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姨家里過乜貼,對于這樣的日子,,小姨或許是愁的,,沒了丈夫就是一件悲傷的事情,日子也比過去難腸了很多,,到了男人的忌日這天紀(jì)念男人是應(yīng)該的,,可是回民紀(jì)念亡人的方式可不像漢民那一簡單,,燒點(diǎn)紙就完事了。
回民紀(jì)念亡人(死去的人),,最低也得花2000元錢,,這還是小家小戶的,大戶人家三五千都不止,?;孛襁^乜貼得買雞、買魚,,買羊肉或者牛肉,,還有菜水果之類的,買好了這些還得換“乜貼(整錢換成零錢),,”過乜貼的時(shí)候,,只要來的人不管大人小孩都得散錢,一般人家的是阿訇散一百,,阿訇的跟班50元,,家里的人,大人20元,,小孩10元或者5元,。
大戶人家阿訇是200元,阿訇的跟班100元,,家里的人50元,孩子30元或者20元,。家里的親戚可不是三五個(gè)人就了事的,,四個(gè)姐姐,四個(gè)姐夫,,姐姐的兒子孫子,,兒媳,還有哥哥嫂子,。婆婆,,姑子,姑子的女兒女30婿,,這下來就業(yè)將近30人,,散乜貼大概就要1000元。
這還算來的少的,,還有那些婆婆的妹妹,,婆婆的哥哥,姨姊妹之類的都沒請,,要是請都會(huì)來的,。那樣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過乜貼的主人提前好幾天就得忙活,洗床單被罩,,擦玻璃,,起面,買菜買肉之類的,。
我的小姨是個(gè)比較能干的人,,廚房的事情都難不倒她,她還有個(gè)得力助手四姨,,四姨曾經(jīng)是開餅子店的,,油餅子撈的特別好。
阿訇來了先念一會(huì)經(jīng),,這個(gè)時(shí)候大家的心里都很難過,,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逝去的人,有的人還抹起了眼淚,,等到阿訇念完之后,,就開始望桌子上端吃的,第一盤必定是水果,,一個(gè)大果盤里放著葡萄,、切成小塊的蘋果、圣女果,、西瓜之類的,。
第一盤阿訇都不怎么吃的,怕吃壞了肚子,,水果之后就是菜,。牛肉、魚塊,、黃瓜,、包子,小花卷,、雞肉,,炒粉條,粉湯,、拌豆角,。四姨發(fā)揮的特別好,那花卷白白的,,軟軟的,,中間好像要滲出油來,讓人一看就想吃一口,,不吃好像會(huì)遺憾似的,。
包子也做的特別好吃,,可是我的胃今天又開始不舒服了,吃了兩個(gè)包子好像就飽了,,嘴里也開始犯苦,。小姨炒的雞肉特別香,我忍不住又吃了幾塊,。米飯沒有吃,,粉湯也沒有喝,大家別吃邊聊,,很開心的樣子,。
吃完之后,年老的姐姐們躺在床上聊天,,姐夫們回家的回家,,買彩票的買彩票,孩子們在院子里跑來跑去,。每次過乜貼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又有好吃的,還有錢收,,還有很多小孩在一塊玩,。最苦的女主人,吃完了大家都拍拍屁股走了,,女主人就在哪里洗呀,、擦呀,一下兩下是干不完的,。
最舒服的大概是男人吧,,什么也不必干,吃完了一抹嘴走人就是了,。小姨是能干的,這個(gè)事總算是應(yīng)付了過去,,我這不能干的,,每年給婆婆過乜貼的時(shí)候,都要被人譴責(zé),,感覺真是愁死了,,什么時(shí)候才能把這些事情簡化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