,,到晚上九點多才能做好,,賣豆腐時又得當馬,一大早天不亮就得騎著自行車去縣城,,轉(zhuǎn)上十圈八圈不在話下,,能否開張卻很是問題。這么累,,丁力為什么還要賣豆腐呢,?他是趕潮流。什么潮流,?市場經(jīng)濟大潮,。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南蠻莊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躍而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豆腐村”,,十戶里有八戶是賣豆腐的,丁力也趕上潮流,,賣起了豆腐,。丁力說:
“‘豆腐村’不賣豆腐,還能賣什么呢,?不賣豆腐,,家里吃什么?”
一開始做豆腐的時候,,丁力和孔小翠用的是石磨,,每天起早貪黑,丁力也累得受不了,,那時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買一臺電動豆腐機,,比起石磨,電動豆腐機更省力,,同樣多的豆子還能做出更多的豆腐,,可以多賣錢。干了兩年、攢了一點錢之后,,丁力終于如愿買了電動豆腐機,。然而沒過幾年,丁力就發(fā)現(xiàn),,縣城里好像忽然間變得哪哪兒都是賣豆腐的鋪子和攤點,,他這種走街串巷的小商人沒有了市場,豆腐機和電刨子一樣,,變成了家里的一個擺設,只有每年過年的時候豆腐機才能派上用場,,給自己家做一個豆腐,。丁力在世的時候,始終把豆腐機當寶貝一樣看著,,他去世以后,、南蠻莊拆遷的時候,孔小翠和丁戊才自作主張把豆腐機賣給了收廢品的人,。
雖然做豆腐對丁力和孔小翠而言是一個苦差事,,但對幼時的丁戊而言卻是一個樂趣??粗棺幼兂啥怪?,豆汁再變成豆腐,丁戊感到非常高興,,他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尤其是丁力揭開泛黃的布,看到下面已經(jīng)成型的白豆腐時,,丁戊每次都會拍著手說:
“黑豆腐變成白豆腐了,!”
丁力的其他工作,包括修自行車,、建筑工人,、理發(fā)等等都是自學的。比如修自行車,,是因為丁力的自行車在長年累月的騎行中,,各種故障不斷出現(xiàn),今天車胎破了,,明天又滑鏈了,,后天車閘又不管用了……到修車點修車,當然可以,,但那是要花錢的,,賣一天豆腐也就是能掙個十幾塊錢,要拿出一塊、幾塊甚至十幾塊,、幾十塊錢去修車,,那簡直就是要了丁力的命,不能花錢找人修,,也就只能自己修,,于是他開始自己捉摸著修車,久而久之,,他想不成為修自行車行家都不行了,。事實上,在公路上修自行車的人一天掙的錢比賣豆腐還要多,,工作也更加輕松,,然而丁力卻從來沒有想過,憑他的修車技術,,他完全可以干這一行,。南蠻莊沒有人帶頭干的事情,丁力就想不到,,不管什么事情,,他都不敢?guī)ь^,不敢冒險,,終究還是做不了生意人,。
至于建筑工人,丁力也就是壘個牛棚,、雞窩,,盤個爐子什么的,再有就是村里誰蓋房子,,就去幫忙,,丁力真到建筑工地當小工,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還有理發(fā),,丁力也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為的是給家里省錢,。丁力最擅長理的發(fā)型是光頭,。丁戊小時候也是讓丁力理發(fā)的,不過,,他可不想剃光頭,,所以丁力在丁戊的小腦袋上動手時總是小心翼翼,以免輕車熟路,,再剃成光頭,??墒牵斯忸^之外,,丁力并沒有其他發(fā)型的概念,,丁戊無形中做了丁力刀下的實驗品,只是,,丁力的實驗成功的時候很少,,往往理完發(fā)后,丁戊的腦袋是這邊頭發(fā)長了,,那邊的頭發(fā)又短了,,人們管這種發(fā)型叫“茶壺蓋”,這也成了丁戊的一個新外號,。說到農(nóng)民,,雖然地里的重體力活是丁力、孔小翠一起干的,,但日常的管理都是孔小翠一個人做,所以如果說孔小翠是一個農(nóng)民,,丁力頂多算半個,。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丁家的牛,,牛在地里干的活比所有人都重,,吃的又都是地里生長的莊稼稈,它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農(nóng)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