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偽秦使者
這天,休之在公堂與下屬們議事,。忽然有人來報,,“將軍,對岸來了個使者,,說有要事求見將軍?!毙葜麄兩蟻?。
只見這使者身材高大,皮膚煞白,,長著金黃色的頭發(fā)和胡須,,高鼻深目,眼珠子是藍色的,,一開口卻是流利的漢話,。“大秦國衛(wèi)將軍姚廣元,,奉我皇帝陛下旨意,,拜見大晉國車騎將軍、豫州刺史司馬將軍?!?p> 休之打量了他一番,,冷笑道,“本將軍只知有大晉,,不知什么偽秦國,。足下不必在本將軍面前妄自尊大?!?p> 姚廣元不急不惱,,“將軍,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捷足者先得之。貴國本來據(jù)有天下,,可惜惠帝,、懷帝失德,釀成八王之亂,,盡失中原,,衣冠南渡已有八十余載,北歸無望,,何以至今仍以中原王朝自居,,如此自欺欺人,豈不貽笑大方,?”
休之本就氣憤朝廷不北伐,,今天被這羌人使者當(dāng)面質(zhì)問,不免氣短,,“哼,,足下不必猖狂,本將軍早晚會收復(fù)中原,。本將軍與你們從無往來,足下今日見我何事,?”
姚廣元道:“我皇帝陛下敬仰將軍文韜武略,,威震天下,近來聽聞貴國大臣桓玄作亂,,挾天子以令諸侯,。將軍必不能容忍,若以豫州一州之力平叛,,恐怕力有不逮,,故特命在下致意將軍,若將軍舉兵南下,,敝國愿鼎力相助,?!?p> 休之大怒,“豈有此理,!你一介番邦竊據(jù)中原,,已是罪不容誅,還敢置喙天朝內(nèi)政,!本將軍念你是使者,,不殺你,滾回去告訴你家主子,,有本將軍在,,他休想踏足江南!”
姚廣元絲毫不怒,,笑道:“將軍息怒,。孟子云:‘舜生于諸馮,遷于負(fù)夏,,卒于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jié)。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敝國皇帝乃大舜之苗裔,,現(xiàn)居秦漢故地,,奉王道正統(tǒng),行仁政,,撫萬民,,國內(nèi)官制、服飾,、禮樂,、文辭一如中國,將軍指我國為番邦,未免有違圣道,?!?p> 休之冷笑,“你們是羌人,!就憑足下這副尊容,,也敢說是中國人?”
姚廣元仍是笑道,,“昔日孔子作《春秋》,,諸侯用夷禮則以夷視之,進于中國則以中國視之,。在下是羌人,,然自幼承圣人之教,習(xí)詩書之禮,,子曰有教無類,,將軍豈可以貌取人?”
休之道:“哼,,本將軍公務(wù)繁忙,,無暇與你辯經(jīng)。你若無事,,便請回吧,。”
姚廣元道:“回稟將軍,,我陛下尚有國書呈上,,請將軍過目?!?p> 說著,,他從隨從手里拿過國書遞上。
休之命人接過來,,隨意一看,,有些意外,抬眼看向姚廣元,。
姚廣元笑著,,“我陛下以為,貴國權(quán)臣跋扈,,戰(zhàn)亂、災(zāi)異連年不止,,民不聊生,,皆由當(dāng)今大晉天子失德所致,有德者當(dāng)順天應(yīng)民,取而代之,。遍觀宗室,,只有將軍英才天縱,仁德無雙,,名重當(dāng)世,,威震天下,理應(yīng)入承大統(tǒng),,敝國愿以傾國之力,,助將軍登上帝位,兩國永結(jié)盟好,?!?p>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休之的反應(yīng),,見他雖十分愕然,,卻沒有打斷自己,便繼續(xù)說道,,“然后,,貴我兩國聯(lián)軍,掃滅涼,、夏,、燕、魏諸國,,平分中原,。屆時,敝國愿得涼夏之地,,北魏,、南燕盡奉于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聽起來是一樁不錯的買賣,。
休之將國書還給他,“本將軍忠于朝廷,,并無不臣之心,。桓玄也好,,中原也好,,本將軍自會處置,不勞你們,。還是那句話,,有我在,,你們一兵一卒也休想過河!”
姚廣元拿回國書,,一笑道:“將軍忠正,,果然不出我陛下所料。將軍今日雖退還國書,,然我陛下愿請將軍以天下萬民為念,,棄臣子小節(jié),行君子大義,,挺身而出,,匡扶社稷,此則貴國社稷,、百姓之幸也,。將軍日后若有驅(qū)使,敝國君臣無不奉命,。在下告退,。”
姚廣元走了,,休之默然,,下屬們都不敢打擾。過了好一陣,,休之讓大家散了,,帶了韓延之、方明,、張茂度等人出府,,登上豫州城墻,望著北方,。眾人都默然侍立,。
忽然,休之笑問他們:“建武元年,,車騎將軍祖逖在豫州刺史任上率部北伐,,數(shù)年間收復(fù)黃河以南大片領(lǐng)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如今我也是車騎將軍,,也是豫州刺史,你們以為,,我若出兵北伐,,能趕得上前輩的功業(yè)嗎?”
韓延之聽了這話不禁大喜,,好像看到了北方大地上的錦繡江山,,“將軍有此大志,,是國家之幸啊,!”
諸葛長民更是一味奉承:“將軍一定能遠(yuǎn)追前賢,建不世之功勛,?!?p> 眾人都紛紛附和。
韓延之又說:“將軍立志北伐,,可是朝中掣肘,。首要之事,便是先誅殺桓玄,,將軍自任丞相,,統(tǒng)籌天下軍政事務(wù),北伐才有望??!”
休之想起他從政以來,遇見這么多人,,既有權(quán)臣貴子,,也有驕兵悍將,還有些英雄豪杰,,都是只顧著自己爭權(quán)奪利,。
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
建康。
劉裕騎著馬站在城門之下,,仰頭看那城門上刻著“建康”二字的石匾,。從劉牢之?dāng)⊥鲋两瘢呀?jīng)大半年了,,他又回到了這里,。
劉裕身后跟著幾十名隨從和一輛精巧漂亮的馬車,桓道芝在車?yán)铩?p> 劉裕沒穿官服,,一身舊衣服,,守城門的士兵以為他是個過路的老百姓,呵斥他:“看什么,?要進就進,,別傻站著,快走,!”
還不等劉裕的隨從站出來護主,,守城的長官就已經(jīng)過來,,一巴掌打得那士兵原地轉(zhuǎn)了兩圈?!跋沽四愕墓费?!這位是彭城內(nèi)史劉將軍,也敢無禮,!”
那士兵捂著臉,,不敢出聲。
劉裕問那長官:“你認(rèn)得我,?”
長官走到劉裕馬前,,拱手行軍禮,“將軍不認(rèn)得卑職了,?”
劉裕仔細(xì)一看,,忙從馬上下來,還禮道:“你是王元德,?怎么在這里守城,?”
王元德笑了,既羞愧又慶幸,,“一言難盡,。”便不肯再說,。
劉裕問:“韓當(dāng)將軍呢,?他跟你最相友善,你該有他消息吧,?”
王元德臉色一黯,,眼中有淚,“他……死了,?!?p> “什么時候的事?,!”
“就是去年八月十五,,咱們城外大營被接管的那天。韓將軍他不讓桓……桓……”他真的不想稱呼桓修為將軍,,又不敢直呼其名,,“不讓你現(xiàn)在的頂頭上司進大將軍的中軍帳,就被他抓起來,,當(dāng)場就處斬了,。”
劉裕聽說韓當(dāng)?shù)乃烙?,想起他對自己多有照顧,,覺得難過,,良久,嘆了口氣,,“還有誰在,?”
“死了不少,流放了不少,,現(xiàn)在還在建康的除了我就只有童厚之了,,他在丹陽尹府上,做個都頭,。人家都瞧不起我們。我們混成這樣,,真是給北府軍丟人,,也就是聽說你打了勝仗,我們還覺得痛快幾分,,臉上也有光,。”
劉裕道:“你們不容易,!我不過是比你們運氣好些,。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我進城后會去驛館落腳,。下午你約童厚之一起來,。我等你們?!?p> 他說完,,就向王元德拱手。王元德忙還禮,,“是,。我叫他去,我們一定去,?!?p> 劉裕便與他告別,帶著隨從,,打馬進城,。
走了好一陣,才來到丞相府門前,,門前已經(jīng)有人等著,,伺候桓道芝從車上下來。劉裕也在府門外下了馬,,以示對丞相的尊敬,。
桓道芝對劉裕笑道,,“劉將軍一路護送我回娘家,實在是辛苦了,。敢請進去喝杯水再走吧,。”
劉裕說:“好啊,,多謝,。”
桓道芝帶他進府,,一邊走一邊嬌嗔道,,“你干嘛總這么繃著臉呀,人家跟你開玩笑呢,。也怪丞相多事,,我的婚事我哥哥做主,他還不放心,,非要親眼見一見你,。辛苦你了?!?p> “辛苦什么,?丞相關(guān)心你,不放心也是對的,。哪有不受岳家刁難,,就輕易娶走人家姑娘的呢?”
“我年紀(jì)最小,,幾個哥哥都心疼我,。你不生氣就好。其實,,你來見見丞相,,也挺好的。他可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見的,?!?p> “這個自然?!?p> 桓道芝見劉裕有點疲憊,,不愿意多話的樣子,心疼他路上辛苦,,要徑直帶他去書房見丞相,。仆人阻攔道:“小姐,丞相跟司徒王大人在商議要事,吩咐了誰也不許進去,。小的已給您安排了住處,,您先歇息片刻吧?!?p> 桓道芝怒道:“大膽,!你是新來的嗎?不認(rèn)得我是誰,?我要見丞相,,從來都是直接去見,他哪一次不見我了,!”
仆人忙跪下:“小的不敢,。”
劉裕勸桓道芝:“算了,,算了,,不要跟他置氣。你剛回來,,路上辛苦,先去梳洗一下也好,?!?p> “那你呢?”桓道芝忙問他,。
劉裕笑了笑,,“我先去驛站,也休息一下,。明天再來吧,。”
桓道芝當(dāng)著眾人沒有開口挽留,,但她的眼神寫滿了希望他留下的意思,,劉裕心里記掛著跟王元德、童厚之見面,,只對她笑了一下,,就急忙騎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