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蘇轍見早朝趙挺之彈劾蘇軾時言辭犀利,,擔(dān)心兄長心情不佳,,于是處理完戶部的工作便來到學(xué)士院,準(zhǔn)備與其一同回家,,順便去他家中吃晚飯,。
一路上,蘇軾一直保持緘默,,蘇轍等了許久,,終于打破沉寂,安慰道:“兄長還在想早上趙正夫彈劾之事嗎,?此人信口雌黃,,太皇太后都沒在意,你就別煩心了,。”
蘇軾努力擠出一絲笑意,,道:“我沒事,,別擔(dān)心。對了,晚上在我家吃飯吧,,你等會兒叫弟妹他們也過來一起吃,。”
蘇轍道:“我早就讓人回家傳信了,,估計(jì)萱兒這會兒已經(jīng)帶著孩子們在兄長家了,。”
蘇軾道:“那就好,?!?p> 兩人回到蘇軾家,王閏之命廚子開始做飯,。兩家人坐在屋內(nèi)閑聊著,,蘇軾對王閏之道:“晚上幫我收拾幾身衣服,我從明天起要住在宮里,,可能最近都不回來了,。”
王閏之震驚道:“住宮里,!為什么,?”
蘇軾道:“這不馬上過年了,北朝使者依照慣例來賀新年,,我和子由都要在宮中相陪,,不得離宮?!?p> 史萱苒聞言看向蘇轍,,問道:“你也要住在宮里?”
蘇轍點(diǎn)點(diǎn)頭,,道:“好多官員都要留宿,,我和兄長也不例外。今年除夕沒法陪你們守歲了,,要不你明天帶著孩子們來兄長家住好了,,還能和嫂嫂他們做個伴?!?p> 王閏之道:“這樣最好,,兩家人一起熱鬧?!?p> 蘇迨道:“那爹和叔父什么時候能回來,?”
蘇軾道:“朝廷沒說,起碼除夕,、元日肯定沒法陪你們了,?!?p> 王朝云道:“既如此,那得多帶些衣服,,萬一留的久,,我們也沒法往宮里送?!?p> 王閏之見王朝云提到衣服,,猛然想起前段時間命人拿去成衣店為蘇軾做的幾套春衫,今早剛做好送來,,急忙對小暖道:“快去把子瞻的春衫拿來,,讓他試試合身不?”
蘇軾對小暖道:“別拿了,,我不想試,。”
小暖停下腳步,,看向王閏之,,不知何去何從。王閏之對蘇軾道:“你隨后幾天不在家,,還是先試試吧,。萬一不合身,我好拿回店里讓他們改,?!?p> 蘇軾想了下,道:“那好吧,?!?p> 小暖這才出門去拿衣服,很快拿著做好的春衫返回,,遞給王閏之,。王閏之和王朝云伺候蘇軾將外衫脫下,換上新衣,。衣衫被熏香薰過,,蘇軾剛一穿上,只覺渾身香氣撲鼻,。
蘇轍夸贊道:“真好看,。”
蘇軾摸著斑白的鬢發(fā),,笑道:“好看個什么呀,,人老了穿什么都不好看!”
蘇轍笑道:“在我眼里,,兄長年輕著呢,!”
這時家仆過來傳飯,,兩家人紛紛起身朝飯廳走去。
兩日后,。
除夕之夜,宮中燈火通明,、人山人海,,熱鬧非常。人群中,,蘇軾,、蘇轍隔空相望,隨即相視一笑,,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蘇軾回想過去幾年兄弟二人還流落江湖,不能相見,,如今竟身在宮中,,隔空相望,萬般榮耀于一身,,不免感慨世事變遷,,禍福難料。
宮內(nèi)盛會的各項(xiàng)流程按部就班進(jìn)行著……
活動結(jié)束,,蘇軾,、蘇轍返回住處休息。蘇軾夜宿學(xué)士院,,而蘇轍則夜宿戶部,。蘇軾坐在炭火旁取暖,炭火雖暖,,卻暖不熱他異常凄冷的心,,對于他來說榮華富貴比不上家人相伴,此刻他多么希望陪在家人身邊圍爐守歲,,談笑風(fēng)生,,其樂融融,而不是身處冷清的皇宮,。
元祐三年,。
正月初一。
蘇轍清晨起床,,身邊無家人相伴,,雖和蘇軾同在宮中,卻不能守歲暢談,,不免心中落寞,,于是提筆寫下三首詩——《三日上辛祈谷,,除日宿齋戶部右曹,元日賦三絕句寄呈子瞻兄》:其一,,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盤。冬來誤入文昌省,,連日齋居未許還,。其二,今歲初辛日正三,,明朝春氣漸東南,。還家強(qiáng)作銀幡會,雪底蒿芹欲滿籃,。其三,,北客南來歲欲除,燈山火急萬人扶,。欲觀翠輦巡游盛,,深怯南宮鎖鑰拘。
他寫好后命人將詩文送到蘇軾處,。
蘇軾此時同樣落寞孤寂,,無限惆悵,見人送來蘇轍的詩,,倍感欣慰,,急忙提筆和詩《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三首》:其一,江湖流落豈關(guān)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見,此身應(yīng)坐不歸田,。其二,,白發(fā)蒼顏五十三,家人強(qiáng)遣試春衫,。朝回兩袖天香滿,,頭上銀幡笑阿咸。其三,,當(dāng)年踏月走東風(fēng),,坐看春闈鎖醉翁。白發(fā)門生幾人在,,卻將新句調(diào)兒童,。
他寫好后,也命人送回給蘇轍,。
日子一天天過去,,眼看半個月過去了,,令蘇軾欣慰的是,自從年前太皇太后以漠視的態(tài)度回應(yīng)眾人后,,直至今日再也沒有官員上書彈過他,。想到此,他總算松了一口氣,。然而此時對于天下讀書人最重要的貢舉考試又要來了……
數(shù)日后,,朝廷下詔:翰林學(xué)士蘇軾權(quán)知禮部貢舉,吏部侍郎孫覺,、中書舍人孔文仲同知貢舉。
主持貢舉考試何等榮耀,,進(jìn)士及第者皆為主考官門生,,桃李遍天下。蘇軾一旦主持完這次考試,,門生無數(shù),,多少人心向往之。然而朝廷下詔后,,蘇軾終日惴惴不安,,絲毫感受不到喜悅之情。之前兩次館職考試,,他被人彈劾來彈劾去,,已經(jīng)精疲力竭,如今朝廷讓他主持何等重要的貢舉考試,,只怕又要生出諸多事端,。他雖想推脫,然而圣命難為,,除了接受,,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