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吃攤開始營業(yè)
說話之間,張二叔這會兒已經(jīng)端了一個大盆出來,張二嬸也端了兩碗飯和十個煮雞蛋來,。
滾燙的蘿卜湯,,加上切成塊的臘肉,,盡管只是燉煮熟了,,可是吃到張洋夫妻倆的肚子里,,卻全是暖意,。
一大盆的蘿卜臘肉湯,,連菜帶肉帶湯,,就著米飯,全部都吃的一干二凈,。
可見張洋夫妻倆這會兒是餓到什么程度了,。
張二嬸看著里面那個年輕姑娘餓狠了的樣子,眼中全是愛憐之色,。
“莫著急,,莫著急,慢慢吃,!這里還有雞蛋,,你要是真沒有吃飽,吃雞蛋頂餓,!”
雖然是蜀地的地方語言,,但是張洋的妻子還是聽懂了,笑著點了點頭,。
等到飯吃好了,,身體也暖和了,張洋夫妻倆就和張二叔還有王明揮手告別,,開車前行了,。
離家還有幾個小時的路程,這會兒吃飽喝足,,也該趕路了,。
送走這一對夫妻倆,王明看向了張二叔,。
“二叔,,你湯有沒多燉煮些啊,?”
“有,,聽你的,煮了一大鍋,,現(xiàn)在咋個整了,?”張二叔看著王明問道。
王明看了看這會兒源源不斷來的汽車,,然后說道:“家里有大鍋吧,!我在這里用石頭砌筑一個灶臺,,你將大鍋端過來,我們一邊煮臘肉蘿卜湯,,一邊賣,。二嬸,你去拿一些碗筷過來,,然后再那個桶來清洗,,洗干凈點啊,!一會兒我們生意就來了,!”
說完,王明就將之前張洋給的一百元給了張二叔:“我之前給做了炸土豆給他們吃,,算我十塊錢就好,,剩下的都是你們的,不過一會兒你們賣蘿卜湯賺錢了,,記得給我十塊?。 ?p> 張二叔的那張臉,,看到這紅彤彤的一百塊,,連褶子都笑出來了。
“還真的掙錢了??!王明啊,還是你這腦子好使,!”
“二叔,,你別急著高興,一會兒還能賺錢,!記得了,,一會兒有人問你蘿卜湯要多一碗,你說加了臘肉的二十一碗,,不加臘肉的十二元一碗,。今年豬肉貴,,你別賣便宜了,,山下都是這個價,你這土碗又大,,一碗湯買這個價很實惠了,!”
說到這里,王明來了興致,。
“二嬸,,你也可以把你的雞蛋拿出來煮起,,先煮一些,試著賣一下,!有些人忙著趕路,,沒有時間喝湯,但是肚子餓了,,吃個吃蛋就能頂餓,!說不定買的人更多,你就賣三元錢一個就行,!山下的煮雞蛋都是兩元,,咱們自家散養(yǎng)的土雞蛋口感都好一些,自然賣貴一塊,!”
張二叔夫妻倆聽到王明的話,,一愣一愣的,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平日里都不咋個能賣錢的東西,,今天能賣這么多,。
“這個真的能行啊,?你莫豁我哦,!”張二叔這會兒又是一臉懷疑。
“二叔,,我閑來沒事才豁你,!趕緊去嘛!”王明用當(dāng)?shù)胤窖曰卮鸬馈?p> 于是,,在王明的催促下,,很快在靠近車路邊的平地上,一個大鍋加起來了,,旁邊還有一個小鍋,,里面煮了一些雞蛋。
而王明,,這會兒直接回家提了一袋子的土豆出來,,又提了一個小爐子過來,一邊削土豆皮,,一邊炸土豆,。
深山村路邊攤就正是成立了。
這會兒天已經(jīng)微微亮起來了,,不少人都是饑腸轆轆的,。
從這路過,聞到香味,,一看是擺在距離路邊不遠(yuǎn)的一塊空地上,,立馬就有人停下來購買,。
沒有半個小時,張二叔第一鍋蘿卜臘肉湯就賣完了,,第二鍋已經(jīng)燉煮了一會兒,,馬上就能接上了。
張二嬸這邊的土雞蛋,,更是好賣,。
不少人沒有停下來喝湯,直接要了土雞蛋,,就繼續(xù)趕路了,。
當(dāng)然,王明的炸土豆也賣了不少出去,。
雖然是在寒風(fēng)之中,,因為爐子里的溫度和賺錢的熱情,讓王明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冷,。
看著手里的錢越來越多,,王明心中說出的感嘆。
今年十月,,王明從做了八年的公司離職了,。
原因很簡單:他想要命,不想猝死,!
王明是一個搞設(shè)備管理的技術(shù)員,,每天都在那些轟鳴的機器之中來回穿梭。
女朋友因為長時間的上班直接離他而去,,身體的健康也在長期無休的狀態(tài)下變得越來越差,。
直到前不久王明直接暈倒在現(xiàn)場,醒來之后,,就依然辭職走人了,。
工作這么多年,也是因為長期上班加班的原因,,王明的錢都被存起來,,沒有時間去花。
所以離職后,,王明卡里的存款還是有的,,至少能支持他現(xiàn)在輕松的會老家生活。
繁華的都市,,忙碌的人群,,空閑之時誰都想要去體驗一下田園生活放松一下,。
王明也想,,也去做了,,所以他回來了。
只是,,他老家所在的深山村,,藏在深山里,即便通了公路,,依舊還是一個很窮很窮的山村,。
如今村里一共就只有八戶人家。
有錢賺到錢的人家,,都下山去鎮(zhèn)上買房住了,。
沒錢的,都出去打工賺錢,,留下了老人和孩子,,成為了典型的留守山村。
王明回來之后,,看著這一切,,心中還是很觸動的。
也就是王明在發(fā)現(xiàn)高速路塌方之后,,其他車子從這里過的時候,,就想著賣點吃的讓張二叔家里賺賺錢的原因。
張二叔家里,,是真的負(fù)擔(dān)重?。?p> 家里有兩個孩子在上學(xué),,一個十七歲,,上高中。一個十六歲,,上初中,。
家里還有一個長期生病長期吃藥的老人家,夫妻倆也因為身體上有一定的缺陷,,只能留在山村里種地生活,。
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已經(jīng)二十歲的大兒子出去打工寄回來的錢。
就是這樣,,為了讓家里好過一些,,張二叔的大兒子決定春節(jié)不回來了,只為留在的大都市,,多掙點錢,。
王明原本想要幫一幫的,卻又不知道該怎么幫,。
畢竟在深山村里,,像張二叔一家人這樣的情況,,很普遍。
甚至有兩戶人家,,家中連大人都沒有,,只有幾個孩子相依為命。
想到這里,,王明繼續(xù)打起精神來,。
沒關(guān)系,總會好起來的,,今天先賺點錢,,先改善一些,后面會好起來的,。
還真是想起誰,,就能見到誰,王明剛舀了一些炸土豆出來,,給了不遠(yuǎn)處的一個司機,,就看到宗元兄妹倆從遠(yuǎn)處走了出來。
“宗元,,快帶著你妹妹過來,,幫我削土豆,洗土豆,!我賣一碗,,就分你們兩塊錢!”王明大聲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