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淋淋淅淅的降落下來,不過一場春雨一場暖,,四月份的天氣,雖然還帶著寒意,,但天氣逐漸轉暖,到處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春意,。
距離金陵皇都之外的古道涼亭這里,,有幾輛馬車停靠著,,幾名中年男子,,都在這里等待,這幾名中年男子,,各個氣質不俗,,仔細看去,一個個周身繚繞文氣,,顯然都是飽讀詩書之人,。
他們在等待自己的恩師,原御史大夫方敏忠,。
御史大夫,,執(zhí)掌御史臺。
是四大閣老之外官職最高之人,。
而御史臺,,有糾舉百察,推鞫獄訟,、入閣承詔,、推薦、彈劾等職權,。
自新帝登基,三大閣老被罷黜,,陳康賢成為首輔之后,。
一直打壓忠誠,信任奸——佞小人,。
身為御史大夫的方敏忠,,連上三十六道奏折參奏陳康賢。
第三十六道奏折,,更是列舉了陳康賢十大罪,。
罪一:壞祖宗之成法,。
罪二:竊君上之大權。
罪三:掩君上之治功,。
罪四:縱奸子之僭竊,。
罪五:冒朝廷之軍功。
罪六:引悖逆之奸臣,。
罪七:誤國家之軍機,。
罪八:專黜埗之大柄。
罪九:失天下之人心,。
罪十:弊天下之風俗,。
方敏忠難道不知道陳康賢把持朝政嗎?
他當然知道,。
可是,,他依然上奏。
他只是想要喚醒朝臣的良知,。
想要讓皇室警醒,。
讓皇室知道,陳康賢所做所為,,禍國殃民,。
可惜。
方敏忠得到的卻是一紙調令,。
陳康賢便貶到了瓊州,。
瓊州可是一片荒涼之地,基本上只有被發(fā)配之人,,才會被貶責到瓊州去,。
那種地方,地廣人稀,,到處都是古林,,沼氣密布,天氣潮熱,,很容易生病,,這也是許多人到了瓊州之后沒有多久便會去世的原因。
一輛馬車從遠處駛來,。
“來了,!”。涼亭之中的諸人紛紛說道,。
他們冒雨來到了外面,。
馬車停在了古道上。
坐在車轅上的老仆人掀開了車簾子,。
一名年過古稀的老者走了出來,,這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原御史臺大夫方敏忠。
乃是三朝元老,。
二十四賢臣之一,。
二十四賢臣,乃是按照先祖劉裕設立云天閣七十二賢臣所建立,。
先帝在位四十六年,。
歷治清明。
二十四賢臣,,有文臣,,有武將,都是大武王朝的肱股之臣,。
不過到現(xiàn)在,,二十四賢臣多數(shù)都已經去世了。
還有幾位告老還鄉(xiāng),,頤養(yǎng)天年,。
其余的人。
皆遭罷黜,。
之前身為二十四賢臣的楊勝軍老元帥被罷黜,,現(xiàn)在方敏忠再遭罷黜。
先帝時期的二十四賢臣,,已經遠離了權力中樞,。
“老師……”。
一群人看到白發(fā)蒼蒼的老師,,眼淚頓時便流了出來,。
他們十分清楚瓊州是什么地方。
那是不毛之地,。
氣候是一方面,。
各種毒蟲鼠蟻簡直數(shù)不勝數(shù)。
許多被發(fā)配過去的官員都死在了那里,。
老師年逾七十,。
他們自然無比擔心。
不止一人,,多次勸阻過方敏忠不如辭官歸家,。
但是方敏忠沒有同意。
他想要去瓊州繼續(xù)為大武王朝,,發(fā)揮余熱。
“不用難過,,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黑夜也不可能一直持續(xù)下去,,白晝會到來的”。
方敏忠露出笑容來,,勸慰著大家,。
方敏忠乃是儒道大家,有大學士文位,,精通儒家諸多學說,。
不過方敏忠說話一向很直白。
不像許多老儒,,開口閉口,,之乎者也。
“老師一定要保重身體,!”,。一名中年儒生說道。
“嗯,!”,。方敏忠點點頭,他對許多事情看得都很開,,沒有再多說什么,,正欲登上馬車離去。
這個時候,。
遠處一輛馬車快速的疾馳而來,。
“是徐府的馬車!”,。
一人說道,。
他所說的徐府,指的自然是徐茂的府邸,。
徐茂也是武元朝二十四賢臣之一,。
與方敏忠關系素來交好。
馬車停下,。
徐茂走了出來,。
“元長,咱們不是說好,,不要來送我了嗎,?為何又特地前來!”,。
方敏忠說道,。
徐茂道,“忠正,我知道你今日走的匆忙,,想必新一期的大武周刊,,還沒有來得及看吧!”,。
方敏忠微微一愣,,確實,今日出來的早,,新發(fā)型的大武周刊,,他還沒得來看呢。
“確實未曾翻閱,!”,。方敏忠說道。
徐茂取出大武周刊,,交給了方敏忠,。
大武周刊一共四版。
第一版,,一般刊登的都是許多詩詞歌賦,。
第二版,乃是名家文章,。
第三版,,乃是國內大事。
第四版,,乃是國外大事,。
打開第一版,方敏忠便看到了第一版上面刊登的古詩詞,。
當看到這首古詩的時候,,方敏忠渾濁的老眼之中,不由爆射出精芒來,。
他不由吟誦起來: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薛良谷處。
“這……”,。
方敏忠的這些學生,,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開篇便如此的恢弘大氣,。
瞬間將他們的心神,,吸引到了這首詩詞上面。
方敏忠繼續(xù)吟誦道: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讀到“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時候,方敏忠已是老淚縱橫,。
方敏忠一生清廉,,憂國憂民。
這首詩,,寫的雖然是劉義隆時期的事情,。
可是與現(xiàn)在何其相似?
特別是廉頗老矣這句話,,廉頗是誰,?
廉頗不就是他們這些為了國家,為了萬民,,殫精竭慮的老臣嗎,?
那句尚能飯否,簡直就是對靈魂的一種拷問,。
是為他們這些老臣遭遇排擠,,打壓的備份怒吼。
方敏忠的這些學生,,也一個個泣不成聲,。
終于,有人寫出了他們的心聲。
“這首詩是何人所做,?”,。
方敏忠擦去眼淚,不由對這首詩的主人十分好奇,。
他看向了這首詩最后面的署名,。
余杭——蘇毅蘇子恒!
“這蘇毅,,莫非便是做出《寒門崛起》的寒門子弟蘇子恒,?”。方敏忠大吃一驚,。
徐茂點點頭,,說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