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楊廣,,我會夸大高句麗的威脅,?!?p> “不戰(zhàn),則國將不國,!”
“上兵伐謀,,攻心為上!”
“這心要包括民心,,也包括軍心,,而且不僅僅是針對高句麗,還要針對自己國內,?!?p> “楊廣前兩次的失敗,不僅讓軍心渙散,,而且民心盡失,。”
“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國內反對勢力使絆,,另一個原因就是百姓對這次戰(zhàn)爭的不認同,心里抗拒,,積極性不高,。”
“所以要攻心,!”
“將所有勢力盡可能的整合起來,,尤其是要讓天下的百姓感覺征伐高句麗與自己休戚相關,若是不戰(zhàn),,必將后患無窮,!”
方恒洋洋灑灑的打字。
而楊廣等人,,則是驚疑不定,。
他們實在猜不出方恒的想法,而且這真的有可能嗎,?
方恒繼續(xù)碼字解釋,。
“高句麗從歷史上來看,并不是很強,,楊廣這次征伐也的確能拿下,,但這次戰(zhàn)爭只加深了對隋朝的消耗,讓國內更加困頓,,所以......”
“要求變?。?!”
“如果高句麗非常強,,強到讓隋朝害怕,強到讓百姓仿佛五胡之禍將重回人間,,末日將再次來臨,,你們說,,那樣百姓會不會同仇敵愾?”
這下,。
楊廣憋不住了,。
方恒完全是在扯淡,高句麗的確對隋朝有威脅,,但絕對沒有那么聳人聽聞,,還五胡之禍?這完全是無中生有,。
他必須嚴肅的糾正,!
隋廣:
“@方恒,你這說法有問題,,高句麗沒有那么強,,而且天下百姓也都不會認為高句麗很強,其只是位置較遠,,不好攻打而已,。”
“你的主意行不通?。,。 ?p> 方恒揉了揉額頭,,這倒霉孩子沒救了,。
自己在說東,他偏偏要說西,,還振振有詞,,真當我不知道高句麗不強?
但在歷史中,,強弱永遠是相對的,!
只要控制了輿論。
你想要他強,,他就強,。
你想要他弱,他就弱,。
尤其是在古代,,一個通信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
而且華夏的老祖宗,,有時候太過好面子,,喜歡報喜不報憂,而且還喜歡貶低對方,抬高自己,,讓勝利變得理所應當,。
但這完全沒必要啊,!
遇到一些事情,,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欲揚先抑?。?!
夸大對方,,貶低自己,然后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洗刷質疑,。
這不是更能標榜功勛,,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嗎,?
方恒猛烈的回擊,。
屏幕敲擊的啪啪作響。
“你是豬嗎,?”
“你就不能看看隋朝地圖,,將目光放遠一點?”
“高句麗的確不強,,但他周圍還有其他部落,,其他國家,你知道他們不強嗎,?靺鞨,,室韋,新羅,,百濟,,你知道他們不強嗎?”
閔由檢:
“小聲嗶嗶.jpg”
“我感覺有被冒犯到,?!?p> 遼東。
戰(zhàn)車上,,楊廣眉頭一皺,。
“靺鞨?室韋,?新羅,?百濟?”
“這幾個好像的確不是很強,新羅和百濟還是朕的附庸國,,室韋和靺鞨倒不是很了解,,不過應該也不會太強?!?p> “不然朕多次征伐,,不可能得不到消息”
“但方恒既然提到了這幾個,說明一定有朕不了解的,,莫非其中有一支很強,?甚至能威脅到大隋安危?”
楊廣心中警覺,。
隋朝從建立就沒少跟蠻夷打交道,。
從最初的突厥,再到周邊的林邑,,契丹,,高句麗,隋朝的威望從來都是打出來的,,但打的越多,,對這些蠻夷的忌憚之心就越重。
這些蠻夷行的是草原法則,。
強者生存,。
而且部落族群太多,吞并戰(zhàn)爭時有發(fā)生,,野性十足,。
稍微不注意就會成為心腹大患。
他不敢掉以輕心,。
隋廣:
“難道這四支里面有一支很強,?”
“強到能威脅到隋朝的統(tǒng)治?甚至能達到五胡亂華的規(guī)模,?”
方恒:
“......”
“很明顯沒有,。”
“不過,,我們知道,,隋朝的百姓卻是不知道?!?p> “所以......”
“我們就讓他其中一支很強,!”
“楊廣出征就是為了保家國太平,御敵于國門之外,!”
楊廣兀自震動,。
雖然這時代沒有信息差的說法,但他已經明白了方恒想說的東西。
通過信息不對等,,讓國內百姓關心戰(zhàn)事,。
等戰(zhàn)事以大勝結束,一方面可以提升民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他的個人威望,,這是實實在在的政治謀利!
同時,。
楊廣心頭微動,。
既然這樣,那他還可以將前面兩次征伐失敗的鍋甩出去,,甩給那些國內別有用心的勢力,,是他們暗中阻撓,才導致了前面的討伐失敗,。
楊廣的眼眸越來越亮。
身子都激動的顫抖起來,。
他從來沒有想過,。
通過一場普普通通的戰(zhàn)爭,竟然能達到這么多的好處,。
若不是方恒點醒,。
他根本就理解不到戰(zhàn)爭的‘藝術’。
“朕有方恒指導,,必成大業(yè),!”
“朕此次出征,只為天下求太平?。,。 ?p> “哈哈哈哈......”
楊廣放肆大笑,,笑聲傳蕩四方,。
“朕當日為沈光所寫《白馬篇》,如今看來正當其時,?!?p> “白馬金貝裝,橫行遼水旁,?!?p> “......”
“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p> “曾令千載后,流譽滿旅常?!?p> 遠在數(shù)十丈之外的沈光,,忽然聽到楊廣高吟《白馬篇》,當即熱淚盈眶,,以頭搶地,,大喊道:
“臣定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陛下圣明?。?!”
群聊里,。
其他的帝王,也恍然大悟,。
他們終于明白了方恒真正的深意,。
方恒想要豎立一種大義,將國家興亡,,假借于這一戰(zhàn)之上,,從而達到聚攏民心,激勵軍心,,甚至是震懾逆賊的效果,。
一舉三得!
這才是真正的戰(zhàn)爭,!
帝辛感嘆道:
“方恒對戰(zhàn)爭的造詣之高,,孤遠遠不如也!”
“孤的確不會打仗,!”
贏亥唏噓道:
“朕若是早認識方恒,,六國亂火何談不熄?”
“朕又那里需要久居這深宮之中,?”
閔由檢振奮道:
“朕若有方恒輔佐,,后金談何不破?”
“朕之大明,,又談何不興,?”
到了這時。
群聊里的四人才真正接納了方恒,。
甚至將方恒當成了改變自己國家命運的關鍵,。
寥寥數(shù)語,就將楊廣的困局解開,,甚至還給出了一條救亡圖存的光明前路,。
這恐怖的策謀能力,,舉世無雙!
他們被徹底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