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稱霸之時,堪與齊國并列的大國,,除了楚國便是晉國,。晉國原本最有資格率先成為諸侯霸主,因為當初在護送周平王東遷的諸侯中晉國最強大,,他和鄭武公成為周平王一左一右的輔政大臣,,而且晉文侯還攻殺了周攜王,結(jié)束了周朝兩王并立的局面,,使得周平王大為高興,。但是晉文侯去世后晉國發(fā)生大亂,他的兒子晉昭侯即位時把曲沃封給了他的叔叔成師,,號恒叔,,晉國大臣潘父殺了晉昭侯想要迎接曲沃桓叔為國君,但國都翼城的人民都反對曲沃桓叔,,并起兵抗擊,,曲沃桓叔敗退曲沃。此后,,翼城和曲沃之間打來打去,,一直打了幾十年,因此中原發(fā)生諸多事情都見不到晉國的身影,。到了晉獻公即位后,,國家才趨于穩(wěn)定,這時候齊桓公高倡尊王攘夷,,半蠻族的楚國都積極予以相應(yīng),,晉獻公卻不聲不響,暗中在忙著充實自己的力量,。因為晉國內(nèi)亂的時候,,虢國曾經(jīng)占到了晉獻公的對立面,因此晉獻公坐穩(wěn)了君位后就試圖報復,,同時他也看上了虢國所占據(jù)的崤函要地,,于是就打算攻滅虢國,但是晉國與虢國只見隔著一個虞國,,于是派出遣荀息帶著美玉寶馬去向虞公借道,,虢虞國的賢臣宮之奇說:虢國與晉國的血緣比虞國與晉國的血緣要近,現(xiàn)在晉國連虢國都要滅掉,,還會對虞國有什么愛憐之心呢,?虞國同虢國就好比嘴唇與牙齒,嘴唇?jīng)]了牙齒就會受凍,?!绷硪晃毁t臣百里奚也勸阻,虞公貪圖美玉寶馬,,根本聽從,,便應(yīng)許了晉國,還自告奮勇表示幫助晉國打虢國,。宮之奇感覺事情不妙,,就帶領(lǐng)自己的家族離開了虞國,,晉軍在虞軍的積極配合下,順利第攻滅了虢國,,晉軍就在返回時,,趁虞國不備突然偷襲滅掉了虞國,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這時候晉獻公正在張羅把女兒嫁給秦穆公,,秦穆公聽說百里奚賢德,就請求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為陪嫁的隨員,,然而行至半路百里奚跑掉了,,逃至楚國邊境被楚國人捉住讓他放牛,秦穆公得知后,,用五張羊皮從楚人手里買下百里奚,,兩人經(jīng)過交談,秦穆公發(fā)現(xiàn)百里奚不但賢德而且有才,,就把國家政事交給了他,,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薦了他的好友蹇叔。蹇叔是齊國人,,百里奚年輕時家境貧寒,,為了謀求官職曾周游列國,但是沒人看得上,,以至于囊中羞澀幾乎成了要飯花子,,唯獨行徑齊國時這個蹇叔拿他另眼相待,給與了他極大幫助,。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和蹇叔,,秦國漸漸強大起來。
晉獻公晚年邁昏庸,,臨死的時候,,為了立自己喜愛的小兒子奚齊為繼承人,竟把大兒子申生給殺了,,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也逃往國外,。但不料,支持太子申生的大夫里克,、邳鄭父等人,,把幼主奚齊刺死在晉獻公的靈堂上,托孤大臣荀息便轉(zhuǎn)立卓子為君,,但里克等人又把卓子刺殺在朝堂上,,晉國大亂。
這時候,,百里奚和蹇叔就對秦穆公說:“晉國是秦國東出中原要道上的最大國家,,您又是晉獻公的女婿,,此時應(yīng)該對晉國有所作為,也好使秦國在中原有個親密朋友,。于是,,秦穆公就出兵幫小舅子夷吾去爭奪晉君,夷吾許諾事成之后以焦,、瑕兩地酬謝。秦穆公大軍一到,,夷吾順利地做了了晉惠公,。但真的當了國君后,夷吾便心疼國土,,一寸也沒饋贈秦穆公,,秦穆公大怒,晉惠公夷吾就在焦,、瑕兩地構(gòu)筑工事防御秦穆公,,秦穆公大舉進攻,夷吾被迫將其子公子圉送到秦國為質(zhì),,這才將兩國關(guān)系緩和,。秦穆公把女兒懷嬴嫁給了公子圉,意圖在夷吾之后能有個親秦的晉君,。然而公子圉在聽說父親重病的時候,,擔心其駕崩將君位傳給其他公子,便不打招呼偷偷溜回晉國,。秦穆公大怒,,怨公子圉無禮,遂決定幫他另一位小舅子重耳當晉君,。
此時重耳正帶著周王車夫的后代趙衰和狐偃,、顛頡、魏犨,、胥臣等幾位大夫在列國漂泊,。流亡到齊國時,受到大氣霸主齊桓公厚待,,齊桓公把本家女齊姜嫁給重耳,,陪送二十輛駟馬車,使重耳在齊國過上了安逸生活,。齊桓公病重后,,齊國五公子(太子昭、公子無虧,、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撇下齊桓公無人照管,。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十月七日,,一代雄主齊桓公竟悲慘地病餓而死,尸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蟲都從尸體上爬了出來都沒人管,。重耳不得不再次流亡。到了曹國,,曹公聞聽重耳重曈駢脅,,就在重耳洗澡時偷看?!爸赝本褪怯袃蓚€瞳孔,,因為上古舜帝就是重瞳孔,“舜目蓋重百瞳子“,,故被認為乃圣人相,,但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這屬于瞳孔粘連畸變,又叫對子眼,;駢脅就是脅骨緊密相連,,古人認為這也是圣人之像,試想,,大家都肋骨條條,,忽然來個不顯肋骨的,兩肋豐滿平整,,可不非比尋常嗎,?但堂堂國君偷看人洗澡,這算什么行徑,?曹國大夫僖負羈對曹公說:“晉公子賢明能干,,與我們又同是姬姓,您不能對他這般無禮,?!啊Y邑摿b給重耳送去食物,,勸他另往別國,,并把一塊璧玉放在食物下面。重耳接受了食物,,但把璧玉還給了僖負羈,,離開曹國投奔齊桓公之后的繼任霸主宋襄公。
在“春秋五霸”中,宋襄公這個霸主最名不副實,。因為齊桓公對宋國有平亂之恩,,從那以后,兩國關(guān)系非同一般,,國君相互頻繁走動,,齊桓公病重,宋襄公去探望,,齊桓公在病榻上當著太子昭的面對宋襄公說:“我恐怕不行了,,一旦不測,齊國和太子就托付于公了,?!彼蜗骞鬄楦袆樱B聲答應(yīng),。齊國內(nèi)亂時,公子無虧占了上風,,太子昭逃到宋國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認為齊桓公既然把太子和齊國托付于幾,就是讓他接過霸主的責任,,扛起“尊王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并”的大旗,,于是立刻向各路諸侯發(fā)布通知,請他們來共同護公子昭歸國接替君位,,但只有衛(wèi),、曹、邾三個小國派來了人馬,,宋襄公便雄赳赳率領(lǐng)四國軍隊向齊國進發(fā),。齊國人對公子昭懷有同情之心,不待宋襄公大軍到達,,就把公子無虧給殺了,,迎接公子昭當了國君,是為齊孝公,。宋襄公因此名氣大漲,。
宋襄公是位仁人君子,他對于齊桓公強而不凌弱,,替代衰弱的周王室當當其維護華夏大家庭和睦的作為感佩直至,,加之勤換弓臨死前托付于己,便責無旁貸當當其霸主重任。
為此,,宋襄公決定召開諸侯大會,,商討國際大事。然而不料,,不待大國有所表態(tài),,就有滕、鄫兩國跳出來公開表示不予參加,,為此,,宋襄公借機扣押了滕宣公,與曹,、衛(wèi),、邾、滑四國在曹南會盟,,命邾文公把鄫國君誑來,,當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以此震懾諸侯,。然而陳穆公卻邀各路諸侯去齊國“重修桓公之好”,,楚成王率先響應(yīng),楚國一表態(tài),,蔡,、鄭兩國也積極響應(yīng),于是四國齊赴齊國,,與齊孝公大會于臨淄,,五國結(jié)盟示好。這樣,,就在諸侯中形成了兩個集團,,齊、楚,、鄭,、陳、蔡為一集團,,宋,、衛(wèi)、邾,、曹,、滑為一集團。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經(jīng)過努力,,終于在鹿地首次會合諸侯,,但他以盟主自居,引起楚成王不滿,。盟會上,,宋襄公沒與楚成王商量就宣布當年秋天再在盂地會合諸侯,楚成王面露慍色,,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看見了,,私下里勸襄公說:“宋是小國,小國當霸主會招來災(zāi)禍的,?!毕骞宦牎Hビ鄣厍?,目夷勸他帶上軍隊,,說:“楚是個蠻國,難說什么信義,,應(yīng)帶兵防護,。”宋襄公說:“是我提出不帶軍隊的,,怎能不守信用呢?“,。到了約定之日,楚成王果然綁架了宋襄公,,并把他押回楚國囚禁起來,在魯僖公調(diào)停下,,才把他釋放,。宋襄公回國后,認為不破掉五國集團當不成霸主,,便想打一仗,,因為鄭國與宋國曾有過“東門恩怨”,于是就決定攻打鄭國,。目夷又勸,,襄公還是不聽。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向鄭國發(fā)動了進攻,,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應(yīng)聲出兵,,派大將子玉率兵直奔宋國國都,,宋襄公只好從鄭國往回撤,雙方在泓水相遇,。楚軍渡河時,,目夷說:“應(yīng)趁他們半渡而擊。“襄公說:“我乃仁義之師,,怎么能趁人渡河而攻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布陣,目夷又說:“應(yīng)趁他們布陣未成進攻,?!彼蜗骞珔s說:“等人家把陣布好嘛?!背姴己藐嚭?,一沖而上,宋軍大敗,,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宋軍吃了敗仗,全軍上下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卻教訓他們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zhàn)時不攻擊已經(jīng)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發(fā)已經(jīng)斑白的老年人,。寡人寧愿宋國亡國,,也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澳恳恼f:“打仗以勝利為目的,,說什么君子之道?按你所說,,不如干脆去服侍楚國算了,,何必打仗呢?”
宋襄公無疑是個仁德之君,,用俗話說就是大好人,。宋襄公的失敗,充分說明仁德比不過拳頭,,大好人當不成霸主,。在拳頭面前,就連天下共主周王都不能德服天下了,,宋襄公想以德服人,,怎么可能。同樣,,我們的民族圣人孔先師,,畢生追求仁義道德,然而至死也不過是一介教書先生,,可謂一無所成,,除培育了一眾儒家弟子,,只留下了一份精神語錄。但這精神語錄,,卻成為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chǎn),,所謂一無所成反致集大成者。值得深思,。
我們不能片面從功效出發(fā)評價宋襄公,,歷史所形成的中原禮儀和華夏道德,是具有深切含義的,,比如尊上愛下,、尊老愛幼、打獵不殺幼獸,、不趕盡殺絕,、打魚時網(wǎng)眼要適中,不能竭澤而漁等等,,這些都體現(xiàn)著人與人和人與自然相處的準則,。春秋前期,諸侯之間開戰(zhàn),,都是要事先下戰(zhàn)書約定時間地點,,然后堂堂正正對決的,不耍陰謀詭計,。在西方也有類似文化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貴族決斗這種方式。決斗的目的絕不是殺死對方,,如果那樣的話在暗中偷襲一下豈不更省事,,何必決斗呢?決斗的目的是維護尊嚴,,堂堂正正戰(zhàn)而勝之,。春秋前期諸侯之間的戰(zhàn)爭,,猶如貴族決斗,,遠不同于對外戰(zhàn)爭以及春秋末期戰(zhàn)國以后的戰(zhàn)爭,為了勝利而無所不用其極,,這是什么原因呢,?其原因就是管仲所說的“諸夏親昵”,大家都將彼此間的戰(zhàn)爭視為兄弟之爭,。所謂“諸夏”,,并非出自同一血緣部落,如果沒有相同的文化道德以及生活方式支撐,,何來“諸夏親昵”呢,?而之所以“戎狄豺狼”,,不就是因為文化道德以及生活方式上與諸夏截然不同嗎?宋襄公要等楚軍渡河列陣后再戰(zhàn),,正體現(xiàn)著華夏的傳統(tǒng)貴族風度:勝之要武,。但楚國屬于半華夏半蠻族的諸侯,并不具備徹底的華夏禮儀道德,,自然不按套路配合宋襄公,。但可能正是這一戰(zhàn)所留下的示范,導致春秋戰(zhàn)國其后戰(zhàn)爭的赤裸裸利益化,、功效化,,導致了你死我活的殘酷血腥,這似乎即是悲哀也是無奈,,因為野蠻戰(zhàn)勝文明絕非個例,,比如其后蒙古與滿清的統(tǒng)治中國,。即便到了現(xiàn)在,,陰險也常常戰(zhàn)勝磊落,、陰謀也常常戰(zhàn)勝光明,,經(jīng)濟生活當中的“劣幣驅(qū)逐良幣”現(xiàn)象,,竟然還成了一條定律,。所謂“仁者無敵,、正義必勝”,,其實也未必全然,。
宋國是商朝大賢微子的國家,,又地處交通水運中心,素有“八水過宋”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以及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蘊,,使宋國成為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思想家輩出的中樞之國,諸子百家名列前茅的即位大師均出于宋國,。
歷史典籍記載,,老子系陳國苦縣曲仁里(河南周口鹿邑縣)人,而此地距商丘不足一百公里,,兩地地緣相接,,屬于“中華圣人文化圈”范圍之內(nèi)。
儒家圣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第二任國君,,首任國君微子啟的弟弟微仲,,孔氏是在其六世族祖孔父嘉時獲得的??赘讣问撬螄蠓?,曾為大司馬,,封地位于宋國栗邑,后來在宮廷內(nèi)亂中被太宰華督所殺,??赘讣巫幽窘鸶福窘鸶钢涌追朗?,孔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為避宋國戰(zhàn)亂逃到魯國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定居,其官職為陬邑大夫,。
文哲大師莊子是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qū)蒙墻寺村)人,,曾作過宋國管理漆園的小吏,是繼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莊子之學與老子一脈相承,,但在內(nèi)涵上又較老子更為豐富,在表現(xiàn)形式上更加浪漫,。
墨子是宋襄公的侄子,,他是目夷的后代。墨子“止楚攻宋”一事?lián)赌印す敗酚涊d,,公輸班為楚國制造了攻城云梯,,楚國準備用它來攻打宋國,墨子聽說此事后,,出于對母邦宋國安危的擔心,,“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以其“守御”之法破解了公輸班的云梯攻城之法,,同時安排善守御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登宋城拒守,。”以此說服了楚王的攻宋計劃,,化解了宋國的危機,。
名家代表人物惠子,宋國(今河南商丘)人,?!秴问洗呵铩犯哒T注:“惠施,宋人,,仕魏,,為惠王相也,?!被葑优c莊子思想不同,但兩人關(guān)系甚為友善,,以至于惠施死后,,莊子惋惜道:“吾無與言之矣,。”
宋國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區(qū)域文化,,直接繼承了商文明的主要內(nèi)容及特征,,同時又間接地汲取了周文化的某些內(nèi)涵。除孔子,、墨子,、莊子、惠子外,,宋國尚有禽滑釐,、倪說、宋钘等人,,他們都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文化繁榮以及“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做出了積極貢獻,。這些人都生于宋襄公之后,從他們身上,,都可以看到宋襄公的影子,。
重耳到宋國時,宋襄公剛被楚軍打敗并負傷,,但這位有德之君聽說重耳到來,,仍不顧傷痛按國禮接待了他。宋國司馬公孫固與狐偃關(guān)系很好,,就對他說:“宋國是小國,,又剛吃了敗仗,不足以幫你們回國,,你們還是到大國去吧,。“于是重耳便拜別了宋襄公,,來到鄭國,。鄭文公看不起重耳,不按禮接待,,鄭大夫叔瞻勸告說:“晉公子賢明,,又與我們同姓,應(yīng)當禮待,?!班嵨墓恍嫉卣f:“諸侯中逃出的公子多了去了,怎么可能都按禮儀接待呢,?“于是重耳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用對待諸侯的禮節(jié)升格招待他,重耳辭謝不敢接受,。趙衰說:“你在外逃亡已十年,,連小國都看不起你,,今天楚這個大國卻厚待你,千萬別辭讓,,這是上天在讓你興起,。”重耳于是按諸侯的禮節(jié)會見了楚成王,。宴席上楚成王說:“如若將來您能回到晉國,,用什么來報答我?“重耳說:“珍禽異獸、珠玉綢絹君王您應(yīng)有盡有,,我不知道用什么報答才好,。“楚成王說:“雖然如此,,您到底用什么來報答我?“重耳說:“假使不得已,,萬一與您兵戎相遇,我會為您退避三舍,?!俺髮⒆佑衤犃松鷼獾貙Τ赏跽f:“他這叫什么話,您對晉公子太好了,,請殺了他,。“楚成王說:“晉公子品行高尚,,在外遇難很久了,,這是上天安排的,我怎么可以殺了他呢,,況且他的話又有什么可以反駁的呢,?“
就是這個時候,太子圉從秦國不辭而別,,秦穆公聽說重耳在楚國,,就要把重耳接到秦國。楚成王說:“楚國離晉國太遠了,,要經(jīng)過好幾個國家才能到達,。秦國與晉國交界,秦穆公又很賢明,,您好好去吧,。“于是,,秦穆公就把重耳接了過來,,并要把女兒懷嬴改嫁給他。重耳很為難,因為公子圉是他侄子,,秦穆公是他姐夫,懷贏既是他的侄媳婦,,又是他的外甥女,。胥臣說:“圉的國家我們都要去攻打了,何況他的妻子呢,?您接受此女為的是與秦國結(jié)成姻親以便返回晉國,,不能拘泥于小禮節(jié)而忘了大的羞恥?“此段話造就了一個成語“結(jié)秦晉之好”,。重耳于是接受了懷嬴,。
不多久,夷吾病死了,,公子圉做了晉君,,是為晉懷公。十二月,,晉國大夫欒枝,、郤谷等人暗中來通消息,說國內(nèi)愿為重耳作內(nèi)應(yīng)的人很多,。秦穆公感覺時機成熟了,,就派軍護送重耳回國。晉懷公聽說秦軍來了,,派軍抵拒,,可軍民聽說重耳要回來都不愿意抵抗。公元前636年春,,秦國護送重耳到達黃河岸邊,。壬寅日,重耳進入到晉軍中,,晉軍都擁護重耳,,晉懷公見自己成了光桿司令,只得逃往高梁,,丁未日,,重耳到武宮朝拜即位,是為晉文公,。戊申日,,重耳派人到高粱殺了晉懷公。
重耳即位當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帶盜嫂與周襄王火并,,王子帶聯(lián)合狄人攻周,大敗周軍,周襄王逃到鄭國的汜告難諸侯,。秦穆公收到周天子告急文書,,屯兵黃河岸邊準備勤王,趙衰以一個政治家的嗅覺對晉文公說:“爭奪霸權(quán)最好是擁護周天子,,周王室與晉國同為姬姓,,如果晉國不搶先護送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國之后,就無法在天下發(fā)號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晉國稱霸的資本,。“于是重耳搶先發(fā)兵到汜,,保護周襄王回到洛邑,,殺了王子帶。周襄王大為感動,,把河內(nèi),、陽樊兩地賜給了晉國。
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擊宋襄公,,宋襄公向晉國求援。先軫說:“報答恩人決定霸主,,就在今天了,。“晉文公說:“宋,、楚都對我都有恩,,報答一個就得罪一個?!焙瘸隽藗€主意,,說:“楚國剛剛拉攏了宋的盟國曹、衛(wèi),,假如攻打曹,、衛(wèi),楚國一定救援,,宋國就解脫了,。“于是,,晉文公通報秦穆公,,得到秦穆公支持后,率晉軍南下討伐曹衛(wèi),。曹衛(wèi)哪里抗衡得了,,很快就被打垮了,。在攻入曹都時,晉文公下令軍隊不許進入僖負羈家,,以報答他的恩德,。
楚成王不想和重耳交戰(zhàn),欲撤軍,,子玉卻堅請一戰(zhàn),。楚成王說:“晉侯在外逃亡十九年,他因嘗盡了艱難險阻,,什么危險都經(jīng)歷過,,人情世故都明白,,這樣的人能正確對待百姓,,上天為他開路,他不可阻擋,?!白佑癫宦牐沙鐾鸫号c晉交涉說:“如果晉國答應(yīng)讓曹,、衛(wèi)復國,,楚就從宋撤軍?!贝藶橐皇B之策,,如果答應(yīng),曹,、衛(wèi),、宋三國都會感激楚國;如果不答應(yīng),,則三國都會怨恨晉國,。狐偃說:“不答應(yīng)?!跋容F反駁說:“安定人心叫做禮,,楚國一句話安定三個國家,您一句話滅亡了它們,,我們才是無禮了,。不如答應(yīng)恢復曹、衛(wèi),,扣留宛春激怒楚國,,視戰(zhàn)爭勝負情況再作計議?!皶x文公采用先軫建議,,暗許曹,、衛(wèi)復國,勸其與楚絕交,,并扣留了宛春,。子玉果然大怒,統(tǒng)率楚軍并陳,、蔡,、鄭、許五國聯(lián)軍北上攻晉,。兩軍對陣,,晉軍先退,楚軍使人問:“你們?yōu)槭裁赐吮?“狐偃說:“過去我們在楚國時已立約退避三舍,?!?p> 子玉率軍急進,與晉軍對峙于城濮,。子玉派大將斗勃對晉文公說:“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子玉名叫成得臣,,子玉是他的字)與寓目焉,。“
看看,,明明是打仗,,卻說成“與君之士戲”,還要晉文公與自己一道欣賞,??磥泶藭r的楚國,以不再是蠻夷之邦,,華夏文化也學的像模像樣了,。
晉欒枝的答詞更謙恭:“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詰朝相見?!?p> 城濮交戰(zhàn)時雙方的陣容是:晉三軍,,先軫統(tǒng)中軍,,狐毛統(tǒng)上軍,欒枝統(tǒng)下軍,。楚也是三軍,,子玉統(tǒng)中軍,子西統(tǒng)率左軍,,子上統(tǒng)右軍,。鄭、許軍附屬楚左軍,,陳,、蔡軍附屬楚右軍。
四月六日,,兩軍開戰(zhàn),,晉下軍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馬身上,首先沖擊楚右翼陳,、蔡軍,,陳,、蔡軍驚駭逃散,,致使楚右軍潰敗。子玉見右軍潰敗,,怒火中燒,,發(fā)狠向晉中軍和上軍進攻。晉的右翼上軍狐毛后退引誘楚軍,,子玉以為晉右翼敗陣,,令左軍附帶鄭、許軍追擊,,對自己的右翼軍及陳,、蔡軍潰敗未理會。楚左軍追擊晉上軍時,,側(cè)翼便暴露出來,,晉先軫當即分出中軍一部攔腰截擊,狐毛偃率上軍翻身夾攻,,楚左軍潰敗,。子玉見左、右軍皆敗,,遂下令中軍停止進攻,,退出了戰(zhàn)場。
城濮一戰(zhàn)晉大勝,,子玉羞憤自殺,。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自殺呢?這就是華夏文化,,“人爭一口氣”,,既然沒爭到,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死了算了,。
由是,中原諸侯無不朝宗晉國,。此后,,晉軍進入鄭國衡雍,在踐土為周王修了一座行宮,,向周襄王獻俘,。周襄王策命晉文公為“侯伯“。晉文公要求各路諸侯“皆獎王室,,無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無克祚國“,。這個口號,其實就是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只不過詞句不同,,意思是一樣的。至此,,晉文公當之無愧接過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登上了霸主寶座,成為春秋第三位霸主,,宋襄公自感望塵莫及,,從此退后。
鑒于在城濮之戰(zhàn)中鄭文公出兵協(xié)助子玉攻打晉國,,而且晉文公在流亡鄭國時受到鄭文公慢待,,新仇舊怨加到一塊,晉文公便聯(lián)合他姐夫兼老丈人秦穆公一道討伐鄭國,。兩強來襲,,鄭國那里是對手,大臣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危險了,,讓燭之武去見秦君吧,,恐怕會有一絲希望?!睜T之武卻推辭說:“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無能為力?!编嵨墓f:“我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 睜T之武答應(yīng)了,,夜里,,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那就值得煩勞您的屬下,。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shè)置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因此鄭國滅亡只能便宜晉國,,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jīng)過,鄭國供應(yīng)他們的食宿,、給養(yǎng),,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說您也曾經(jīng)有恩于晉惠公,他答應(yīng)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這是您所知道的,。那個晉國,怎么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里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鼻啬鹿X得是這個樣子,就和鄭國結(jié)了盟約,,又擔心晉國不依不饒,,于是讓杞子、逢孫,、楊孫三人幫助鄭國防衛(wèi),,便不辭而別收兵回國了。晉大夫狐偃等對穆公的背信棄義行徑大為憤慨,,請求攻擊秦軍,。晉文公由于秦穆公有恩于己,也不想因此就失去秦國這個盟友,,說:“如不是秦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國,是不智,;用動亂來代替整齊,,是不武?!鼻『绵嵨墓詫⒐犹m質(zhì)押晉國為條件前來媾和,,于是晉也與鄭國媾和,然后退了兵。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晉文公去世,。恰好,鄭文公也同時死去,,晉國繼任的晉襄公,,為了使鄭國永久親晉,在料理晉文公后事的同時,,派兵將在晉國為質(zhì)的公子蘭護送回國,,并以霸主繼承者的身份,要求鄭國立公子蘭為新君,。秦將杞子,、逢孫、楊孫三人正替鄭國把守著北門,,見晉國送公子蘭歸鄭為君,,杞子忿然道:“我等為他戍守,以拒晉兵,,他卻降服了晉國,,那我等算是干什么的?”遂飛速報知秦穆公,。秦穆公心亦不忿,,只是礙著晉侯新喪,不便發(fā)作,。公子蘭即位后,,對杞子等秦將不加宣慰,杞子感覺沒面子,,遂與逢孫,、楊孫商議:“我等屯戍在外,終無了期,。不若勸吾主潛師襲鄭,,吾等皆可厚獲而歸?!庇谑乔踩藢η啬鹿f:“鄭人使我掌北門之管,,若遣兵來襲,我為內(nèi)應(yīng),,鄭可滅也。晉有大喪,,必不能救鄭。況鄭君嗣位方新,,守備未修,,此機不可失?!鼻啬鹿哟嗣軋?,遂與蹇叔及百里奚商議,。二臣同聲進諫說:“幫人家守衛(wèi)卻又圖謀人家,,非信,;乘人之喪而伐,,非仁;秦去鄭千里之遙,,非能得其地,,成則利小,不成則害大,,非智,。失此三者,臣不知其可,?!鼻啬鹿跞坏溃骸肮讶巳脮x君,再平晉亂,,威名著于天下,,霸主之位本來應(yīng)該是我的,因為重耳城濮大勝,,我才將霸主讓給了他,,現(xiàn)在重耳不在了,天下誰能與我爭鋒,?我該等什么,?鄭如困鳥依人,,終當飛去,。乘此時滅鄭,,可以拿鄭國的土地交換晉的河東之地,,晉必然愿意,,這有什么不好?”蹇叔又說:“我看還是派人去晉,、鄭吊喪,,借機窺探晉鄭實情,不要單聽杞子輩虛言之惑,?!鼻啬鹿f:“等行吊后出師,來來往往得好幾個月,,用兵之道,,疾雷不及掩耳,你老了,,缺乏銳氣,。”于是決定當即攻鄭,,讓來人告訴杞子等人:“二月上旬,,師至北門,里應(yīng)外合,,不得有誤,。”
秦穆公以孟明視為大將,,以西乞術(shù),、白乙丙為副將,挑選精兵三千余人,,戰(zhàn)車三百乘,,出并伐鄭。孟明是百里奚之子,,白乙丙是蹇叔之子,出師之日,蹇叔與百里奚號哭而送,,說:“哀哉,,痛哉,吾見爾之出,,而不見爾之入也,。”
孟明視大軍向鄭國進發(fā),,不料有一鄭國商人名弦高,,正往鎬京販牛,聞之大驚曰:“吾父母之邦,,忽有此難,,不聞則已,若聞而不救,,萬一宗社淪亡,,我何面目回故鄉(xiāng)也?”遂一面使人星夜奔告鄭國,,一面選下肥牛二百頭迎秦師于滑國延津,,攔路高叫:“鄭國有使臣在此,愿求一見,!”軍卒報入中軍,,孟明視與弦高車前相見,弦高詐傳鄭君之命,,對孟明視說:“寡君聞三位將軍師出敝邑,,敬使下臣犒師?!懊厦饕曇詾猷崌呀?jīng)做好了迎戰(zhàn)準備,,料難取勝,于是就對弦高說:“我們是來伐滑國的,,豈敢及鄭,。”于是傳令:“住軍于延津,!”弦高稱謝而退,。西乞術(shù)、白乙丙問孟明視:“駐軍延津何意,?”孟明視說:“我們千里遠涉,,原為出鄭人不意,現(xiàn)在鄭人已知,,必然做好了準備,,攻之則城固而難克,,圍之則兵少而無繼。但是就此回師,,也無法交代,,不如出其不意偷襲滑國,滑國萬萬料不到,,我們得其鹵獲猶可還報吾君,,師出不為無名也?!笔且谷?,三帥兵分作三路,并力襲滑,,果然一舉襲破,,滑君奔翟,秦兵大肆擄掠,,子女玉帛為之一空,。
晉國得知,先軫說:“先君之喪,,各國吊恤不暇,,秦卻不加哀憫而兵越吾境伐我同姓之國,秦之無禮甚先,。先前兩國同兵圍鄭,,秦卻背我而去,秦之交情,,亦可知矣,。彼不顧信,我豈顧德,?”欒枝說:“秦并未犯我,,擊之是否過分?”先軫說:“秦樹我先君于晉,,并不是為晉好,,而是為他自己,現(xiàn)在乘喪用兵,,是明欺我不能庇鄭,,我兵不出,他日秦必圖我,?!壁w衰說:“秦雖可擊,但吾主新喪,,恐非居喪之禮,?!毕容F說:“翦強敵以安社稷,孝孰大焉,?諸卿若云不可,,臣請獨往,?!瘪愠嫉冉再澇善渲\。晉襄公遂決定于秦軍回返的必經(jīng)之路崤函予以截擊,。
孟明視滿載而歸,,進了崤山,軍卒來報:“前面有亂木塞路,,人馬不能通行,。”孟明視親自上前來看,,只見巖旁有一碑,,上寫五字:“文王避雨處?!北载Q立紅旗一面,,旗上有一“晉”字,旗下都是縱橫亂木,。孟明視說:“此乃疑兵之計也,。事已至此,便有埋伏,,只索上前,。”遂傳令軍士將旗竿放倒,,搬開亂木,。誰知這面旗乃是晉軍攻擊的信號,他們伏于巖谷僻處,,望見旗倒,,知秦兵已到,一齊殺出,。孟明視看這條路只有尺許之闊,,一邊是危峰峻石,一邊臨萬丈深溪,,縱有千軍萬馬也無處展施,,遂傳令:“此非交鋒之地,且退轉(zhuǎn)東崤寬展處,,決一死戰(zhàn),?!比欢剀娨驯粓F團圍住,哪有退路,,更不料晉軍已在亂木上灑了硫磺等引火物,,齊把火箭射來,引燃亂木,,山谷頓時就成了火海,,秦軍死傷不計其數(shù),爭相逃命,,孟明視,、西乞術(shù)和白乙丙三員大將都成了俘虜。
晉軍大勝,,晉襄公十分高興,,準備將秦軍的三員大將殺了。晉襄公的母后正是秦穆公的女兒懷嬴,,她聽說了,,就對晉襄公說:“秦軍戰(zhàn)敗,秦君肯定怨恨他們,,不如放回他們?nèi)?,讓秦君自己處置他們,免得我們落個殺人的壞名聲,?!皶x襄公認為在理,就把孟明視等人放了,。
秦穆公得知三人回,,身穿喪服親自到城外迎接,不但沒責備他們,,還自己承擔了責任,,希望他們勿忘國恥,以圖再起,。孟明視等人十分感激,,決心立功贖罪。他們操練士卒,,演練陣法,,為報仇做著不懈的努力。過了一年,,孟明視認為秦軍具有打敗晉軍的實力了,,便向秦穆公請攻晉,得到秦穆公同意后,,帶領(lǐng)四百輛兵車出發(fā),。
晉君料到秦國必不甘心,,備戰(zhàn)也沒有放松,兩軍相逢斯殺一場,,秦軍又敗下陣來,。孟明視原以為這次可以取勝,沒想到又吃了敗仗,,覺得秦穆公不會饒過他了,。萬沒想到,秦穆公仍沒有責備他,,還讓他繼續(xù)執(zhí)掌兵權(quán),。
孟明視感恩戴德,變賣家財撫恤傷亡將士家屬,,親自訓練軍隊,和士兵朝久相處同甘共苦,。這時晉襄公命大將先且居率晉,、宋、陳,、鄭四國聯(lián)軍反打秦國,,孟明視認為秦軍尚未做好充分準備,就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秦國人都認為孟明視輸怕了,,成了膽小鬼,建議解除他的指揮權(quán),。秦穆公卻向大家說:“孟明視肯定能打敗晉軍,,咱們等著瞧吧?!?p> 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軍經(jīng)過孟明視的嚴格訓練,已經(jīng)是一支兵強將勇的軍隊了,,孟明視認為伐晉的時候到了,,請求秦穆公掛帥親征,秦穆公,、孟明視率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晉國,。
秦軍一路勢如破竹,沒幾天就把被晉軍攻占的城池收了回來,。消息傳至晉國,,朝野一片驚慌,晉襄共只得命令晉軍采取堅守策略,,不得與秦軍交戰(zhàn),。
秦軍往來馳騁,,晉軍憑險據(jù)守。秦穆公見失地收復,,也挫了晉國威風,,就帶大軍到崤山,在當年晉軍堆亂木,、樹紅旗的地方,,把上次陣亡將士尸骨埋好,祭奠一番,。孟明視,、西乞術(shù)和白乙丙跪在墳前,大哭不止,,將士們看到了全部都非常感動,。
鑒于晉國強大,秦穆公自感難以完勝,,就轉(zhuǎn)頭向西發(fā)展,。恰逢西戎諸部落中較強的綿諸王派由余出使秦國,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勢,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時給綿諸王送去女樂十六人,。動聽美妙的秦國音樂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由此他終日飲酒享樂不理政事,,國內(nèi)大批牛馬死亡也不過問,,弄得綿諸國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這才讓由余回國,,由余一見狀況,,當下勸諫,戎王不聽,,由余一氣之下歸向秦國,,秦穆公以賓客之禮接待由余,和他討論統(tǒng)一西方戎的策略,。由余長對他們的情況很熟悉,,因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秦國根據(jù)由余的建議,,逐漸滅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國家十二個,,開辟國土千余里。
秦穆公對戎人的勝利,使得因犬戎而遷都的周王很高興,,特加祝賀,,并賜金鼓,希望他繼續(xù)向戎人進攻,,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秦穆公“橫霸西戎”,,由此秦穆公號稱晉文公之后第四位春秋霸主。
秦穆公雖然號稱霸主,,但他這個霸主也不如齊桓公,、晉文公名正言順,因為他們二人都組織過諸侯大會,,主持國際事務(wù),,得到了諸侯們的廣泛認可和周天子的承認。就連宋襄公,,都組織過小范圍諸侯盟會,。而秦穆公盡管橫霸西戎,但畢竟是華夏圈之外的事情,,他原以為晉文公重耳死后,,中原武人沒人能與他爭霸,不料晉文公的兒子晉襄公一樣英明神武,,東出之路被重耳之后依然強大的晉國所堵塞,中原霸主海曙晉國,,所以中原列侯仍不怎么真正看得起這個處于西陲的秦國,,史稱“諸侯卑秦”。
相比之下,,楚莊王似乎比秦穆公更堪稱霸主,。
楚莊王即位時年齡很小,尚不足二十歲,。楚莊王在位時正值晉文公死去,,秦穆公與晉國爭霸之時,但楚國也存在頗多困境,。當時楚國內(nèi)部正處于一種不安定的狀態(tài)之中,,這不單是因楚穆王去世而引起的,還有公子燮與成嘉爭奪令尹之位,,公子燮失敗,,便趁令尹成嘉外出征戰(zhàn)之時,和斗克一起宣布郢都戒嚴,,并使人行刺成嘉,,陰謀失敗。成嘉迅速回師圍攻郢都,公子燮和斗克挾持年輕的楚莊王從郢都突圍,,準備外逃,,另立政府,途經(jīng)廬地的時候,,公子燮,、斗克被廬大夫戢梁誘殺,楚莊王才得以獲救,,重返郢都,。楚莊王二年(公元前612年),晉國大夫趙盾派遣上將軍郤缺率領(lǐng)晉國上,、下二軍突襲一直依附于楚國的蔡國,,竟在楚國的家門口向蔡國發(fā)起猛攻,蔡莊侯一面抗拒晉軍一面派人向楚國求救,,楚莊王卻視而不見,。不久蔡都失陷,國破家亡之際,,蔡莊侯只能與郤缺簽訂城下之盟,。蔡莊侯喪權(quán)辱國,于第二年就悲憤而亡,,楚王宮依然載歌載舞,。楚莊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國發(fā)生大饑荒,,巴國東部的戎族趁機襲擾楚國西南邊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縣一帶),楚國組織防御,,派部隊在大林一帶布防,。東、南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機作亂,,派兵入侵楚國的東南邊境,攻占了陽丘,,直接威脅訾枝(今湖北鐘祥一帶),。一直臣服于楚國的庸國也發(fā)動各蠻族部落造反,而前不久才被楚國征服的麇國人也帶領(lǐng)各夷族部落在選地集結(jié),,準備進攻郢都,。各地的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往郢都,各城各地都開始戒嚴,,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天災(zāi)人禍逼得楚國幾陷崩潰。而少不經(jīng)事的楚莊王,卻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宮之中,,整日田獵飲酒,,不理政務(wù),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代理,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
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發(fā)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實在憋不住了,他隱晦地對楚莊王說:“有只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這是什么鳥呢?”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tài)度,。雖然沒飛,,一飛必沖天;雖然沒鳴,,一鳴必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但是又過了半年,,楚莊王依然故我,,既不“鳴”,也不“飛”,,照舊鐘情聲色犬馬。大夫蘇從忍受不住了,,便來見莊王,,他才進宮門,便大哭起來,。楚莊王說:“先生,。為什么事這么傷心啊?”蘇從回答說:“我為自己就要死了傷心,。還為楚國即將滅亡傷心,。”楚莊王很吃驚,,便問:“你怎么能死呢,?楚國又怎么能滅亡呢?”蘇從說:“我想勸告您,,您聽不進去,,肯定要殺死我。您整天觀賞歌舞,,游玩打獵,,不管朝政,楚國的滅亡不是在眼前了嗎,?”楚莊王聽完大怒,,斥責蘇從:“你是想死嗎?我早已說過,,誰來勸諫,,我便殺死誰。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蘇從十分痛切地說:“我是傻,,可您比我還傻,。倘若您將我殺了,我死后將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這樣下去,,楚國必亡。您就當了亡國之君,。您不是比我還傻嗎,?言已至此,您要殺便殺吧,!”楚莊王忽然站起來,,動情地說:“大夫的話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說的辦,?!彪S即,他便傳令解散了樂隊,,打發(fā)了舞女,,決心要大干一番事業(yè),。楚莊王終于同意伍舉、蘇從等人的建議,,決定此后遠離酒色,,親自處理朝政。
楚莊王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開始處理朝政伊始,,便大刀闊斧廢除十項既有政令,啟用九項新政,,還誅殺了奸佞之臣五人,,提拔了虞丘子、子孔,、孫叔敖,、子重、子反,、蒍賈,、伍參、申叔時,、申公巫臣等文武人才,。楚莊王帶頭執(zhí)法,并重視社會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楚國因此結(jié)束動蕩,,社會安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在楚莊王提拔的人才中,,孫叔敖貢獻最大,他“決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帶領(lǐng)人民興建“期思陂”水利工程,并“激沮水作云夢大澤之池”,,該工程建成后對以郢都為中心的農(nóng)業(yè)水利灌溉帶來極大方便,。楚國南為沮漳水流域,北為汝水流域,,都興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網(wǎng)絡(luò),。這樣一來,楚國的農(nóng)作物連年獲得豐收,。
發(fā)展生產(chǎn)的同時,,楚莊王開啟了爭霸之途,。楚莊王親政的第一戰(zhàn)是攻伐反叛的庸國。楚莊王三年(前611年),,令尹成嘉病逝,,斗般接任令尹,斗越椒為司馬,。楚莊王撇開令尹斗般,、司馬斗越椒親自率軍討伐庸國。楚軍分為兩隊:子越從石溪出兵,;子貝從仞地出兵,,并聯(lián)絡(luò)秦國、巴國及蠻族部落合攻敵人,。楚王督戰(zhàn),,將士們猛攻庸國。不久,,庸國不支,,宣告滅亡,楚莊王取得了親政以來的第一場勝仗,。
楚莊王滅掉庸國,,穩(wěn)定了后方,國內(nèi)統(tǒng)治也趨穩(wěn)定,,遂萌北上圖霸之志,。此時晉國國君已經(jīng)是晉靈公,但中原諸侯仍以晉實力最強,,它西抑秦,、東制齊、南拒楚,,秦,、齊雖強仍非晉之對手。然而晉靈公親政后卻荒淫無道,,他對內(nèi)殘害臣民,,對外受賂無信,國內(nèi)統(tǒng)治產(chǎn)生不穩(wěn)定新宿,,國際威信也日益下降,,更與權(quán)臣趙盾矛盾異常突出,勢同水火,。這就為楚莊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時機,。
中原與楚接壤的鄭、陳,、蔡,、許,、衛(wèi)諸國在楚成王時期原本都是楚國的追隨者,后來因楚成王攻宋襄公,,晉文公為報答流亡期間宋襄公的善待,,出師援宋,采用聲東擊西拿下了衛(wèi)國,,楚國大將子玉率楚,、鄭、陳,、蔡,、許五國聯(lián)軍攻晉救衛(wèi),卻在城濮之戰(zhàn)中敗于晉文公,,由此,,鄭、陳兩國便轉(zhuǎn)而倒向晉國,,承認了晉國的霸主地位,,楚國隨最終得到了宋國,但失去了衛(wèi),、鄭,、陳三國。此時,,楚莊王圖霸的第一件事就是展開外交攻勢,,鄭國率先又倒向楚國。恰在這時,,陳共公卒,,因楚莊王未派人前去吊唁,陳靈公一氣之下,,跑到晉國再盟舊好,,楚莊王見時機已到,立即親率大軍攻陳,,晉趙盾率軍會宋,、陳、衛(wèi),、曹諸國軍隊于北林,,攻宋以救陳,迫使宋國求和,,背楚與晉結(jié)盟,。隨后,晉軍又率宋,、陳兩國聯(lián)合攻鄭,,楚莊王與晉聯(lián)軍早在北林(河南新鄭境)遭遇,晉軍撤走,。這次戰(zhàn)役雖然沒打成,,但卻滅了城濮之戰(zhàn)以后一向驕橫的晉國的威風。
晉軍撤走后,,鄭國遂攻宋以報復,。鄭、宋戰(zhàn)于大棘,,宋軍大敗,,鄭虜獲甲車四百六十乘。晉國得知,,急忙糾集衛(wèi),、陳一道攻鄭,以報大棘之戰(zhàn),。楚莊王立即命斗越椒領(lǐng)兵救鄭,,晉國見楚國出兵,再次悄然退去,。這時候,,晉國內(nèi)部矛盾爆發(fā),晉靈公被趙穿所殺,,趙盾等立公子黑臀為晉侯,,是為晉成公。
楚莊王八年(前606年)春,,陸渾戎侵擾周王庭,,陸渾戎散布在黃河南熊耳山北地帶,距離周王庭洛陽很近,。楚莊王親領(lǐng)大軍北上,,以“勤王”名義攻打陸渾戎,將其擊敗,,然后至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那里陳兵檢閱軍隊,,以示國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前往慰勞楚莊王。楚莊王在接見王孫滿時,,問起傳國九鼎的大小,、輕重,并說:“我楚國有的是銅,,我們只要折斷戈戟的刃尖,,就足夠做九鼎了,。”王孫滿說:“當初夏禹是因為有德,,天下諸侯都擁戴他,,各地才貢獻銅材,才能鑄成九鼎以象萬物,。后來夏桀昏亂,,鼎就轉(zhuǎn)移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轉(zhuǎn)移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小卻重得難以轉(zhuǎn)移,;如果天子無德,,鼎雖大卻是輕而易動。周雖然衰微,,但天命未改,,鼎的輕重是不可以問的?!背f王無話可說,。
就在楚莊王出征期間,時任工正的蒍賈誣害令尹斗般,,導致斗般被殺,。之后斗越椒成為令尹,蒍賈為司馬,。斗越椒和蒍賈不和,,二人彼此斗來斗去。蒍賈依仗背后有楚莊王支持,,多次誹謗斗越椒,,斗越椒忍無可忍,率斗氏一族的武裝囚殺了蒍賈,,進而一不做二不休,,發(fā)動起針對王室的進攻。斗氏家族的力量在楚國是很強大的,,叛亂的聲勢也很浩大,。楚莊王從大局出發(fā),開始時采取妥協(xié)態(tài)度,,提出以“三王之子(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子孫)”為人質(zhì)談判解決。但斗越椒驕狂已極,,拒不接受,。
七月,楚莊王回師與越椒的軍隊在皋滸(今湖北襄陽西)大戰(zhàn),。越椒射出一箭,,飛過楚王的戰(zhàn)車,穿過鼓架,,釘在銅鉦上。又一箭,,飛過戰(zhàn)車,,穿透車蓋。士兵們都害怕,,向后退卻,。這時候楚莊王軍中有一名校官大聲喊叫說:“我聽說令尹是個神箭手,不如讓我和你比一比,,每人各射三箭,,看誰射得中?”因為只是個小小的校官,,斗越椒并不認識,,于是就問:“你是什么人?”對方回答:“我是楚王帳下小將養(yǎng)由基,?!倍吩浇仿犝f養(yǎng)由基要與他比箭,不住地冷笑,,在楚國,,斗越椒可是個神箭手,與他斗椒比箭,,真可以說是班門弄斧,、自尋死路。于是非常輕蔑地說:“你要與我比箭,,那也可以,,先讓我射你三箭再說?!庇谑嵌吩浇繁M力射出了第一箭,。他感覺養(yǎng)由基必死無疑,誰料箭射到跟前,,養(yǎng)由基拿著弓梢撥了一下,,箭偏了方向,掉進了水里。斗越椒又射出第二箭,,箭到跟前,,養(yǎng)由基往下蹲了一下,又避了過去,。斗越椒兩射不中,,不滿地大聲抗議說:“你說不許躲閃,怎么會下蹲避箭,?”養(yǎng)由基說:“好,,這一次我不躲,你還有一箭,,如果你這次射不中,,就該著我射了?!倍吩浇非皟杉趴?,心中多少有些不安,這最后一箭,,他盡量放穩(wěn),,瞄準,然后射了出去,。養(yǎng)由基果然不躲不閃,,但箭到跟前,他突然張開嘴,,用牙齒把箭頭準準地咬住了,。斗越椒白白地射了三箭,結(jié)果一箭也沒有射中,。輪到養(yǎng)由基射箭,,他把一支箭搭在弓上,虛張聲勢拉滿弓弦,,然后大聲喊叫說:“令尹看箭,。”斗越椒聽得弓弦響,,趕快躲了一下,,誰知道養(yǎng)由基的箭根本就沒有放出。他見斗越椒躲避,,立即大叫道:“說了躲閃不是好漢,,怎么還躲?”
斗越椒回敬說:“你如果怕人躲閃,,說明你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别B(yǎng)由基又拽弓弦,斗越椒又躲,,躲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箭仍然沒有射出,,但就在這里,養(yǎng)由基放出了箭,。越椒哪里會料到這一著,,一下子被長箭射穿腦袋,當場死于非命,。斗越椒軍中的將士見主將中箭身亡,,群龍無首立時大亂,公子側(cè),、公子嬰齊兩路追兵又從背后殺來,,斗氏族人慌急之下沿河亂竄,被王軍盡數(shù)追殺,,除了少數(shù)人逃脫之外,幾乎全軍被殲,。養(yǎng)由基一箭射死叛軍首領(lǐng),,使叛亂迅速平息,楚莊王大加賞賜,,命養(yǎng)由基率領(lǐng)親軍,,掌車右之職。養(yǎng)由基自此名揚楚國,,從此楚國人稱養(yǎng)由基為“養(yǎng)一箭”,。養(yǎng)由基是古代繼后羿之后的第二位神射手。
楚莊王平定叛亂后大宴群臣,,寵姬嬪妃也統(tǒng)統(tǒng)出席助興,。席間絲竹聲響,輕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籌交錯,直到黃昏仍未盡興,。楚莊王乃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許姬的手,拉扯中,,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纓帶。許姬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后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shè)宴,,與諸位務(wù)要盡歡而散。現(xiàn)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都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席散回宮,,許姬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說:“此次君臣宴飲,,旨在狂歡盡興,,融洽君臣關(guān)系。酒后失態(tài)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任,,加以責罰,豈不大剎風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絕纓之宴”,。
后來在楚國與晉國交戰(zhàn)中,有位大臣總是在前面沖鋒陷陣,,五度交鋒五度奮勇作戰(zhàn),,帶頭擊退敵人,最后終于獲得勝利,。楚莊王訝異地問他說:“我的德行淺薄,,又不曾特別優(yōu)待你,你為什么毫不猶豫地為我出生入死到這樣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說:“我本就該死,!從前喝醉而失去禮節(jié),君王您隱忍而不誅殺我,。我始終不敢因為君王您蔽蔭的德行而不顯揚地加以報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夠肝腦涂地,用頸上的熱血濺到敵人身上很久,!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帶斷的人哪,!”
楚莊王鎮(zhèn)壓若敖氏之亂后,,任命孫叔敖為令尹,從此以后,,楚國政治穩(wěn)定,,國力不斷增強,于是,,楚莊王再次北上,,圖謀中原霸業(yè)。這時,,剛剛即位不久的晉成公出兵攻鄭,,致使鄭又轉(zhuǎn)而與晉和,晉成公于是會宋,、魯,、衛(wèi)、鄭,、曹等諸國國君于黑壤,。在此形勢下,楚莊王以令尹孫叔敖將中軍,,子重將左軍,,子反將右軍,統(tǒng)楚國三軍悉數(shù)北進,,首先征伐陳國,迫使陳國背晉向楚,,然后征伐鄭國,,將鄭國團團圍住。圍困十七天,,鄭襄公準備求和,,命人占卜,不吉利,;準備與楚軍巷戰(zhàn),,吉利,于是進行了頑強抵抗,。經(jīng)過長達三個月的激戰(zhàn),,楚軍攻破鄭國,鄭襄公袒胸露臂向楚軍請罪以求和,。楚莊王同意鄭國媾和,。
此時,晉荀林父率軍救鄭,,途中聽說鄭,、楚兩國已經(jīng)講和,,就是否與楚戰(zhàn)的問題,晉軍內(nèi)部產(chǎn)生分岐,,中軍帥荀林父認為楚國強大,、穩(wěn)定,不可與其相爭,,欲退兵,;而中軍佐先縠卻認為:“晉所以霸,師武,、臣力也,。今失諸侯,不可謂力,;有敵不從,,不可謂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主張與楚國作戰(zhàn)。于是,,先縠擅自率其部下渡過黃河進擊楚軍,。晉司馬韓厥擔心先縠孤軍深入,遂建議荀林父率領(lǐng)其余軍隊渡河,。晉軍雖然渡過黃河,,卻沒有作戰(zhàn)的決心,特別是晉軍將領(lǐng)意見不統(tǒng)一,,各行其是,。此時,楚莊王已至郔,,打算飲馬黃河即班師回國,。聽說晉軍已渡過黃河,楚軍內(nèi)部也就戰(zhàn)與和的問題產(chǎn)生了不同意見,。伍參主戰(zhàn),,孫叔敖主和。孫叔敖說:“昔歲入陳,,今茲入鄭,,不無事矣。戰(zhàn)而不捷,,參之肉其足食乎,?”伍參反駁說:“若戰(zhàn)而勝利,孫叔敖就是沒有謀略了,;若戰(zhàn)而不勝,,我的肉將在晉軍那里,,您怎能吃到呢?”孫叔敖下令“南轅,、反旆”,,即掉轉(zhuǎn)車頭,大旗反向,,準備退兵,。伍參對莊王說:“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克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帥者,,專行不獲,。聽而無上,眾誰適從,?此行也,,晉師必敗。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莊王無言對答,命令尹孫叔敖調(diào)轉(zhuǎn)車頭北上,,大軍駐扎在管地待命,,并采納令尹孫叔敖的意見突襲晉軍。
鄭國為求生存,,希望兩強決戰(zhàn),,以便擇勝而從,特派皇戌為使者,,勸晉軍對楚作戰(zhàn),說:鄭國所以屈服楚國,,是為挽救國家的覆亡,,不敢對晉國抱有二心。楚國因?qū)覒?zhàn)屢勝而驕傲了,,楚軍在外數(shù)月,,也已疲勞,又不設(shè)備,,請晉軍攻擊,,鄭軍愿做幫手,楚軍一定失敗,。對鄭國的態(tài)度,,晉軍將佐看法也不同,。中軍佐先縠主戰(zhàn),說:打敗楚國,、威服鄭國,,就在此舉,一定答應(yīng)鄭,。趙括,、趙同支持先縠意見,說:“率師以來,,唯敵是求,。克敵得屬又何俟,?必從彘子,!”而下軍佐欒書則認為,楚自戰(zhàn)勝庸國(在今湖北省房縣,、竹山)以來,,其君在國無日不教訓國人,民生艱難,,禍至無日,,戒懼不可以懈怠。在軍無日不告誡將士,,勝利不可仗恃,,紂王百戰(zhàn)百勝終于滅亡。君臣不驕,,軍事有備,。鄭國勸我們交戰(zhàn),我們?nèi)魟?,他們就會服從我們,;我們?nèi)魯。麄兙蜁某?。是拿我們來占卜?。〔荒苈犩崌脑?!趙朔說:欒書說得好,,聽他的話,能使晉國長久,。但是,,中軍元帥荀林父猶豫不決。
楚軍派樊姬來試深晉國軍情,,說:我軍的行動在于撫定鄭國,,豈敢得罪晉國,,請貴軍不必久留此地。晉上軍佐士會回答說:“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與鄭夾輔周室,,毋廢王命,!’今鄭不率,寡君使群臣問諸鄭,,豈敢辱候人,?敢拜君命之辱?!毕瓤e認為答詞謅媚,,派趙括重新更改為:寡君派我們把楚軍趕出鄭國,說:無辟(躲避)敵,!我們不敢違命,。
楚軍洞悉晉軍將帥不和,又派使者向晉求和,,晉國答應(yīng)了,。但在約定了會盟日期以后,楚軍突遣許伯,、樂伯,、攝叔駕單車向晉軍挑戰(zhàn),逼近晉軍,,車右攝叔跳進軍壘,,殺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還,。晉人分三路追擊,。楚樂伯射中一麋,奉獻于晉追兵鮑癸,,鮑癸下令停止追擊,。
楚軍求和本為懈怠晉軍,挑戰(zhàn)仍在于試探晉軍虛實,。
晉將魏锜,、趙旃,一個求做公族大夫,,一個求做卿,,都沒有得到,,所以心懷怨恨,,想要使晉軍失敗。他們請求向楚軍挑戰(zhàn),,未得到允許,;要求去請盟,,被允許了。
二人走后,,上軍將佐士會,、郤克指出:大軍一定要做好迎戰(zhàn)準備,否則必然失敗,。但中軍佐先縠說:“鄭人勸戰(zhàn),,弗敢從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師無成命,多備何為,?”拒絕做戰(zhàn)斗準備,。于是士會命鞏朔、韓穿在敖山前設(shè)七道伏兵,,進行警備,。中軍大夫趙嬰齊派所部在河岸準備了船只。
孫叔敖見晉軍來挑戰(zhàn),,決意先發(fā)制人,,命左、中,、右三軍及楚王親兵布好陣式,,掩襲晉軍。魏锜先至楚營挑戰(zhàn),,為楚將潘尫所驅(qū)逐,。夜間,趙旃又至楚營,,在楚軍門之外席地而坐,,命部下襲入楚營。楚王指揮左廣追逐趙旃,,趙旃棄車逃入林中,。晉軍在魏、趙二人出發(fā)后,,特派軘車隨后迎接,。楚將潘尫在追擊魏锜道上,望見軘車掀起的飛塵,,回營報告說:“晉軍至矣,!”楚令尹孫叔敖擔心楚王有閃失,命令全軍出動,布成三個方陣:工尹齊將右矩,,唐侯將左矩,,向晉軍攻擊。孫叔敖說:“進之,!寧我薄人,,無人薄我!《詩》云‘元戎十乘,,以先啟行,,’先人也?!盾娭尽吩唬骸热擞袏Z人之心’,,薄之也?!背娧杆龠M擊,,“車馳卒奔,乘晉軍,?!?p> 在進擊中,楚將潘尫所率追擊魏锜的四十乘戰(zhàn)車也加入了唐侯的右翼方陣,。
晉中軍帥荀林父見楚軍大舉來攻,,前有強敵,后有黃河,,心中慌亂,,竟在中軍敲響戰(zhàn)鼓說:“先渡過河的有賞!”中,、下軍混亂中一道涌向河岸,,爭船搶渡。先上船者揮刀亂砍,,船中斷指之多,,竟至可以捧起。
晉軍向右翼潰敗,。楚右矩追逐晉下軍,,左矩追逐晉上軍。晉上軍因有戰(zhàn)備,,從容退去,。此役晉僅上軍未敗。
在晉軍的潰散中,,晉下軍大夫荀首之子智罃被楚大夫熊負羈俘虜,。
荀首立即率所部族兵,,由魏锜駕車,向楚國反攻,。下軍士卒也多跟隨,去尋找知,。在反擊中,,射殺楚國大夫連尹襄老,俘虜楚莊王的弟弟公子谷臣,。
荀首的反擊雖為救援其子,,但在客觀上起到了掩護晉中、下軍渡河的作用,。
潰散的晉軍,,爭舟渡河,喧囂之聲,,徹夜不絕,。有的戰(zhàn)車陷入泥坑,無法前進,,楚人教他們抽去車前橫木,。馬仍盤旋不進,楚人又教他們拔去大旗,,扔掉轅前橫木,,戰(zhàn)車才沖出陷坑。晉軍反而回頭對楚人說:“吾不如大國之數(shù)奔也(唉,!我沒有你們楚國人熟悉逃跑的招數(shù)?。∫庠谥S刺楚國以前老是打敗仗,,善于逃跑),。”
次日,,楚軍進駐衡雍,,輜重到達邲地。楚王在衡雍祭祀河神,,并修筑楚先君的宗廟,,向先君廟告捷而后凱旋。
這年秋,,晉荀林父率殘兵回到晉國,,自請死罪,晉景公想答應(yīng),,經(jīng)士貞子諫止,,晉景公仍用荀林父為中軍元帥,。
邲之戰(zhàn)是晉、楚爭霸中的一次重要戰(zhàn)役,,此戰(zhàn)楚國一雪城濮之戰(zhàn)之前恥,。此后,各諸侯國紛紛背晉向楚,,標志著楚國取代晉國成為中原霸主,。
之后,楚莊王在徐州大敗昔日霸主齊國,,初顯霸主鋒芒,。不久,楚莊王乘勝滅掉了蕭國,。
陳國的靈公,,荒淫無道比晉靈公更甚,他競和大夫孔寧,、儀行父三人一道與一個叫夏姬的美婦通奸,。三人在夏姬家飲酒取樂時,陳靈公手指已被自己封做了國卿的夏姬的兒子夏徵舒說:“徵舒長得像你們啊,?!笨讓帯x行父馬上說:“也像您啊,?!闭f完撫掌大笑。夏徵舒不堪其辱,,攜弓躲在馬棚,,等他們出來時,一箭射死了陳靈公,??讓帯x行父慌忙逃到楚國,,太子午也逃走了,,夏徵舒自立為國君。作為陳國的宗主國,,此事楚莊王不能不管,,于是出兵進行討伐,誅殺了夏徵舒,,把陳國收為楚國一個縣,。回國后,,朝中大臣及各縣縣公紛紛前來祝賀,,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悅之中,。有個申叔時,剛從齊國出使歸來,,向楚莊王復命時卻無半句賀言,,楚莊王不快,責問:“夏征舒殺了他的國君,,寡人帶諸侯幫陳國百姓討公道,,大臣、縣公們都慶賀,,你為何無賀言?”
申叔時不正面回答,,卻提出了個問題:“有個人牽牛經(jīng)過鄰家麥田,,把人家麥子踩壞了,告到官府,,假如您來判案,,該怎樣判呢?”
“判他賠不就得了,?!?p> “可是,鄰家很生氣,,一怒之下把他的牛搶來殺了吃了,,牽牛人反告,您又怎樣判呢,?”
“那就是鄰家過分了,,不就是踩壞幾顆麥子嗎,至于搶人家一頭牛嗎,?”
“對呀,,夏征舒有罪,一人之罪也,,大王殺了他,,也就夠了,可您卻把人家的國家搶來,,和那個搶牛的鄰家有什么不同呢,?這又有什么好祝賀的呢?”
楚莊王說:“寡人明白了,,你說的對,。”
于是,,馬上歸還了陳國土地,,找到太子午讓他當了陳君,。
這時候,楚國一位出訪的使者經(jīng)過宋國,,被宋大夫華元扣壓了,,楚莊王正想伐宋,于是出兵攻打宋國,,一圍就是五個月,,晉國此時忙于他事暫時無暇救宋,就派解揚去宋國,,告訴宋人堅守等待,,不要投降楚國。解揚經(jīng)過鄭國時,,被鄭國捉拿送給了楚莊王,,楚莊王拿出大批錢財給解揚,要解揚反勸宋人投降,,勸了三次,,解揚答應(yīng)了,當樓車升到宋國城墻的時候,,解揚卻對城里喊道:“晉國大軍馬上就要到了,。”楚莊王大怒,,說:“你答應(yīng)了我還這樣做,,就不要怪不我無信了,你準備受刑吧,?!苯鈸P對楚莊王說:“君主下命令是為了造義,臣子執(zhí)行命令是為了造信,,義無二信,,信無二命,講義,,我就不能講兩個承諾,;講信,我就不夠聽兩個君主的命令,。你向我行賄,,這是你自己不知道為君之命。我受了君命出來辦事,,就是死了也不會讓君令失落?,F(xiàn)在我完成了使命,我是個信臣,,我死得其所,,你看著辦吧,。”楚莊王聽了,,二話不說,,立刻把他放走了。
宋國被長久圍困后,,糧食枯竭無力堅持,,那位惹出事端的華元,在晚上悄悄潛入楚將子反的營帳,,從床上把子反弄醒說:“我們已經(jīng)慘到易子而食,、拿人骨頭燒火做飯的程度了,但是如果逼我們簽城下之盟,,那我們情愿國家毀滅也絕不服從,。如果你們楚軍先撤圍,離開我們?nèi)?,那我們宋國惟命是從,?!弊臃磮蠼o楚莊王,,楚莊王說:“宋人要的是尊嚴啊?!瘪R上下令退避三十里,。于是,宋國就和楚國簽了盟約,,成了楚的盟國,。
解揚和華元身上,都看到了宋襄公的影子,。宋襄公放著取勝之道不走偏偏自找失?。唤鈸P放著活路不走偏要自尋死路,;總歸是投降華元卻非要整得花里胡哨,。但反觀楚莊王,雄兵在手,,對待糧盡援絕的宋國,,頗可以如其先祖打宋襄公時一樣,管他娘什么仁不仁,,“我乃蠻夷也”,,稀里嘩啦打過去;對解揚,,老子攥著刀把子,,一怒之下宰了狗日又怎樣,?對華元,反正手拿把攥愛降不降打到死算,,不尿他又如何,?而楚莊王偏偏放了解揚,給了華元面子,。
對此我們應(yīng)該怎么想,?華夏民族既然自稱“華夏”,“冕服采裝之泱泱大國”,,必然有別于不開化的野蠻人,,標志就是“仁義禮智信”,用西方概念是“貴族精神”,,而不是唯權(quán)是崇,、唯利是圖、無道義底線的暴徒流氓無賴,。反之,,你也有充足的理由把這種精神視作迂腐、愚蠢,、無用,,甚至可以看作虛偽。楚莊王身上體現(xiàn)了一種明亮的貴族精神,,像極了春秋首霸齊桓公,,這正式中原思想家心目中理想的君王人格,于是乎,,孔圣人聽說了楚莊王上述幾件事,,大為感慨,贊道:“賢哉楚莊王,,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之信,,不能達其義,,非莊王之賢,不能受其訓,?!笨资ト说脑挘沓f王得到了中原主流文化界的認可,,從而徹底改變了楚國“我蠻夷也”的形象,,真正成為華夏圈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