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到傅家遇著如鴛歌茹作客的時光,正如同一場幽美的夢。那時她正十二歲,,大姐的天性含而初露,,這兩種天性就全傾注在歌茹如鴛身上,,因為她從來沒有姐妹,,也從來沒有跟別的女孩子同床睡眠,,也沒有像一般女孩子那樣晚上在床上話說個沒完,。她自然是怯生生的,,跟男子在一起也不能感到輕松自然,。
在她十歲時,一個弟弟出生之前,,她完全是孤獨一個人,,而那個弟弟五歲時又因病夭亡。她的叔叔沒有孩子,,沒男沒女,,收養(yǎng)了一個孩子。她的祖父,,就是傅家老太太的哥哥,,把財產(chǎn)花光,窮困而死,,留下兩個兒子,,就是她的父親和叔叔,由伯母幫助勉強過活,。家就像樹一樣,,有的繁盛,有的雖經(jīng)人照顧,,竟?jié)u漸枯萎而死,。仿佛是天命難逃,弟弟死后一年,,在初春,,她父親也相繼去世,這樣一來,,如何延續(xù)后代,,傅老太太可就煞費心思了。她于是成為唯一的繼承孫家祖宗香煙的骨肉,。傅老太太很發(fā)愁,,對她也就特別好。
傅家曾經(jīng)請她跟她母親搬到曾家來,,和曾老太太做伴兒,。不過她家有幾畝地,還有自己的一棟房子,,再幫人做點兒針線活,,母女度日,,倒還容易。但是曾家宅第寬大,,傅老太太只有一個老丫鬟李姨媽做伴兒,,李姨媽衰老多病,已經(jīng)是個神經(jīng)衰弱干枯萎縮的老太婆了,。
傅老太太不肯跟兒子,、媳婦孩子們到成立去。她當(dāng)年也見過富貴榮華,,現(xiàn)在兒子飛黃騰達(dá),,自己命好,感天謝地,,于是篤信佛教,,深信行善積福,不但為自己的來世,,也是下蔭子孫,。
在成立的西園寺當(dāng)初和尚提議重建廟宇,她立刻樂捐四根前廊柱子,。柱子雕花兒是纏龍繞柱,,那高高的浮雕,完全要符合大寺的氣派,。大殿的下面是金橋,、銀橋、傷心橋,,人死之后往陰間去的路上,,都要經(jīng)過這三座橋。
這樣,,老祖母就堅持和李姨媽住在同里老家,,兒子的一家住在蘇州。雖然晚輩都請求老太太跟他們一齊搬到蘇州去,,傅太太,,也跟一般的兒娘一樣,私心暗喜婆婆不去,,她一個人樂得在蘇城做一家之主,。
傅太太更高興的是撇下李姨媽在家。因為在老太太的背后,,全家連下至男女婢仆,,都覺得李姨媽是個害人精。李姨媽的地位本不合情合理,,但是偏偏又愛多事,,惹人厭惡,。她本是傅家行善救濟的人,,但是不知道感恩圖報,。她父親當(dāng)傅老太太的父親的保鏢,曾經(jīng)舍身救主,。死了之后,,傅老太太家由于感恩圖報,答應(yīng)把這個孩子扶養(yǎng)長大,。后來傅家這位老太太,,當(dāng)年還是千金小姐,等她嫁到傅家來時,,當(dāng)時李姨媽是個寡婦,,就設(shè)法把她弄來一起住,幫著照顧兒子,。后來雖然再也用不著她,,她已經(jīng)在傅家成了人物,其地位在傅家人之下,,在眾仆婢之上,。
傅太太最初發(fā)現(xiàn)李姨媽遇事護(hù)著她丈夫,她只好對她的多事,,隱忍不言,,后來反倒比對自己婆婆忍讓得更多了。再后來,,傅先生越發(fā)官運亨通,,李姨媽那副樣子就像傅家應(yīng)當(dāng)養(yǎng)她一輩子,因為傅先生是由她扶養(yǎng)長大的,。在傅先生,,則只好對她寬容,免得有人說他忘恩負(fù)義,,再說,,多養(yǎng)活一口人也養(yǎng)得起,所費不過九牛一毛而已,。
一天一天過去,,李姨媽越來越?jīng)]有什么事可做,反倒越來越需要仆人去伺候她,。她常常以為自己受欺負(fù),,以為別人對她沒有敬意,為一丁點兒雞毛蒜皮的事,,就埋怨仆人,。傅太太只好說是仆人的不是,,不然的話,李姨媽就鬧脾氣,,說曾家現(xiàn)在用不著她了,。老太太偏袒著她,因為要表示富有的士大夫之家對仆婢的寬厚,,也護(hù)著她護(hù)慣了,。在垂暮之年,老太太有她也好有個說話的人,。
傅家老太太認(rèn)為在葬禮之前讓她母女在曾家守喪七七四十九天,,最為方便。所以在此四十九天一開始她和她母親就搬入了傅家,。老太太吩咐把東院兒撥給孫家母女住,,也供暫時停靈之用。在停靈的大廳之前掛著兩個大油紙燈籠,,上面各有一個大黑字“孫”,,上面兩張白紙條兒交叉貼上,擋住了字的一部分,,用以表示這是孫宅的喪事,,并且是在孫宅舉行的意思。老太太指派幾個男仆和幾個女仆來幫忙,,這樣使母女二人辦起事來便很容易了,。這個喪禮,地方上人都知道是傅家的外親,,地方官及士紳都來吊祭,。老太太讓人在院子里設(shè)下祭壇,請和尚念經(jīng),,超度亡魂,。
她始終穿一身白孝服,夜里她和母親在靈堂帳幕后面奪靈,。最初,,在黑夜里,黑帳幕,,棺材,,那些蠟燭,她看來心中怕得顫抖,,緊緊縮在母親身旁,。在白天,她們得照顧和尚的飯食,,親友的仆人送禮來時要賞腳力錢,,以及其他一切一切的事情,,所以她真是累得精疲力盡??墒撬睦飳嵲诒瘋?,四十九天整個喪禮的氣氛,使她對父親的死亡感覺得倍加深切,。
傅老太太,,經(jīng)傅太太同意之后,,做了一件不同流俗的事情,。那時福少爺頂多是個未婚夫。但是老太太一心要使這個內(nèi)侄的喪禮之中有“女婿”參加,。在“開吊”的那一天,,許多客人來吊祭,一定得有一個男人接待客人,。最要緊的是客人在靈前行禮的時候,,棺材旁邊兒要有人還禮。
她自然是千恩萬謝,。有表親家?guī)兔?,喪事可以辦得風(fēng)光體面,真是存亡均感,。再一個感激的理由是出喪之時,,福少爺要身穿女婿的孝,并且他已經(jīng)代替她母女守靈,,分擔(dān)了母女的沉痛不少,。她再感激的理由是父親去世之后,寡母孤女,,煢煢無依,,家里添了個男人,心中極感安慰,。再一件令她感激的理由,,是遵照祖母的意思,福少爺不再叫她母親“舅母”,,而改叫“媽媽”了,。他們關(guān)系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