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茫然地看著那人,,道:“你認識我,?”
那人本是試探性地問下,畢竟王閏之只喚了聲“子瞻”,并未提及姓氏,。他見蘇軾回應了,喜出望外,,快步上前,,行了一禮道:“在下孔周翰?!保鬃诤?,字周翰)
蘇軾沒想到剛出發(fā)不久就遇到了新任密州知州孔宗翰,開心道:“沒想到竟然在這兒能與你相遇,,這也太巧了吧,。”
孔宗翰笑道:“天意如此,!”
蘇軾道:“你昨晚住在這里,?”
孔宗翰點點頭道:“昨天路過此地時天色已晚,于是就在此住下,,想著今天睡醒了再出發(fā),。我還以為你早走了,要知道你沒走,,路上怎么說也要趕點行程早幾日到達,,我們還能聚一聚?!?p> 蘇軾笑道:“這不是還是讓你遇到了嘛,,也算不留遺憾?!?p> 孔宗翰道:“你若是不急,,不如在此住一晚,我們好好聊聊,,明日再走,?!?p> 蘇軾笑道:“好啊,!”于是孔宗翰命家人們下車,,兩家人一同進了驛館。
飯后,,兩人閑聊許久,,孔宗翰突然想起一事,對蘇軾道:“你等我一下,,我拿個東西,。”于是起身回到裝滿行禮的馬車中,,翻箱找出畫軸,,回到房間將其攤在桌上,對蘇軾道:“這是我在虔州時所繪的《虔州八境圖》,,你看看,。”
蘇軾俯身觀看,??鬃诤渤闷溆^看之際解釋道:“當時虔州被水災所侵,我便命人修筑城墻,,隨后登上城樓觀臺榭之景后畫了這幅畫,。”
蘇軾見畫中群山參差不齊,,江水奔騰不息,,云霧繚繞,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相聞,腦海中不由浮現(xiàn)虔州之景,。他粲然而笑,,嘅然而嘆道:“妙啊,!畫得太好了,!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你再給我講講這畫中之景,?!?p> 孔宗翰為其講述許久,蘇軾再度感慨虔州景色之美以及畫作之妙。
孔宗翰素聞蘇軾才華,,聽其夸贊,,喜上眉梢,道:“不如子瞻為此畫題詩如何,?”蘇軾的詩詞及書畫千金難求,,世人常托人索要而不得。當年在汴京和杭州時,,有人得知蘇軾酒量不好卻喜歡喝酒,,醉后還喜歡吟詩作賦、潑墨揮毫,,竟故意灌醉他以求其字畫,。孔宗翰見機會難得,,自然不會放過,。
蘇軾欣然答應道:“好啊,!”
孔宗翰見其答應得如此爽快,,急忙命家仆筆墨伺候,。蘇軾反復欣賞畫作,,根據(jù)畫中之景在畫卷上題了八首詩并作序。蘇軾作完后,,孔宗翰看著題好的詩及序,,心想著等將來有機會了定要命人將此詩鐫刻于虔州石樓上以流傳后世。
兩人促膝長談許久,,蘇軾將密州的情況詳盡告之,,如今秋收不好,百姓日子艱難,,自己身為知州未能解百姓之急便要離任,,實在心生慚愧,希望孔宗翰能替自己完成未完成之事,,以彌補自己內心的不安,。孔宗翰安慰許久,,并表示自己定會繼續(xù)完成囑托之事,,讓其放心。
翌日,。
蘇軾一大早啟程出發(fā),。孔宗翰命家人在此地稍等片刻,自己送蘇軾一程便回,。蘇軾本欲拒絕,,但盛情難卻只得同意對方只送一小段便走??鬃诤颤c頭答應,,兩人騎馬并行,幾輛馬車緊隨其后,。這次的馬車數(shù)量比上次離開杭州時又少了許多,。
蘇軾為官清廉,除了俸祿沒有其他收入,。他喜歡交友宴請,,所得俸祿除了維持一家人基本生活開支,基本都花掉了,,所以這次出發(fā)他只帶了少量家當和部分維持日常需要的家仆,,別無他物。
孔宗翰送了一程才與其依依惜別,,蘇軾等人繼續(xù)趕路……
濰州,。
蘇軾等人連日奔波已抵達濰州地界。此時天寒地凍,,滿天飛雪,,路邊的積雪已漫過半截車輪,車夫們驅趕著馬車緩慢前行著,。
阿宗一邊駕車,,一邊左顧右盼尋找著可以落腳的驛館或者村落,想等雪小點再行上路,。
車隊行進許久,,終于在日傍西山時路過一座村落。
阿宗激動地對蘇軾道:“官人,,雪太大了,,我看前面有個村子,不如我們找間農舍休息一下,,等雪停了再繼續(xù)趕路,。”
蘇軾道:“今日除夕,,只怕對方不一定方便吧,。”
阿宗道:“等到了村子我去問問,,這么多農戶總有人會同意的,。”
蘇軾道:“那就試試吧?!?p> 阿宗將馬車駛入村莊,,就近找了一家農舍,走到籬笆外,,喚道:“有人嗎,?”他連喊數(shù)聲,一名佝僂老翁拄著拐杖從屋內出來,,問道:“有什么事嗎,?”
阿宗道:“這位老丈,雪下太大,,馬車不便前行,,我們路過此地想借宿一宿,不知可否行個方便,?”
老翁指了下耳朵,,道:“年齡大了聽不太清,你說什么,?”
阿宗指了下身后的馬車,,又指了下老翁的屋子,抬高音量道:“我們想借宿一宿,,可否行個方便,。”
老翁看了眼馬車,,想著對方人數(shù)不少,,道:“家里小不一定住得下,,你們要是不介意就進來吧,。”
阿宗道:“多謝老丈,!”說完回到車邊對蘇軾道,,“官人,有住處了,?!?p> 蘇軾下車,見籬笆內建著兩間茅草屋,,推開簡陋的院門走了進來,。王閏之等人緊隨其后。
蘇軾來到老翁身邊,,行了一禮道:“多謝老丈收留,。”
老翁道:“天氣冷,快進屋暖暖吧,?!?p> 蘇軾等人進屋,屋內宛如冰窖,,并沒有暖和多少,,唯一好一點的就是沒風。他環(huán)顧屋內陳設,,可謂家徒四壁,。此時一名老嫗正站在墻角的灶臺邊生火做飯。他走上前去,,見其鍋中飯食很少顯然不夠老翁,、老嫗兩人吃,問道:“今天除夕,,你們晚上就吃這些嗎,?”
老嫗點點頭。
蘇軾鼻頭一酸,,對王閏之道:“讓人拿下干糧來,。”然后對老嫗道,,“我們車上帶的干糧多,,晚上一起吃吧?!?p> 老翁走了過來,,道:“不用了,你們留著自己吃吧,?!?p> 蘇軾道:“沒事,我們帶的多,,大家一起吃吧,。”
老翁并未繼續(xù)拒絕,,而是步履瞞珊地坐回凳子上,,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農具擦拭著。
蘇軾讓王閏之,、王朝云和孩子們去灶臺附近坐著稍微能暖和點,,自己則走到老翁身邊坐下,問道:“濰州這邊秋收如何,?”
老翁放下農具,,長嘆一聲道:“收成不行,,沒飯吃啊,!”
密州今年秋收不多,,蘇軾本已痛心疾首,如今聽聞濰州也不行,,不免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