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而上的濃煙哪怕是幾十里外的神木堡也看得清清楚楚,,綁在刑架上的獨眼龍齜牙咧嘴地喊道:“千戶大人,!千戶大人啊,!放狼煙的是同濟城!漢人的城,!”
杜千戶站在城墻上,,看著遠方已經(jīng)模糊起來的煙墻,捏了捏值崗士兵的肩膀:“我大明從未有一座同濟城,!神木堡是本鎮(zhèn)要沖堡壘,!北邊,并無榆林鎮(zhèn)將士駐守,!”
獨眼龍扯著喉嚨喊:“大人,!馬沒丟!就在他們城中,!羊是他們給的,,路上還給了肉干,大人,!我們歸來一路,,沒有尾巴!雖然蹊蹺,,卻也絕非是普通匪類啊大人,!還需再探,再探??!”
獨眼龍正喊,那親兵卻是火冒三丈,千戶大人不喜歡別人在他背后說話,!
此時千戶大人正看著東北方向,,這獨眼龍卻是個找死的!
又是一聲霹靂,,直直打在獨眼龍的脊骨,,幾十下鞭子下來,獨眼龍的后背已經(jīng)是血肉模糊,,這下出奇不意的鞭子實在突然,。
一聲慘叫從獨眼龍喉嚨里飛迸出,幾個斥候恨恨看著親兵,,面上一道道的青筋炸起,,卻是不敢說話。
親兵拖著鞭子,,饒有興趣地瞅著這群斥候:“嘿,!他娘的,倒是有幾分脾氣,?”
隨即甩開膀子就要繼續(xù),。
“停手!把這隊斥候押進大牢,,好好審問,!”千戶挪了挪步,說道,。
親兵得令,叫幾個士兵把斥候一行押解至大牢,,神木堡一共四隊斥候,,獨眼龍這一隊是最老資歷的,同時也是最桀驁的,。
杜千戶新上任才不到兩月,,這次算是找了一個娃樣子,殺雞給猴看了,。
這事兒雖然武斷,,但卻說不得愚蠢。失馬若是孤身跑回來,,最多是個戴罪立功,,可失馬卻牽了羊回來,過于蹊蹺,!
只是現(xiàn)在,,狼煙的確在北方升起,雖說不是大明的城堡,,但是看,,總得去看一下的,。
他當即下令,堡中斥候再出兩隊,,前往同濟城查探,,又點了兩個傳令兵,叫他們?nèi)ビ琅d堡和高家堡報信,。
神木堡中的四隊斥候,,與獨眼龍的淵源頗深,獨眼龍與老漢的身世相仿,,基本上,,他就是老漢的年輕版本,區(qū)別是老漢在大荒討生活,。
獨眼龍是在草原上,,而且功夫弱于老漢許多。
杜千戶知道自己需要斥候做事,,卻又信不過斥候,,他老爹的死,導致他認為草原上奔走的漢人,,多與韃子接觸,,能一直活著,有兩種情況,,要么是實力強悍,,每次都能全身而歸,要么就是漢奸,。
獨眼龍的實力,,卻是比較偏,他的拳腳功夫稍次,,雖然也算是邊軍好手,,但與頂尖高手還是差了許多。
他有一個最大的本事,,就是懂草原,。
從小在草原長大的他,對于草原的丁點變化相當敏感,,草原很大,,別說趕路,就算是行軍,,也很有可能走偏,。
獨眼龍的本事就好比有一個地圖,從哪里到哪里怎么走不會走進沙漠,怎么走能避開牧人這個季節(jié)放牧的路線,。
他就是草原上的幽靈,。
實力強悍、武功蓋世也敵不過蒙古人的騎兵,,在人家的地盤上,,遇上三五個還好說,要是運氣不要遇上的多,,就算天下第一的功夫也白搭,。
可如果韃靼騎士壓根兒看不見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神木堡中的斥候都清楚這件事,,獨眼龍不是靠拳腳吃飯的,他是靠眼睛鼻子耳朵吃飯的,,臨走之前,,這幫斥候還去看了獨眼龍。
一是刺探一些消息,,二來就是看看獨眼龍還能不能活下去,。但是有些人總是有些其他的想法。
在邊軍,,看家的本事是不外傳的,,軍中的傳統(tǒng)便是殺人得功,每個人都有自己壓箱底的東西,,如果沒有,,那就乖乖一輩子當個大頭兵好了。
千戶坐在自己的軍堡里,,看著北方的濃煙一言不發(fā),,這種情況一定要上報總兵府,親兵把獨眼龍交代的事情匯報上來之后,。千戶飛速寫好一個呈遞的卷宗,只消再讓斥候印證一次,,就可以報備榆林鎮(zhèn)了,。
但是這事兒卻又不簡單,從天啟元年到崇禎元年,,榆林衛(wèi)比較悲催,。
公元1621年四月,京畿告急,,木匠皇帝剛上任就等上后金圍攻沈陽,,朝廷抓緊時間抽調(diào)榆林衛(wèi)精兵同大同守軍一起進京備戰(zhàn)。
后金兇殘,韃靼也不是好相與的,,次年九月,,韃靼俺答部乘機南下,在榆林鎮(zhèn)劫掠四月有余,。
天啟七年,,榆林大地震,說來這個大地震光明一朝,,榆林衛(wèi)就經(jīng)歷不下五次,,這還沒完,前前后后不是大旱就大澇,。
榆林動不動就是大旱,,易子而食,大澇,,易子而食,,地震,房屋倒塌甚多,,俺答部,、小王子、火篩來犯,、劫掠四月余,。
崇禎皇帝今年上任,榆林再次大旱,,邊軍的糧餉也將開不出,,此時整個榆林衛(wèi)上上下下,官員心慌,,老百姓饑餓,。
千戶的這一封戰(zhàn)報就算是送進榆林衛(wèi)指揮使的手中,可能也是無能為力,。榆林的兵是要隨時待調(diào)的,,西部邊鎮(zhèn)多是如此,李自成在甘肅當兵,,甘肅也沒好到哪里去,。
適逢榆林有賊作亂,王參將還不是要帶著自己屬下進京備戰(zhàn),?
千戶要是像李九州一樣知曉后事,,他現(xiàn)在應(yīng)該快馬通知府谷各軍堡長官,趕緊找到一個叫王嘉胤的人,,他會率先起義,。
等王嘉胤游擊榆林,,第一代闖王高迎祥、不沾泥楊六,、左卦子王子順等人加入他的隊伍,,整個陜北大地的義幟就翻滾起來了。
榆林是自古以來的邊塞堡壘,,李自成也是攻陷西安府之后才打下了榆林衛(wèi),,城中將士盡數(shù)戰(zhàn)死。
此時,,明朝東北后金步步逼近,,京畿為難,卻是伸不出手來管榆林衛(wèi)的起義軍,,只能先暫且擱置,。
等大明朝廷于崇禎三年火速派來洪承疇,又正好趕上榆林大旱,。歷史是這么記載的,,崇禎三年四月,常樂堡蛤蟆成對,,北行出塞外,,廣數(shù)丈,長不可竟,。
這一年榆林赤地千里,,斗米六七錢,崇禎四年,,又是民大饑,,草根樹皮皆吃盡,饑人相食,,官府不賑濟,。
十一月至次年正月,大雪不斷,,深數(shù)尺,,人畜死傷過半,城中僻徑以行,,樵采遂絕,,撤屋材以炊。
盜匪麻起,,人轉(zhuǎn)掠求食。
從天啟元年開始,,榆林出現(xiàn)大旱,、大饑,、人相食的情況直至崇禎十年,最終在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quán)之后,,回頭北上才攻陷榆林城。
明將尤世威,、李昌齡,、王世欽或戰(zhàn)死或被俘處死,榆林城守軍兩千多人盡數(shù)戰(zhàn)死,,一戰(zhàn),,李自成打掉八個總兵。
有趣的是,,榆林城的被李自成攻破是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起義軍總攻北京,,幾乎一夜之間,,大明就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