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殺回建康
桓玄篡逆的消息傳到流民營,,劉裕便率部起義,。當(dāng)時已經(jīng)天晚,京口城門已經(jīng)關(guān)了,。劉裕假托游獵,,率幾百部眾趁夜出營。
等次日天明,,城門一開,,何無忌、劉敬宣先帶領(lǐng)猛士二十人,,喬裝打扮成朝廷使者模樣,,一馬當(dāng)先,沿途大喊“詔書到”,,直入刺史府中,。
桓修以為真的來了詔命,慌忙帶官吏來迎接,。
桓修問:“詔書何在,?”一看是何無忌、劉敬宣,,大驚:“怎么是你們,?”
劉敬宣道:“聽說你重金懸賞我的人頭,,特來領(lǐng)賞!”說罷便一刀劈死了他,。
官吏們都震驚了,。
何無忌對諸官吏說:“桓玄篡逆,建武將軍奉密詔討賊,,有附逆者,,立斬?zé)o赦!”
官吏們都說不敢,,跪倒磕頭求饒,。
京口城里略有些職務(wù)的都被何無忌關(guān)押,其余掾史們聽到風(fēng)聲,,都嚇得趕緊逃命去了,。百姓們不知出了何事,也都嚇得拖家?guī)Э诘赝峭馓用?p> 劉裕率眾隨后進城,,出榜安民,,又安撫了官員們,命他們各司其職,,有敢謀逆的,,立刻處死。官吏們都奉命而去,,不敢有二心,。劉裕又見桓修已死,想起他平日坦蕩,,對自己也還好,看著他的尸體,,也十分哀痛,,哭了一場,命人厚葬,,隨后便擦干眼淚,,坐鎮(zhèn)刺史府,等廣陵的消息,。
廣陵離京口不遠(yuǎn),,孟昶、劉道規(guī)已得到劉裕指令,,便勸桓弘出去游獵,,天不亮就開了城門,劉毅帶兵便長驅(qū)直入,,攻入桓弘府中,,桓弘也是剛起,,正在喝粥,見劉毅來了,,還讓他也來吃飯,,不等話說完,也被一刀殺死,。
劉毅砍下桓弘的人頭,,提在手里,傳給桓弘部將看了,。部將都是荊州兵,,素日知道劉毅勇猛,都無不驚恐,,跪倒請降,。
劉裕等人一日之間便占據(jù)了京口、廣陵等重鎮(zhèn),,幾乎無人敢反抗,。
只有桓修手下一個叫刁弘的司馬正帶兵在外,聽聞城中事變,,率領(lǐng)本部人馬三千人圍攻而來,。劉裕城中兵少,眾將驚懼,。
劉敬宣道:“劉將軍,,不如咱們棄城走吧?!?p> 劉裕不同意,,登上城門,了無懼色,,對刁弘大喊,,“刁弘!本將軍受皇上密詔,,與豫州,、江州、益州同日起兵勤王,,誅除逆黨?,F(xiàn)在桓玄已被梟首于建康,桓修桓弘已被斬首,?;讣掖髣菀讶ィ阆码y道不是大晉臣子?還想附逆不成,?”
刁弘見他義正辭嚴(yán),,理直氣壯,也聽說了江州,、益州起兵的事,,便相信他說的都是真的,又知道他勇猛善戰(zhàn),,自己不是對手,,便想率兵退走。
劉毅平定廣陵率眾回來,,正遇上刁弘撤兵,,劉裕在城頭大喊,讓他誅殺刁弘,,劉毅便手起刀落,,一個回合就砍下他的人頭。
劉裕將桓修桓弘部將都集中起來,,與他們殺白馬立誓,,只要忠心護國,討賊除逆,,都既往不咎,。
北府軍眾人推舉劉裕為盟主,檄告京師,,并傳檄天下,。劉裕假托圣旨,大封諸將,,封劉毅為輔國將軍,、何無忌為廣武將軍、孟昶為鎮(zhèn)北將軍主簿,、魏詠之為兗州刺史主簿,、劉道規(guī)為寧遠(yuǎn)將軍、劉籓為龍驤將軍,、檀憑之為振威將軍,還將一些荊州將士也加以封賞,。眾將拜服,。
只有劉毅不滿,“你不是答應(yīng)封我做冠軍將軍,?怎么改了輔國將軍,?”
劉裕笑道,“冠軍將軍,留著皇上封你,?!?p> 劉毅才算勉強同意,但他仍是不滿劉裕做了盟主,,決心要立些功勞,,便不由分說,將荊州兵都收入麾下,,帶兵先出發(fā)去了建康,。
劉裕也不爭,留孟昶守京口,、廣陵,,總攬后勤之事,命檀憑之為先鋒,,率軍先行,。百姓們聽說劉裕起義討賊,都來參軍,,又聚集了數(shù)千人,。
劉裕便帶部眾啟程?;感阎绖⒃F鸨?,驚慌失措,連派數(shù)員大將前來阻擊,。劉裕行軍半個月,,在江乘遇到桓玄部將吳甫之,此人驍勇善戰(zhàn),,卻被劉裕當(dāng)場斬殺,。荊州兵見主帥已死,紛紛潰逃,,才知道劉裕英雄蓋世,,確實名不虛傳,都傳說他是天魔星降世,,不敢與之抗衡,。
隨后進兵至羅落橋,皇甫敷率數(shù)千人逆戰(zhàn),,劉裕與振威將軍檀憑之各領(lǐng)一隊人馬,,兩面夾擊,檀憑之不幸戰(zhàn)死,,部眾潰散,,劉裕仍率眾力戰(zhàn),愈戰(zhàn)愈勇,最終擒殺皇甫敷,。
此戰(zhàn)慘勝,,起義軍因檀憑之戰(zhàn)死,都有些惻然,。
劉裕安撫大家說,,“憑之為國捐軀,是咱們北府軍的英雄,!諸位,,前面不遠(yuǎn)就是建康,我們一鼓作氣,,一舉拿下,!”
眾將都拱手聽命,但是眉宇間都有隱憂,。除了何無忌,、劉敬宣是堅定主戰(zhàn),其余人都曾有大小官職,,手下都帶過兵,,還從沒像現(xiàn)在這樣,手里沒有一兵一卒,,需要自己去拼殺,,何況前途難料,誰知道下一個死的會不會是自己,,想到這些,,他們不免有些躊躇。
劉裕明白他們的心思,,便說道,,“大家先休息片刻,我跟你們說一件往事,。那年,,我、無忌還有憑之帶兵出去,,有一個相面的人看到我們,,說我和無忌都是大貴之相,而且很快就要飛黃騰達(dá),,但是就是不肯說憑之如何,,憑之怎么問,那先生都不說,,只說沒有什么。當(dāng)時我和無忌還奇怪,我們既然都是同僚,,命理也都差不多才對,,怎么我們都能富貴,只有憑之無貴相呢,?今天才知道,,原來是……”
劉敬宣幫腔道,“原來是說憑之要戰(zhàn)死沙場,,這先生的話,,不就應(yīng)驗了嗎?那先生說劉將軍和表兄當(dāng)飛黃騰達(dá),,自然也是真的,。我們此戰(zhàn),一定會成功,!”
何無忌素來不會撒謊,,可也明白此時不能說破,便含混說道,,“是是是,,一定成功?!?p> 眾將互相看看,,興致來了,“可不知道我們有沒有貴相,?!?p> 劉裕故意地把眾人都看一圈,“我給你們都相過了,,都是大富大貴之相,。還愣著干什么?還不走,!”
眾將大笑,,仍是斗志昂揚。義軍為了快速行軍,,不帶輜重,,輕騎突進,先后又于東陵口,、舟山等地接連殺敗桓玄部將,。劉裕每戰(zhàn)皆身先士卒,諸將并力死戰(zhàn),,無不以一當(dāng)百,。舟山一戰(zhàn),,劉裕命人先在山上插滿旌旗,桓玄部將卞范之,、庾祎之等人見了,,以為漫山遍野都是義軍,先自怕了,。天又刮起了東北風(fēng),,劉裕命人縱火,霎時烈焰張?zhí)?,把山谷中的桓軍逃亡不迭,,自相踩踏,焚成齏粉,。
當(dāng)時義軍喊殺聲震天動地,,桓軍號哭之聲也響徹云霄,就連建康都能聽到這里的喊聲,,城中從桓玄起到各級官員,、百姓都不知發(fā)生何事,市井謠言四起,,都說是桓玄驕奢淫逸,,禍國殃民,上天看不下去了,,派天魔星降世,,要屠戮他們這些不法惡徒。民間已有人私自做了天魔星的神牌神像,,日日燒香磕頭,,祈求平安,還有些人暗搓搓地寫了仇家的名字,,在天魔星神像前燒了,,請?zhí)炷翘嫠麍蟪稹?p> 劉裕行軍途中不住地打噴嚏,對眾將笑道,,“肯定是桓玄那廝在咒我,。”眾將都笑,。舟山一戰(zhàn)大勝,,義軍乘勝追擊,進逼建康,。
快到城下,,才發(fā)現(xiàn)司馬休之失信,并未出兵策應(yīng),。眾將望著建康,,城高墻厚,,護城河深不見底,周圍大江奔流,,是易守難攻之地,,大家擔(dān)心桓玄會死守建康,做困獸之斗,,問劉裕怎么辦。
劉裕拔出寶劍,,指著建康,,“掃滅國賊,為大將軍報仇,,就是今日,!”
眾將便都豁出命去,跟他殺向建康,。
哪知,,想象中的惡戰(zhàn)并未發(fā)生。城門令王元德得到劉裕的命令,,與來送信的周安穆一早便開了城門,,丹陽尹參軍童厚之控制了府兵,全都策應(yīng)劉裕,。
劉裕進城,,才知道,原來桓玄聽到舟山慘敗的消息,,深自驚駭,,已帶了親戚六眷,并劫持晉安帝,、瑯琊王退走江陵,,只留下一些來不及逃走的朝廷官員、富貴人家瑟瑟發(fā)抖,。
劉裕提劍站在朝堂,,看著四周空蕩蕩的,笑了:“這桓玄,,跑得倒挺快,。”
劉敬宣等人問他怎么辦,。
劉裕說:“撞景陽鐘,,大家去官員府上挨家挨戶地找,正午之前把在建康的官員都給我召集到到宣陽門外,。不來的,,給我綁來,!”劉敬宣等答應(yīng)一聲,就去撞鐘,,他們哪里知道,,這鐘是皇帝才能下令撞的。
何無忌說:“劉兄,,景陽鐘是皇帝才能下令敲響的,。”
劉裕冷笑,,“皇帝都被劫走了,,他想敲也敲不了?!?p> 童厚之是丹陽尹的參軍,,熟知建康情形,帶人去到每個官員家里都搜了一遍,,半驅(qū)半趕地把所有官員都抓了來,。
城中武將們都是桓玄親信,不是去了前線阻擋劉裕已被殺死,,就是跟著桓玄逃走了,,剩下的都是文官。大家們雖早已接到劉裕檄文,,知道來的是這些北府軍舊部,,可不知道這幫軍漢是只殺桓玄報仇,還是要屠戮建康,,燒殺搶掠,,都不敢去,可是刀架在脖子上了,,只得哭天抹淚地跟家人生離死別,,來到宣陽門外。
官員們看到門外立著一個簡易的高臺,,擺著香案貢品,,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然后一群全副武裝的軍人們,,把官員們圍在中間,,不讓他們逃跑亂動。王謐是司徒,,位在三公,,官職最高,又與劉裕有交情,,官員們都推舉他出面,,去跟劉裕解釋,。
王謐只得答應(yīng),但是他心里也很忐忑,。劉裕舉著義旗,,提兵而來,要誅殺叛臣桓玄,,而當(dāng)日桓玄登基,,王謐有感于他知遇之恩,特地從晉安帝手里把傳國玉璽搶過來,,獻給桓玄,。他這樣的罪過,是必然要被清算的,。不知道劉裕還能不能念在師生一場,放他一馬,。
到了正午時分,,劉裕全身盔甲,在何無忌,、劉敬宣等人陪同下,,登上高臺,先把官員掃視了一圈,,看到王謐,,卻沒有像以前一樣給他行禮,稱他為老師,。王謐覺得臉上有些掛不住,,心里更是不安。
只聽劉裕說:“諸位大人,,桓玄篡位,,禍亂朝政,殘害忠良,,天怒人怨,,我北府軍保家衛(wèi)國,效忠朝廷,,不能坐視不理,。諸公深受國恩,想必也不能附逆吧,?!?p> 百官都點頭稱是,“我們也是被脅迫的,??珊尬业榷际俏墓?,手無縛雞之力,自接到劉將軍檄文,,我等日夜懸望,,只盼您提三尺寶劍,率數(shù)萬之眾,,掃滅國賊,,平定天下。今日果如我等所愿,,我等愿聽將軍之命,,任將軍驅(qū)使!”
百官們文采斐然,,把劉裕等人一頓奉承,,說得他們跟天降救星似的。
劉裕聽得頭大,,揮揮手,,讓他們都別說了。他登上高臺,,祭告上天,,然后當(dāng)眾把桓玄父親桓溫的牌位燒了,將新做的晉朝歷代皇帝的牌位,,一一請出,,率領(lǐng)百官和北府軍浩浩蕩蕩,送入太廟供奉,。
百官們見劉裕等不知朝廷禮儀,,便自覺自動上來幫忙,欽天監(jiān)的去算入太廟的吉時,,尚書王嘏掌詔命,,見劉裕祭天太過簡略,當(dāng)場幫他寫了一篇祭天禱文,,交給史官讓他記錄在史書上,,其余掌禮儀的、掌祭祀的都各司其職,,幫襯著劉裕風(fēng)光無比地辦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