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炒菜
“來,元遜兄,,這是凱平日無事調(diào)試的幾道新菜,,恪兄嘗嘗是否可口啊?!背虅P端著兩盤炒菜匆匆從門外走了進來,,對著正坐在房內(nèi)四處打量的諸葛恪招呼道。
諸葛恪見了程凱,,爽朗一笑,,“謝過世民兄了?!?p> 可是等諸葛恪的目光轉(zhuǎn)移到程凱手上的菜品之時,,聞著十分濃郁的香味,驚奇道:“世民兄,,這是你親手做的,?”
程凱知道,這個時代還沒有炒菜,。不用說平民百姓了,,就是門閥世家吃的也是用鍋煮的菜,那味道,,跟炒菜可是完全不能比,。
想想吧,把程凱最愛吃的韭菜,、蒜薹等菜放到水里,,倒上醬油、醋,,然后咕嚕嚕地就開始煮,,能好吃到哪里去?
所以程凱十分理解諸葛恪的驚奇,,微微一笑,,也不解釋,“閑來無事,,滿足一下口腹之欲罷了,,難登大雅之堂?!?p> “誒~世民兄這句話說的可就不對了,,恕某不敢茍同?!敝T葛恪擺手,,“圣人曰:食色性也,。可見這口腹之欲乃是與天道倫常相提并論之事,,乃是人的天性,,怎么會登不得大雅之堂呢?”
“來,,快些放下,,也讓某見識見識世民兄的廚藝如何啊?!敝T葛恪爽朗地笑著,。
程凱輕笑著把兩滿盤菜放在桌上,又從一旁取出酒筷,,斟好酒之后程凱輕輕端起一杯酒,,“元遜兄,初次見面,,凱也沒有什么準(zhǔn)備,,先干為敬!”
“世民兄客氣了,,是恪來的匆忙,,沒有提前給世民兄打招呼?!敝T葛恪雖然年少成名,,但或許是還沒有做到更高的位置上,又或許是有其他的想法,,并不像歷史上表現(xiàn)得那樣恃才傲物,。
幾口菜下肚,程凱還好點,,畢竟平時也是這樣吃的,,今天雖然有客人可是也沒有提前準(zhǔn)備,跟前幾天比起來也就差不多,。
但是諸葛恪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土著”,,諸葛恪何時吃過這數(shù)百年之后才略見苗頭的美食,?
盡管程凱的廚藝也算不得頂尖,甚至可能連家常菜館里面的師傅都比不上,,但是單身多年的獨自生活也造就了程凱不俗的廚藝,。
更何況,后世的中餐那可是花樣繁多,,從宋代開始嶄露頭角開始,,中餐在之后的千年中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另一個層次,。單從美味上來講,可以說是冠絕全球的,,更不用說這兩千年前了,。
盡管因為靈氣的存在,這個世界的食材蘊含有更多的能量,,也更加美味,。但是用炒的方式做出來,仍然比煮這種“低級”處理方式要好吃太多,。
所以,,即便是前世最為常見而又廉價的酸辣土豆絲和韭菜炒雞蛋,在諸葛恪的口中都足以稱得上是“絕世”美味了,。
又是絲毫不顧形象地往嘴里扒拉了兩口,,諸葛恪左手端起酒杯,狠狠地滿飲一杯,,才道:“世民兄,,你這廚藝,真是讓恪大開眼界??!”
“元遜兄謬贊了,凱也只不過就是這么一回事罷了,?!?p> “不不不!世民兄做的這菜,,比家慈烹制的,,還要好吃十倍不止啊,!”諸葛恪先是習(xí)慣性地擺擺手,,繼而眉頭一皺,似乎感覺到有什么不對的地方,,“這菜,,恪怎么感覺,能量比平時吃的要充裕幾分,?”
“嗯,?”程凱驚訝,因為穿越過來之后時間緊張,。在關(guān)羽軍中一直吃的都是軍糧,,也就是干糧之后才長江上面漂,吃的都是魚干,,也不知道士兵們沒有釣魚還是吳軍不愿意給自己吃,。而由于吃飯這件事實在太尋常,,在前身的記憶中也沒有多么深刻,所以程凱平時也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
“世民兄難道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嗎,?”諸葛恪有些疑惑地問道。在他看來,,這些能量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作為年紀輕輕便能到達三階的程凱無論如何都不應(yīng)該注意不到啊。更何況,,做出這些菜來的還是程凱自己,。
“額,”程凱有些尷尬,,不過還是硬著頭皮解釋道:“平日凱不是吃干糧就是自己炒菜吃,,所以沒什么感覺?!?p> 這話說出來,,程凱自己都感覺可信度太低。因為就算都是自己做飯吃,,總不可能從來沒有赴過宴吧,?總不可能這么多年就沒有去別的地方吃過飯吧?
不過,,諸葛恪僅僅只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程凱,,也沒有多說什么。真正聰慧的人絕對不是那種強行非要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人,,而是懂進退,、知得失。諸葛恪就是這樣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別人既然不愿意說出來,那就沒有必要非得問個一清二楚,。當(dāng)然,,如果那人是敵人,或者你感覺那人要對你不利的時候,,要撕破臉皮了,,你這樣還可以站在一個自認為的“道德制高點”上。
但事實上,,如果撕破臉的時候,,對方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了你,,那就說明對方已經(jīng)完全不把你放在眼里,,不再視你為威脅,。也就意味著或許,你的危機,,就在下一刻便會來臨了,。
真正的智者,是知道進退,,知道給別人留一點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交好對方,。一味地壓迫,,只會使雙方產(chǎn)生更大的裂隙。
諸葛恪就是這樣的,。更何況,,其實也無非就是炒菜能量更加充裕一點罷了,還沒有達到逆天的那種地步,,不值得諸葛恪步步緊逼地去問,。
再者說,諸葛恪也看到了程凱的廚具,,心里在琢磨是不是因為烹飪方式導(dǎo)致的能量差異,。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就太容易復(fù)制了,,也很容易普及,。
事實上,程凱其實聽到諸葛恪的話之后,,也想到了這種原因,。而且似乎也只可能是這個原因了。畢竟食材是自己在大街上買的,,鐵鍋也不是什么神器,,僅僅只是來自一個普通的鐵匠鋪。
而如果這樣的話,,卻很能解釋得通,。畢竟,用煮的方式,,菜里相當(dāng)一部分的能量都流進了湯里,,這也是中餐有著各種各樣的湯菜的重要原因。
當(dāng)然了,,因為煮菜的時間不像煲湯那么久,,所以大部分的能量還是在菜里,不過多少是有些流失就對了。
但是如果用炒的,,那菜里的能量沒有外泄,,自然會比煮的菜更充沛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