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這天傍晚,,蘇軾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見王閏之等人齊聚一堂,似乎在等自己,。
王閏之見蘇軾回來了,,對小暖道:“去通知阿宗備馬,咱們準備出發(fā),?!?p> 蘇軾疑惑道:“我們要去哪兒,?”
王閏之道:“家中無柴燒飯,我們出去吃,?!?p> 蘇軾清楚地記得之前下大雪后院的柴火被打濕,,前幾天王閏之還專門命人將其抱到廚房墻角堆著,,這才幾天時間不應該用完呀,不解道:“廚房不是還有嗎,?”
王閏之道:“沒干啊,,用不了?!?p> 蘇軾道:“那讓下人們?nèi)ベI點就是了,。不過咱們一家人確實很久沒在外面吃飯了,我最近知道有家飯館請了京師的廚子,,手藝相當不錯,,走,我們?nèi)L嘗,?!彼戳搜畚輧?nèi)眾人,沒見呂筱悠和任彩蓮的身影,,問道,,“任姨和筱悠呢?”
王閏之道:“天太冷,,不讓她們出去了,,我們吃完帶些回來便是?!?p> 蘇軾看了眼蘇邁,,對王閏之道:“也好。家中一點柴火都沒了嗎,?”
王閏之點點頭,,道:“沒了?!?p> 蘇軾道:“那等會兒讓下人去買點,。簞兒還小受不得凍,筱悠生產(chǎn)不到半年也不能受涼,,免得落下病根,。”
王閏之道:“我豈能不知這些,,問題是下人們把整座城都跑遍了,,一根柴火都買不到,。今晚湊合一晚,等明天讓人去城外伐點回來吧,?!?p> 蘇軾震驚道:“整座城都買不到!”說完他突然意識到這幾天衙門的異常,,除了自己和傅裼的房間比較暖和,,部分官員屋內(nèi)稍有溫度,其他房間基本不生火取暖,。
他當時覺得奇怪,,還刻意問了衙役們,大家都表示因為自己經(jīng)常不在屋內(nèi),,燒柴也是浪費,,所以沒燒。如今想來,,只怕是衙門的柴火也不多了,,所以先緊著他和傅裼以及廚房之用。
這時,,小暖走了過來,,道:“阿宗已備好馬,在門口等著了,,我們出發(fā)吧,。”
蘇軾對身邊并肩而行的蘇邁道:“我估摸著衙門的柴火也不多了,,等會兒吃完飯我回衙門少借點,,夠你們房間用就行?!?p> 蘇邁道:“那怎么行,,肯定要先緊著爹和姨母用?!?p> 蘇軾道:“筱悠和簞兒受不得凍,,可馬虎不得。你娘當年就是生你后沒注意,,烙下了病根,,不然也不會身體那么差,早早就……”
蘇邁道:“放心吧,,爹,,我會照顧好筱筱的?!?p> 蘇軾回頭,,與走在最后的王朝云四目相對,。兩人早已心意相通,雖沒說話,,但僅憑眼神便能明白對方心中所想,。王朝云對蘇軾點點頭,表示自己會照顧好自己,,讓其別擔心,。蘇軾意會,扭過頭來繼續(xù)往前走著,。
夜深人靜,,蘇軾獨坐書齋,。此時屋外風雪交加,,屋內(nèi)冰涼刺骨,他不禁打了個哆嗦,,拿起書在屋內(nèi)來回踱步著,,以此取暖。
臘月天寒地凍,,自己既有厚衣棉裘保暖,,又有宅邸厚壁御寒,尚且覺得寒冷難耐,,若是窮苦百姓屋漏衣單,,只怕更是難以度日。
取暖問題不解決,,長此以往,,定有人凍死。此問題迫在眉睫,,必須想個解決之法,。
翌日。
蘇軾叫來衙役詢問城中百姓用柴情況,。徐州城一直以來都是燒柴取暖,、做飯,不像之前他在汴京,、杭州等地,,有石炭相燃。由于砍伐來的柴火數(shù)量有限,,徐州百姓一到寒冬大多用來生火做飯,,挨凍是常有的事。
只不過去年冬天較為暖和,,城中并未出現(xiàn)缺薪少柴的情況,,所以蘇軾并未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今年是個寒冬,柴火堅持到十二月終于彈盡糧絕,。
蘇軾陷入了沉思中,,要是這里有石炭就好了,一來可以解決用火問題,,不至于讓百姓挨餓受凍,,二來此地鐵礦豐富,若是有石炭相助,,定能為我大宋鑄造更多兵器,,富國強兵。
徐州這么大,,說不定地下真藏有石炭,,何不派人挖下試試呢?想到此,,他當即安排人手出城四處找尋石炭,。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許久的挖掘,,派去西南白土鎮(zhèn)的一路兵馬返回報告此地發(fā)現(xiàn)石炭,。蘇軾大喜過望,開始著手各項開采事宜,,并寫下《石炭并引》以記之,。
徐州百姓世代生活在此,早已習慣了一到寒冬就無法取暖的問題,。大家萬萬沒想到此地竟然蘊藏著如此豐富的石炭資源,,驚愕之余紛紛對蘇軾感激不盡。一時間全城百姓相互慶賀,,一派祥和喜悅之景,。
辭舊迎新。
元豐二年,。
正月初一,。
由于石炭的開采解決了取暖問題,蘇軾一家子圍爐共坐,,喜笑顏開,,共賀新年,不時有一些朋友和百姓手持賀禮上門拜年,。晚上,,蘇邁準備回房睡覺,路過書齋,,見屋內(nèi)燭光閃爍,,走了過去,,敲門而入。
蘇軾見蘇邁來了,,放下筆,,道:“怎么還不睡?”
蘇邁朝桌邊走著,,道:“應該是我問爹這個問題,。”
蘇軾笑道:“寫封奏章,,過幾日送抵京師,。”
蘇邁走到桌邊,,見這篇《乞醫(yī)療病囚狀》的奏章已密密麻麻地寫了好幾頁紙,,想必已快寫完,問道:“爹兩個月前不是剛上奏嗎,,怎么又寫,?”
蘇軾道:“上次只說了盜賊等問題,并未提及囚犯之事,,所以只能再寫一封?!?p> 蘇邁道:“是因為今天囚犯家屬來拜年讓爹心有所感嗎,?”
蘇軾點點頭,道:“是啊,,獄吏經(jīng)常鞭笞囚犯,,致其或傷或死。此外,,囚犯飲食失時,,生病而不得治者不計其數(shù)。如果這些人本罪應死,,死了就算了,,但是他們之中很多人罪不至死,卻命喪獄中,,這與官府殺人又有何異,!
我能管得了徐州監(jiān)牢之事,卻管不了天下的監(jiān)牢,,每年不知有多少本想改過自新的囚犯無緣天日,,一想到此不免痛心疾首,所以想等這年節(jié)過了給官家上書說明此事,,對于致囚犯死的獄吏予以嚴懲,,同時對生病之人要予以醫(yī)治,,不能見死不救?!?p> 蘇邁見蘇軾的奏章剛好寫到“臣愚欲乞軍巡院及天下州司理院各選差衙前一名,,醫(yī)人一名,每縣各選差曹司一名,,醫(yī)人一名,,專掌醫(yī)療病囚,不得更充他役,,以一周年為界……”感嘆道:“爹如此心系百姓,,希望官家能夠恩準爹的這一請求?!?p> 蘇軾眼神堅定地看著蘇邁,,道:“放心吧,官家勤政愛民,,定會同意此事的,!”
蘇邁緘默許久,緊握的雙拳微微松開,,道:“爹還怨恨官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