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羅川位于黃河北岸,是一片地形開闊的鹽堿地,,十分適合大兵團騎兵決戰(zhàn),。史上每當兩股勢力爭奪河湟,這里都是決戰(zhàn)之地,,不知多少大好男兒埋骨此地,。
大明中興四年(偽燕順治六年)七月二日,大明張家口郡侯,、大明中興軍右軍都督,、西南招討使平藏元帥林虎率領二十萬平藏軍在喀羅川黃河上游扎下大營,與此同時,,固始汗率軍二十萬在喀羅川北岸扎營,,隨后在黃河上建起三座浮橋。為了殲滅固始汗的主力,,林虎既沒選擇半渡而擊,,也沒有順水放火船燒橋,否則固始汗退回湟州,,大明中興軍平藏軍將面臨城池攻堅戰(zhàn),,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大明中興四年(偽燕順治六年)七月三日,,初升的朝陽灑下萬道金光,,將喀羅川大地照得一片慘白,滔滔黃河水滾滾東流,,盛夏的暖風也不能給喀羅川這片侵染無數(shù)鮮血的鹽堿地帶來多少溫度,,今日又將有無數(shù)男兒拋骨他鄉(xiāng)?!斑诉诉恕泵芗膽?zhàn)鼓聲在喀羅川東西兩端同時響起,,大明張家口郡侯、大明中興軍西南招討使平藏元帥林虎親率五萬“白猿軍”騎兵,、五萬平藏軍步兵在西方列陣,;固始汗率騎兵五萬,、步兵五萬在東方列陣,,兩軍相距1000米,正是騎兵起動到加速至最高速的最佳距離500米的兩倍,,一場滅國之戰(zhàn)即將打響。
首先上場的是兩軍步兵,,沒有哪個愚蠢的將軍會拿珍貴的騎兵做戰(zhàn)場試探,,步卒踏過的地方才是騎兵搏殺的斗場。大明中興軍震天的進軍鼓聲中,,平藏軍副將程遠率五萬步兵列秦軍方陣向戰(zhàn)場推進,;固始汗派遣先鋒大將闊闊帖木爾率五萬步兵迎戰(zhàn),室韋兵曾經(jīng)打遍蒼穹大陸,、歐羅巴大陸無敵手,,雖然這些后世子孫不爭氣,但是其戰(zhàn)力仍不可小覷,。闊闊貼木爾列的是馬其頓方陣,,是其先祖成吉思汗攻伐歐羅巴大陸從泰西之地學得的陣法。
馬其頓方陣作戰(zhàn)時排成很長橫隊,,縱深16人,,土兵和土兵之間有很大的間隔,馬其頓長矛長7.2米,,比秦軍方陣的7米長矛略長,。作戰(zhàn)時矛手通常握在離矛柄2米的位置,方陣頭上4至6排土兵的矛頭指向前方,,后面各排土兵的握矛姿勢有的傾斜,,有的指向地面,各不相同,。每個縱列的排頭三人和末尾一人屬于關健位置,,因而選用驍勇而技術(shù)高強的土兵。作戰(zhàn)時,,整個方陣以密集的隊型跑步向前推進,,就象一柄攻城錘猛烈沖擊敵人的隊伍。矛兵每人在左臂置一圓盾,,既可防御自身左側(cè),,也可掩護戰(zhàn)友右側(cè)。除了常備兵,,馬其頓方陣還配有短矛兵,、輕步兵和掩護常備兵的輕騎兵。馬其頓方陣的編制非常先進,,相當于神州大陸現(xiàn)代軍隊的編制,。通常64名甲兵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256人組成一個營,,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一個師(即初級方陣),初級方陣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zhàn)部隊,,它除了重裝步兵外,,還包括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每個聯(lián)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約32000人,。但是馬其頓方陣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只要敵方能夠使它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戰(zhàn)場,,并且只攻擊它的兩翼和背面,,就能置它于死地。
如今闊闊貼木爾擺下馬其頓方陣,,正好遇到它的克星——秦軍方陣,,因為秦軍方陣除了7米長矛外,還有弩陣,,況且大明中興軍更是用米尼步槍代替了秦軍的弩弓,,可以說此戰(zhàn)未打室韋人就已經(jīng)敗了。
蒼涼的牛角號聲中,,闊闊貼木爾率領馬其頓方陣快速前進,,程遠率領的大明中興軍秦軍方陣則是緩緩推進,300米后停下列陣,,前排米尼步槍手列陣三排,,前排俯臥,中排蹲射,,后排立射,,這時大明開國大將、明文帝朱標義子闐國公沐英所創(chuàng)的“三段式射擊法”,,可以彌補火繩槍裝彈困難射速緩慢的弱點,,雖然如今大明中興軍使用的是米尼步槍,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是三段式射擊可以提高射擊密度,,向敵軍在最短時間內(nèi)傾瀉最多的彈雨。等到闊闊貼木爾的馬其頓方陣進入米尼步槍射程,,程遠首先開槍,,槍聲就是命令,密集的彈幕籠罩向室韋人的馬其頓方陣,,室韋長矛兵成片地倒下,,密集的陣型開始稀疏,,大明中興軍長矛兵迂回到室韋馬其頓方陣兩翼,很快殺透敵陣,,跟進的大明中興軍戟陣和短刀跳蕩兵突入馬其頓方陣肆意砍殺,,半個時辰后室韋人全線崩潰,四散奔逃,,護陳的騎兵也被大明中興軍騎兵擊敗,。
該到騎兵上場了,大明中興軍特有的沖鋒號響起,,林虎一舉佩劍,,五萬“白猿軍”騎兵沖向戰(zhàn)場;催陣的戰(zhàn)鼓聲中,,固始汗一舉寶刀,,五萬室韋騎兵成錐形陣迎擊平藏軍。等到室韋騎兵進入米尼騎槍射程,,大明中興軍在馬背上開火了,,沖陣的室韋騎兵成排的摔下戰(zhàn)馬,后面的騎兵踏過同伴繼續(xù)向前,,300米的距離兩軍對稱瞬息而至,,大明中興軍騎兵在開槍三次后收起米尼騎搶,虛握長槍奮勇向前,。騎兵沖陣不能敵我用的基本上都是長矛或長槍,,那就是一次性武器,試想兩馬相撞力道何止千均,?騎兵都是虛握矛,、槍,一旦刺中敵人立即松手,,否則就會被帶下戰(zhàn)馬,,騎兵落馬在萬馬奔騰的戰(zhàn)場上,馬上就會被敵我雙方的戰(zhàn)馬踏成肉泥,。兩支騎兵終于撞擊在一起,,濺起妖艷的血花,長矛入肉的“撲撲”聲,,傷卒落馬時絕望的慘叫聲,,人臨死前吐岀最后一口氣的聲音交織成一曲曲死亡的樂章。雙方圈馬再戰(zhàn),,大明中興軍將士撥出雪亮的馬刀劈向敵人,,室韋人的人頭滾滾落地:室韋人用的是狼牙棒,明軍只要挨上就會腦漿崩裂骨斷筋折,,殘酷血腥的戰(zhàn)場常常讓那些新兵蛋子嘔吐不止,,盡而被敵軍殺死,,只有經(jīng)過數(shù)場大戰(zhàn)從死人堆里爬出來,才能錘煉成精兵,。

史河拾珠
史上角嘶羅為什么不在黃河南岸迎擊西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