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十里盡薺麥青青,龍舟江上滿煙火煌煌。這一年,,是大業(yè)十三年,風(fēng)雨飄搖的隋朝,,在隋煬帝的南游中,,即將走到盡頭。歷史的塵埃里透出了變幻的大勢,,這時已經(jīng)群雄逐鹿中原,,西北有梁師都,李淵已入長安,,還有荊襄梁王蕭銑,,杜伏威,輔公祐勢力也正逐漸強盛,。而更要說得是竇建德等輩,,竇建德自河北稱雄,逐漸穩(wěn)定人心,。
時局維艱,,國難當(dāng)頭,,楊廣此時的心情也已經(jīng)枯如槁灰,但他還仍舊歌舞升平,,恍若太平盛世,。楊廣在龍舟的龍帳中欣悅說道:“此正是良辰美景,又有舞姿翩躚,,快哉快哉,。”
這時宇文化及進來,,門口的衛(wèi)士攔住了他,,宇文化及厲聲喝叱道:“你個小小侍從,竟敢攔我,,我是宇文化及,。”那名侍從說道:“不是我要攔將軍,,如果放將軍過去,,那我的命就沒了,望將軍不要為難,?!?p> 宇文化及悻悻地離開了,這時有不臣之心的人開始商討弒君,,謀逆者有數(shù)人,,司馬德戡,元禮,,裴虔通等人,,他們叫宇文化及來一起商討,宇文化及不知是計,,就去了,。去了才知道幾位大臣欲謀逆弒君,宇文化及說:“皇上對咋們不薄啊,,我們怎么可以弒君篡權(quán)呢,?”
元禮說道:“如今天下,據(jù)地千里者已不勝數(shù),,全軍將士大多都是北方人,,他們思鄉(xiāng)心切,如果我們振臂一呼,,自有百應(yīng),,不薄是不薄,但是皇上已經(jīng)沉淪多日,,我們跟著還有活路嗎,?”
“唯今之計就是弒君篡位,。”眾人都呼聲愷切,。
宇文化及很肅然地走出,,抬頭看著天宇廣闊,突然他想到了一首詩:
寒鴉飛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他不禁吟誦起來,,傷心地又說:“父親啊,你擁立的皇帝敗亡大隋,,而我即將背上亂臣賊子的罪名,這不是我想要的啊,?!?p> 說到這里,宇文化及落淚不止,,涕泗橫流,。這眼淚是為大隋而滴,卻不是為楊廣,。第二天,,司馬德戡與眾將進去逼楊廣自盡,楊廣此時說:“你們亂臣賊子逼我自盡可以,,但我要求自己的死法,。”
裴虔通說:“你沒有那個權(quán)力,,遂使令狐行達弒殺了隋煬帝楊廣,,楊廣一生并不是庸碌無為,他的功績在后來遭到許多人的贊許,?!?p> 幾百年后,一個文學(xué)家曾有詩云: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對楊廣開鑿大運河的事做出了一定的評價。
但是隋亡在即,,再多的哀嘆都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宇文化及被眾將推舉為首,自任大丞相,。率軍北上,,這一行動卻被另一起義軍發(fā)現(xiàn),。
這即是瓦崗寨起義軍,首領(lǐng)李密對諸將說:“宇文化及弒君篡位,,為天地所不容,,我將討此賊首,順天應(yīng)人,?!?p> 這時李密因腹背受敵,已經(jīng)接受越王楊侗的招撫,,出兵討伐宇文化及,。這時,宇文化及在帥眾北歸的途中因逼令將士快速行軍,,將士飽雪經(jīng)霜,,而遭到了將士的怨懟。
司馬德戡密謀除掉宇文化及,,卻因事情泄密,。有一位小校偷聽后,告訴了與宇文化及,,說:“大丞相,,司馬德戡要反?!庇钗幕罢f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這位小校說:“我是冒死聽來的,我不忍他們再起兵變,,故而稟告大丞相,。”
宇文化及感慨說:“是啊,,兵變不能發(fā)生了,,荼毒生靈,我輩不能背負這么多的罪名,?!?p> 于是宇文化及先發(fā)制人,諸殺了司馬德戡并與他同謀的人,。
這時李密與宇文化及相遇于黎陽,,但這是一次兵戎相見的遇見,這也是宇文化及悲情的開端,。
李密在陣前罵道:“宇文老賊如今何為丞相,,你世受隋恩,不思以死進諫,,卻欺人謀逆,,你本因像諸葛瞻一樣以死守國,,卻像霍禹一樣謀逆不法,天怒人怨,,你還有何話說,。”
宇文化及怒目說道:“李魏公只知表里,,卻不知我已經(jīng)盡到了隋朝臣子的應(yīng)該所為,。謀逆不是我,我真正要做的是為我們尋找出路,?!?p> 李密笑道:“你不過只是借口吧?!?p> 遂與宇文化及開戰(zhàn),,雙方皆損失慘重。戰(zhàn)后李密與諸將說道:“宇文化及的軍糧不多了,,我們封鎖糧道,,并不與其爭鋒,定可在一月內(nèi)大勝其軍,。”
宇文化及這些天來,,心事重重,,不止一次嘆氣,他并為對隋煬帝的死有所憐憫,,而是擔(dān)心這支軍隊的出路,,對下一步的行動他毫無主意??粗试虑嗵?,想起他父親宇文述的生前的話語,看著自己的作為,,不免有些傷怨,。
這時有人來報,說:“大丞相,,敵軍李密已讓人開始占據(jù)糧道,,我軍無法征糧,請大丞相示下,?!?p> 宇文化及讓此人退下,心中自有打算,。就準(zhǔn)備派人去截李密軍的糧倉,,但李密似乎早有準(zhǔn)備,,黎陽糧倉安之若素,宇文化及便放棄了,。
久戰(zhàn)不下,,宇文化及失去了自信,而這時士兵毫無戰(zhàn)斗力,,開始出現(xiàn)了許多的逃兵,,將士四散而去。李密因王世充在洛陽大權(quán)獨攬,,也不在抵御宇文化及,,為其賣命。而宇文化及在撤軍至魏,,后又轉(zhuǎn)往聊城,,在聊城,宇文化及準(zhǔn)備招撫盜寇入伍,,為東山再起尋找出路,。
而這時夏王竇建德得知消息后,開始出擊已剩殘兵的宇文化及部,,宇文化及與元禮正在商議之中,,聽聞竇建德大軍來襲,
宇文化及對元禮說:“唯今之計,,為有魚死網(wǎng)破可行,。”
元禮說:“想我十萬軍,,居然在此將玉石俱焚,,可嘆可泣,我們做錯了嗎,?弒昏君,,軍北歸,大戰(zhàn)李密反賊,,哪一件不是報效朝廷,。可惜朝廷已覆啊,?!?p> 竇建德大軍包圍了宇文化及部,宇文化及與眾人走頭無路,,遂投降了,。竇建德看到被俘的宇文化及與眾將,說:“這便是弒殺隋煬帝的亂臣賊子?!?p> 這時一個人站出來說:“宇文化及弒君之罪是千古之惡,,現(xiàn)在群雄逐鹿中原,宇文化及自稱大丞相,,四處掠奪,,是有悖天理,大王您虎視龍驤,,今可殺此亂臣賊子,,以振綱常?!?p> 元禮說:“你們才是亂臣賊子,,你們一個個說此大話,顏面何在,,我大隋朝若不是楊廣那個昏君,,豈能有今日之禍?”
那人又說:“你錯了,,我們夏王以仁德治河北,,民心皆服,是為正統(tǒng),,哪有亂臣賊子之說,。”
說話之人便是孔德紹,,孔子的三十四代孫,,事竇建德,為內(nèi)史侍郎,。
宇文化及這時又想到了那首詩: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銷魂,。
他閉上了眼睛,,竇建德下令殺死宇文化及和眾將。元禮,,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皆死。
竇建德看到了這些毫無畏懼的眾將,,對孔德紹說:“你把他們厚葬了吧,,這些人的忠義不差咋們?!?p> 這時突然有人來報,,說道:“夏王,李密在和王世充鏖戰(zhàn),我們怎么辦,,要不要參與其中,,來個漁翁之力?!?p> 竇建德說:“不可,,班師回朝?!备]建德回到了地盤后,,屢屢想起宇文化及與被殺眾人的話語,對孔德紹說道:“宇文化及是宇文述之子,,他不是還有一個弟弟叫什么來著,?”
孔德紹說道:“是宇文士及?!?p> 竇建德又說道:“那怎么沒見他?。俊?p> 孔德紹說:“據(jù)我們的人來報,,宇文士及逃到李淵那邊了,,還有一個封德彝?!?p> 竇建德驚道:“沒想到,,還有一個漏網(wǎng)之魚,這下有問題了,?!?p> 這時,裴矩走進來了,,裴矩此時是夏國的黃門侍郎,,是竇建德的心腹侍從。裴矩對竇建德說:“據(jù)我方探馬來報,,宇文士及與另一人叫封德彝已逃到唐那邊了,。”
孔德紹說:“你的消息晚了,,我和夏王已經(jīng)知曉了,。”
裴矩又說:“這等于放虎歸山了,,這日后,,宇文士及一定會報仇的?!?p> 竇建德說:“這也是我所擔(dān)心的,。”
裴矩說:“如今天下大變,我們應(yīng)該有所警覺,,不可大意,。”
竇建德說:“是啊,,真正的較量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