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知道即便自己無災(zāi)無病的活到一百歲也會被族人殺死在祭臺之上,,因為出生之時,,族長為他解命,解命石上只有四個字——百歲而夭。
他們這一族尊天敬天,,循天道而生,,所以每個族人出生后都會根據(jù)秘法解命,,所謂解命便是就天賦,、壽元進行占卜,來確定其未來,。
他的天賦沒有占卜出來,,因為解命石上只有百歲而夭四個字。
這四個字卻是決定了嬰的一生,,他們這一族壽元綿長從未有人只活百載,,所以百歲對于他們來說的確算是夭折。
那是第八十年,,他面容依舊稚嫩,,可族人已經(jīng)開始商討為他準備葬禮,父母沒有給他取名,,所以所有人都叫他嬰,,嬰兒的嬰,那感覺聽著就像是惡毒的詛咒,。
一抹冷笑像是石榴裂開時的畫面,,潔白的牙齒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所謂命數(shù)天定,天數(shù)到了便要還命于天,,這種事情他見過,,上一個還命于天的還是他的爺爺。
嬰埋著頭往前走他清楚的知道這一路上所有微笑著跟他打招呼的同齡,,所有對他照顧備至的長輩都會成為他百歲那天的敵人,,當(dāng)然在他沒有流露出任何想反抗的情緒之前他依舊只是一個注定只有百歲壽命的可憐人,也是一個可以做任何事情的自在人,。
笑容依舊橫在他的臉上,,面前那座閣樓是所有族人都想要進去的圣地,里面記載了世間諸多秘聞詭術(shù),,可是他可以隨意進出,,當(dāng)然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至于代價,,他這個命不過百的人還有什么不能付出的呢,。
房間里,手中拿著的是一本記錄著繁奧咒術(shù)的秘籍,,便是族中那些活了幾千年的人也不一定能夠看得懂,,可是他看得津津有味。
死亡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能夠躲得過去,,嬰始終記得還命于天時自己那位德高望重的爺爺顫抖時的樣子,,渾濁的眼睛里分明寫著不想死可是自己的父親卻是歡呼著親手送父親歸墟,,爺爺死的那天,所有人臉上都掛著笑容,,稱贊父親大義,,稱贊爺爺明理,隨后若有若無的看向嬰,,嬰的臉上也掛著笑容,,可是他知道再過些年自己便會死在這里,殺死自己的便是那個與人拱手的父親,,在他們看來只有至親才是幫助他們還命于天的最佳人選,,所以很早的時候嬰就知道自己會死在那位大仁大義的父親手中,假如不出意外的話等到自己死了之后,,父親便會是下一任族長,。
這真的是一件很值得恭賀的事情呢。
可是嬰?yún)s始終覺得冷,,即便這里四季如春,,可是他始終覺得有一股涼意從四面八方襲來,,讓他打著哆嗦。
......
人們都說陳三千不像是陳良的兒子,,因為陳良長得粗獷,,身軀凜凜,坐立之間如松之挺拔鐘之穩(wěn)重,,特別是那張黝黑的臉就像是涂抹了一層黑泥,,可是陳三千偏偏生得瘦弱,如粉雕似玉琢,,若非是眸中多了幾分癡氣,,過些年歲便也是翩翩濁世白衣佳公子。
對于陳三千是個傻子這件事村里人都覺得有些可惜,,特別是村頭那幾個想著將自家女兒嫁到陳家的女人,,女人愛美,所以似陳三千這般唇紅齒白小少年自然討喜,。
通常來說一個傻子很容易被人欺負,,無論是同齡人還是那些喜歡調(diào)戲小孩子的無良長輩,可是陳三千不同,,因為他有一個潑辣的娘親,,每次小三千受了欺負她便會罵上門去,山野之地自是不乏鄙夷之語,,可是那個女人罵起人來是真的讓村里的潑婦汗顏,,到最后往往是陳良一一登門道歉,也正是因為有陳良這個老好人在所以鄰里關(guān)系卻也不至于太過尷尬,。
粉嘟嘟小三千走在路上被一個樹樁,,可是他沒有哭,很乖巧的爬了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蹲下身來看著那個沒有被砍伐干凈的樹樁,語重心長的說道:“你把我絆倒了沒有事情,,可是衣服臟了娘親可是會生氣的,,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小三千皺了皺眉頭,,假裝生氣,,隨后卻是噗的捂著嘴笑了起來,拍拍那個樹樁,,“我走嘍”,。
回到家的時候,糯聲糯氣的喊道:“娘親,,娘親,,快來看呀,。”
聞聲一個女人笑著將兒子抱起,,那是一個極美的人,,便是穿著粗布麻衣也無法遮掩住她的美貌,想來陳三千生得更像她母親一些,。
“娘親,,送給你?!毙∪⑹种械男』ㄟf給了母親,,那是一朵山野間最為常見的花,可是女人依舊很開心,,難以想象那么一個把全村潑婦罵到不敢張口的女人竟是這般溫柔,,如山間之水,如明月之光,。
“小三千好乖啊,,知道送娘親禮物?!彼@一開嗓,,便讓人忘卻了憂傷,就像是一首歌一首詩,,似乎只要她說話,,那聲音便是美的,“不像某些人,,都不知道心疼為娘,。”說著那雙眉目瞪了瞪一旁手足無措的陳良,。
陳良表示很無辜,,可是他不能說什么,因為當(dāng)年那個本可以一生繁華錦衣的溫柔女子義無反顧地跟著自己來到這里的時候他便發(fā)誓,,陳良這輩子要始終對南宮淺好。
可是陳良似乎并不怎么知道如何對一個女人好,,特別是最近幾年南宮淺總是喜歡用那雙大眼睛瞪自己,,這讓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又做錯了事,好在小三千和長安這兩個小子還算貼心,。
陳良嘆了一口氣,,南宮淺便是瞪了他一眼,“怎么,?不服氣啊,,心里有什么委屈你跟我說說啊,。”
陳良如同木頭人一樣呆滯住了,,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做錯了什么,,眼巴巴的看著妻子,像一只小狗,,隨后求助般的看向兒子,,兒子卻只顧傻笑,南宮淺冷哼一聲,,“怎么,?不想跟我說啊,行,,厲害了啊陳良,,是不是覺得自己能耐了,也對,,有話都留著跟隔壁李嬸說吧,,跟我說什么啊,我一個潑婦......”說著便是眼淚不要錢的往下掉,。
直到這時陳良才明白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早上的時候陳良跟隔壁李嬸多說了幾句話,唉,,想到那個強壯得便是陳良也忍不住叫一聲好漢的女子,,陳良不禁苦笑。
陳三千伸手為母親擦干了眼淚,,隨后一起瞪著陳良,,更是讓陳良覺得無辜,于是只能避其鋒芒,,出了門去,,見到陳良走了南宮淺也不再多說,她可不愿意真的當(dāng)那天天吃酸醋的女人,。
不知何時陳三千已經(jīng)睡著,,南宮淺憐惜的看著兒子,三千有病,,總會不知不覺的睡著,,有時候走著走著路便會突然昏睡,有時候則是許久都無法入睡,,這自然是病,,同樣的她也并不覺得自己的兒子是個白癡,癡傻也是病的一種,,南宮淺單純地覺得自己的兒子得了病,,而是病就能夠醫(yī)治,,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和合適的醫(yī)師,為了找一個好的醫(yī)師她跟自己的丈夫爭吵的時間變得多了,,她明白夫君的難處可是誰又能明白自己的心痛,,似乎誰都沒有錯,可是為什么偏偏自己的兒子就這么可憐呢,?
南宮淺并沒有發(fā)現(xiàn)陳三千總是喜歡抬頭看天,,當(dāng)他仰頭時,眸子里的目光是冷漠的,,低下頭卻又是自己那個軟糯可愛的兒子,,當(dāng)然大部分的時間里他的目光是空洞的,人們總說透過眼睛能看到人心,,可是陳三千的眼睛里卻藏滿了迷霧,。
半村,
一個世外桃源一般的村落,,隱于深山藏于密林,,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村里只有百戶人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村里有一個教書先生,,姓古,,或許是活得太久,村里人只叫他古先生或者古老頭而忘記了他真正的名字,,古老頭眉發(fā)皆白,,喜穿白衣喝老酒,酒到濃時最喜歡說什么當(dāng)年也曾辯盡天下無敵手,,白衣沾酒不盡風(fēng)流,。
古老頭身旁常年跟著一個學(xué)生,那學(xué)生也怪,,人們只知道他叫阿瞞,,卻不知道他的姓氏。
阿瞞的腰間總掛著一只酒壺卻從未見他喝過酒,,那一身青衣穿了許多年也不曾換過,,與人言語時極為和氣,全不像是那讀書讀得癡傻之人,,只不過阿瞞話少,除了自己先生阿瞞很少與人言語,,遇到有人打招呼也只是微微一笑,,更多的時候是呆在屋子里看書,,他看書極快,根本不像是看書更像是在翻書,,可也奇怪,,那本書翻了多年始終被他拿著,有時候別在腰間有時被當(dāng)做蒲扇拿著給自家先生扇風(fēng)有時候又會被他拿去墊桌角,,他愛書卻又似乎完全不愛書,,畢竟能把書拿去墊桌角可不像是一個愛書之人能干得出來的。
其實古老頭脾氣并不算好,,可是村里人對他極為關(guān)照,,一來是因為他年紀輩分都高,二來他是村里唯一的先生,。
古老頭很喜歡陳三千,,每天陪著他數(shù)螞蟻,逮螞蚱,,玩的不亦樂乎,,對于陳良一家也是頗為照顧,那位侍奉先生多年的弟子阿瞞曾經(jīng)問過古老頭為什么對陳家這般友好,,當(dāng)時古老頭瞥了一眼自己這個弟子,,正色說道:“你最好不要打他們的主意?!?p> 阿瞞低頭,,顯得誠惶誠恐:“先生這么說可是很傷人心的?!?p> “你跟在我身邊多少年了,?”古老頭問道。
阿瞞脫口而出:“三十年六個月零五天,?!?p> “看來是每天都在算著日子啊?!惫爬项^盯著一臉恭敬的阿瞞,,“在我身邊日子過得很煎熬?”
“先生學(xué)究天人,,講課生動有趣,,弟子不覺得無聊?!卑⒉m躬身,,腰幾乎已經(jīng)九十度彎了下去,可是古老頭卻是扯了扯胡子,“我不管你是真的覺得不無聊還是不敢說無聊,,但是你記著,,只要我還活著,你就不能走出半村一步,?!?p> 兩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顯得很怪異,阿瞞對于這位先生的起居飲食照顧的無微不至,,言語也是恭敬到無可挑剔,,可是古老頭偏偏對這位弟子沒有太多的好臉色,阿瞞笑了笑輕聲說道:“先生您已經(jīng)很老了,?!?p> 阿瞞與先生之間有一座泥爐小灶,爐上坐著一個壺,,壺中熱水翻騰冒出白氣,,阿瞞取出一方手帕包著壺把,將這新燒開的清水澆在桌上砂壺,,他的手很穩(wěn),,動作也很慢,阿瞞泡茶曾經(jīng)被古老頭嘲笑過說像是在熬藥,,茶葉與那清泉之水一相逢便是滿室芳香,。
古老頭接過阿瞞遞來的茶盞,白盞清湯,,芳香撲鼻,,半村里種別的東西也就那樣可是種茶卻是極佳,而自己這位弟子泡茶的手法雖然繁雜卻也是獨特,,自然相得益彰,。
聽到阿瞞說他已經(jīng)很老的時候古老頭沒有生氣,只是幽幽的說道:“是的,,已經(jīng)很老了,。”
人老了就會死,,古老頭的目光看向遠方,,那里是一片荒蕪,可是阿瞞知道自家先生在想什么,,于是說道:“先生放心,,您想做的我都知道?!?p> 古老頭沒有回頭,,依舊在出神,,也不知道有沒有聽到自己那位弟子的輕語低言。
半村依山,,石多路拐,,古老先生住在那路的拐角石塊最多處,。
房屋就建在那最大的一塊整石上,,除卻那兩間小木房之外便是一座寬敞的涼棚。
棚子下有二三十座小木桌,,桌子不高,,緊密而規(guī)律的整齊排列著。
平日里老頭便會在這里教書,,有時候阿瞞也會替先生講課,,只是他教的既非圣人言論,四書五經(jīng),,也非禮義廉恥,,三綱五常,事實上村子里的那群孩子也不愿意去學(xué)那些個東西,,在他們看來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也就夠了,所以相比于古板的古老頭,,阿瞞更受那群孩子的喜歡,,只不過阿瞞終究不是他們的先生,那些帶著孩子們看山看水,,捕魚辨草的機會確實不多,,可就是因為寥寥不多反而愈發(fā)珍貴。
事實上古老頭后來也是受了阿瞞的啟發(fā),,美其名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曾經(jīng)背著村子里的人把這些孩子帶到了二十里外的城鎮(zhèn)里去,徒步走了一整天,,村子里的人都嚇壞了,,以為自家孩子被拐走,等到老爺子帶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孩子們回來的時候差一點沒被鄉(xiāng)親們打死,,老頭也只是笑,。
看著吃癟的先生,一旁的阿瞞笑得最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