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涂水堵塞穎水活
沒想到孫禮和陳泰、魯芝竟然敢這樣明目張膽地于中書臺說出這樣的話。
看來,,他們已經(jīng)結(jié)成了同盟,,并在暗中積蓄力量,,如果司馬家敢自立家門,,陳泰必然不會支持,。
幸好這些禁軍守衛(wèi)是自己心腹,,于臬加強了防衛(wèi),,并下達(dá)了命令:除了皇帝,、三公,還有中書的人,,要事先報告可以入鳳凰殿以外,,其他人不得入鳳凰殿,
此舉立即被武衛(wèi)將軍司馬師發(fā)覺,,他的禁兵營就在閶闔門內(nèi),。于臬作為驍騎將軍,也要去那里當(dāng)值,。
眼見其他將軍都走了,,司馬師叫住了于臬:“德揆,為何加強了中書臺的防務(wù),?”
這司馬師見機得好快啊,。于臬自思道。
于臬回道:“昨日司隸校尉孫德達(dá),,來到中書,,想看退休詔書。包括陳玄伯和魯世英,,也來看這到雍州和并州的詔書,。中書乃是機要之地,是以緊派了防務(wù),?!?p> 司馬師點點頭:“德揆此舉不錯。中書確實是機要之地,,如果各大臣都可以隨便進入,,那王言要密,還有什么機要可言,?!?p> 就在這時,虞松來報:“淮南有機密信件到了,。請德揆到臺中處理,。”
司馬師心思通透,,他知道,,王凌要造反了,。
密信是諸葛誕送來的。
與此同時,,尚書臺也收到了王凌請求伐吳的奏表,。
原來自王昶請求從荊州進軍之后,吳國也派兵十萬在東線堂邑修筑涂塘堵塞涂河,,洪水將魏國淮南很多地區(qū)淹沒,。
眼看南線王昶出兵獲勝,王淩抓住契機上奏朝廷,,請求出兵討伐吳國,。只要朝廷一答應(yīng),王淩立刻就能拿到調(diào)動揚州軍的兵權(quán),。
司馬懿讓于臬寫就詔書,,拒絕王凌出兵!
于臬也不知道這王凌是怎么想的,,令狐愚都死了,,他竟然要另立新帝。這在法理上就站不住腳,。
人家曹芳是魏明帝指定的接班人,,有傳位詔書。何況,,司馬懿控制著朝廷,,如果貿(mào)然起事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缺乏大義名分,。
再者,,這個楚王曹彪,是曹氏旁支,,難道就是因為年齡大,就有做皇帝的資格嗎,?
“令狐愚這個愚字,,真的是實至名歸啊?!庇隰挥筛袊@,。
于臬按照司馬懿的指示,開始調(diào)兵遣將,,做好了出兵準(zhǔn)備,。
現(xiàn)在司馬昭都已經(jīng)是安東將軍了,司馬懿的正牌兒子在許昌駐守,,王凌在其子王廣力勸的情況下,,知難而退,。司馬懿也不會對其下手。但王凌依然要起兵,,也許是想玩一把大的,,手拿五塊錢,心懷五百萬吧,。
其實,,王凌的自信,還是有依據(jù)的,。因為在250年夏天,,發(fā)生了一起天上的異象:“熒惑守南斗”。
王凌以為,,這斗中有星,,自己會成為所謂的大富大貴的暴發(fā)戶。他請了一個占星家來解這個天象,,這占星家雖然得知這天象主東吳皇帝殯天,,但為了討好王凌,卻說成是:“當(dāng)主王者興,?!?p> 另一個原因是,和王凌一向不和的文欽,,在曹爽倒臺之后,,心不自安,想以軍功來取得司馬懿的信任,,向東吳詐降,,不想被東吳識破,文欽無功,,但司馬懿依然請求表文欽為前將軍,,拉攏意圖十分明顯。
孫權(quán)立孫亮為太子后,,王昶即進攻東吳的江陵一帶,。孫權(quán)為了報復(fù),也率兵十萬,,筑涂塘堵塞涂河,。
這正是司馬懿的杰作,以荊州的勝利,,刺激孫權(quán)在江淮一帶報復(fù),。這樣,就可以暴露王凌的反情,,實錘以后,,把淮南的不穩(wěn)定因素鏟除,!
孫十萬就是孫十萬,這次出兵也是十萬,。
于臬下給王凌不準(zhǔn)調(diào)兵的詔書的理由是:涂水并不是一條南北向的河流,,溯著涂水向上游走,并不能越過合肥防線,。何況人家都把工事建好了,,也就隨他去吧。
于臬的詔書判斷十分準(zhǔn)確,,孫權(quán)出兵,,并不是想真打,而是為了平息一下國內(nèi)的情緒,。
畢竟,,孫權(quán)年事已高,不復(fù)當(dāng)年赤壁之戰(zhàn)的意氣風(fēng)發(fā)了,。
詔報不許,,王凌這時候也吃不準(zhǔn)朝廷的立場了。
自己都這么老了,,再不出兵,,就沒有機會了。王淩決定先聯(lián)絡(luò)附近的州郡,,尤其是離自己最近的兗州刺史黃華,。
近一年來,黃華已逐漸贏得王淩的信任,。王淩暗想:只要黃華加入,,下一步就可以聯(lián)絡(luò)妹夫,即雍涼都督郭淮,,還有族弟荊州都督王昶這兩個親戚了,。
何況,這個荊州刺史王基,,也是自己最先從州郡舉薦的,。
時間不等人,再不舉事,,以后這個征東將軍,八成是揚州刺史諸葛誕接任,,自己就會調(diào)入朝廷,,或以太尉的高位致仕,就再沒有機會了,。
他決定孤注一擲,。
王淩派人給黃華發(fā)出信函,。負(fù)責(zé)傳信的人名叫楊弘,他也參與謀反,,對王淩的計劃了如指掌,。
而在廬江任司馬的鄭翼,也就是昔日和于臬比武的那個禁軍將領(lǐng),,因為長期得不到升遷,,為了立功,便將楊弘的要去聯(lián)絡(luò)黃華的密件,,寄到了于臬手里,!
不知是受了鄭翼的勸說,還是鄭翼說了司馬家的強大,,楊弘也斷定:王淩根本沒有勝算,。
既然王凌派了自己去聯(lián)絡(luò)黃華,楊弘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飛馬疾馳出壽春城,。希望黃華能夠配合迎立楚王曹彪,。
黃華出身于涼州酒泉豪族黃氏,后來他曾發(fā)起叛亂,,結(jié)果被張既和于臬的岳父夏侯儒平定,。歸降后,黃華得到了比較優(yōu)厚的待遇,,最終官至刺史,。
司馬懿看人很準(zhǔn),作為降將外放兗州刺史,,黃華自然不想再去冒險行事,,立即扣留了楊弘,要他交出了王凌的密信,。
楊弘一看黃華不肯合作,,也選擇了背叛,把王凌的計劃和盤托出,!
王凌的密信和黃華楊弘聯(lián)名的密報,,也送到了于臬手上。
司馬懿將王凌的計劃和原先楊康交代的情況全部掌握之后,,坐實了王凌反叛的證據(jù),!
司馬懿準(zhǔn)備出手了!
251年6月,。司馬懿讓虞松留守鳳凰臺,。司馬師總洛陽禁軍,司馬孚錄尚書事。再以驍騎將軍于臬為大將,,返京任職的賈充為黃門侍郎參軍事,,帶上王凌的兒子王廣,出動禁軍五萬,,前往壽軍平定王凌之亂,!
兵貴神速,在于臬的精心準(zhǔn)備下,,軍隊從洛陽出發(fā),,沿著穎水東下,直撲壽春,。必須要趕在王淩毫無防備,,且來不及串通雍涼都督郭淮和荊州都督王昶的情況下兵臨淮南。
大船內(nèi),,司馬懿居中正坐,,于臬賈充左右兩邊而坐,王凌之子尚書王廣坐于司馬懿邊上,。
王廣字公淵,,有志尚學(xué),是當(dāng)時著名的哲學(xué)家,,代表理論是“四本論”,,與傅嘏、鐘會,、李豐齊名,。
王廣雖然是名士,但坐在船中很忐忑,。
于臬身穿錦袍,,身邊親兵手持長槊侍立,錦袍上掛的流光劍格外引人注意,。
“父親都不知道司馬懿已經(jīng)出兵,,于臬又精于兵事。這謀反誅三族的罪名,,是坐定了,。”王廣內(nèi)心想到,。
此時正好進入豫州地界,,司馬懿看出了王廣的心思,微微一笑,,說道:“休淵,,我和你父親都是三世老臣,,現(xiàn)在你父親還沒有起兵的實際行動,你寫一封信給他,,讓他投降吧?!?p> 王廣內(nèi)心一動,,回道:“太傅,我以前也去信讓父親不要謀反,,不知道父親是聽了誰的指使,,還是想起兵,我如果去信的話,,太傅會赦免我父親嗎,?”
司馬懿點了點頭:“如果他舉眾來降,老夫會饒他一命,?!?p> 于臬在一邊聽了,這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啊,。當(dāng)年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也是指洛水發(fā)誓,饒曹爽一命,,但實際上呢,?
于臬知道,這又是司馬懿故伎重施了,。
沒有辦法的王廣,,在這種情況下,失去了名士的派頭,,只得寫了一封書信,,派人先行給王凌送去。
在司馬懿出兵的這幾天里,,王淩一直在盼著楊弘和黃華的消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王凌感覺到不妙,。
他正想著要不要聯(lián)絡(luò)郭淮和王昶的時候,,王廣的書信到了。
“什么,,司馬懿以于臬為大將,,親自出征,船已經(jīng)過了西華,,現(xiàn)在已快到項縣了,?”王凌收到王廣的書!
王凌絕望了,在信中,,他也得知,,黃華和張式已經(jīng)出賣了自己。
王凌也知道,,于臬素明軍事,,又有司馬懿押陣。自己都來不及舉事,,手里無兵,,只能魚死網(wǎng)破了!
然后,,他拿起王廣的書信,,又仔細(xì)看了一次。
這信是三天前寫的,,也就是說,,司馬懿從洛陽出發(fā),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發(fā)了四五天了,。
王凌心算了一下,,現(xiàn)在司馬懿說不定已經(jīng)到了項縣,等到自己拼死一搏,,組織起軍隊的時候,,司馬懿已經(jīng)進了壽春城了!
他發(fā)現(xiàn)了王廣給自己信的最后一句話“若放棄抵抗,,可保父親性命無虞,。”
司馬懿親征,,來得又如此之快,,于臬也是久明軍事。巨大的軍事壓力之下,,王凌就很難再做出破釜沉舟的決定了,。
那封赦免書就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王凌心中生出一絲幻想,,他決定放棄起兵,,向司馬懿投降。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當(dāng)天晚上,王淩親自掌燈執(zhí)筆,,給司馬懿寫了一封言辭卑微的懺悔信:
令狐愚妖言惑眾,,曾遭到臣的呵斥責(zé)罵,,但這大逆不道的話還是傳了出去,令臣無地自容,。
聽聞太傅親率大軍將至,,罪臣身陷窮途末路,縱使身首分離也無以為恨,。又聽聞承蒙恩典赦免臣死罪,,罪臣決定只身乘船相迎,期望能親自面見太傅謝罪,。
王淩思慮再三,覺得還是不夠,,他又有信的最后,,加了一句話:生我者父母,全我性命者太傅,!”
王淩寫畢,,派手下王彧快馬加鞭送交司馬懿,然后他自己攜帶著印綬和節(jié)鉞,,乘船沿潁河溯流而上,,要親自拜見司馬懿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