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火云洞里見諸圣
劫云散去,,大鵬,、禍斗,、百眼鬼齊齊撲上來,。
“三哥,,你怎么尋風(fēng)去卻突然渡劫了,?”
哪吒笑道:“機緣來了也就度了,?!?p> “那風(fēng)拿到了么,?”
“也拿到了,。”
“好呀,那咱們接著趕路,?”
哪吒則道,,“稍等”
只見他大手一揮,妖神飛廉亡身之洞穴轟然倒塌,,他又搬山碎石堆積其上,,化為一座巨大山墳。
“三哥,,你這是,?”
“是個前輩安息之地,是他傳我的風(fēng),?!?p> 大鵬不是好奇性子,哦了一聲,,也就沒再問,。
哪吒推山成墳后又折身飛去一個洞穴,大鵬連忙跟上,。
兩人直飛了十來里,,尋到一處大的洞室。
“三哥,,你這是要做什么,?”
哪吒手一翻,一縷暗黃色的小風(fēng)卷便出現(xiàn)其手心,。
大鵬湊臉去望,,“這就是三哥新得的風(fēng)?”
哪吒點點頭,,“前輩將風(fēng)眼盡數(shù)給了我,,我也不能一人盡享機緣,便留下這一縷風(fēng),,傳與后人,。”
他將這縷風(fēng)往一處凹石里一放,,設(shè)下一個小禁制,。
大鵬問,“三哥,,你這風(fēng)叫什么名字,?”
哪吒搖搖頭,“還沒有個名字呢,?!?p> 大鵬聞言促狹一笑,,抬手在旁邊石壁上刻下了三個字:三昧神風(fēng)。
“三昧神風(fēng),?你認得此風(fēng),?我只聽過三昧真火,三光神水,,倒沒聽過什么三昧神風(fēng),。”
大鵬哈哈一笑,,“哪里是什么三昧神風(fēng),,我胡謅的,后世人平白得三哥這風(fēng),,我戲耍戲耍他,,也說得過去,哈哈,。
三哥你想,后人見這風(fēng)以三昧為頭,,定以為這風(fēng)同三昧真火一樣,,傷的是元神,到時候他施法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風(fēng)偏偏只刮肉身,,他定要傻眼,哈哈,?!?p> 哪吒眼珠一轉(zhuǎn),緊接著又刻下一行字:施風(fēng)須往巽地吹,。
兩人相視一眼,,仰頭大笑起來。
放下這風(fēng),,哪吒大鵬離開了洞室,,又在洞穴口上刻下“黃風(fēng)洞”三字,在山嶺前立了一碑,,上刻“黃風(fēng)嶺”,。
搞怪完了,才繼續(xù)北上,。
……
與青龍關(guān)年輕總兵張桂芳論過槍術(shù),,和孟津的張奎、高蘭英夫婦城頭賽馬,,拜別了冀州侯蘇護,,穿過大商最北邊的崇城,,歷時八個月,哪吒終于來到蛟龍溝前,。
臨海而立,,碧藍盈眼,時時可見有巨大身影在其中游弋,。
蛟龍溝說是溝,,實則是南瞻部洲與東勝神州兩塊大陸之間的超大海峽,長數(shù)萬里,,最窄處也有七百多里,,直通渤海。
同時,,這里也是當(dāng)年祖龍尸解之地,,漫天的龍血浸染了這片海峽,也因此滋生出無數(shù)的蛟龍之屬,,這也即是蛟龍溝之名的由來,。
大鵬低頭看著,不停的咽口水,。
火云洞天便飄蕩在這蛟龍溝之上,。
哪吒彎腰作勢行了一個古禮,大鵬一擦口水,,隨著照做,。
隨后,眼前空間便裂開一條縫,。
哪吒與大鵬飛身而入,。
穿過一段極短的流光通道,一方祥瑞洞天便出現(xiàn)在兩人眼前,。
第一眼便見昌隆帝運與浩大功德凝為一朵一朵的紅云,,漂浮在天上。
四方有氤氳霧氣,,將一處俊秀山嶺圍在中間,,嶺上挺生秀柏,屈曲蒼松,,幾樹桃梅花正放,,滿山瑤草色皆舒。
依山建著恢弘綿延的樓閣亭臺,,半隱半現(xiàn)在青山紫霧間,。
“師伯師叔們!哪吒來拜見了,!”
哪吒在山腳下張嘴一吆喝,,把幾個靈芝白鹿化形的小童子們嚇了一跳,,口中慌亂喊著老爺,一溜煙跑開了,。
山頂上傳來一道蒼老慈祥的嗓音,,“你這皮娃兒,來便來了,,呼喊作甚,,莫不是要我老人家下去接你不成?”
哪吒嘻嘻一笑,,“藥皇師叔莫說笑,,哪里使得?!?p> 說罷,,拉著大鵬便循山路往上跑去。
走進大殿,,哪吒被眼前的大陣仗嚇了一跳,,拉著大鵬連忙跪下,老實磕頭,,“諸位師伯師叔都在呀,。”
殿內(nèi)坐著九人,,前面并排坐著三位,一老者,,一中年,,一青年。
中年人笑道,,“火云洞許久不曾見外客,,好不容易把你盼來了,可不得都出來迎接你,,還帶了朋友呢,。”
中年人腰間圍著一張老舊虎皮,,黝黑身軀上數(shù)不清的疤痕,,一頭亂糟糟的短發(fā)。好在人氣色很好,,只是背有些佝僂,,手掌腳掌比一般人要寬大許多,一層厚厚的老繭,。
哪吒以額觸地,,“拜見燧皇師伯,,師伯若是嫌悶,吒兒以后常來,,您日后莫要煩吒兒才好,,這事吒兒的結(jié)拜義弟,喚作程云,?!?p> 大鵬也磕頭,口喊:“見過燧皇老爺,?!?p> 領(lǐng)人族在遠古之初于洪荒大地上站穩(wěn)跟腳、一生征戰(zhàn)不休,,一手結(jié)束茹毛飲血時代的初代人皇燧人氏笑著點頭,。
燧皇身側(cè)的老者須發(fā)皆白,以藤葉編織成衣,,臉上皺紋頗重,,但雙眼異常的明亮,眼神純澈,,如赤子一般,。
老人肚子處是透明的,五臟腸道看得一清二楚,,散發(fā)著五彩光華,。
哪吒再叩首,“拜見藥皇師伯,?!?p> 便是這位慈祥老人,領(lǐng)人族崛起于遠古之末,,嘗百草以辨藥毒,,立農(nóng)桑而遠饑餓,人族族員在這位老人治下翻了百倍,,使人族真正成為天地主角,。
神農(nóng)氏曰善。
轉(zhuǎn)向第三位麻衣青年,,哪吒眨眨眼,,“師父,您今天沒在地府,?”
青年答,,“為師一直留有一道化身在這里?!?p> 哪吒恭敬叩首,,“見過師父,。”
青年笑著拍拍哪吒腦袋,。
這一位似乎時刻都是一副風(fēng)輕云淡的模樣,,但就是這樣一位儒雅之人,馴服百妖為禽畜,,斷了人族對妖族的累世驚懼之心,。
他觀蛛網(wǎng)而漁江河,使人族腳印首次離開陸地,。他觀陰陽而悟八卦,,結(jié)束了人族的蒙昧?xí)r代。他捏泥為陶,,制木為琴,,始創(chuàng)聲樂。他令女媧變革婚姻,,令倉頡造文字,。
人族由此因文而明,敲定了天地主角的地位,。
人皇時代到此終結(jié),,人族萬萬世不必憂心族滅。至此,,擔(dān)驚受怕的日子,,不會再有了。
拜過三皇,,哪吒來到五帝前,。
最左邊的,是個身著明黃長袍的中年人,,身形高大,氣宇軒昂,,頗有不怒自威之感,。
哪吒拜道:“見過軒轅師叔?!?p> 土德軒轅黃帝點頭說好,。
作為五帝之首,軒轅黃帝文治武功都有太多可說,,但最值得說的,,自然是打敗當(dāng)時被視作巫族中興之主的大巫蚩尤,一舉拿下了小半個南瞻部洲,。
一直跟在哪吒身后叩頭的大鵬突然張口道:“謝前輩再造之恩,!”
軒轅黃帝自然一眼便看出了大鵬的跟腳,,爽朗笑道:“好呀,好呀,,當(dāng)時也是隨手為之,,談不上什么再造之恩,不必記掛著,。你出生不易,,日后當(dāng)感念天地的好生之德才是?!?p> 大鵬應(yīng)下,,又磕了一個頭。
坐在第二位的,,是個朱紅衣袍的男子,,面目可親,儀態(tài)雍容,。
哪吒拜,,“見過姜師叔?!?p> 火德姜烈炎帝笑著頷首,。
這位如今東伯侯姜家的老祖宗雖身懷火德,但性子卻是溫和,,善修生養(yǎng)息,。
軒轅黃帝征戰(zhàn)巫族導(dǎo)致族人數(shù)目銳減,炎帝卻在很短時間內(nèi)便撫平了戰(zhàn)爭之殤,,并在當(dāng)時提出了一個震驚三界的決定——人巫通婚,。
這在當(dāng)時掀起了滔天波瀾,人巫兩族都不可能同意,,但是炎帝有大智慧,,利害關(guān)系一一道明,巫族體質(zhì)強橫,,但被天道所惡,,子嗣繁衍艱難,人族為天地主角,,繁衍又快,,但體質(zhì)卻顯孱弱,兩族結(jié)合,,百利而無一害,。
后來是炎帝率先與一名巫族女子成婚,誕下了一名健康的女嬰,后來在炎帝勸導(dǎo)與諸多謀劃之下,,人巫相融,,人族組員數(shù)目再次迎來巨大的飛躍,軒轅黃帝留下的巫族反叛之亂也自然消失,。
第三位一身銀色長衫,,青年形象,目若朗星,。
“拜見少昊師叔,。”
“嗯,,好,。”
金德少昊白帝瞇眼笑著,。
白帝之德有二:其一,,制尺、制秤,、制斗,,定下了度量衡。其二,,設(shè)立百官,,分管軍、工,、法,、言、農(nóng)等等,,使各司其職,。
第四位是個方臉的中年漢子,濃眉大眼,,墨色衣衫,,此時朝著哪吒擠眉弄眼,不像是個帝王,,倒像是個市井匹夫,。
但哪吒知道,這一位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狠人,。
歷三皇三帝后,人族氣運已經(jīng)極為穩(wěn)固昌盛,,百姓安居樂業(yè),,天下承平。
便是在此時,諸方勢力眼紅人族氣運,,便四處立下私廟淫祠,,騙取人族香火,更有甚者,,強度百姓為信徒,。
是這位,親自將南瞻部洲所有的人族部落走了個遍,,推倒無數(shù)私廟淫祠,,將一些個野神,盡數(shù)打爛金身,,便是三清玉塑,,佛陀神像,他也砸了不少,!
這位當(dāng)時的人族共主放下話來:人族只跪先烈,,不拜神佛。
不過據(jù)說這是后來對外的說辭,,這位當(dāng)時原話是這樣:早不見獻殷勤,,如今來摘果子,屁都沒有,!
這位是誰,?
哪吒拜曰:“見過顓頊師叔?!?p> 正是水德顓頊黑帝,。
其實南瞻部洲人族不敬道不禮佛的傳統(tǒng),也是一直到夏王啟手上才破了例,。
那時夏王禹遁世后,,其子啟接過王位,結(jié)束了禪讓制,,整個南瞻部洲人族亂作一團,,認為啟失了大義,不配做人族共主,,一些大部落紛紛自立,,一時間小國無數(shù)。
大夏王朝立國頗為艱難,,飽受諸多小國的攻訐與攻殲,。
是人教子弟是出了死力,這才力保啟登基,,同時也保住了大夏國凌駕諸小國之上的正統(tǒng)地位,。
所以啟也就不得不同意人教在國內(nèi)傳教,,但同時也下了嚴令,人教只可開派,,但不可立觀,,也就是說仙就是仙,人就是人,,你道門可以收徒傳法,,但不可受人族的香火。
這個規(guī)矩,,一直到現(xiàn)在的商王受,,也不曾變過。
再往右,,自然就是五帝中的最后一位,。
木德高辛青帝。
青帝乃是青年形象,,身姿欣長,,豐神俊逸,精天文,,善地理,,觀北斗四時指向以定節(jié)氣、觀天干以定周天歷度,。
在任期間,,重視農(nóng)桑,以節(jié)氣歷法安排農(nóng)時,,諸多法令謀劃都是和風(fēng)細雨一般,,卻是穩(wěn)步推著人族往前,完成了五德輪轉(zhuǎn),,結(jié)束了五帝時代,。。
“見過高辛師叔,?!?p> 青帝含笑受之。
最后一位,,是個卷著袖子,,挽著褲腿的中年漢子。
這一位,,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卸任后能進火云洞的人王。
夏王,,禹,。
禹少年時因治水四處奔波,,為人所敬,舉為人族共主,。
自成為人族共主,到卸職離去,,禹從未停止奔走,,開山,疏河,,鑄鼎以鎮(zhèn)山河,,劃九州安置百姓,三過家門而不入,。
人們?yōu)榱吮磉_敬意,,在他的名前加了一個“大”字,時稱“大禹”,。
這也是當(dāng)年其子承襲王位,,在失了大義的前提下,夏朝仍能成為人族正統(tǒng)的根本原因,。
人族欠他太多,。
“見過禹師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