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躍升趙相
蘇秦的第二站還是趙國,。
但這回是“燕使”的身份,,不怕他君臣不見,!
坐著燕君送的四馬高車,懷里揣著二百隘黃金,,要錢有錢,,要“派兒”有“派兒”。
蘇秦心中好不得意,,尤其是再路過那棵大樹,,想起當(dāng)日的狼狽,不禁偷偷一笑,。
忽又想起那位老兄曾說自己前途無量,,今已應(yīng)驗,更加高興,。
真想引吭高歌,,又怕從人說自己是神經(jīng)病,,只得忍了,,在肚子里偷著唱……
趙肅侯立即接見蘇秦,雖不如燕君那么熱情,,倒挺痛快,。
趙在列國中的實力排在第四。
而秦日前采取“強交弱攻”的政策,,盡可能啃韓,、魏的軟骨頭。
趙受到的威脅較小,,肅侯的態(tài)度倨傲,,也就可以理解了。
趙肅侯其實也聽說過有位“蘇秦先生”求見,,但那時弟弟厭惡說客,,不愿意惹他不愉快。
自己也認為在戰(zhàn)爭頻頻的時代,,文人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所以當(dāng)時沒有理睬,但這次是“燕使”的身份,,自當(dāng)以禮相待,。
而且也想看看此人有什么本事,居然得到燕文公的重視,。
起碼也得滿足一下好奇心,,所以立即接見。
蘇秦可稱是戰(zhàn)國時的“第一大說客”,,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遍天下,。
從秦王那兒碰了釘子后,他悟出了一個規(guī)則:
要讓對方聽從你的意見,,不但得讓對方從中看到“利益,、好處”,還必須看人戴帽子,。
各國的國情,、處境各不相同,國君的心態(tài)也瞬息萬變,。
所以既得掌握情況,、揣摩心理,又須善于隨機應(yīng)變,。
同趙肅侯談話,,首先要肯定趙是“強國”:
“三晉建國七十余年,魏惠逞龐涓之勇,,雖曾曇花一現(xiàn),,但幾敗之后遷都大梁。
后繼又怯懦不振,,已成強弩之末,。
韓、燕積弱,,因人成事,。
惟趙縱橫中原兩千余里,土地肥沃,,糧食充足,,車千承,騎萬匹,,帶甲數(shù)十萬,。
山東諸國中,齊,、楚之外,,以趙為最強?!?p> 蘇秦列舉的都是事實,,并非泛泛不著邊際的瞎吹亂捧,趙肅侯聽了,,心中才真舒服,。
不料,話鋒突轉(zhuǎn):
“但是,正因趙之強,,也就成為秦國東擴的最大障礙,!
有趙的屏障,不僅齊,、燕得到安寧,;
韓、魏之不亡,,也是由于趙的庇護,。
因此,秦也就必然要把趙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勢不兩立,這一點,,我想您也很清楚吧,?”
雖然對趙還是在捧,但肅侯卻不那么舒心了,,他懼秦,,又不敢承認,就拐了個小彎兒:
“這……寡人自會小心,,不給他以啟釁的理由,,所以爭端多在韓,、魏,,趙還算平靜?!?p> “你不給他理由他就不會找借口,?”
蘇秦一笑:
“有一只老鷹撲打著翅膀,張開利爪,,說雞侮辱了它,,該受懲罰。
雞很委屈地爭辯:
‘您翱翔于高空,,臣奔竄在草叢,,怎么能傷害到您?’
鷹說:
‘你在地上踐踏了我的影子就是大不敬,!’
俯沖而下,,擒而食之,這就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秦現(xiàn)在之所以不大舉進攻,是怕戰(zhàn)線拉開后,韓,、魏從半路截擊他,,以致首尾不能相顧。
現(xiàn)在便集中力量對付韓,、魏,,暫且給您一張笑臉。
韓,、魏已弱,,又沒有高山、大河之險可據(jù),。
今天損五萬軍,,明天丟十座城,時間一長,,支持不住,,不降即滅。
秦既無后顧之憂,,又能與趙相鄰,,您以為他還找不出攻趙的理由嗎?
很快就會在邯鄲城下擺戰(zhàn)場啦,!
到那時,,趙雖強,但能敵秦合韓,、魏之力嗎,?”
蘇秦的分析步步有據(jù),絕非危言聳聽,,趙肅侯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yán)重性,,不禁有些發(fā)呆。
蘇秦看在眼里,,知道自己的話已發(fā)揮作用,,可以提出中心議題了。
但還需趙肅侯自己請求,,才更有分量,,便追加了一句:
“面對目前形勢,君侯打算采取什么對策,?”
趙肅侯嘆口氣道:
“寡人掌權(quán)的時間短,,既無才干又缺經(jīng)驗,只知道不想降就得戰(zhàn),。
無非是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盡力而已。
目前敵強我弱,,實在想不出什么萬全之策,,蘇先生可肯指點迷津?”
“若說指點,,臣不敢當(dāng),。”蘇秦做謙遜:“但臣估算過:各國土地之和,,是秦的五倍,;諸侯的軍隊集中起來,比他十倍還多,,如果六國聯(lián)合,,拼力攻秦,秦必敗矣,!
所以臣建議,,先恢復(fù)‘三晉’世代之盟,再與齊,、楚,、燕共約為兄弟。
聚會于洹水之上,,刳白馬,、殺黑牛、歃血為盟,,誓約:
秦攻楚,,則齊、魏支援,,韓斷糧道,,趙、燕攻其后,;
秦攻韓、魏,,則齊軍支援,,楚、趙,、燕南北夾擊,;
秦攻趙,則齊軍支援,,韓,、魏扼其道,楚、燕從南北夾擊,;
秦攻齊,、燕,則五國分進合擊,。
秦王便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何況他的兵力與‘聯(lián)軍’還相差懸殊呢?
如此一來,,秦連函谷關(guān)都不能東出一步,,又怎能為害山東各國?”
這的確是一個宏偉的戰(zhàn)略藍圖,。
寥寥數(shù)語,,便把秦向任何一國進攻時,各國按約定應(yīng)采取的軍事行動都一一部署,。
從正面迎敵,,到攻其必救,迂回支援,,分進合擊,。
無不切中秦軍要害,其周密,、嚴(yán)謹可謂“無懈可擊”,。
千里追逐的戰(zhàn)場,竟被他掐指細數(shù)于指掌間,。
可見蘇秦不只是會“說”,,既懂政治,也明軍事,。
不愧為鬼谷先生足下的“高徒”,,使長于軍事的趙肅侯都非常佩服!
但他還有疑慮:
“我們過去也搞過軍事聯(lián)合,,卻失敗了,,原因在于行動不協(xié)調(diào),各行其是,。
訂了盟約,,有人不遵守,這‘合縱’不還是廢紙一張嗎,?”
“臣想到這一點了,,可以推選出一個‘從約長’,掌管誓約,。
他不同于‘霸主’,,對諸侯國沒有約束力,。
但有人違約,可以召集各國議定后,,五國共伐之,,則可保始終矣!”
趙肅侯點點頭:
“嗯,,這個辦法好,!”
卻又皺眉:
“照先生的安排,趙每戰(zhàn)必當(dāng)其沖,,出力最多,,不合理吧?”
蘇秦把身子湊近趙肅侯小聲說:
“合縱盟成,,對趙大大的有利,,韓、魏,、燕是趙的緊鄰,,與趙的關(guān)系較齊、楚密切,,又都弱于趙,。
在大聯(lián)盟中,必然要看趙國的進退行事,,實際上就又形成一個以趙為中心的小聯(lián)盟,。
既增強了趙的威懾力,也提高了趙在各國的地位,,為日后趙的霸業(yè)奠定基礎(chǔ),。”
趙肅侯這才心花怒放,,不禁拍案而起:
“既然上客安諸侯,、存天下,寡人舉國以從,!就請?zhí)K先生屈尊代理相國吧,。”
從“燕使”又一躍而升“趙相”,。
蘇秦自是喜出望外,。
忽然想起在赴趙途中,僅因受到燕君的重視便洋洋自得的那種心情,,可見自己的品味太低。
應(yīng)該懂得,,只要肯努力,,成績與收獲是無止境的,,永遠也不能滿足!
但又不能顯出焦渴狀,,總得謙遜一下:
“臣才疏學(xué)淺,,只怕難當(dāng)相國之重任。
而且,,為促‘合縱’,,臣還要到齊、楚各國去,,也沒時間留在趙國管理政務(wù),。”
趙肅侯清了清嗓子:
“寡人并非讓先生留在趙國,,您可用趙‘相國’的身份到各國去,。
不但顯貴,也有資格代表寡人與諸侯談判,。
除重大原則外,,其他都可自行決定,不必往返請示,,豈不節(jié)省時間,?”
原來他更急于“合縱”盟成,,比蘇秦想的更周到,。
于是,蘇秦先生住進高大寬敞的“相國府”,。
在成百人的周到服務(wù)下,穿綾羅綢錦,、吃山珍海味,像神仙一般快活,。
當(dāng)然,,他必需把“合縱”搞成功,,否則,,一切富貴就如過眼煙云,,瞬間隨風(fēng)散去。
所以,,一邊享樂著一邊就得考慮下一步到哪國去!
突然傳來消息,,秦相犀首攻魏,,擒大將龍賈,,斬首四萬五千,,取雕陰,。
這對于蘇秦來說是好事,!
秦對各國施加的壓力越大,,他的“合縱”政策就越易于推銷。
但秦此時千萬不能攻趙,。
否則,戰(zhàn)端一啟,,自己倉猝間請不到有力外援,,趙肅侯就會對“合縱”失去信心,,那就全完了,!
但怎樣才能阻止秦對趙采取軍事行動呢,?
任他再能說會道,這也不是件好辦的事兒,!
秦攻魏后,,很可能隨即把鋒芒指向趙國,,蘇秦急得在屋子里來回轉(zhuǎn)圈……
蘇秦果然聰明,轉(zhuǎn)著轉(zhuǎn)著,,一拍腦袋:
“嗨,!怎么把他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