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的石針自然不能和后世的針相比,它的直徑有半厘米左右,這是極限了,,楚遙擔(dān)心再磨下去會把石針磨斷,。
鉆孔比較簡單,楚遙把石針放在火里燒了一會,,本來玄武巖的硬度就比骨頭大,,加上熱度,很快就在骨針上鉆出了一個大約三四毫米的圓孔,。
楚遙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去磨骨針了,,這個工作還是留到明天睡醒以后再說吧。他把剩下的半張牛皮拿了過來鋪在地上細(xì)細(xì)的端量起來,。
如何做褲子楚遙是不知道的,,穿越前都是買褲子誰做過褲子啊。不過楚遙隱約知道做褲子是要按照尺寸做出左右兩片,,形狀還不太一樣,,然后把兩片縫在一起。
不過楚遙并不想這么做,,因為這么做的褲子有前檔和后檔,,而且是用針線連接的。在后世當(dāng)然沒問題,,但是現(xiàn)在如果用細(xì)繩把兩片褲子連起來,,連接處正好處于襠下的位置,那這條褲子就沒法穿了,。走不了幾步路就會把下身磨破,。
楚遙想的還是先做一個兜襠布一樣的東西,,再做出兩條褲腿縫上去,這樣雖然也會磨到大腿,,可也比磨到下身強(qiáng)多了,。萬一要是磨壞了,楚遙還想尋找到原始人開枝散葉呢,。
楚遙拿起了一塊木炭在牛皮上畫來畫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致畫出了形狀。
畫完之后,,東方的天空已經(jīng)泛出了魚肚白,,楚遙把手里的這些東西隨便一放,進(jìn)了屋子一頭扎在了土炕上睡了過去,。
一夜的篝火燒的土炕和整個小屋極其的溫暖,,楚遙這一覺睡得也非常踏實,等到他滿意的睜開眼以后,,時間已經(jīng)到了下午,。
泥屋子沒有裝門也沒有安窗,只是在屋子的兩頭留了兩個窟窿和一道門來通風(fēng),。楚遙很擔(dān)心一旦全部封閉起來,,外面又點著篝火,自己很容易會一氧化碳中毒,。沒有門窗的屋子雖然有點冷,,但是安全,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楚遙用了五天的時間把骨針磨好,,將牛皮褲做了出來。
現(xiàn)在楚遙可算是從頭武裝到腳了,。腳上是那雙涼鞋,,下身穿著牛皮褲,牛皮褲的外面罩上了脛甲,。上身是牛皮衣,,雙手上還是原先的護(hù)腕。此外楚遙的頭上綁上了一根細(xì)牛皮條來當(dāng)發(fā)帶,。四個多月沒理發(fā)了,,楚遙的頭發(fā)有些影響視線。
衣褲里面,,楚遙塞上了一些揉碎的干草,,這樣即可以保暖也能減少一些摩擦。雖然每次都很麻煩,,可是楚遙還是這么做了,,自己現(xiàn)在有的是時間,,不在乎那點麻煩。
楚遙穿越過來已經(jīng)整整半年了,,這個地方的冬天雖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是夜里的溫度偶爾也能降到零度左右。不過楚遙有火炕,,還有那些熏肉,,倒是沒覺得這個冬天有多么難過。
但是現(xiàn)在楚遙已經(jīng)基本不出門了,,外面采集不到什么能吃的植物,,獵物也很少,楚遙計劃利用這個冬天再造一座炭窯,,并且希望能燒制一些磚瓦來加固自己的家,。
在做這些工作之前,,還是要先把煙囪和灶臺做好,。
冬天到了,拾柴禾比以前容易得多,,楚遙每天都不讓篝火熄滅,。他現(xiàn)在住在泥屋子里,雖然有壕溝和石墻,,但也不敢保證能阻擋大型食肉動物,,尤其是狼。狼是怕火的,,任何的動物都怕火,,晚上保持篝火的燃燒可以防備這些動物的突然襲擊。
楚遙又從壕溝里挖了一些泥土,,這樣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也可以加深一下壕溝的深度來增加安全感,。
楚遙在泥屋子外面生火的一頭用石頭壘了一個灶臺,下面留出了一個長寬各三十多厘米的進(jìn)風(fēng)口,。然后把和好的泥抹在石頭上,,還是壘一層抹一層。整個灶臺只有半米高,,因為陶罐的直徑是30厘米,,所以灶臺的上面收窄,留出了20厘米的一個灶眼,,這樣可以將陶罐平穩(wěn)的放上去,。
另一頭的出煙口楚遙留的比較大,大約有四十多厘米的樣子,。并且圍著出煙口用泥砌成了一個一米多高的煙囪,,這項工作又花去了楚遙五六天的時間,。
兩邊都弄好了,楚遙點起了火試了試,,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灶臺下的煙順著煙道經(jīng)過了火炕從煙囪里冒出來。熱量沒有浪費,,而且屋子里的煙塵少了很多,。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要做炭窯燒炭。其實楚遙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為什么非要做這個工作,,但是他很明白不能讓自己閑下來,,只有無休止的工作才能讓他暫時忘記孤獨和寂寞。況且有了木炭才能燒制磚瓦,,而且有了木炭就有可能冶煉金屬,,自己不能只存活在石器時代,起碼也得進(jìn)化到青銅時代,。
楚遙用了幾天的時間撿拾了一些枯枝,,又砍了幾棵枯死的樹木。在圍墻里找出一塊空地把這些木材堆到了一起,。
要想燒出碳,,木材的堆放是很有講究的。要先放小塊的木頭,,還要盡量堆得密一點,,這樣才能燒出好木炭。小塊木頭放完之后再按照大小依次放上去別的木頭,,最后放從枯樹上砍伐下來的最大的木頭,。整個木頭堆被堆成了圓錐形,直徑大約一米,,高80厘米左右,。
楚遙又把從壕溝里挖出來的土摻上水和成了泥,沿著木頭堆一點一點的糊上去,。糊的不用太厚,,有一個手掌的寬度就可以,頂部需要留一個開口通風(fēng),。
等到整個泥堆稍微的干燥了一些,,楚遙又拿出一根木棒在底部均勻的掏出了八個進(jìn)氣孔。
光是砌成這座炭窯就花了一天的時間,。楚遙敲了敲疲憊的后腰,,休息,明天再說燒窯的事,。
第二天一早,,楚遙就繼續(xù)昨天沒有完成的工作,。他從還沒有熄滅的灶臺下面拿出了一根燃燒的木棒,把一些枯樹葉塞進(jìn)了炭窯頂部的通風(fēng)口內(nèi),,然后把這些樹葉點燃,。
從頂部的洞口點火,窯內(nèi)會形成上升氣流,,火逆著氣流方向往下燃燒,,不斷往下延伸的火會消耗掉上升氣流中的氧氣,這樣上層燒好的木炭就不會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