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各位霸主輪流坐莊的格局,,因“三家分晉”事件的發(fā)生而大變,,中國從此進入戰(zhàn)國時代。
“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果沒有這個事件,,有晉國這個超級大國屹立在秦的東邊,秦國很難崛起,,更甭說統(tǒng)一中國了,,中國歷史的走向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造成三家分晉的原因,,就是分封制所必然帶來的貴族坐大,、君權(quán)旁落。
晉文公時期,,狐,、趙、先,、郤,、胥等人因追隨重耳漂泊列國,韓,、魏,、欒、中行,、智等人也輔佐晉文公即位有功,,分別在晉國取得了相當(dāng)權(quán)勢,春秋中期以后,,這十家卿大夫控制了晉國政局,,經(jīng)過內(nèi)部激烈斗爭兼并,到春秋晚期剩下趙,、魏,、韓、范,、智,、中行氏六家,,稱為“六卿”,晉國的實權(quán)由六家大夫把持,,他們各有封邑地盤,各有私家兵馬,,委任郡縣官員,各有家相,、家將,儼然成了國中之國,,一個個就跟小諸侯一樣,,國君手里的直屬地盤與兵馬法爾沒有多少,這一點和周天子與各諸侯國的情形差不多,,晉王就像縮小版的周天子,,各家就像縮小版的諸侯國。后來欒,、中行兩家被打垮,剩下智,、趙、韓,、魏四家,,其中智家勢力最大,因此智家領(lǐng)銜執(zhí)掌了晉國朝政,。
智伯瑤執(zhí)政后,,對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后來被楚國奪去了霸主地位。我們要振興晉國,,重新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歸給公家,以壯大國家的實力,。我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晉公,,你們呢,?”
三家大夫都不愿獻出封邑,可是心不齊,,韓康子率先獻了,,魏桓子見韓家獻了,隨后也獻了,,于是智伯瑤就去問趙襄子,。
趙家的封地不同于智、韓,、魏三家均來自于晉國本國,,他們處于晉國最北端,所獲封地原來很小,,現(xiàn)在的成就大部分是歷代趙大夫頑強拼搏從北部戎狄手里奪得的,。在趙襄子父親趙簡子的時候,為了得到代戎所居住的代地,,趙簡子把他的女兒嫁給了代戎王,,趙簡子去世時,趙襄子通知代戎王前來舉喪,,在宴會上,,趙襄子命其廚師在敬酒時以加大特制的酒器銅枓擊碎了親姐夫代戎王的頭顱,然后出兵攻占了群龍無首的代地,,趕走了代戎人,。趙家的土地,除了趙城(山西洪洞)那一小塊是周穆王封給其先祖造父的,,其他可謂每寸都來之不易,,還滿帶著血腥。故而趙襄子強硬地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chǎn)業(yè),,到手的東西說什么也不能交出來,。”智伯瑤回報晉出公,,晉出公大怒,,命智家和韓、魏一起發(fā)兵攻打趙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率領(lǐng)三家人馬直奔趙家。
趙襄子寡不敵眾,,就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依城堅守,。智伯瑤率三家人馬把晉陽團團圍住,三家兵士攻城時,城頭箭如飛蝗落下,,三家人馬沒法前進,。晉陽城憑著弓箭死守了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沒能攻下來,。
智伯瑤看到晉陽城東北的晉水想出一個主意,,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挖一條河,直通到晉陽,,并在上游筑壩攔水,,這時正趕雨季,水壩很快水滿,,智伯瑤命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大水直沖晉陽,灌到城里,,老百姓連灶頭都被淹在水里,,不得不把鍋掛起來做飯??蓵x陽百姓都恨智伯瑤,,寧可淹死也不投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察看水勢,,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兩人說:“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墻一樣能攔住敵人,現(xiàn)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p> 韓康子和魏桓子心里暗暗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南)旁邊也各有一條河道,,晉水既能淹晉陽,說不定哪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同樣命運,。
晉陽被大水淹了后,,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家相張孟談?wù)f:“民心固然沒變,,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就保不住了,?!?p> 張孟談?wù)f:“我看韓家和魏家追隨智伯瑤也不是心甘情愿,我找他們兩家說說去,?!?p> 當(dāng)晚,張孟談偷偷出城,找到韓康子,、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jīng)張孟談一說,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過三更,,智伯瑤正在營里睡覺,猛然間聽見一片喊叫聲,,連忙爬起來,,發(fā)現(xiàn)衣裳和被子全濕了,定睛一看,,兵營里全是水,,他還以為堤壩決口灌到自己營里來了,趕緊叫兵士去搶修,。但是不一會兒,,四面八方卻響起了戰(zhàn)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沖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和淹死不計其數(shù),,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人馬逮住殺了,。
韓,、趙、魏為了免除后患,,攻破智氏封邑殺智伯家族二百余口,,智家的土地被三家平分。晉出公大怒,,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韓,、趙,、魏三卿聯(lián)手攻打晉出公,晉出公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結(jié)果病死在路上,三家又把晉國其他土地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打發(fā)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nèi)曳鉃橹T侯,。周威烈王無力干預(yù),只得做順?biāo)饲?,把三家封為諸侯,。
這個時候,經(jīng)過長期的兼并戰(zhàn)爭,,無數(shù)個諸侯國都被滅掉了,,華夏圈只剩下了十幾個國家,其中秦,、齊,、楚、燕加上晉國新分裂出來的韓,、趙,、魏三國最為強大,史稱“戰(zhàn)國七雄”,,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鑒》時,,將此列為春秋時代和戰(zhàn)國時代的分界點。
無獨有偶,,在三家分今后不久,,另外一個出過霸主的國家齊國也發(fā)生了巨變,陳完的后代田氏取代了姜子牙的后裔姜氏成為齊國國君,。齊國的情況,,和晉國簡直一模一樣,也是貴族坐大,、君權(quán)旁落,,齊國的田氏和晉國的智氏差不多,只不過田氏比智氏聰明,,不像智氏那樣得罪人,,相反盡干收買人心的好事,從而一家獨大,,最終取代了姜氏,。因此齊國沒有像晉國那樣分裂,只不過國家換了主人,。
當(dāng)初陳完從陳國來到齊國,,齊桓公讓他擔(dān)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并封給他一個叫“田”的地方,,陳完改氏為田,。田完之后,田氏家族世襲工正之職,,田完生穉孟夷,,穉孟夷生閔孟莊(田嬰),閔孟莊之子田文就是孟嘗君,。孟嘗君才華橫溢,,把持了齊國大權(quán),后來為齊泯王所忌,,被網(wǎng)羅罪名而打壓,。孟嘗君生子須無,須無生田桓子,。田恒子在齊莊公時力排眾議力諫莊公出兵伐衛(wèi),、晉,并取得勝利,,齊莊公將自己的女兒孟姜嫁給了他,。田桓子生有五子:田武子(田開)、田僖子(田乞),、陳昭子(田昭),、田書、子亶,。其中田書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封于樂安,賜姓孫氏,,他便是武圣孫武的爺爺,。齊莊公之后,齊景公喜奢侈而厚賦重刑,,公室倉廩中布,、帛、稷,、粟都放得腐爛,,生了蟲子,人民卻生活無著,,餓殍載道,,勞役不止,抗?fàn)幍娜嗣癖绘?zhèn)壓,,遭到砍腳的人不知多少,,遇到災(zāi)情也不去賑濟,。田桓子適應(yīng)形勢,為公家收稅糧時用小斗,,而私人向人民貸糧時用大斗,,但收貸時卻也用小斗,致使人民痛恨國家和國君而對田氏感恩戴德,,由此得到了齊國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百姓心向田氏,田氏日益強大,。齊景公三十二年,,一天晏嬰陪景公坐在路寢,景公看著豪華的宮殿嘆氣說:“多么漂亮的宮室??!我死后誰會據(jù)有這里呢?”晏嬰說:“恐怕是田氏了,田氏雖然沒有大的德行,,而對于民眾有施舍,。他從公田征稅就用小的,而對民眾施舍就用大的,。君主征稅多,,田氏施舍多,民眾都?xì)w向他了,。您的后代如果稍稍怠惰,,那么國家就要成為他們的國家了?!本肮犃藛枺骸斑@事可怎么辦?”晏子答道:“只有禮可以制止這個,。如果嚴(yán)格禮制,私家的施舍不可以趕上國家,,而國家遵循禮制,,民眾就不遷移,農(nóng)夫就不挪動,,工商之人就不改行,,士就不失職,官吏就不怠慢,,大夫不占取公家的利益,。”景公說:“我知道了,?!本肮苜澰S晏子的主張,也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不甚得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公元前545年,田氏聯(lián)合鮑氏,、欒氏,、高氏共同擊敗了執(zhí)掌國政的慶氏,齊國自此改由欒氏,、高氏執(zhí)政,公元前532年,,田氏又利用欒氏,、高氏之間的矛盾,聯(lián)合鮑氏擊敗欒氏,、高氏,,把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孫們召回國內(nèi),歸還其原有的封地財產(chǎn),,從而取得公族的支持,。數(shù)十年間,齊國民心背離姜呂氏,,如流水般地歸往田氏門下,。
齊景公和田恒子差不多同時離世,齊景公去世時,,讓國夏,、高張二相輔佐兒子晏孺子,田恒子的兒子田乞非常不高興,,于是就圖謀想立與田氏關(guān)系好的景公另一為兒子陽生為君,。晏孺子即位后,陽生逃到了魯國,,田乞假裝擁護晏孺子和高,、國二相,暗地里卻在大夫中間挑撥高,、國的關(guān)系,,并不斷在大夫們面前說他們壞話,進而挑唆大夫們說:“高張很可怕呀,,趁他還沒動手我們先干吧!”大夫們都依從他,。于是田乞和大夫們領(lǐng)兵進入宮廷,驅(qū)逐了高張,、國夏,,派人到魯國迎回陽生,把陽生藏在家,。田乞邀請大夫們聚會飲酒,,大夫們來后,,田乞把陽生裝在口袋里,放在中央座位上,,飲酒中打開口袋放出陽生說:“這才是齊國的國君呀!”大夫們都俯身拜見,,遂即訂盟擁立陽生,只有鮑牧說:“大夫們忘記景公的遺命了嗎,?”大夫們想反悔,,陽生就叩頭說:“看我可以就立我,不可以就算了,?!滨U牧恐怕災(zāi)禍落到自己身上,就重新說:“都是景公的兒子,,怎么不可以呢,。”終于在田氏家中立陽生為國君,,這就是齊悼公,。于是田乞派人把晏孺子趕到駘并殺死。悼公即位后,,田乞出任相國,,獨攬齊國大權(quán)。
田乞去世,,他的兒子田成子繼之為相,。鮑牧終因與齊悼公不和,殺死了悼公,,齊國人共同擁立悼公的兒子壬為君,,是為齊簡公。田成子與監(jiān)止一起為左右相,,輔佐簡公,。因為監(jiān)止受到簡公寵信,田成子心中嫉妒,。子我是監(jiān)止的同族,,田氏的遠房同族田豹侍奉子我而受寵,子我對他說:“我想把田氏的直系子孫都?xì)⒌?,讓你來接續(xù)田氏宗族,。”田豹說:“我只是田氏的遠房啊,?!比缓筇锉獙μ锍勺痈呙苷f:“子我將要誅滅田氏,如果田氏不先下手,災(zāi)禍就要到來了,?!弊游易≡诤喒珜m里,田成子便乘車人宮逐殺子我,。子我閉門相拒,,時簡公正與寵妃在檀臺飲酒作樂,聽說田成子帶兵入宮,,便欲驅(qū)逐他,,太史子余說:“田成子不敢作亂,他是要為國除害,?!焙喒犃藳]有行動。田成子出宮后,,聽說簡公曾發(fā)怒,恐怕自己要被殺,,就想出外逃亡,。田子行說:“遲疑不決,是事業(yè)的大敵,?!碧锍勺佑谑窃俣裙糇游摇W游衣暑I(lǐng)他的部下與田成子對攻失敗,,被田成子殺死,。齊簡公聞訊出逃,田成子率部下追到徐州,,把齊簡公殺掉了,。于是,田成子讓簡公的弟弟驁即位,,這就是齊平公,。
田成子擁立了齊平公,操縱了齊國實權(quán),,他選擇齊國七尺以上的女子入為嬪妃,,數(shù)以百計,于是等到田成子去世時,,有子七十多人,,田家如云的子弟都成了卿大夫,田氏幾乎已經(jīng)擁有了齊國,。
齊康公即位時,,他沉溺酒色不理朝政,即位十四年玩樂十四年,,朝政完全把持在田氏的田和手中,。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弊罱K田和把齊康公遷出王宮,,在海濱給了他一座城做食邑。齊康公十八年(公元前387年),,田和與魏文侯在濁澤相會,,求他代告周天子,請列為諸侯,。魏文侯派使臣報告周天子,,周天子看到自己反正已經(jīng)什么事情都管不了了,就順?biāo)浦塾枰詼?zhǔn)許,。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到此,,齊國的呂氏政權(quán)被田氏所取代。
陳田氏這一家,,后來有一支改姓王,,出了代漢的王莽,王莽追尊自己的始祖陳胡公為“統(tǒng)祖”,,追尊自己的祖先田安為“王祖”,。
在晉國裂變的三個國家中,魏國領(lǐng)土位于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陜西東部、河北南部,、江蘇北部地區(qū),,它西鄰秦國,東鄰齊國和宋國,,西南與韓國接界,、南面與楚國接壤,北面是趙國,。由于魏國處于列國最中心,,夾縫之中四面受敵,故而亟需圖強,。
魏文侯大膽提拔然才,,西門豹就是他從平民中提拔的。西門豹赴任鄴縣令,頭一件事就是召集地方上年紀(jì)大的人,,問老百姓的疾苦,。這些人說:“我們苦于給河神娶媳婦,因為這個事我們都越來越貧困,?!蔽鏖T豹問怎么回事,這些人回答說:“鄴縣的三老,、廷掾每年都在國家賦稅之外向老百姓加征幾百萬,,用其中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媳婦,然后和祝巫一同分剩余的錢,。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小戶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說‘這女子合適作河伯的媳婦’,。馬上下聘禮娶去,,裝飾點綴好床鋪枕席,讓這個女子坐在上面,,然后使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著,漂了幾十里便沉沒了,。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擔(dān)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們?nèi)?,因此大多帶著自己的女兒遠遠地逃跑,。也因為這個緣故,城里越來越空蕩無人,,以致更加貧困,,這種情況從開始以來已經(jīng)很長久了。他們說:‘假如不給河伯娶媳婦,,就會大水泛濫’,。”西門豹說:“到了給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邊去送新娘,,有幸也請你們來告訴我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這個女子?!边@些人說:“好,。”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到河邊與長老相會,。三老,、官員、有錢有勢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會集在此,,看熱鬧來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女巫帶著十來個女弟子,,都身穿絲綢的衣服,。西門豹說:“叫河伯的媳婦過來,我看看她長得漂亮不漂亮,?!比藗兎鲋@個女子出了帷帳,走到西門豹面前,。西門豹看了看這個女子,,回頭對三老、巫祝,、父老們說:“這個女子不漂亮,,麻煩大巫為我到河里去稟報河伯,需要重新找過一個漂亮的女子,,遲幾天送她去,。”立即派差役們一齊抱起大巫婆,,把她拋到河中,。過了一會兒,說:“巫婆為什么去這么久,?叫她弟子去催催她,!”又把她的一個弟子拋到河中。又過了一會兒,,說:“這個弟子為什么也這么久,?再派一個人去催催她們!”又拋一個弟子到河中,??偣矑伭巳齻€弟子。西門豹說:“巫婆,、弟子,,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稟報清楚,。請三老替我去說明情況,?!庇职讶蠏伒胶又小N鏖T豹插著簪筆,,彎著腰,,恭恭敬敬,面對著河站著等了很久,。長老,、廷掾等在旁邊看著的都驚慌害怕。西門豹說:“巫婆,、三老都不回來,,怎么辦?”想再派一個廷掾或者豪長到河里去催他們,。這些人都嚇得在地上叩頭,,而且把頭都叩破了,額頭上的血流了一地,,臉色像死灰一樣,。西門豹說:“好了,暫且留下來再等他們一會兒,?!边^了一會兒,西門豹說:“廷掾可以起來了,,看樣子河伯留客要留很久,,你們都散了吧,離開這兒回家去吧,?!编捒h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驚恐,從此以后,,不敢再提起為河伯娶媳婦的事了,。西門豹接著就征發(fā)老百姓開挖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水引來灌溉農(nóng)田,,田地都得到灌溉。老百姓開渠稍微感到有些厭煩勞累,,就不大愿意。西門豹說:“老百姓可以和他們共同為成功而快樂,,不可以和他們一起考慮事情的開始?,F(xiàn)在父老子弟雖然擔(dān)心因我而受害受苦,但期望百年以后父老子孫會想起我今天說過的話,?!敝钡浆F(xiàn)在鄴縣都能得到水的便利,。
魏文侯為使國家強大,,效仿齊桓公和管仲的稷門學(xué)宮,在魏國開了西河學(xué)堂,,專門將孔子的弟子子夏請到魏國來教學(xué)。三晉地區(qū)此前對儒家文化是不夠推崇的,,子夏來到后,,儒家文化開始影響到三晉乃至西方的秦國。子夏拜孔子為師,,頭一次看到孔子非常吃驚,,因為孔子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老頭子,相貌不英俊,,身材不壯碩,,談吐也只是普通而已。子夏就想:“我的老師是天下最有名的良師,,可是看來并沒有什么特異之處呀,!會不會是傳言太過頭呢?”子夏觀察自己的同學(xué),,許多人身材相貌比老師英武,,談吐和聰明也不輸給老師。有一天,,子夏忍不住跪在老師的身邊問:“老師呀,!您覺得顏回的為人怎么樣?”孔子說:“顏回的仁義比我好,?!薄澳敲矗X得子貢為人怎么樣,?”“子貢的口才比我好多了,。”“那么,,子路的為人又如何呢,?”“子路的勇敢遠遠的勝過我呀!”“那么,,子張的為人又如何呢,?”“子張的為人莊重是我萬萬不及的呀?!弊酉谋緛硎枪蛑?,這時吃驚的跳起來說:“老師,,這就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問題。這些學(xué)生都比您好,,為什么他們要拜在你的門下學(xué)習(xí)呢,?”孔子笑了起來,說:“來,,你不用跪著,,也不用站著,坐下來,,讓我告訴你,。顏回的仁義心很強,但是不知道變通,;子貢的口才很好,,但是不夠謙虛;子路非常的勇敢,,但是不懂的退讓,;子張為人莊重,但是和人合不來,。這些學(xué)生,,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我可以看出他們的長處和短處,,發(fā)掘他們的優(yōu)點,改善他們的缺點,。他們雖然都有比我強的地方,,卻并不是完善的,這是他們一直跟著我,,不愿離開我的原因啊,。”子夏從孔子那里領(lǐng)略了什么叫辯證法,。子夏在孔子的門生中,,頗具異端風(fēng)格,他曾經(jīng)提出非常出“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思想,,子夏不像顏回,、曾參輩那樣恪守孔子之道,,他關(guān)注的問題不是“克己復(fù)禮”,而是與時俱進的當(dāng)世之政,,其所推崇的當(dāng)世之政,,就是要緊跟時代和潮流,,根據(jù)時代的變化來改變自我的思想,甚至改變國家的制度,。魏文侯將子夏拜為老師,,在子夏執(zhí)教之余,常常向他請教有關(guān)政務(wù),,子夏因為主要致力于教學(xué)和理論研究,,就向魏文侯推薦了他帶來的學(xué)生李悝和吳起。魏文侯當(dāng)即對二人委以重任,,吳起因為專注研究軍事,,便被委任去掌兵為將,李悝則被委任從政,。
魏文侯對李悝說自己一心想盡快使國家富強起來,,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總覺得達不到理想的目標(biāo),,問李悝怎么辦,。李悝深思熟慮后,提出了“盡地力”的農(nóng)業(yè)政策:一是鼓勵農(nóng)民勤勞耕作,,提高產(chǎn)量,,適當(dāng)減輕徭役和賦稅,給他們一定的利益,。同時,,鼓勵他們開墾荒地,把田頭道邊的土地充分利用起來,,擴大耕種面積,,實現(xiàn)糧食增產(chǎn)。二是搞綜合開發(fā),。針對當(dāng)時魏國糧食品種單一的狀況,,鼓勵農(nóng)民根據(jù)地勢和土壤的不同,選種不同的作物,,發(fā)展多種作物兼種和套種,,能種瓜的種瓜、會養(yǎng)桑的種桑,、善植麻的種麻,,實現(xiàn)多種經(jīng)營,做到人盡其才,,地盡其利,。李悝的話切中時弊,也切實可行,。要改革就得動根本,。在私有制時代,,土地就是最大的資源。把土地資源盤活了,,就能解決好百姓的吃飯問題,。魏文侯一聽這個策略有理有據(jù),就讓李悝全權(quán)負(fù)責(zé)國內(nèi)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改革,。李悝立馬發(fā)布文告,,老百姓們立即動手,打破舊有的阡陌封疆,,不斷開墾土地,。隨著土地面積的擴大,糧食產(chǎn)量大增,,農(nóng)民過上了安穩(wěn)的生活,,國庫收入也隨之得到大大提高。
為了讓農(nóng)民持續(xù)增收,,李悝奏請魏文侯,,實行“平糴法”,豐年由國家平價收購,,使糧價不至于暴跌,,荒年時再平價出售,保證糧價不暴漲,。這個政策執(zhí)行下來,,市場上的糧價一直很穩(wěn)定。百姓安居樂業(yè),,生活安定,,國家收入穩(wěn)中有升。
經(jīng)濟改革要往前推進,,就得著手政治改革,,破除“腸梗阻”。為此,,李悝提出“選賢任能,,賞罰分明”的國策,主張不論貴族還是平民,,只要有治國安邦的才能,,都可以在朝廷做官,領(lǐng)取相應(yīng)的俸祿,。官員要各司其職,,有功必賞,有罪必罰,不徇私情,。凡無功而作威作福的,,即使是貴族也必須除官消爵,,取消俸祿,。這種按功勞大小和對國家貢獻多少授予官職和爵位的政策,打破了舊的世卿世祿制,,在人才的使用上做到了公允平等,、獎懲分明,很快吸納了天下人才涌向魏國,,提高了國家機構(gòu)的辦事效率和官員的素質(zhì),,魏國上下形成了勵精圖治的良好局面。李悝的政治改革也獲得了巨大成功,。
為了持續(xù)推進改革,,保護改革來之不易的成果,就需要把改革中成功的經(jīng)驗,、做法形成制度,、固化下來,李悝又開始了依法治魏的嘗試,。他在參照以往的法令,、吸納各國法令精華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魏國的實際,,編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經(jīng)》,。《法經(jīng)》分為盜,、賊,、囚、捕,、雜,、具六篇。
富國必須有強軍作保障,。在走富國之路的同時,,李悝也重視強軍為本。他自己不懂軍事,,于是便通過吳起實行軍改,。李悝、吳起軍改的目的是建立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常備軍,。吳起提出的選軍士標(biāo)準(zhǔn)是:軍士需身穿三甲(脛甲,、上身甲、股甲),肩負(fù)二十石之弓,,帶五十支箭,。扛長矛,、頭帶盔甲,,佩劍,備三天糧食,,半天行走一百里,。一旦選中,便享受優(yōu)厚的待遇,,免除全家徭役,,并獎給田宅。這樣精選出來的將士,,個人素質(zhì)都很過硬,,又無后顧之憂。這就是“武卒制”,。于是,,軍隊迅速煥發(fā)出向心力,不斷發(fā)展壯大起來,。短短幾年間,,魏國這支強大的軍隊的戰(zhàn)斗力震懾了其他各國,使得“秦兵不敢東向”,,各國不敢與之爭鋒,。
魏文候放手讓李悝大膽改革,使得子夏的政治理念和李悝的政治抱負(fù)得以施展,。這個有效的領(lǐng)導(dǎo)集體,,在那個時代從四個方面起到了“破冰”作用:打破傳統(tǒng)井田制度;通過國家權(quán)力干預(yù)市場秩序,;把世襲制改成按能與功受職受祿,;明確把法律制度作為治國準(zhǔn)則,開啟了依法治國的先河,。
這樣一場涵蓋了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全方位的改革,,直接沖破了舊制度的束縛,,激發(fā)出人民無限的改革熱情,使魏國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國力日益強大,,成為戰(zhàn)國初期一個強盛的國家。李悝變法開啟了戰(zhàn)國大變法運動的序幕,李悝變法使魏國迅速強大起來,,并對其他各國產(chǎn)生示范效用,,引起各國很大震動,從而引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全國性變法,。之后各國紛紛變法圖強,,最終匯成了一股時代潮流,形成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成效最顯著的一場變法運動,。這場變法的許多做法,,對后世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因此許多學(xué)者把這場改革的主要倡導(dǎo)者李悝稱作法家鼻祖,。
法家鼻祖竟然出自于儒家,,豈非灼灼怪事?其實,,春秋時代那些大家,,都是并不分派的學(xué)者、思想家,,這里面最具智慧的當(dāng)屬老子李聃,,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以及頗具傳奇色彩的鬼谷子等都是老子的學(xué)生,,諸子百家其實都源于道家,所謂這家那派,,乃是后世人所標(biāo)榜,。分家分派,固然突出了其中某項學(xué)術(shù),,但是也禁錮了思想思維的奔放,。
李悝變法的四項主要內(nèi)容,前兩項是效法春秋時齊國的管仲,;后一項主要是吳起的作用,,李悝的突出貢獻在于《法經(jīng)》,在其后整個中國封建社會里,,《法經(jīng)》都是被后世各類學(xué)者推崇的法律典范,。
變法后強大起來的魏國,首先挑戰(zhàn)霸主楚國,,對這個龐然大物竟然戰(zhàn)而勝之,,把楚國打得一路向南退縮,魏國奪取了楚國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大有恢復(fù)昔日晉國風(fēng)采取代楚國成為霸主之勢,。
相形之下,,秦國自秦厲公開始,也出現(xiàn)類似晉國,、齊國的貴族做大,,甚至出現(xiàn)了秦懷公被大臣逼迫自殺的重大事件,其后幾代國君都想勵精圖治,,發(fā)動變革,,皆因貴族們的遏制而未能實現(xiàn),由此積貧積弱,。
公元前409年,,因變法強大起來的魏文侯,以吳起為大將,,率兵攻打秦國,,奪取了臨晉(今陜西省大荔縣東南)、元里(今陜西省澄城縣南),、洛陰(今陜西省大荔縣西南),、郃陽(今陜西省合陽縣東南)等五城,并長驅(qū)直入至鄭(今陜西華縣),,秦國只得放棄了河西之地,,退至洛水,沿河修建工事加以防守,。魏國占有了河西地區(qū),,在那里設(shè)立了西河郡,由吳起擔(dān)任郡守,。
河西之地位于黃河洛河之間,,土地肥沃,西北銜接秦人崛起之地,,東方直聯(lián)三晉之地,,是卡住關(guān)中平原與河?xùn)|地區(qū)的咽喉地帶。此地對秦國太重要了,,不奪回來寢食難安,。于是,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舉全國之力,,召集了五十萬秦人參軍,大舉進攻河西重鎮(zhèn)陰晉,,試圖奪回河西之地,。
然而,,秦國遇到的是中國史上的第一位神勇悍將吳起。吳起不同于軍事理論家武圣孫武,,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悍將,。吳起帶兵有方,他主政河西期間,,每年都請國君魏武侯前來舉行一次表彰宴會,,讓立大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銀貴重餐具,,豬、牛,、羊三牲皆全,;讓立次功者坐中排,貴重餐具及肉食適當(dāng)減少,;讓無功者坐后排,,不用貴重餐具,,每人只給幾片肉,。宴會結(jié)束后,他還在大門外論功賞賜有功者家屬,。此法施行了三年,。因此秦軍一攻河西,立即有成千上萬名沒立過功的士兵不待吳起命令便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戰(zhàn),。吳起率領(lǐng)五萬名魏“武卒”,,反擊秦國。魏武侯給他加派了戰(zhàn)車五百乘,,騎兵三千,。
面對秦國驚人的五十萬大軍,吳起率領(lǐng)魏武卒勇猛沖殺,,反復(fù)沖擊,,魏軍人數(shù)雖少卻全是裝備精良的武卒,人人爭功,、個個奮勇,,秦國兵雖多卻全是匆促簡單武裝的農(nóng)民,在這場裝備士氣訓(xùn)練存在絕對差距的戰(zhàn)爭中,,秦軍被吳起的武卒擊穿軍陣,,五十萬秦軍大敗而逃。
陰晉之戰(zhàn)是一個很鮮明的對比,,一方面是全副武裝武力值達到戰(zhàn)國頂峰的五萬魏武卒,,一方面是烏合之眾五十萬秦國農(nóng)民大軍,。這充分顯示出當(dāng)時秦國的弱雞國力。那場戰(zhàn)爭,,表面上好像是魏國對秦國是以少勝多,,其實是魏國以強勝弱。
經(jīng)此一戰(zhàn),,河西之地遂成秦國永久的痛,。陰晉之戰(zhàn),秦國不但老本幾乎被打沒,,而且在諸侯中也丟盡了面子,。
奪取河西之后,魏國又北上攻滅了中山國,。中山國在趙國北面,,處于燕趙齊三國之中,魏國為什么跨過趙國去跨國攻打中山國呢,?緣于中山國一個人,。
中山國是鮮卑白狄部落,最早在陜北綏德,,與華胥氏同源,,與黃帝同姓姬,后遷移到太行山中部,。雖然與周人祖先一樣都姓姬,,但因不屬黃帝一支,故而當(dāng)周成王在岐陽舉行諸侯盟會時,,天下百多諸侯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而來,,盛況空前,但鮮卑白狄國君卻無緣參加正式會議,,被安排在灶房與楚君熊繹一起生火溫酒守燎,,足見其待遇與被稱之為南蠻的楚國差不多,被視為北狄,。
中山國有個樂羊,,此人文武全才,娶了一個很有學(xué)識的女人做夫人,。她對樂羊說:“自古成偉業(yè)者,,都不拘于兒女情長,夫君若要成大事,,應(yīng)該去大國求學(xué),。”鑒于魏國風(fēng)頭最勁,,于是樂羊子到了魏國,,當(dāng)時魏國有個翟璜,,為魏文侯陰間了許多人才,包括李悝,、吳起,、西門豹等等,由于引薦人的舉足輕重,,樂羊很快在魏國做了官,。經(jīng)歷了魏國占領(lǐng)秦國河西之地大敗秦國的輝煌,心氣很高的樂羊,,也想建功立業(yè),,便通過翟璜,向魏文侯表示愿意統(tǒng)領(lǐng)魏軍去攻滅自己的祖國中山國,,疇疇滿志的魏文侯自然樂得其成,,便馬上答應(yīng)了。
魏國要伐中山,,首先得趙國同意,,而趙國則及其緊張。此時,,三家分晉后的趙國,,為了便于參與中原事務(wù),把國都從晉陽簽到了中牟,,魏國要想攻打中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從趙國舊都晉陽出太行八陘之一的井陘進入中山,,一條是從河南國中牟、邯鄲北上,,無論走哪條路徑,,都事關(guān)趙國安危。為此趙國進行了朝會討論,,最后一致認(rèn)為,,中山國雖然不大但實力頗強,魏國勞師遠征不可能拿下中山國,,即使攻克了中山國也難以持久占有,,最后會便宜趙國,不如就讓他們跨越趙地去攻中山,,則趙國大可漁翁得利,。
趙國一點頭,魏文侯立即讓樂羊為主將,、翟璜的兒子翟角為副將,,太子魏擊為監(jiān)軍,,經(jīng)趙國邯鄲郡兵發(fā)中山。另外吳起統(tǒng)領(lǐng)的河西軍作為偏師也出師一部從晉陽方向牽制中山國,。
果然,魏軍攻打中山國遭到強力抵抗,,如果不是樂羊生于中山是個中山通,,又有戰(zhàn)神級的吳起在側(cè)翼牽制,魏軍中山的攻伐恐怕就無功而返了,。
中山國的抵抗,,比河西之戰(zhàn)中的秦國強勁得很多,但是魏武卒神勇無比,,代價慘痛仍逐步拿下了中山的一座座城邑,。經(jīng)過三年漫長的征戰(zhàn),樂羊的大軍與吳起的偏師終于會師在中山國都城顧城(今河北定州)之下,,魏軍迎來進入中山以來最艱苦的一次攻堅戰(zhàn),。
魏軍在顧城四周建造起云車,高度比城墻還高,,站在其上可以俯瞰顧城里中山軍的分布情況,。當(dāng)晨曦的曙光照耀在顧城城頭,戰(zhàn)鼓聲震天響起,,魏軍冒著雨點般矢石勁箭,,從四方八面發(fā)動一波接一波的攻擊,用沙石填平主城門外的一大截護城河,,終于攻破中山國都城,,樂羊盡收中山府藏寶玉,滅了中山國,。趙國沒想到魏軍如此生猛,,整個天下也為魏武卒的威力而吃驚。
但果如趙國所料,,在中山國呆了幾年后,魏國遭到齊國,、楚國,、秦國的三面夾擊,最后因無暇北顧兒不得不拋棄了中山,,白狄人又復(fù)國了,但是被趙國趁機拿走了不少國土,,為了便于掌管從中山國拿到的國土,,趙國又將國都從中牟搬到了邯鄲。
如同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一樣,,似乎天將降大任于秦國,,也必先苦其國運,,勞其軍民,。失敗乃成功之母,由于陰晉之戰(zhàn)的失利,,打醒了秦國上下,。
繼任國君秦孝公看到這個從晉國分出來的新國家居然能夠吊打自己這個曾經(jīng)出過霸主的傳統(tǒng)大國,倍感沉痛,,于是思變,。恰在這個時候,商鞅從魏國投奔而來,,此人熟知魏國變法之情,,于是秦孝公決定用商鞅變法圖強,。
秦孝公想用商鞅想變法,,但又怕國人異議,于是便召開朝會,,命臣工們商議此事,。
果然,大臣甘龍,、杜摯立即站起來反對,,他們認(rèn)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意思是如果沒有把握獲得十足的收益,,就不要輕易改變歷來一貫遵循的祖宗成法,。還說:“法古無過,循禮無邪,?!?p> 商鞅站起來針鋒相對說:“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fù),,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彼鲝垺爱?dāng)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p> 隨后,,爆發(fā)一場激烈的舌戰(zhàn)。
商鞅出身于衛(wèi)國公族,,年輕時喜歡刑名法術(shù)辯論之學(xué),,曾師從雜家尸佼,后又師從于謀略大師鬼谷子,,博學(xué)廣聞,、能言善辯,后來入魏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期間深受李悝、吳起影響,。公叔痤每有大事總與商鞅一起謀劃,,總能獲得成功,于是他病重時便向魏惠候推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dān)任國相治理國家?!庇謱ξ夯莺蛘f:“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蔽夯莺蛘J(rèn)為公叔痤老邁年高,,病入膏肓語無倫次,于是并不采納,。公叔痤就轉(zhuǎn)而讓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聽說秦孝公正四下招賢,于是便攜帶李悝的《法經(jīng)》來到秦國,,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君主之策,。孝公第一次見商鞅,,認(rèn)為商鞅高談闊論、泛泛而語,、不著邊際,,聽了一會兒就睡著了,一連三次皆如此,。商鞅沒有氣餒,,最后以“伯術(shù)”為題展開話題,正中孝公下懷,,兩人交談三天三夜,,孝公尤不過癮,最后決定用商鞅來變法,。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他創(chuàng)建鬼谷門派,,長于持身養(yǎng)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cè)嶂畡?,通曉縱橫捭闔之術(shù),,獨具通天之智。鬼谷子身懷曠世絕學(xué),,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xué)問,是縱橫家的鼻祖,,是集道家,、思想家、謀略家,、兵家、陰陽家、法家,、名家于一身的百科式人物,,他的智慧教育了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白起,、樂毅,、田單、李牧,、王翦,、毛遂、呂不韋等眾多風(fēng)云人物,。
據(jù)說鬼谷子姓周或姓趙,,相傳趙家將女兒許配給了周家,然而周家父母相繼去世后家境敗落,,趙家便悔婚毀約,,家公子氣惱加相思,病亡于黃泉,,趙家女聞其噩耗,,趕到周家公子墳前,悲號不止,,因哀痛過度,,哭昏過去,恍惚中好像周家公子要求她把墳前的一株稻谷帶回家去,,趙家女蘇醒后,,見身邊果稻谷一株,于是帶回去淘米吃了,,趙家女因此懷孕,,生下一個男孩,這就是被后世尊為神的一代曠世奇才鬼谷子,。趙家女因鬼生谷,,因谷生子,故將其取名鬼谷子,。
關(guān)于鬼谷子出身,,被后世人傳說得神乎其神,實際上他主要是參透了老子的哲學(xué)思想,,再加上他自己的聰明智慧創(chuàng)造,。鬼谷子還曾在云夢山與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翟一起采藥修道,墨子不娶妻不養(yǎng)子,云游天下濟人利物救危扶窮,,鬼谷子則通天徹地,,其學(xué)問之淵博,無人能及:“一曰數(shù)學(xué),,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xué),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游學(xué),,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dāng);四曰出世學(xué),,修真養(yǎng)性,,服食導(dǎo)引,卻病延年,,沖舉可俟,。”是故兵法家尊他為圣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圣,,科學(xué)家尊他為先師,,法家尊他為大師,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有那么神奇嗎,?恐怕主要是參透了老子順勢而為,、隨機應(yīng)變、善于把握矛盾正反兩面的哲學(xué)精髓,。他教出來的徒弟其實也因人而異,,從事軍事,、政治、商業(yè)的都有,,包括龐涓這樣的敗軍之將,。俗話說師父領(lǐng)進門、修行在個人,,每個人的成就,并不完全取決于老師,,而且取決于自身的領(lǐng)悟與發(fā)揮,,鬼谷子之于老子恐怕也是這樣,在某些方面可謂比之老子青出于藍,。
面對鬼谷子教出來的說客出身能言善辯的商鞅,,甘龍、杜摯等無論如何也說不過他,,一番交鋒,,紛紛敗下陣來,最后都被商鞅說得張口結(jié)舌,,無話可說,。
于是,秦孝公拍板定案:“變法,?!?p> 商鞅伏案苦作數(shù)晝夜,先行擬就一份《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nèi)容是:刺激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抑制商業(yè)發(fā)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nóng)業(yè)的社會認(rèn)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特權(quán),,讓貴族也加入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實行統(tǒng)一的稅租制度,。
《墾草令》擬寫就緒,,秦孝公過目認(rèn)可,但沒有立即公布,。因為“削弱貴族,、官吏特權(quán),讓貴族加入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可不是簡單一句話的事情,,能行嗎,?誰愿意輕易放下手中的權(quán)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族怎么可能愿意去干下賤的農(nóng)活?商鞅心里清楚秦孝公擔(dān)心百姓不相信,,于是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并出示布告:“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蓖廴嵋桓颇绢^就給十兩黃金,,這豈不是瘋了嗎,?因此百姓們都感到奇怪,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蹊蹺鬼怪,,沒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布告說:“有能搬的給五十兩金?!敝刭p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就有人壯著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了他五十兩黃金,。
哇,,真的呀?老百姓都驚呆了,,無不領(lǐng)略了商鞅的一言九鼎,。
于是,秦孝公發(fā)布了《墾草令》,,沒有人敢不服從,。
《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后,秦孝公馬上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正式發(fā)布變法措施,,其主要內(nèi)容是:
1、頒布并實行李悝的《法經(jīng)》,,并增加連坐法,,輕罪用重刑;
2,、廢除舊世卿世祿制,,頒布按軍功賞賜二十等爵制度;
3,、重農(nóng)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guī)定生產(chǎn)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nóng)業(yè)為“本業(yè)”,以商業(yè)為“末業(yè)”,,限制商人經(jīng)營范圍,,重征商稅。
4,、焚燒儒家經(jīng)典,,禁止游宦之民。
5,、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
怎么看待這些措施呢?實行《法經(jīng)》不用說,,這是強化社會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德治國,、以禮治國的示范性不足以有效約束民眾,,只有繩之以法才能管理好社會,這是李悝在魏國經(jīng)過了實踐檢驗的,。而增加連坐法,,輕罪用重刑則超出了一般的管理理念。何謂連坐,?那時候民眾編為甲,,每甲十戶,一人犯罪,,全甲同罪,,倘若有人舉報犯罪者,則免除其刑罰,。這太厲害了,,誰還敢犯罪呢?就算你有犯罪的苗頭,,不待官府處罰,,鄰眾們口水都要把你淹死;你剛剛有犯罪舉動,,馬上就會有人告發(fā),。輕罪用重刑不用解釋,應(yīng)該判你一年我判你十年,,看你還敢不敢再犯,。但是這過于嚴(yán)酷了,可以說嚴(yán)酷得超乎尋常,,顯示了商鞅不同于其他變法者的超常強硬,?!皬U除世卿世祿制,頒布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則徹底改變了社會的晉升途徑,,從“出身論”變?yōu)椤肮渍摗?,就是說你出身再高貴,沒有功勞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承襲官爵領(lǐng)取俸祿了,,而無論你出身多低賤,,只要立了功,就能按規(guī)定標(biāo)準(zhǔn)晉升,?!岸染簟笔且詳孬@敵人人頭或俘獲敵人數(shù)量為標(biāo)準(zhǔn)的,比如斬殺幾名就升幾級,,這可太厲害了,,試想那些苦無出路的人,一下子有了晉身之路,,而且標(biāo)準(zhǔn)清晰,,到了戰(zhàn)場上哪個不爭先恐后?就算膽小鬼也會勇氣十足了,。后來的秦軍何以比其他列國強悍,?其實人若非經(jīng)過特殊修練武功超群,能力相差并不大,,憑身體自然條件打起仗來誰打死誰很難說,,而秦軍之所以強悍,與人人能舍死拼命關(guān)系極大,。第三項措施,,則大大有別于管仲,這不能簡單理解為管仲是商人出身而商鞅是公族出身觀念不同,,而主要是變法的目的不同,。管仲的目的不僅是要強國,而且要富民,,使得國家強盛,,人民幸福。而商鞅的目的則完全只在強國,,所以在他眼里,,只有能夠增加國家實物的農(nóng)業(yè)行業(yè)才是根本,而金融商業(yè)等等都是虛幻,。老百姓則在他眼里則都是強國的資源,,他們都是國家的附屬品,而不是普通意義上的人,。所以商鞅的變法沒有任何“仁德”在其中,,嚴(yán)刑峻法乃是充分體現(xiàn),。而焚燒儒家經(jīng)典,則是從意識形態(tài)上一體化,,徹底杜絕所謂“仁者愛人”之類的思想意識,,使人全部都變?yōu)楸涞膰覚C器的零件。禁止游宦之民不僅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有力措施,,而且是掃除了一切于國家不得貢獻的不務(wù)正業(yè)者和閑散人,。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目的在于稅收,。當(dāng)時,,處于邊陲落后地區(qū)又緊連狄戎的秦國,尚未徹底擺脫氏族部落狀態(tài),,試想,,那種群體而居在一起一堆一堆的人,如何精確衡量計算收入和攫取稅賦呢,?
站在國家的角度,,這一系列措施執(zhí)行下來,國家想不強大都難,。
然而正式變法可不同于簡單發(fā)布一個《墾草令》,其阻力不可想象,,有諸多朝堂大臣和王室宗親反對商鞅變法,,若不是秦孝公強硬堅持,商鞅變法隨時可能被叫停,。商鞅變法傷害到的人和群體太多,。有很多大臣認(rèn)為商鞅的變法是****的愚民之策,而秦國宗室則對其削弱貴族勢力怒火滿腔,,普通百姓也有很多人對商鞅變法怨聲載道,,因為商鞅變法剝奪了他們所習(xí)慣的自由寧靜生活,使人變得冷酷無情,。商鞅在朝堂沒有一個是志同道合的同事,,在民間沒有一位知心朋友。起初人們還只是厭惡他排斥他,,隨著變法的深入,,很多人甚至想殺掉他。商鞅的應(yīng)對措施是以一批武力高強的武士貼身保護,,他出門總有幾輛高大戰(zhàn)車,、數(shù)十武士隨行,如果出遠門則配備數(shù)十輛裹著鐵甲的戰(zhàn)車,、安排數(shù)百名武士持戈矛弓弩前呼后擁,。變法實施后,,秦國貴族的權(quán)力被嚴(yán)重削弱,家兵私兵已不復(fù)存在,,調(diào)動國家軍隊達到五十人以上必需有國君的虎符,,因此只要秦孝公不殺商鞅,其他人要殺商鞅是不可能的,。個人保護措施之外,,就是以他所制定的嚴(yán)刑酷法鐵面無私加之于反對派,將他們繩之以法,。最典型的就是太子嬴駟也就是后來的秦惠文王犯了過錯,,按律亦當(dāng)繩之以法,但商鞅再強硬也不能對這個將來的國君施之以刑,,便以太子的太傅也是他叔父公子虔和另一位太傅公孫賈代罪,。商鞅對秦孝公說:“國家的法令必須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頭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師傅應(yīng)負(fù)管教失職職責(zé),,當(dāng)代罪受罰,。”于是把公子虔的鼻梁削了,,致使他八年不敢出門,;把公孫賈臉上刺上字。國君的親弟弟,、太子的親叔叔,、堂堂太傅都被削了鼻梁,此舉之震撼,,是那次搬木頭所不能比擬的,。為此,再無人膽敢公開反對變法,。
商鞅變法后兩年,,秦國就迅速強大起來,未待變法成果夯實,,秦孝公就決定東出河西之地,,撫平秦國之痛,與新霸魏國比劃比劃,,看看誰的變法更奏效,。
恰在秦孝公躍躍欲試的時候,中原由于趙國進攻衛(wèi)國,引發(fā)一場大爭端,。因為衛(wèi)國是魏國的保護國,,因此魏國便聯(lián)合宋國出兵助衛(wèi)。三晉之中,,魏,、韓向來走得近,而趙國自一開始就比較另類,。魏衛(wèi)宋三國聯(lián)軍直搗趙國國都邯鄲,,并將其攻破,令趙王不得不被迫遷都于他處,,派人向齊,、楚求救。
秦孝公決定趁魏軍主力出擊之機,,派偷襲魏國,。秦孝公把統(tǒng)軍重任交給了商鞅。商鞅不負(fù)眾望,,長途奔襲,,直搗魏河西長城重要據(jù)點元里,大敗魏軍,,殲滅守軍七千人,,并占領(lǐng)少梁。而后,,秦孝公又命公孫壯率軍攻打魏國的兄弟之國兼鐵桿盟友韓國,,占領(lǐng)了上枳、安陵,、山氏,插入魏,、韓兩國交界地區(qū),。此兩戰(zhàn)秦軍雖未遇魏軍主力,孰強孰弱尚難以判斷,,但足以證明變法之效果,,因此秦國上下對變法再無異言,從而使得變法得以繼續(xù)深入,。
此時,,齊國也進行了鄒忌改革,齊威共鑒于秦國商鞅變法的成功,,也立志改革,,他思賢若渴,張榜求賢,鄒忌鼓琴自薦,,他用“鼓琴”的節(jié)奏來說明“治國家而弭人民”的道理,,他認(rèn)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濁以春溫”,;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廉折以清”,;彈得“大小相益”,,琴音就協(xié)調(diào)好聽,“治國家而弭人民”是同樣的道理,。接著,,鄒忌又以自身經(jīng)歷提醒齊威公。鄒忌身高八尺多,,身材容貌俊美,,有一天照鏡子對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妻子說:“徐公怎比得上您,。”城北徐公是齊國公認(rèn)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于是又問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妾說:“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來訪,,鄒忌又問客人:“我和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客人說:“徐公不如您,。”徐公來訪,,鄒忌仔細(xì)端詳,,覺得不如他。于是鄒忌對齊威公說:“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rèn)為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rèn)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我不如徐公美,可我的妻子,、妾,、客人卻都說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齊國,,宮中姬妾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中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nèi)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厲害了?!饼R威公說:“說得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dāng)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zé)、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闭顒傄幌逻_,,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guī)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為此,,齊威王很賞識鄒忌,,授給相印,任其為相國,。在鄒忌主持下,,齊國大力實行“鼓勵臣民進諫,,修訂法律監(jiān)督官吏,,嚴(yán)明賞罰,,選薦得力大臣”等各項改革,,國運興盛,,大有恢復(fù)齊桓公時代霸業(yè)之勢,。
齊威公以齊桓公為榜樣,,接到趙國求救,,立即決定予以救援。他委任田忌為主帥,,以武圣人之后鬼谷子的門生孫臏為軍師,,率領(lǐng)軍馳援趙國,。田忌打算直奔邯鄲,孫臏提出“批亢搗虛”策略,,即避實擊虛,。他主張“疾走大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魏國國都,,魏軍勢必回救,,齊軍則可乘其疲憊于路,,一舉擊敗魏軍,,趙國之圍則自動解除,,此亦“圍魏救趙”之計,。于是齊軍向大梁挺進。鑒于如此狀況,,秦孝公又在西邊趁火打劫,,魏軍主帥孫臏的同窗龐涓不得不放棄邯鄲,,回馳大梁,。孫臏則在桂陵設(shè)伏,,截?fù)粑很?。魏軍由于長期在外作戰(zhàn),,已疲態(tài)畢露,,再加以長途跋涉急速行軍,,士兵皆戰(zhàn)意大降,,齊魏一交戰(zhàn),,魏軍戰(zhàn)敗,。
魏軍的主帥為什么是龐涓,吳起哪去了呢,?吳起投奔楚國了,。這么有能力的人怎么投奔他國而去了呢?是為奸人所害,。當(dāng)時魏國的新任國相公叔,,出于對吳起的又畏又忌,便想方設(shè)法趕走吳起,,但思謀多時苦無辦法,。他有個奸猾的門客,,知道他的心思后對他說:“吳起很容易除掉?!惫逭f:“怎么辦呢,?”門客說:“吳起為人有節(jié)操,廉潔而重視聲譽,,你可以先向武侯說:‘吳起是個賢明的人,,我們魏國屬于侯一級的小國,恐怕吳起不想長期留在魏國,?!浜畋厝灰獑枺骸窃趺崔k呢?’你就乘機向魏侯說:‘君侯可以把公主許配給吳起,,他如果愿意留在魏國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愿意留在魏國就必然辭謝。以此就可以探測他的想法了?!缓竽闶孪劝压髡垇?,再把吳起邀到府上,使公主故意發(fā)怒而輕慢你,,吳起看見公主那樣輕慢你,,想到自己若娶了公主也會被輕慢,就會辭而不受,?!庇谑牵逭沼嬓惺拢瑓瞧鸸豢匆姽鬏p慢魏相就辭謝了魏侯的許親,,魏侯因而對吳起有所懷疑而不信任他了。吳起害怕魏侯降罪,,于是便離開魏國去了楚國,。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可見再有能力的人也斗不過藏在暗中的陰險小人。
桂陵一戰(zhàn)魏軍雖敗,,但此役魏軍損失不是很大,,隨后魏國整頓力量,并聯(lián)合韓國進行反攻,,龐涓畢竟有本事,魏軍戰(zhàn)力不俗,,反攻打敗了田忌和孫臏,,報了桂陵之戰(zhàn)一箭之仇。
秦孝公又趁魏軍與齊軍決戰(zhàn)之機,,提升商鞅為大良造,,率兵長驅(qū)直入,,占領(lǐng)了魏國舊都安邑。魏國急忙以迎戰(zhàn)齊國所剩余的軍隊在固陽以東修建崤山長城,,以阻止秦軍進攻。隨后,,商鞅包圍并占領(lǐng)了固陽,。
公元前350年,,魏國反擊齊國得勝后,騰出主力反攻秦國,,包圍商鞅于固陽,。畢竟魏國變法比秦國早,,商鞅見魏軍難以戰(zhàn)勝,為爭取時間進行第二次變法,,于是請示秦孝公向魏國求和,。秦孝公遂與魏惠君在彤地會盟,緩和了兩國緊張的關(guān)系,。至此,魏國在南,、東,、西三個方向均取得勝利,先后將楚國,、齊國,、秦國三個大國擊敗,從而稱霸于中原,。
與魏國媾和后,,秦孝公命商鞅征調(diào)士卒,在咸陽修筑樓闕宮廷,,營造新都,,造好后于次年將國都從櫟陽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進行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nèi)容是:
1,、廢除貴族的井田制和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
2、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
3、統(tǒng)一度量衡制,,頒布度量衡的標(biāo)準(zhǔn)器,;
4、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居民要登記戶籍,按戶按人口征賦,;
5,、革除殘留的戎狄風(fēng)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凡一戶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戶口稅,。
商鞅變法比李悝更全面,,比管仲更鐵血,作用是巨大的,,極大地激發(fā),、促進和挖掘了國家和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動力和潛能,國家機器由垂范性松散管理變成強制性強力管理,,國家收入劇增,。其副作用就是自三皇五帝堯舜禹以來長期所推崇而形成的華夏道德文明被瓦解,道德人,、禮儀人從此變成經(jīng)濟人,、利益人,人與人之間徹底功效化,、利益化,,老百姓全部成了國家機器的奴隸,自由的追求和精神的奔放全部被禁錮,。如果宋襄公的泓水一戰(zhàn)讓人們在思想意識上變得功效化,,而商鞅變法則從制度上、體制上使人功效化,,從此中華文明的走向大變樣,。
但是,自三皇五帝始所形成的悠久的道德文明也并沒有消亡,,可謂根深蒂固,,中華文明從此一直交替徘徊于功效與道德之間。就是到了今天,,所謂共同富裕似乎仍不過只是一種理想和憧憬,,或者是一張充饑的畫餅。
關(guān)于商鞅變法,,后人評論頗多,。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fēng)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附,?!睗h代桑弘羊說:“昔商君相秦也,內(nèi)立法度,,嚴(yán)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革法明教,,秦人大治,功如丘山,,名傳后世,。”宋代改革家王安石詩云:“自古驅(qū)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太史公司馬遷則說:“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shù),挾持浮說,,非其質(zhì)矣,。”漢代賈誼說:“商君違禮義,,棄倫理,,并心于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
可能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兩重性的,,商鞅無疑對秦國的強大居功至偉,,為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chǔ),然而陳勝,、吳廣戍邊漁陽,,因大雨耽誤了行期,,不能按時到達,按律當(dāng)斬,,于是在大澤鄉(xiāng)揭竿而起,;漢高祖劉邦押送役徒徙驪山,因役徒逃亡大半失責(zé),,按律當(dāng)斬,,于是在芒碭山斬白蛇起事,無不是大秦過于嚴(yán)酷的刑罰所致,,商鞅又是埋下大秦亡國禍根的始作俑者,。
此時,魏國傳至魏惠侯,,他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十二國諸侯舉行會盟,在盟會上,,魏惠候與諸侯們商議圖謀攻秦,。單單一個魏國秦國都打不過,倘若其糾集十二國聯(lián)合來攻,,秦國如何承受得了,?秦孝公就與商鞅謀劃,決定武略不行就用謀略,。于是商鞅出訪魏國,,游說魏惠候,建議魏國向北聯(lián)合燕國,,向東攻打齊國,,迫使趙國屈服;向西聯(lián)合秦國,,向南攻打楚國,,這樣霸業(yè)可成。商鞅還建議魏惠王稱王,。人大概都有這樣的弱點,,叫做利令智昏,商鞅巧舌如簧,,作為先后戰(zhàn)勝了楚,、齊、秦三哥霸主大國的國君,,魏惠君被說得怦然心動,,于是聽從商鞅的游說,效仿楚,、吳,、越等南蠻國家,,公然稱王,并按照天子的規(guī)格大建宮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由此召集各國參在逢澤進行會盟,。魏國在正宗的“諸夏”系列諸國里,,開創(chuàng)了僭越稱王之先河,由此使得周天子的權(quán)威徹底喪失,。
魏惠王的僭越行為引起了齊,、楚兩大國憤怒,但楚國由于早已僭越在先,,不便說什么,,齊國則予以強烈譴責(zé)。齊國畢竟是傳統(tǒng)大國,,多年的霸主,,各諸侯國也都認(rèn)為魏惠王之舉突破了中原華夏正統(tǒng)觀念,于是紛紛倒向齊國,,魏惠王中了秦孝公和商鞅之計,,為了一個虛名被孤立了。
就連魏國的長期穩(wěn)定的鐵桿盟友韓國也表示不認(rèn)可,,魏惠王惱羞成怒,,便恃強出兵攻打韓國,韓遣使向挑頭譴責(zé)魏國的齊國求救,,齊威王仍委田忌為帥,、孫臏為軍師,率軍再逼大梁,。魏國任命太子申為上將軍,,以龐涓為軍師,,統(tǒng)十萬萬大軍迎戰(zhàn)齊軍,。
孫臏這個龐涓的同窗師兄弟,深知龐涓驕傲自大,,特別是前次戰(zhàn)勝齊軍后,,亨氏驕橫,于是便設(shè)計引誘魏軍深入,。齊軍與魏軍接觸后立即佯裝戰(zhàn)敗后撤,,并以“減灶”之策誘敵,在第一天挖十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減少至只足五萬人用,,第三天又減少至僅足三萬人用,,造成齊軍士卒四散逃走的假象。龐涓中計,,日夜兼程追擊齊軍,,孫臏于馬陵道設(shè)伏。馬陵通道狹窄,,被林木包圍,,地勢險阻。孫臏埋伏于馬陵道路兩側(cè),,把一棵大樹剝掉皮,,寫上“龐涓死于此樹之下”。龐涓于夜晚追至馬陵,,見一樹上面有字,,就命人點火閱讀,但他還未讀完,,齊軍已萬箭齊發(fā),,魏軍沒有準(zhǔn)備,即時潰亂,,龐涓中箭,,眼見無法改變局勢,只得大嘆“遂叫豎子成名”而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全殲魏軍,并生俘魏軍主帥太子申,。
馬陵之戰(zhàn)不同于桂陵之戰(zhàn),,此戰(zhàn)殲滅了魏軍精銳,使魏國實力受到嚴(yán)重削弱,,從而迅速又從頭號強國淪為二流強國,,稱霸中原的勢頭從此一去不復(fù)返。
經(jīng)過第二次變法,,秦國的實力卻飛速超越魏國,。公元前340年,商鞅奉秦孝公命令再攻魏國,。龐涓死后的魏國主將公子昂,,是商鞅在魏國時的好朋友,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昂說:“我當(dāng)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lǐng),,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dāng)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后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惫影盒廊桓凹s,,不料卻被商鞅在會上擒拿,并趁機大破魏軍,,乘勝前進,,直搗大梁。魏惠王一看大事不妙,,忙向秦國乞和,,承諾交還過去奪走的河西地。
河西之地終于被奪回,,秦國之痛就此消除,,秦孝公心花怒放,不顧變法已取消分封制而封商鞅于商地,,封給他十五個城邑,,號曰商君。商鞅本來名叫衛(wèi)鞅,,受封商地后才稱商鞅,。
商鞅變法迅速使秦國躍升為一流強國。然而商鞅的伯樂秦孝公一死,,商鞅的命運也到頭了,,因為恨他的人太多。此前也有人勸過他,,那是在變法十年后,,有個叫趙良的去見他。這個趙良是秦國老牌貴族,,是秦人祖先從趙地遷來時的初始本家,,他的姓氏沒有改為姓贏而一直姓趙,可以說是“舊貴族勢力的典型代表”,。商鞅希望趙良給他提意見,,趙良哪敢,于是拒絕,,但商鞅對趙良說:“以前秦人和戎狄差不多,,在我的治理下,,秦國不但強大了,,而且變成了一個守法度的國家,你覺得我和秦穆公時期的百里奚比如何,?”由此,,趙良就憋不住不得不議論一番了,,趙良說:“百里奚從一個放牛人做到秦國相,可秦國沒人嫉妒他,;在他治理下,,秦國討伐鄭國,三次扶晉君上臺,,還挽救了一次楚國的亡國,;在他治理下,秦國征服了整個西戎,。就是那樣的功勞,,可他累了不坐車,大熱天不打傘,。等他死后,,秦國男女都為之流淚。而您敢對太子老師下手,,您的號令在秦國比國君都好使,,可您沒有幾十輛戰(zhàn)車跟隨沒有足夠的武裝保護都不敢出門,現(xiàn)在秦國的人是怕您而不是敬重您,。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您把國君給您的賞賜都上交,再勸國君啟用一些有用的人才,,讓國家撫恤孤兒,,贍養(yǎng)老人,尊重有德行的人,,然后您退居山林之中種種地養(yǎng)養(yǎng)花,,也許能獲得平安?!?p> 商鞅聽罷,,仰天長笑,笑這個趙良自以為聰明的趙良,。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故,太子嬴駟繼位為秦惠文君,,商鞅感覺到危險,,上表要求退休,這時有人便向秦惠文君說:“大臣功高蓋主就會危害國家社稷,,對身邊的人過于親近就會惹來殺身之禍?,F(xiàn)如今秦國的男女老幼只知道商鞅而不知道君上您,愿君上早下決斷?!北簧眺毕髁吮亲拥奶倒域瘎t借機告發(fā)商鞅謀反,,秦惠文君便派人去捉拿商鞅。商鞅聞訊逃亡至邊關(guān),,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任何憑證,,便告訴他說“商君之法”規(guī)定,,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被“連坐”治罪的。商鞅感嘆道:“制定的新法竟然遺害到了這種地步,?!边@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來歷。商鞅不待告發(fā)連夜逃竄,,想逃到老東家魏國去避難,,但魏國因他背信擒拿公子昂,拒絕其入境,。無奈商鞅便潛回到他自己的封地商邑,,組織自家邑兵北出擊鄭(今陜西華縣),秦惠文君發(fā)兵討之,,商鞅兵敗被殺于黽池,,尸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之刑”,商鞅的家族人員全部被殺,。一代法家大師,,就這樣悲慘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