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離開巷司閣后,,整個離墨秘境開始發(fā)生變化,原本介于真實與書墨之間的意境世界,徹底成為一幅畫作,。踩踏在綠茵的草地上,,便只有腳下一點范圍有顏色,,其余地方盡是畫家的留白,。
“我們的到來打亂了此方天地的意境,現(xiàn)在我們也要漸漸融入這里,,如果不能確定自己的大道心境,,可能就要永遠留在這個地方了,那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沒有人會與自己交流,,沒有任何的時間概念,只有一如既往的空洞,,當(dāng)然,,和圣人的心境相融合,,也算是一種幸事?!背I旋R睜開緊閉的雙眼,這是他對環(huán)境的感受,。
常尚齊的心境,,都是他在無意之間形成的。但是卻格外的凝實,,唯一的缺點就是常尚齊沒有自己所走的道路,就像天梯的傳說那樣“登梯者無道”。
雖然常尚齊的大道映射出來的心境好像并不屬于他自己,,但是到現(xiàn)在為止也沒有遇到過什么問題,,并且在這個東洲儒圣的意境天地之中使他可見真實之景的范圍最大,以他為中心足有十余步的距離,,不要認(rèn)為只是這么點的范圍,,其余人也就只是腳下的所立的一點點位置,馮元炔更是只有腳尖所觸的地方視為真實,,當(dāng)然也是因為常尚齊和陳泉生說了一些氣人的話語才讓馮元炔的心境有些動蕩,。
常尚齊雖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他肩膀上的木刻仙人卻始終不能夠像之前一樣隱藏身形,,并且他的身后棺材上的九條黑龍此刻蘇醒過來,,出現(xiàn)九龍拉棺的格局,讓常尚齊感到一絲的不安,,畢竟在祖界之中這是個不錯的風(fēng)水格局,,他不知道現(xiàn)在能不能承受的住,肩膀上的仙人就像是常尚齊的分身,,他承載這個格局的好處,,常尚齊自然也會有所裨益,同樣也要承擔(dān)一些風(fēng)險,,不過現(xiàn)在常尚齊覺得只能走一步看步了,,沒有任何解決方法。
就在常尚齊再次感受四周環(huán)境變化之時突然失去了對寧曉云的感知,,他立刻向?qū)帟栽频姆较蚩慈?,心中大急,寧曉云身上的紅衣已經(jīng)開始褪色,,就像是枯敗的梅花,,在大雪之中逐漸被染上白色的妝容,她的氣息開始和周身的圣道氣息融合,,她獨有的意境可是成為至善至美的圣人意境,,如果寧曉云的意境被徹底的融合就會永遠的留在離墨秘境之中,,生生世世的游蕩在此方天地之間。
寧曉云的意識逐漸的沉淪,,在她的所見所聞之中,,她正身處于一片茂密叢林之中,有一條青石板鋪就的小道通向密林深處,,周邊有一座座茅草搭成的小亭子,,亭子里有身穿儒裝的學(xué)子朗讀著圣賢書籍,也有小和尚在和道士辯論儒法,,更有周身環(huán)繞仙氣的仙人在一段段金色文字之間吸納吐息,,同樣還有一個個武者慢慢的打著精妙的武技,一招一式都透露著淡雅平靜,。
通過密林之后是一座簡樸的書屋,,一位年輕的先生正在書屋之中授課,下面坐著的有各種年齡段的學(xué)生,,男女老幼聚集一堂,,仙風(fēng)道骨的老道人,拂塵搭在胸前,,神態(tài)出塵,;樸素道袍的小道士,懷抱木劍,,卻恭敬站立,;身披袈裟的中年僧人,雙手合十,,滿臉的悲憫神色,;白凈僧袍的尼姑,手捧蓮花,,眼中慈祥,;血染鐵甲的少年將軍,大刀闊斧的依靠著墻面,,渾身煞氣彌漫,;妝容精致的女諸生,跪坐在桌前,,典雅端莊,;衣衫破爛的老乞丐,拉著一個小乞丐,,坐在角落,,老人眼中是滄桑,孩童面露羨慕,;一群黃發(fā)小兒齊齊趴在窗外,,時而小聲交流,,卻沒有吵鬧。
寧曉云走到門外,,年輕的先生轉(zhuǎn)頭看來,,沒有言語,只是指了指那些孩子,,示意她可以在那里聽課,,畢竟屋內(nèi)已經(jīng)沒有位置。
孩子們?yōu)閷帟栽谱尦隽酥虚g的位置,,每個人臉上都帶有笑容,全都好奇的看著向他們走來的漂亮姐姐,。
寧曉云向屋內(nèi)的先生行了禮,,站在窗外,聽著先生授課,,她好像忘記自己是誰,,要來做什么,要去什么地方,,更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停下來聽屋內(nèi)年輕先生授課,。
先生的語氣平緩,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微笑,,好像有個人也是如此,,無論對待的是誰,什么身份,,他都是這樣從容淡定,,幾乎沒有驚慌失措的時候,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寧曉云還是想不起那個人的樣貌和姓名,,只有一種陌生的熟悉感覺,揮之不去,,又模糊不清,。
在寧曉云聽的如癡如醉之時,有幾個讓她感覺熟悉的面容也從那條簡單的青石小道上走來,,所有人的臉上都是迷茫,,甚至于有些無措,但是還是沒有那個讓她不愿忘卻的人出現(xiàn),,她有些失望,,又感覺理所當(dāng)然,他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這里,,或者說這個地方還沒有能力將他強行拉入這里,。
一堂課,,半個時辰,所有人都有所收獲,,老道人一揮拂塵,,身上的氣息陡然攀升,原本褶皺的皮膚變得光滑,;中年僧人竟然長出了一頭烏黑頭發(fā),,其余人都各有變化,就是窗外的小童都有一道道的浩然文氣繚繞,,只有寧曉云幾人沒有感受到任何的不同,。
“你們不受道化?”年輕先生走出門來,,來到眾人身邊,,其余聽課的學(xué)生都向他們投來目光,有淡定也有好奇,,但是平淡的卻是那些孩子,,反而表露出好奇的是一群道有所成之人。
“先生,!”眾人一同行禮,,面露恭敬,久久未曾起身,。
此時劉卿紜直接九十度鞠躬,,恭敬言語道:“先生,何以助我,?”
“都起身吧,,此處名為諸儒林,在這里每個人都可以作為老師,,向其他人教授自己的所感所悟,,沒有必要在乎這些繁瑣的禮儀?!蹦贻p的先生扶起劉卿紜,,然后對眾人說道,“我沒有什么可以教給你們的,,只是有些時候沒有什么收獲是因為你們各自都有所顧及,,雖然你們并不自知,但這恰恰是各位的誤區(qū)所在,?!?p> 寧曉云平靜的開口:“先生,我見這里有道人僧人,男子女子,,老人孩童,,達者窮者,皆聽先生授課,,難道這樣不會讓他們改變自己的想法思想嗎,?”
“思想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呀,普通百姓隨著自己的年齡增長,,閱歷增多,,視野增廣,他們對世界的看法都會在變化,,我們不談道法,,不論佛法,不受儒法,,只是講授每個人對世界的認(rèn)知,,探索本真,只是在拓寬見識罷了,。”年輕先生回答,,笑容讓人如沐春風(fēng),。
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從密林之外傳來,平淡到?jīng)]有情感,,卻又令人心生親近,,像是父親在給不成器的兒子講述他的道理,卻在不知幾歲后成以為人父的此時孩子彼時成人突然明白了一樣,,猶如醍醐灌頂,,不知悔意多少,悲淚幾何,。
“什么是道,?道為一。什么是一,?人遁其一,。什么是人,一撇一捺,,方為人,。何解?”聲音還在繼續(xù)自問自答,,不過被年輕的先生打斷,。
“人為陰陽,曾有天外來客來訪辯論,,他說人之初,,性本善,,我那個時候覺得很對?!毕壬_口回答了剛才的“何解”,。
隨后聲音又再次響起:“為何有人作惡?”
“教導(dǎo)不當(dāng),,生長環(huán)境不良,,為后天緣由?!蹦贻p先生繼續(xù)解答,,隨后由他發(fā)起了提問,“但是我現(xiàn)在覺得人性本惡,,卻始終有所缺漏,,不知閣下何解?”
“探索人性本就不對,?!币痪湓挘屨麄€諸儒林的人都向著林外投去了目光,,他們也曾經(jīng)探討過有關(guān)人性的問題,,卻始終得不出正確的答案,在諸儒林之中有一石碑,,上面有很多的問題,,有些被解答,便成為黑色,,有些沒有答案,,便是紅色字體,還有的問題只有一半回答,,字體就是藍色,,而在石碑的頂部有九個問題,其中就有人性的問題,,始終沒有答案,。
老道人化作清風(fēng),隨后身形出現(xiàn)在年輕先生身邊,,拂塵換手,,打了個稽首:“何解?”
那道聲音沉默了許久,,所有人都靜靜地等待,,隨后就又有聲音傳來:“世間萬物,諸多的生靈有沒有善惡之分,自然界是沒有的,,只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一中生物的每一代的進步都是為了下一代可以更好的適應(yīng)這個世界,,人族作為世間生靈中的一種,,與生俱來就有更聰明的大腦和更靈活的身軀,卻同樣有各種生物一樣的生存欲望,,并且會因為發(fā)展讓生存的欲望改變成為生存的欲望,,這也是人性的出發(fā)點?!?p> “所以說惡人是因為欲望大不可控制而產(chǎn)生的,,而善人卻可以控制欲望?”僧人發(fā)問,。
聲音有些贊同,,但不多:“不完全是,人生來是無法控制這些的,,有些嬰兒為了多吃幾口食物,,就會將自己的兄弟姐妹踢到一旁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引導(dǎo),,他們會學(xué)會控制,卻還是有一些人在長大之后還是作惡,,是因為他們控制不住自己嗎?很顯然不是這樣,?!?p> 隨著聲音的訴說,一個身影出現(xiàn)在書房前,,此人正是趙之鈺,,他還在陳述自己的道理:“人作為生靈的情緒同樣被放大了,有些人為了生活下去,,打家劫舍,,放在自然之中,這是惡嗎,?不是,,這是生存本能,就像一只強大的老虎搶奪了豺狼的食物一樣,。有人為了復(fù)仇殺死了人,,這是惡嗎?這只是憎恨罷了。還有人沒有任何的原因,,隨意殺人,,這是什么?是一個生靈在展示自己的強大,?!?p> “但是這些在人看來都是惡事?!绷硗庖粋€聲音出現(xiàn),,這是常尚齊的聲音,他緩緩的走在趙之鈺的身后,,身上有一次被鮮花覆蓋,,肩膀上的小仙人緊閉著雙眼,身上的道韻比起書屋里的老道士還要濃郁,。
在離墨秘境之中常尚齊發(fā)現(xiàn)寧曉云的意識在沉淪,,正在他不知所措之時,卻見到肩膀上的仙人抬手,,一朵曇花浮現(xiàn)在寧曉云的頭頂,,隨后寧曉云逐漸模糊的身形又變得凝實,只是她的心境虛影仍舊,,沒有凝實,。
常尚齊見此情景依舊沒有任何辦法,但是在這個時候趙之鈺突然出現(xiàn)在常尚齊的身邊,,身上背著常兆齊,,同樣身形開始縹緲起來。
在趙之鈺的建議下,,他們二人趁著其他人的氣息還可以被感知的到,,開始分頭尋找,最后將所有人都聚集在巷司閣前,,他們沒有打開門進入巷司閣,,畢竟他們不能確定進入之后的后果,只好將其余十個人放在巷司閣前面,,然后二人開始討論對策,。
在仙人展示了一次那個曇花的用法之后,常尚齊也領(lǐng)悟到了這個用法,,動用自身的運氣,,在每個人的頭上都凝聚起曇花,并且和趙之鈺說明,,只要曇花不開不謝就可以穩(wěn)定住所有人的心神,,但是曇花只要枯敗,,也就意味著所有人的神魂就要徹底與此地融合。
“如何是好,?”趙之鈺看向常尚齊問道,。
常尚齊卻顯得很淡定,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他沉思了一會兒,,對趙之鈺說道:“你是不是可以領(lǐng)悟這里的一些東西,我看你竟然可以徹底隱藏自己的氣息,,但是以你的實力想要在我面前隱藏自己,,除非有高深的秘法,不然絕無可能,,當(dāng)然還有我剛才所言也可以,。”
“是可以,,我的道可以在這里得到印證,,所以在此處我覺得我如魚得水?!壁w之鈺解釋,,“小時候我經(jīng)常被親人否定,所以我有些不敢表達,,但是自從來到這里,,我被圣人的意境認(rèn)可了,所以……”
“我懂,,你在這里等我一會兒,,看好他們,尤其是這兩個人,?!背I旋R打斷了趙之鈺繼續(xù)往下說,然后指了指寧曉云和常兆齊,,轉(zhuǎn)身離開,他覺得趙之鈺這人自從進入離墨秘境之后就變得外向起來,,如果讓他繼續(xù)說下去,,又不知道要浪費多少時間,現(xiàn)在他們可是十萬火急的情況,,雖然常尚齊看上去并不著急,,卻不想將時間浪費在說話上。
常尚齊進入巷司閣,,來到三樓,,再次將椅子放在桌子上,,用特殊的方法打開了隔層,雙手撐住方口的邊緣,,稍一較力,,便來到隔層之中,起身拍了拍手,,這里和秘境之外的巷司閣中一樣,,布滿灰塵。,、
隔層之中有一個小臺子,,外面巷司閣內(nèi)是放著常家的祖訓(xùn),也就是“道一無源,,乞命還言”這段話,,現(xiàn)在同樣放著一件東西,不過被一塊黑布蒙著,,常尚齊也不知道是什么,。
我們的常二爺邊走過去邊疑惑,犁夢湖中的巷司閣內(nèi)沒有蓋布子呀,,這里的怎么不學(xué)了,?但是在他解開黑布之后,露出滿臉的無奈,,臺子上放著不是其他的東西,,而是《常事封源》。
“怎么又是這本書,,只能看到一點東西,,雖然都會有些幫助,但是這和看小說作者遲遲不更新有什么區(qū)別,,都不是好東西,。”常尚齊吐槽著,,隨意揭開書籍,,看到了其中的內(nèi)容。
趙之鈺在樓下等得著急,,不斷來回踱步,,遲遲等不到常尚齊下來,眼看這有人的曇花正在緩緩的開放,,他想著用手給人合上,,卻又碰不到曇花,虛影而已,,沒有實體的東西,,趙之鈺也只能干著急,,好在寧曉云和常兆齊的曇花還是個花苞,沒有要綻放的意思,。
就在趙之鈺看著寧曉云頭頂?shù)臅一ㄩ_始綻放之時,,一道紅色的元氣自巷司閣中擊射而出,鉆入曇花之中,,原本即將開放的曇花被染成血紅,,再次合攏。
常尚齊從巷司閣走出,,有些古怪的看著趙之鈺,,怎么會有這么巧合的事情,他來到趙之鈺門前,,將一張白紙遞交給對方:“他們?nèi)チ艘粋€叫諸儒林的地方,,那里是東洲儒圣的心魔論道之處,還有一道儒圣的真靈在里面進入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就是和他們一樣,,對自己的道路不夠堅定,然后在這里的意境之中沉淪,,從而被認(rèn)定為心魔,,從而鎮(zhèn)壓于諸儒林,出來的方法就是真正領(lǐng)悟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后就可以得道飛升,,再次回到離墨秘境,,但是那個時候離墨秘境早就關(guān)閉了?!?p> “另外的方法呢,?儒圣又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心魔,正常人不都只有一道心魔嗎,?”趙之鈺詢問道,。
常尚齊走到盤坐的十人中間,再次劃破手指,,用精血為引,,使得自己的元氣再度凈化,打入每一朵曇花之中,,身上的氣息也就弱了幾分,,所見真實景象也少了兩三步,他邊做這一切邊回答:“另一方法就是本就和此方意境相合,,儒圣希望可以與之相互討論,,映照自身,,畢竟只是一道真靈,,改變想法不僅沒有好處,,還會使得真靈潰散,但是得到思想的再次映照,,還能夠增強實力,,更好的鎮(zhèn)壓心魔,而你的道路恰恰可以和儒圣真靈的道路相應(yīng)和,,按照之上的方法,,放空自己,進入諸儒林,,我也可以和你一起進入,。”
常尚齊解釋第二種方法,,走回趙之鈺身邊盤坐,,繼續(xù)說道:“諸儒林中有一塊問答石碑,只要解決上面的一道問題就可以帶人出來,,儒圣的心魔也可以,。”
“儒圣是覺得解決問題的人可以更好的教導(dǎo)心魔,?”趙之鈺在常尚齊的言語中想到這個問題,。
常尚齊點了點頭,又笑著說:“不過儒圣不愧是圣人,,研讀各方經(jīng)典,,從而練就了不少心魔,也不能說是魔,,和道家斬三尸比較像,,也算是一種增強自身的方法,不成功便成仁,,破釜沉舟,,更上一層!”
二人沒有多說,,一同進入化境,,之后便出現(xiàn)了與儒圣真靈問答的情況。
年輕先生就是儒圣的真靈,,其余所有人都是儒圣的心魔,,連同那些孩童都是,而他們更是做到返璞歸真的境界,,早就可以出諸儒林,,只是他們甘愿留在這里,去解決問答石碑上的那些問題,,如果可以解答,,他們也可以作為儒圣的分身出世,,雖然不及圣人之威,卻也可以以傳道者的能力為裕興界培養(yǎng)更多強者,,畢竟他們的學(xué)識也是常人一生不可企及的高度,。
“但是這些在人看來都是惡事,這就是因為人族有了更高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背I旋R接著趙之鈺的話語開口說道。
儒圣真靈看著從趙之鈺身后走出的常尚齊,,平淡的臉上有了些許變化,,更多的是對常尚齊肩膀上的木刻仙人感興趣,他看著常尚齊問道:“是道德,,對吧,,我大概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