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位大秦帝國早已下野的丞相,,秦胡亥了解不多,,只知其為楚人,卻一生仕于秦,,為始皇帝所倚重,,與王綰一起協(xié)助始皇帝完成秦滅六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唔,,讓他進(jìn)來,。”
“唯,!”
以貌取人自古以來證明是行不通的,,然而非是秦胡亥想要吐槽,實在是眼前之人的那副尊容真難登大雅之堂,。
臼頭深目,,灰容土貌。
稀疏的一縷胡須蓄在暗黃色的面容上,,倒三角的眼眸下是扁塌的鼻梁,,配上安氏二類第二分類內(nèi)傾型深覆頜的嘴巴,枯瘦如柴的臉頰上坑坑洼洼,。
如果不是來人被介紹說是前丞相,、大秦邯鄲侯隗狀,秦胡亥實在難以把他聯(lián)想成其曾經(jīng)位列三公之尊,,這人怎么看都像是咸陽郊外躲過坑儒一劫的江湖老騙子,。
腹誹不可言說,畢竟是國之重臣,。
秦胡亥端正身子,,安坐席中,,開口問詢道:“不知君侯深夜到訪,可有事教胡亥,?”
“咳,,咳!”
可能是因為年紀(jì)大了痰多,,隗狀連續(xù)咳了幾聲后,,也不開口說話,反而用眼神瞟了瞟秦胡亥的左右,。
明了其意,,擺擺手示意侍立的媯宓退出安貞殿。
“陛下,?!碑?dāng)?shù)钪兄皇O露酥畷r,隗狀兩膝上聳,,蹲踞著,,以一種極不禮貌的姿勢,開始了滔滔不絕的講話,,而且一開口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昔我先君者,穆公得五羖大夫百里子明,,孝公得衛(wèi)氏商君鞅,,惠文王得姬魏張儀,昭襄王得應(yīng)侯范叔,,四代先君終為我大秦奠基,,由此,臣竊以為,,明君若行大事,當(dāng)有名臣相輔,,今之廟堂,,以狀觀之,右相去疾,,昏聵庸碌之輩,,左相斯,志大才疏之徒,,皆不可用也,!陛下若治天下,需有名士相佐,,方可成不世之功,,而今海內(nèi),堪稱大才者,寰宇則無人出狀左右,?!?p> 這番話聽完,要不是秦胡亥涵養(yǎng)夠好,,怕是早就拂袖而去,,馮去疾、李斯再怎么不堪,,那也是史書筆筆落名的,,而你隗狀呢?簡直就是聞所未聞,。
“君侯,!”秦胡亥怒極反笑,他好整以暇地看著眼前大吹特吹的邯鄲侯,,耐著性子問道:“既然右相庸碌左相才疏,,不知君侯可有教寡人一二?”
“陛下以為,?!壁鬆畹故菍τ谇睾サ谋砬椴灰詾橐猓粗约旱乃悸烦鲅詥柕溃骸拔掖笄貣|出函谷,,蕩掃六國,,合宇內(nèi)而一,天下可否以安寧,?”
“東方六國之遺民蠢蠢欲動,,天下不安?!甭犅勞鬆钫劶按耸?,秦胡亥收起了想要奚落的舉動,表情嚴(yán)肅地說道:“請君侯繼續(xù),?!?p> “治今之天下,臣以為,,有三難,。”隗狀正色道:“其一也,,臣遍查史冊,,三代以降,無有我大秦疆域之廣闊,,治民之眾多者,,然函谷以東,,皆非秦之故土,所居之民亦非秦人,,風(fēng)俗禮儀相去甚遠(yuǎn),,齊人不識荊篆,荊人不明齊語,,先君雖詔書天下,,以同文字,然收效甚微,,何故,?蓋因,難同音也,!黔首愚鈍,,一生之中操勞于生計,詩書與之何干,?”
既然能看出問題并說出來,,就一定有了解決辦法,雖然很不喜歡隗狀這種先抑后揚的說話方式,,但秦胡亥還是不得不做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起身揖禮道:“煩請君侯教寡人?!?p> 隗狀安心受禮,,他道:“六國之貴恨秦亡其國也,而六國之民亦因不喜秦俗而怨秦也,,如此,,天下難得安寧!詔書不過空文,,無法左右民之所好,,既無利者,何必行之,!管夷吾有言:‘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是故,,臣以為,,收六國之心,當(dāng)首收六國之民,,若無民附焉,,六國之貴不過疥癩之患?!?p> “君侯既言六國之民不喜秦治,,詔書又不過空文,那該如何使六國之民附秦,?”
“利,。”隗狀自信一笑道:“秦法當(dāng)與六國之民有利,,民自會附秦,。”
“君侯是要變革秦法,?”秦胡亥驚詫道,。
“非也?!壁鬆顡u了搖頭道:“自古皆民從法,,焉能法從民?”
“寡人不解,?!?p> “以法而許利?!壁鬆畹溃骸敖衩裰壅?,賦與徭也!既如此,,可詔書曰:日著秦衣而言秦語者,,減賦半;習(xí)秦俗歌秦曲者,,減徭半,;精通秦律者,賦十之一,,而無徭,;使左右皆能同此者,授民爵,;使一縣之地皆能同此者,,授官爵;使一郡之地皆能同此者,,授關(guān)內(nèi)侯,?!?p> “嘶~”秦胡亥聞言,不由得心中贊嘆,,要是用這個法子,,怕是六國之民為了自身的利益,估計都爭先恐后地想成為秦人了,。
這屬于后世所說的鼓勵法,,與責(zé)任法背道而馳,至于孰優(yōu)孰劣,,直到秦胡亥附身穿越之前都沒有爭出高下,。
以警察這個職業(yè)為例,鼓勵法認(rèn)為破獲大案應(yīng)當(dāng)以豐厚的獎勵來慰勞工作的辛苦,,而責(zé)任法則以為,,破案不過盡了本職工作的責(zé)任而已,且平時有薪水可拿,,無需獎勵,。
一個坐在教室里的學(xué)生難道因為認(rèn)真聽課就應(yīng)該有獎勵嗎?戰(zhàn)場上的士兵難道是因為獎勵才作戰(zhàn)英勇嗎,?
同樣,,詔書規(guī)定,國家政策,,黔首遵守不是應(yīng)該的嘛,?
看得出皇帝有疑問,隗狀沒有先急著去解釋,,他繼續(xù)說道:“其二也,,倫理之重,綱常之大,,六國之民百代而習(xí)之,,然秦法不論,父子相匿,,罪也,,夫妻不察,刑也,!如此,,民多怨?!?p> “君侯是言秦法過于苛責(zé),?”秦胡亥皺著眉頭看向隗狀疑問道,作為始皇帝時期的老臣子,居然公開言論秦法不適,,這不由得讓秦胡亥心生異樣。
皇帝心中何想,,隗狀早已猜的差不多,,他道:“法不合時宜,僅此而已,?!?p> 見秦胡亥仍處于震驚當(dāng)中,隗狀繼續(xù)道:“昔日商君作法之時,,我大秦不過僻于關(guān)中一隅之地,,民不過百萬,地不滿千里,,國府空虛,,財帛無幾,所以商君明法令,,獎耕戰(zhàn),,去周俗舊禮,況我秦民,,亦與東方之民迥然,,是故變法可成?!?p> “君侯之意,,商君之法只適合我老秦人?”
“然也,?!壁鬆铧c點頭,解釋道:“臣年少時曾游列國,,所觸之民各不同也,,秦人操實而不知變故,本分而不喜歌舞,,頗有上古遺風(fēng),,然,六國不同,,齊地臨海而背山川,,冠帶衣履天下,商賈歸齊若流水,,是故齊人以工,、商為國之寶;荊地水網(wǎng)密布,,于沅湘之間,,其民信巫鬼,,重淫祀,通天交鬼神莫不如此,,尊鳳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是故荊人善戰(zhàn)而不能持,,由于自己而非法令;三晉位處中國,,與宗周同源,,禮樂而享,內(nèi)姓選于親,,外姓選于舊,,是故三晉之民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燕地邊遠(yuǎn)而貧瘠,苦寒而無所出,,是故燕民好狠斗勇,,猶如匪患。此六國之民各不相同,,又與秦人相去甚遠(yuǎn),,如此,怎可一法而刑之,?”
橘生淮南則為橘,,淮北為枳,隗狀所言沒錯,,經(jīng)濟(jì),、文化、習(xí)俗各不相同,,單純用適用于秦人的法律來管理各地,,必然會水土不服。
“此難事也,!”秦胡亥虛心請教道:“寡人愚鈍,,不知君侯可有化解之法?”
“臣有二法,?!壁鬆铈告付溃骸爱惼涞兀w其民,齊地富庶,,有山海鹽澤之利,,可使齊地專興商賈事;荊地多山林,,有銅鐵之利,,可使荊地專興考工事;中國腹地田壟連阡陌而一望無際,,可使其專興農(nóng)事;燕地苦寒,,臨近胡人,,可使其牧牛羊以生息,如此,,齊離荊而無器用,,離燕而不食肉糜,離中國而難以果脯,,反之亦然,,所以無敢自立也!另使齊人南居荊地,,使荊人居中國,,三晉北遷燕地,燕人處齊魯而居,,如此,,背井而離鄉(xiāng),再無亂起之根本,?!?p> 一席話令秦胡亥目瞪口呆正是隗狀想要的效果,他趁熱打鐵道:“其三也,!六國之不忿者,,貴胄耳,百代而居故地掌其民,,一應(yīng)亂起,,而民多附從,如此,,臣以為,,當(dāng)強(qiáng)收其財,強(qiáng)遷其地,,強(qiáng)奪其望,,不可姑息養(yǎng)奸,不可婦人之仁,先君之時,,常以六國貴胄無以亂法而善待,,臣以為不妥,當(dāng)錄籍在冊,,男配奴而女作婢,,六國之近緣者,尋罪而殺之,!”
“君侯大才,!”盡管隗狀第三條秦胡亥不是那么認(rèn)同,但這并不妨礙前面的一席話聽的皇帝激動萬分,。
秦胡亥起身離開案幾,,小跑至隗狀身側(cè),以左手壓右手,,舉手加額,,躬身作揖道:“胡亥年幼,于國事無助,,幸得君侯相見,,望君侯輔佐之,胡亥愿拜君侯......”
激動之下,,卡殼了,。
秦胡亥一時間不知道授予隗狀什么官職才好。
“陛下何必如此,!”隗狀拖扶起秦胡亥,,哈哈一笑道:“狀曾居上卿,位左丞相,,又何須以官爵許之,,且狀之所言,非一日之功,,陛下能認(rèn)可臣言,,即是臣之大幸?!?p> “這......”秦胡亥呆愣在原地,,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唯愿陛下與臣共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