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那老頭說為“生死判”得淵源,,隨后對這大殿中那面提有“生死判”三個大字的金匾說道:“這面金匾乃是祖師爺江充所提,你且跪下扣頭,?!?p> 公孫離聞言,才向那面金匾瞧了兩眼,,跪下磕了三個響頭,,算是正式拜師了。
那老人微笑著點頭,,說道:“從今而后,,你便是我‘生死判’的弟子了?!?p> 說完,,那老頭又拿出一面銅牌,交到公孫離手上,,邊說道:“這是生死令,,執(zhí)此令牌在身,時時提醒自己,,行善者生,,作惡者死,望你以后在江湖上行俠仗義,,鋤強扶弱,!”
公孫離聽的滿腔熱血,恭敬接過生死令,,拿起一看,,只見這“生死令”,一面寫著“生”一面寫著“死”,,公孫離將“行善者生,,為惡者死”八字銘記于心,答應(yīng)道:“弟子公孫離謹記,?!?p> 那老頭欣慰地點了點頭,接著又道:“從前幾代開始,,咱們生死判的弟子便越來越少,,一是品行不端之人太多,入門時口口聲聲唯有正義之念,時間一長便開始生了邪念,。二是大多數(shù)人都是資質(zhì)泛泛之輩,,就是收入門下,日后也難有作為,?!?p> 那老頭說到此處,頗有微涼之意,,又聽他道:“不過我看你聰慧伶俐,,練起武來一點就通,年紀輕輕又心懷俠義之念,,光耀門楣的重任只怕要落到你身上了?!?p> 公孫離聽他夸贊自己,,不覺有些羞澀,又聽他道:“我一生只收過三個徒弟,,此后一直沒再遇到聰穎肯學(xué)的孩子,,所以這些年來沒再收徒,你是我的第四個弟子,,也是我的最后一個徒弟,。你前面那三位師兄在江湖中可都是一時人物,大師兄宇文絕,,二師兄祝公道,,三……”
那老頭正介紹到三師兄時,忽然輕嘆一聲,,話到嘴邊頓時戛然而止,,臉上盡是惋惜之色。公孫離不知道這位三師兄如今是死是活,,怎地會惹了師父這般傷心,,公孫離不敢說,也不敢問,。
只聽那老頭直言道:“你入門雖完,,可得好好苦練,別到時候給我丟人現(xiàn)眼,?!?p> 公孫離聞言連連點頭。
那老頭接著說道:“我姓王,,叫做王越,,只因我劍術(shù)超群,武林中都稱我作“劍圣”?!?p> 王越說這話時,,語氣十分驕傲自負,想來就是連他自己也覺得“劍圣”這個稱謂,,江湖中也只有自己擔(dān)當(dāng)?shù)钠稹?p> 劍圣王越武功之高,,當(dāng)世實已可算得第一人,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近二十年來從未遇過對手,,是以王越的名氣甚為響亮。
王越脾氣本很孤僻,,這次見公孫離孤零零一個孩子很是可憐,,加之敬重他父親公孫瓚的為人,而且又有呂夫人書信為薦,,是以對他破例的青眼有加,。
王越孤身一人一劍獨行江湖,,臨到老來,,忽然見到一個聰明活潑的孩童,心中的喜歡,,不由得竟大反常態(tài),,對公孫離喜愛有加。
王越繼續(xù)又道:“你那幾個師兄都比你大上二三十歲,。就連你二師兄的徒弟,,都比你大得多。怪不好他們會怪我,,到這個時候還給他們添個小師弟,。可話說回來,,要是你不用功練武,,將來連他們的徒子徒孫都比不了,他們可就更有道理來怪我這個當(dāng)師傅的了,?!?p> 公孫離聞言,又聽王越說了許多,,此時也不知該如何作答,,只道:“弟子一定用功,不給師父丟人,?!狈秸f完,,又向王越問道:“師父,史叔叔也是你老人家的徒弟嗎,?”
王越撫須說道:“他平日里要跟著曹公子打仗,,沒時候跟我好好學(xué)武,我只傳了他一套五靈拳譜而已,,不能算是我的徒弟,。”
接著王越說道:“我們‘生死判’有許多條規(guī),,現(xiàn)下跟你說,,你也不懂。我只囑咐你一句話,,為人處世,,不可為惡,這山上許多的仆人,,你也見到了,,他們都是我下山時抓住的惡人!”
公孫離聞言,,不由吃驚,原來這雁蕩山深處,,凌絕頂之上,,“生死判”里面的仆人,都是王越抓上來為奴的作惡多端之人,。
又聽王越說道:“這些惡人均是為禍一方的匪首,,又或是欺壓鄉(xiāng)里的惡少,被我捉住,,割掉了舌頭,,在這凌絕頂上終生為奴?!?p> 公孫離聞言,,又想去昨天夜里師父帶回來的那個紅衣人,遂問道:“師父,,那昨天夜里的那個......”
王越知道他想說什么,,便道:“那個人是府衙里的掌事,平日沒少干壞事,,運氣不好被我撞見了,,正好擒上山來?!?p> 公孫離暗暗點頭,,卻聽王越說道:“你可得記住了,,身為‘生死判’的弟子,更不可作惡,,否則你的下場比他們的更慘,!”
公孫離忙點頭道:“我一定聽師父的話,也不敢做壞事,?!?p> 王越頷首道:“好,現(xiàn)在咱們先來練功夫,,你史叔叔走的時候匆促,,把一套五靈拳譜一古腦的傳給了你,但這套掌法太過深奧繁復(fù),,你年紀太小,,不能學(xué)以致用,平時還要多加練習(xí),?!?p> 頓了片刻,王越續(xù)道:“江湖上既然稱我作‘劍圣’,,那么我的功夫,,自然是以劍術(shù)為尊,我就先傳你一路劍法,?!?p> 王越大手一揮,片刻便有一名啞仆捧出一只長長的木匣,,放在案上,,王越將木匣蓋一揭開,只見精光耀眼,,匣中橫放著一柄明晃晃的三尺長劍,。
公孫離驚喜交集,心中突突亂跳,,顫聲道:“師父,,這是贈我的嗎?”
王越點頭說道:“此劍名為‘含章’,,只因劍身刻有‘含章素質(zhì),,冰蓄淵清’八字,是我少年時闖蕩江湖所用,,塵封已久,,今日便送你吧?!?p> 公孫離高興的接過含章劍,,道:“多謝師父,。”
王越臉色一沉,,正色說道:“你且跪下,,聽我說話?!?p> 公孫離依言下跪,,王越道:“這見你那幾位師兄都向我要了幾回,我都沒舍得給他們,,這回便送你了,,劍為百兵之君,最是難學(xué),。但你聰明勤奮,,要學(xué)好劍術(shù),當(dāng)不算難事,,所期望于你的,,是日后更要發(fā)揚光大。更須牢記:劍本利器,,以之行善,,其善無窮,以之行惡,,其惡亦無窮,。今日我要你當(dāng)著祖師金匾發(fā)一個重誓,此生決不可濫殺無辜,?!?p> 公孫離道:“師父傳了我劍法,,弟子定然仗劍除惡,,行俠仗義,斷不會徒害他人性命,?!?p> 王越道:“好了,你起來吧,?!?p> 公孫離站了起來,王越道:“我也知你宅心仁厚,,決不會故意殺害好人,。不過在這江湖之中,是非之間,,有時難以分辨,,世情險惡,,人心難料,好人壞人均在一念之間,,但只要你常存寬容之心,,便不會誤傷人命了?!?p> 公孫離點頭答應(yīng),,王越又道:“我知道袁紹殺害了你爹爹,他野心勃勃,,又無絲毫寬厚之心,,我知你報仇心切,但萬萬不可被仇恨蒙蔽雙眼,,失去理智,。”
公孫離點頭,,他知道師父提出袁紹殺他父親的事來,,是要他將“是非難辨、不可妄殺”的教訓(xùn)深深記在心頭,,再也不會忘記,。
拜師事宜作罷,王越領(lǐng)公孫離來到劍堂,,說道:“離兒,,你看好了?!?p> 王越話音一落,,隨即左手捏了個劍訣,右手長劍挺出,,只見他劍走龍蛇,,白光如虹,一套天下無雙的劍法當(dāng)即使展開來,。
公孫離知道這是師父在傳授自己劍術(shù),,當(dāng)即不敢怠慢,凝神觀摩,,認真銘記學(xué)習(xí)......
時間荏苒,,一晃八年,公孫離已十八歲了,。這八年之中,,王越又傳了他“擒云手”和“磐隱劍法”和“心齋秘篆”
“擒云手”是一路擒拿手,“磐隱劍法”是王越最為得意的劍術(shù)之一,。而“心齋秘篆”卻是修習(xí)內(nèi)功之用,。
自古以來各家各派修練內(nèi)功,,都講究呼吸吐納,打坐練氣,,王越所授的“心齋秘篆”內(nèi)功卻別具蹊徑,,自外而內(nèi),于劍法中修習(xí)內(nèi)勁,。
這門內(nèi)功費時甚久,,見效極慢,但修習(xí)時與劍法相輔相成,,須練功之人,,常懷宅心仁厚之念,心如明鏡方能練成,。
而練成后又是威力奇大,,與內(nèi)外齊修,臨敵時一招一式之中,,皆是自然而然有內(nèi)勁相附,,出劍快若流星,勢如閃電,。
能在不經(jīng)意間制勝克敵,。若是“磐隱劍法”也練至大成,那更是無往不利,、無堅不摧了,。
公孫離練武時日尚淺,“心齋秘篆”只略有小成,,但身子已出落得壯健異常,。
王越時常下山,一去便是兩三月,、三四月不等,,每每回山后查考武功,都見他用功勤奮,,進展迅速,,每次對公孫離都是獎勉有加,。
此后習(xí)武練劍,,匆匆兩年過去,王越已把輕功,、暗器,、劍法的要訣傾囊以授。
練功日久,,公孫離武藝日漸高明,,拳腳兵刃上的武藝,,公孫離已經(jīng)掌握地十分熟練,至于內(nèi)功,,公孫離也差突破最后一層瓶頸,,便可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