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只低頭處理唐榮傷口,并不留意父女倆動靜,。唐琬想著父親好歹也是一家之主,,還得在下人面前給他留點顏面,。郎中又與唐琬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唐琬一一記下,。
唐榮左手傷勢還好,,只右手有些陳年舊疾,,不免康復要麻煩些。
待郎中一走,,唐琬轉身作勢就要走,唐榮好聲好氣把女兒留下哄著,,又叫唐琬去看一眼稿子還剩下多少,?
唐琬才想起這一出,走過去翻開散亂鋪開疊放的一堆,,救下來這些也只是原有的一半,,其中不少又再被火苗燒去一半,只得一個殘片,。唐琬心疼,,只怕父親這一年來的心血都白費了。
這些倒還在其次,,《名臣錄》是奉圣命編纂,,眼下眼見著即將完稿,圣上也過目了初稿,。卻遭受一場無妄之災,,只慶幸父親安好就是最大的幸事。唯獨擔憂帝君會如何發(fā)落此事了,。唐琬不免憂心忡忡,,與唐榮一說,,唐榮卻渾不在意。
唐榮示意唐琬打一杯茶水給他,,寬慰道:“此事說到底半是天災,,半是人禍,我將事情始末如實稟報上去,,便是了,。”
“皇上不會怪罪么,?”
“大不了挨一頓板子就是了,。”
那邊火勢漸被撲滅,,蘇瑤忙活一通才進了來,,看了看丈夫傷勢松了口氣,與女兒一般兇狠瞪了丈夫一眼,,見索性已無事便將唐琬趕了回去,。
忠勇伯府走水之事有驚無險,蘇瑤并未刻意管束下人議論,,不多時便傳了出去,,便有不少往來人家遣了人來問安好的,亦有幾家親近的親自登門慰問的,。隔日起,,蘇家、嘉義伯趙家,、令國公朱家等便來了府里探望了,。
唐榮稍作休息,待宮門一開便進宮陳情請罪去了,。熙和帝不以為意,,反倒一番勸慰,還賜下上好膏藥,,卻不提接替修書之事,。唐榮倒是想問,皇帝不說,,他也只好在一旁聽候,。
“愛卿傷勢恐還需一些時日,這書稿不毀也毀了,,還需重修,,云裁,”熙和帝轉向左后首:“此事你看翰林中可有適合接手之人,?”唐榮見帝君提起,,忙整肅凝神,,靜待吩咐。
云裁略略思索,,薦了一個:“李恭遠,,李大人,學問嚴謹,,通曉史事,。”
熙和帝道:“雖嚴謹,,但不免迂腐古板,。”
云裁又道:“陳師,,陳大人,,或可暫代?!?p> 熙和帝沉吟不語,,依舊否決,云裁再薦幾個,,熙和帝仍是不允,。
唐榮在底下垂首侍立,聽著帝君和云裁一問一答,,心里默然,,心想恐怕并非那些老大人資歷不夠,而是帝君主張編修《名臣錄》是有所籌謀,,老大人們是犯了皇上的忌諱了,。
這道理云裁何嘗不知,只是帝君要問,,她也只能絞盡腦汁羅列人選——帝君有意順應陸老相爺奏折所請,允女子為官,,修書頒印,,廣而告之天下臣民,自然有所圖,?!睹间洝肥珍浱嬉詠砻计甙儆嗳耍渲杏信尤迦?,大多是歷年內宮女官,,而她也是那三十五人之其一。而熙和帝所作所為,,不過是意圖以水滴換石穿,,循序漸進,。
底下唐榮也心頭敞亮,帝君秘令他增錄女官,,來日書籍一旦面世,,必有一場風波的。帝君意圖再明顯不過了,。唐榮來時便思索多時,,此時下定決心,出聲道:“微臣斗膽,,薦一個人,。”
……
忠勇伯府夜里走水之事尚未淡去,,各家夫人之間又多了一筆有關忠勇伯府的談資,。一日唐琬還在房中對著兔子燈籠傻楞,一道圣旨突然從宮中傳出來,,將她砸了個滿頭星,。
忠勇伯府中門大開,擺上香案,,宣旨的內侍領著一行人進來,,唐琬還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待那內侍款款念到:“…見之天資聰穎,,有乃父之風,,朕甚喜之,特命其代領父職,,全責名臣錄修著一應事宜,,授七品御前尚修…”
宣旨畢,蘇瑤又是呈敬又是留飯的,,將內侍送走了,。
唐琬接了旨,心道坐鎮(zhèn)宮中的一國之君哪能知道自己這一號閨中人物,,稍一思索也斷定此事必與唐榮有關,。再看蘇瑤也是一臉茫然,便知父親就連母親也不曾說了,。
大周女官歷來只打理內宮事務,,從無女子外朝為官的。唐琬倒是知道云裁姐姐受帝君看重,,在御前有些差事,。朝堂上的大臣當然對云裁協(xié)理帝君批閱奏折有所不滿,但云裁到底是有實無名,。云裁的頭頂上還是“奉茶宮女”四字,,并無實職,。因此大臣們私底下再不忿,無奈窗戶紙還在,,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像她,上來就直接給了一個“七品尚修”,。
“皇上能降下這一道旨意,,不知福禍,還需等你爹回來,,問問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顯然蘇瑤心里與唐琬想到一處去了。
自古以來,,也偶有父兄亡故,,代父兄履行職責的女子,譬如前朝就有個代夫出征的女將軍,。七品官位低,,并不招眼,倒且不說,,“尚修”卻是此前從未有的官位,。帝君要她暫代父親修書,這事兒傳出去,,忠勇伯府怕有一陣子不得安寧了,。
也確如唐琬所料,正當翰林中紛紛猜測將由誰接替唐榮編修《名臣錄》一等揚名美差,,宮中驚雷一般傳出一道旨意,,破格授封唐榮嫡女唐琬為“御前七品尚修”,接替修書,,皇宮內外,,掀起一陣嘩然。
朝臣紛紛上書懇切帝君收回旨意,,撤去唐琬官職,,有人道:“翰林中并非無人可用,何故以一女子折辱諸位老大人,?”
又有人道:“代父履職未必不可,亦有先例也,,但授官卻是不可,。”
更甚者有人彈劾唐榮藐視法度,,損男子尊嚴,,敗三綱五常,,應當罷官去職。
唐榮自辯,,朝中陸元貞門生并忠勇伯府姻親故舊,,紛紛幫腔,一說“不過暫代父職,,何須大驚小怪”,,又說“御前尚修等同內宮女官,并無不妥,?!?p> 朝臣們并不呆傻,一個云裁站在帝君側,,私下干預朝政,,已初見帝心。
老相爺致仕前上了一道折子,,又將事兒捅破,,若非彼時黃河潰決,也不會不了了之,,任由云裁御階聽政,。
如今帝君借忠勇伯傷勢又再寸進一步,朝臣們自然不能退讓,。否則男子尊嚴何在,,朝堂豈容女子一而再再而三踐踏?
兩方人一時辯論,,爭執(zhí)不下,。御座上熙和帝只靜看御階下眾人你來我往,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