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族弟吳先死亡的消息,,吳巨先是一陣茫然,,繼而色變,吳先被市中百姓圍攻致死,?此事絕對跟劉景脫不了干系,,至少也是他故意縱容的結果,。
“劉仲達……!”吳巨面部猙獰,,一腔怒火幾乎遏制不住,,長沙吳氏何時受過這樣的屈辱,?
他卻是從來不去想,吳先在劉景接任監(jiān)市掾之際殺人潛逃,,何嘗不是對劉景的一種羞辱,?
張羨只覺得頭更疼了,這個劉仲達,,才干自不用多說,,桓階斷其有宰相之才,他亦深以為然,,就是性格過于強硬,。
即使面對區(qū)氏、吳氏這等橫行長沙上百年的豪姓彊族,,亦分毫不讓,,全都被他踩在腳下。
不過張羨轉念一想,,這種人恰恰是他需要的,,他待下寬和,以至于區(qū)氏,、吳氏等大族日漸驕橫,,長沙士民心中多有怨言,正好借劉景之手稍稍打壓之,。
張羨瞥了一眼神情憤怒的吳巨,,責問成績道:“你等賊曹吏為何連一個人也保護不好?”
成績解釋道:“下吏與屬吏押解吳先返回時,,市中百姓群情激奮,,人人喊殺,四面八方涌來之人成百上千,,下吏與屬吏竭力阻攔,,終究還是力有不及?!?p> 吳巨怒而諷道:“沒想到區(qū)區(qū)幾個亂民就將成掾嚇住了,。”
成績暗叫一聲“苦也”,,他就知道自己會受到吳巨的遷怒,。口中辯道:“其等皆為府君之民,,難道在下還能拔刀殺之不成,?”
吳巨瞪著成績,一時間不知該說什么是好,。不管劉景是有意也好,,是無意也罷,,總之族弟吳先為百姓圍攻致死,令他憤怒滿腔,,卻又發(fā)作不得,。他難道還能把所有參與圍攻的百姓都抓起來嗎?首先張羨那一關就過不去,。
這個虧,,他和家族只能打碎牙齒和血吞下。
…………
吳先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告誡所有人,,劉景威嚴不可冒犯,,市井隨后又恢復了原本的平靜。
相比于安寧祥和的荊南,,關中則是一片混亂,,幾乎就在劉景借百姓之手除掉吳先的同時,關中發(fā)生了一件足以影響未來天下走勢的大事——天子東歸,。
七月底,,天子車駕出長安宣平門,夜宿灞陵,,以張濟為驃騎將軍,、以郭汜為車騎將軍、以楊定為后將軍,、以楊奉為興義將軍,、以董承為安集將軍,以弘農(nóng)近祭祀,、宗廟為名,,啟程東歸。
八月,,君臣車駕抵達新豐,,不久,郭汜心生悔意,,欲脅迫天子回返,事敗后棄軍而逃,。
之后,,君臣車駕離開三輔,進駐弘農(nóng)華陰,,寧輯將軍段煨準備服飾資儲迎接大駕,,楊定素與段煨不睦,聯(lián)合楊奉,、董承擊之,,十數(shù)日不下,,天子詔使侍中、尚書為說客,,令雙方和解,。
由于關中紛亂,道路阻絕,,有關天子東歸的消息雖然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卻難辨真?zhèn)危囏钡绞碌?,才得到確切消息,。
褒衣危冠的鄧攸跽于坐榻之上,他手中所持,,正是五個多月前劉景寫給他的那封信,。
這封信上,不僅著重談到荊州和南陽的局勢,,更有一個大膽的預言:天子一年內必將東歸,。
鄧攸一開始并不以為意,可是僅僅五個多月,,預言就成真了,。不對,不是五個多月,,天子七月底就起駕東歸了,,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兩月有余,。
這一刻,,鄧攸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震撼,世間竟有人對天下走勢洞若觀火,,如果這個人是呂尚那樣的長者倒罷了,,偏偏此人年僅十七歲,簡直難以置信,!
“此子,、此子……”鄧攸撫著二尺胡須,神情微微恍惚,,憋了半天,,憋出一句“真非常之人也!”
鄭當候在下面,,心道:“得悉如此大事,,主人多半又要給劉郎君去信了。”這段時間以來,,鄧攸已給劉景寫過三封信,,所幸后面兩次都是派家中奴仆前往,并沒有折騰他這把“老骨頭”,。
“阿父……”身量高挑,,姿容姝麗的鄧瑗走進門,輕聲呼道,。
鄧攸回過神來,,面露慈愛之色,招手道:“少君,,來,。”
鄧瑗來到鄧攸近前落座,,見他手中拿著劉景書信,,問道:“阿父又要給劉君去信?”
“對,?!编囏h首道。
鄧瑗一臉不解道:“阿父上一封信送出還不滿十日,,尚未送達劉君之手,,為何又要去信?”
鄧攸將信遞給鄧瑗,,說道:“不知少君還記不記得,,仲達曾在信中斷言至尊東歸……”
這封信鄧瑗看過不止一遍,自然記得劉景這個預言,,驚訝道:“難道傳言被證實了,?”
鄧攸點頭道:“至尊車駕已至弘農(nóng)華陰?!?p> 鄧瑗心中既驕傲又崇拜,,贊嘆道:“劉君真是料事如神!”
鄧攸又何嘗不是如此心情,,劉景信上成真的預言不止這一事,,他在分析南陽局勢時提到,隨著關中的日益荒廢,,未來涼州諸將必會不斷南下劫掠南陽,。
前不久,后將軍楊定率軍殺入南陽大肆劫掠,,惹得劉表大怒,遣軍追之于析、商之間,。
析縣位于南陽西北,,商縣則處于京兆尹境內,劉表軍為殺楊定,,一路追至武關前,,楊定走投無路,被殺身亡,,余眾皆降,。
事實證明了劉景對天下局勢有著異常精準的判斷,而他對南陽未來態(tài)度頗為悲觀,,這怎能不讓鄧攸心里感到憂慮呢,?
…………
最近一段時間,據(jù)說有一位名叫劉仲達者,,其字帖引得襄陽南北士人爭相追捧,。
最開始其字帖出于治中鄧羲之手,受到邯鄲淳,、梁鵠的極力推崇,。
邯鄲淳字子叔,潁川陽翟人,,今年已有六十余歲,,他早年拜扶風曹喜學習書法,經(jīng)過刻苦磨煉,,終于名揚四海,,他志行清潔,才學通敏,,書則八體悉工,,學尤善古文大篆。
梁鵠字孟皇,,大漢高門安定梁氏子弟,,少好書,受法于師官宜,,以善八分書知名天下,,曾入鴻都門學,也擔任過涼州刺史,。
兩人都是天下首屈一指的書法大家,,襄陽幾乎沒有能與他們相比的,兩人一經(jīng)開口,,劉仲達立刻名聲大噪,,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