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開城投降
李唐大軍圍城,王世充孤立無援,,李世民指著王琬朝王世充高喊:“你若不開城投降,,本王即刻將他斬首示眾?!?p> 陷入絕境的王世充只得哀求道:“秦王且慢,!我若投降,,你肯許諾免我死罪么,?”
李世民大方道:“準(zhǔn),免你死罪,!”
王世充內(nèi)心稍寬,,道:“秦王請稍待片刻,容我與部下商議開城投降事宜,?!闭f罷下城而去。
他召集諸將商議,,有說突圍出逃,,有說據(jù)城死戰(zhàn),有說投降,,沒有一個統(tǒng)一說法,,搞得他又生出許多狐疑。
這時李世民又派了階下囚長孫安世入城勸降。長孫安世為了活命,,細(xì)說竇建德敗得有多慘,,簡直毫無還手之力,把唐軍英勇善戰(zhàn)吹噓成天降神兵,。
王世充還想著突圍而出,,南走襄陽,但長孫安世又勸道:“我國本來所倚仗的是夏國援軍,,如今夏王已被擒,,即便我們突圍而出,也只是如喪家之犬四處逃亡,,又能成什么事呢,?”
王世充最終長嘆一聲,決定出降,。
過了一日,,他身穿素服,率太子,、群臣,、諸將等兩千余人出城,前往唐軍大營的軍門前拜降,。
李世民是意氣風(fēng)發(fā),,以禮相接,王世充則是俯伏流汗,。李世民笑道:“你曾常稱本王為‘唐童’,,今日見了唐童,卻為何如此恭敬,?”
王世充哪敢答話,,只能頓首謝罪,。
李世民先命部分軍隊入駐洛陽城,,分守市肆,禁止侵掠,,不準(zhǔn)擾民,,部下將士無一人敢違犯軍令。
第二天,,李世民進入宮城,,按照李淵的囑托,先是命記室房玄齡入中書,、門下省收隋室圖籍制詔,,可是被王世充所毀,,一無所獲。再命蕭瑀,、竇軌等人封府庫,,收其金帛,,按功勞大小賞賜給將士們,。
又復(fù)查核降將罪惡,將王世充之黨中罪大惡極之人,,包括段達、單雄信,、朱粲等十余人在洛水之上一一處斬,。
別人也還罷了,,唯獨這單雄信出身瓦崗寨,,與鐵綱靖、李世勣等人有著許多恩怨交集,。
想當(dāng)初,,瓦崗寨創(chuàng)始首領(lǐng)翟讓被殺,單雄信是向李密下跪最快的一個,。當(dāng)李密被王世充所敗時,,單雄信是擁兵不救,坐看李密潰敗后立即向王世充下跪投降,。而與唐軍作戰(zhàn)時,,李世民差點死在單雄信手中,幸虧尉遲敬德相救,。
鐵綱靖看著單雄信,心想此人不過是一個背叛加軟骨頭的三姓家奴,,搞不明白為何會被小說和電視劇塑造成義薄云天的“單二哥”,。他看著單雄信被斬首,,心中毫無悲痛,,也從未想過為他求情,。
倒是李世勣與單雄信同為瓦崗寨的創(chuàng)始元老,,兩人曾經(jīng)情誼深厚、誓同生死,。他向李世民求情道:“單雄信驍勇絕倫,,是一員不可多得的猛將,,我愿用我的所有官爵來贖他死罪?!?p> 但李世民看不上單雄信人品,,認(rèn)為此人留在軍中隨時有反水的危險,何況自己曾差點死在他手上,,因此堅決不許,。李世勣堅持再次求情得不到允許,只能涕泣而退,。
李世勣去牢中見單雄信說明情況,,單雄信冷笑道:“我早知你是辦不成事的!”
聽了此話,,李世勣臉上一紅,,很快恢復(fù)如常,轉(zhuǎn)而道:“我本不惜余生,,愿與兄長你一起赴死,。無奈我既已此身許給了李唐,以致事情無法兩全,。況且我死后,,還有誰能照顧你的妻兒呢?”
于是他割下大腿上一塊肉,,喂單雄信吃下,,道:“愿此肉隨同你化為塵土,也算不負(fù)當(dāng)年同生共死的誓言了,!”
單雄信只是冷笑,,并不理會。李世勣也不以為意,,完事之后,,轉(zhuǎn)身離開。
很快軍中傳出了李世勣義薄云天的事跡,,鐵綱靖聽后,,也是冷笑,果然在塑造忠義這個人設(shè)上,,李世勣是頗有心得,。這種策劃能力和偽善演技能吊打現(xiàn)代社會所有明星。
而那個“吃人魔王”朱粲,,則被所有百姓痛恨,,見其被斬首,紛紛競先投瓦塊石頭砸朱粲尸體,,以發(fā)泄心中怒火,,很快瓦礫堆積如冢,。
還有一個蘇威,,隋室德高望重的老臣,,請求見秦王李世民,卻又稱老病之軀不能行禮,,擺明是倚老賣老,。
李世民不與理會,而是派人斥責(zé)道:“公為隋室宰相,,在隋室危亡之際不思扶持,,以致君王被弒,國家滅亡,。而你見到李密,、王世充皆是拜伏舞蹈,好似小丑,,毫無隋室老臣之節(jié)氣,。如今你既稱是老病之軀,那就無須勞煩你相見,?!?p> 等到了長安,蘇威又請求相見,,始終沒得到許可,,落得個既老且貧的境地,又沒有官爵,,最后是老死家中,,年八十二歲。
八十二歲在古代絕對是長壽之人,,可惜晚節(jié)不保,,最后是晚景凄涼。
入住宮城,,李世民巡視隋室宮殿,,不禁長嘆:“如此窮奢極欲,焉能不亡國,?”
于是下令撤掉端門樓,,燒了乾陽殿,毀去則天門及門前闕樓,。
夏,、鄭兩王一個被俘,一個歸降,,李世民命傳檄大河南北,,諭令兩國個州縣速速歸降。
徐州行臺王世辯是王世充的弟弟,,聽聞王世充已降唐,,接到檄文后,立即以徐,、宋等州向河南道安撫大使任瓖請降,,至此,王世充統(tǒng)領(lǐng)的鄭國土地悉數(shù)歸入李唐,。
卻說竇建德妻子曹氏,,當(dāng)日虎牢關(guān)外,夏軍大敗后,,與左仆射齊善行等人遁回老巢洺州,。當(dāng)時竇建德剩下的部眾商議立竇建德養(yǎng)子為主,征兵以對抗唐廷,。還有人建議不如剽掠百姓,,然后逃向海邊轉(zhuǎn)為海盜。
倒是齊善行看清天下大勢,,認(rèn)為眾人建議皆不可行,,勸說道:“隋末喪亂,我等為了求生才相聚草野,。以夏王之英武,,平定河朔,兵馬精強,,可是面對唐軍,,一朝為擒,易如反掌,,毫無抵抗之力,,可見唐廷是天命所屬,非人力所能與之相爭,。如今我軍喪敗如此,,據(jù)城固守也無濟于事,逃亡也免不了滅亡,,同樣是亡國,,豈能再給百姓帶來災(zāi)難?不如就此降唐,。眾將士若想要得到酬勞,,可盡散府庫財物,不要再殘害百姓了,!”
此言得到了曹氏,、右仆射裴矩,、行臺曹旦等人的支持,眾人見此不再持有異議,,于是他們出盡府庫金帛賞賜士兵,,然后把士兵們悉數(shù)遣回家。
之后,,眾大臣奉著曹氏,,帶著傳國御璽,以及擊破宇文化及時所得的珍寶,,乞降李唐,。
淮安王李神通乘勢撫慰山東,三十余州盡數(shù)降唐,。至此,,鄭夏兩國的土地,盡為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