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里南音名伶的名聲雖然不是很大,但畢竟是天朝都城要地,繁華無兩,,傳回家鄉(xiāng)來也是頗讓人看中,。
只是崔十安畢竟年少,幼年時有所天賦不假,,但隨師父遠行走南闖北,,到盛京那樣繁華之都必然也有許多高手切磋,說能闖出點名堂來定然是許多前輩不愿信,,即便信了也有許多人是眼紅發(fā)酸地嫉妒不滿,。
想著十安年前的傷重,原本過了正月就開箱起幕的老規(guī)矩,,班主改了改,,往后一拖,除了心疼孩子也有怕傷處反復(fù)的原因的,,細數(shù)著那傷口半愈又裂,,結(jié)痂再傷實在是嚇人,索性多多歇著等好了再唱,。
班主沒有親生的孩子,,唯有十安自小養(yǎng)在身邊兒猶如親子,,自然比別的孩子更愛護一些;且不說十安來得早,,看他天賦異稟又勤奮過人得樣子正是為師為長最心愛的娃娃,。
幸虧是一眾師兄弟自小再一塊兒,有的孤兒無親,,有的是父母已逝,,相互之間兄友弟恭互為扶持,倒也生不出那些記恨的事兒,,要不還得怪師父偏心眼兒呢,。
師兄弟們跟著師父一道兒護著十安,往來拜會的都辭了,,還有聽說十安在盛京之名的早早定下開箱后讓十安登門唱一出,,班主以身體不適為由回絕了;若問為何,,正是因為這孩子才回江南來,,此時風頭正盛,若是不加以收斂更會成為眾矢之的,,索性等這一陣兒風頭過去,。
崔十安雖不問但也知道師父苦心與師兄弟們的幫襯,好日子沒過幾天又來事兒了,;原是登云閣的人不服輸,,上門挑釁。
登云閣的人十安知道的不多,,只記得其班主與師父是舊識,,不過兩人也多年不曾往來;這么多年沒見,,兩人都一把年紀了,,當真是有那入土都無法割舍的虛名嗎。
小河去問明了原由,,起因是因為登云閣的意氣用事罷,;定班在此從未離開,多年下來也是頗有盛名,,多年來每每開春的開箱第一場都是去給府尹大人府上唱的,,求個新春大吉,如意稱心,。誰知今年正月末,,登云閣按例要上門時,管家告知府尹大人聽說了崔十安的名號,,想著開春賞一賞這位皇城腳下皇親賞識的南音名伶的戲,。
是啊,,皇親國戚都賞識過的人,大伙兒憋著一股子好奇想見識一番他的本事,。
可人無貴賤,,勢有高低,登云閣多年沉淀頗有美名,,這江南鄉(xiāng)民捧得高自然使他們笑得久,,開箱第一場就出了這樣的事,耐不住人家心中不滿,,任誰也會覺得奇恥大辱,。聽說一眾人都氣壞了,班主也是個性情中人當下就下了戰(zhàn)書來,,宣揚滿城要于德塢一戲分高低,。
毖寧園黑底描金牌子剛掛上不久,這就有人急著來砸場子了,。
師哥說十安身體不適,,他們?nèi)柚懶∏优常接衅涿?p> 師弟說尚未開箱不做其他,,他們罵之畏懼以避,,強找借口。
師父說方才回鄉(xiāng)不愿生事,,好自為之,,他們回之師不正則徒無能,枉擔虛名,。
“毖”之一字,,音同“避”,是師父多年教誨,,歸于一句“要學(xué)藝先做人”,,寓意為人謹慎品正,,行事穩(wěn)妥小心,。
多年江湖奔走謀生本不易,為師為長更是費心勞力力,,不求膝下皆是孝子忠孫,,但求不行昧心事;告誡孩子們,,人生短暫虛名起落,,無論何情何境名高勢低,勿忘本心之善,。
后有書一字:寧,。是一生江湖后的期盼,。盼有一技之長可以安家立命,盼有風雪過后余生安寧,,盼的是書文里一句“寧靜以致遠”,。
毖寧園。
崔十安見過最黑的人心,,受過最冷的風雪,,一路走來師父苦心點點在意,他比誰都知道師父的善良與無奈,,還有對他們這一眾孩子的愛護之心,;上門挑釁至此,言語侮辱滿門,,豈可再忍,。
師父多年教導(dǎo),師兄弟一眾傾心相護,,他享受了梨園行給予的榮華,,自然也要護住這個養(yǎng)大他的小園子。
沒等師父出面回應(yīng),,崔十安就讓小河送出信,,放了消息應(yīng)戰(zhàn)。
七日后,,于毖寧園同臺一較高低,。
要不說是孩子呢,雖然心里頭心疼師父但這心性還是頑皮較真兒,,崔十安當眾說登云閣的景兒大伙看膩了,,也來咱毖寧園看上一看,什么是能耐什么是里外都是面兒,。從前東奔西走闖下名聲沒得空閑,,這一回得好生讓父老鄉(xiāng)親們見見毖寧戲園子的一景一觀,一茶一花,。
這什么話,,說得好像擺桌面兒上要跟登云閣杠上了!
師父并非得理不饒人的性子,,聽了話沒等去罵十安太狂了,,別的幾個子弟跟著起哄去了,想來是覺得十安應(yīng)戰(zhàn)一定是師父點頭的,,這鬧得是攔也攔不住,。
唉,這都是些什么小子,!
登云閣那邊兒想來也是氣得不行,,放了話說:七日后會登門,,好生指教毖寧園一眾晚輩什么是規(guī)矩。
這也算應(yīng)戰(zhàn)了吧,,眾人都等著瞧呢,,這開春一場雨就等來了這么大出戲。
————————————————
“師父一生所授,,命我等謹如門訓(xùn),,小徒兒學(xué)無三分,養(yǎng)得小氣護短,,您且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