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添油加醋
但郭開也明白,,自己仍屬于官微言輕的那一類,。
真要在朝堂上貿(mào)然提議更換前敵統(tǒng)帥,不光沒人聽,,還會被視為“不知輕重”,。
受到哄笑,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他把“群眾輿論”和樓緩淺出的“秘密”添油加醋地提供給平原君,,做為換將的理論根據(jù)。
只要平原君相信,,事情就有了九分把握,。
“物必腐而后蟲生”,平原君雖是受郭開的蠱惑,,但在他的內(nèi)心深處也潛伏著對廉頗的不滿,。
盡管是自己和趙王堅持接此上黨才招來秦軍,使戰(zhàn)火燒身,。
但如果能擊敗秦軍,,保住上黨,趙唾手而得十七城,,也給自己帶來名標(biāo)青史的無上光榮,!
所以他更為急切地注視著戰(zhàn)局的變化。
最初,,他顧慮廉頗年老怯戰(zhàn),,再加上一些不愉快因素的影響,可能不肯盡力抗敵,;
當(dāng)接到廉頗首戰(zhàn)告捷,,親率萬騎追擊王龁。
上黨失而復(fù)得的報告,,又因曾輕視過這位老當(dāng)益壯的廉大將軍而感到內(nèi)疚,;
不料,隨之而來的竟是在白起的截擊下廉頗損失慘重,,被迫轉(zhuǎn)入防御,。
上黨諸城復(fù)又陷落等一連串噩耗,。
當(dāng)然,勝負乃兵家之常事,,一時的進退并不能決定命運,。
但上黨十七城的得失關(guān)系到平原君的政治生命,又怎能不牽動他的心弦,!
隨著趙軍的進退,,他的內(nèi)心一直遭受著喜悅與恐懼交替的煎熬。
可是廉頗卻不理解他的心情,,堅持按兵不動,,不肯盡快地決勝負。
這么拖下去,,連平原君的忍耐都要超過限度,。
“廉頗怯戰(zhàn)”的陰影又不時浮上心頭。
盡管廉頗自稱能在最后戰(zhàn)勝秦軍,,但這將會經(jīng)受多么漫長的等待,?
在不堪忍受的失控心理狀態(tài)下,他和趙王對廉頗的不滿與日劇增,。
所以才能接受那些不利于廉頗的流言,。
平原君的為人,不善于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思想活動,。
做為性格特點來說,,“襟懷坦白”倒不失“坦蕩蕩”的君子風(fēng)度;
但對于一個政治家,,就不能說不是一個缺點,。
郭開又來拜望,謝座獻茶后,,從關(guān)心國家安危,,探詢前線戰(zhàn)況入手。
幾句話就引出了平原君心中的煩惱和不安,。
郭開之才,,表現(xiàn)在能夠順著平原君的思路說下去,然后使之進入自己所引導(dǎo)的軌道,。
可見“小人”并非無才,,重要的是看他把“才”用在什么地方。
郭開的才,,現(xiàn)在就用在耍弄他的“雙刃劍”上:
“豈獨相國?
如今趙國上下,,誰不翹首以盼早日擊退秦軍,,使社稷,、百姓都平安無危!
廉頗的‘拖兵計’設(shè)計的是不錯,,只怕難以實現(xiàn),。
以白起的勇猛,楚都郢城尚且如履平地,,何況土木構(gòu)成的營柵,?
人家真要攻破,誰也守不住,。
白起所以手下留情,,恐怕是另有原因:
也許是以少數(shù)兵力牽制我軍,另派主力偷襲,;
也許是……”
卡到這兒不說了,,他得吊吊平原君的胃口,伺機“甩包袱”,。
平原君急不可待:
“還有什么可能,?快說!”
郭開一笑:
“吾聽說有人給他編了幾句順口溜,,市井俚語,,供您一笑:
‘完璧歸趙,裝聾作啞,,一言不發(fā),;
澠池會上,文臣赴險,,武將看家,;
閼與之戰(zhàn),膽小如鼠,,人性自夸’,,可見他一慣是靠沽名釣譽起家。
如今更是倚老賣老,,惜命怯戰(zhàn),,惟恐有失,只求保全,。
就算他忠心無二,,也會把趙國拖垮;
從無不戰(zhàn)自退之軍,,更何況白起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豈能偃旗息鼓無獲而歸?
時機一到他必要長驅(qū)直入,,踏長平,,圍邯鄲之時,,怕就悔之晚矣!”
一席話,,說得平原君毛骨悚然,,他也曾想到過這種結(jié)果,可謂與他不謀而合,。
所以郭開可稱知心,,但他又不愿相信真會出現(xiàn)這種后果,不禁要替廉頗辯解:
“市井傳言,,過于刻薄,,廉頗并不是懦夫?!?p> 郭開瞪圓了眼睛:
“若只是懦夫還不嚴重,!
可怕的是如流言所傳,他在私下里與白起和平談判,!
白起至今不攻,,就是一個旁證?!?p> 平原君終與廉頗共事多年,,還能了解廉頗:
“他不是那種人?!?p> 郭開見平原君還不上套,,急了,撲通跪下:
“相國,,忠言逆耳,,但臣還是要冒死進言。
您自己也清楚,,廉頗并不可靠,,卻將傾國之兵讓他掌握,正所謂,,‘倒持太阿,,授人以柄?!?p> 一旦有變,,誰能制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我的相國!”
這才捅到平原君的心窩。
“兵權(quán)”是國家的命根子,。
當(dāng)時因為急于迎戰(zhàn)白起三十萬大軍,,倉促中才給了廉頗那么大的權(quán)力。
如果他真想通敵,,趙國就徹底完蛋了!
這確是失策,!
一時間心亂如麻,,不知該怎么堵塞這個漏洞,懵懂中竟向郭開請教:
“你認為應(yīng)該怎么辦,?”
郭開等的就是他這一問,,忙又磕了個頭:
“依臣之見,還是用趙括來代替他,。
用趙括有三利:
名將之后,,飽讀兵書,本領(lǐng),、銳氣均在廉頗之上此其一也,;
秦軍最畏懼的就是馬服君父子,他若掛帥,,秦人聞名喪膽,,必能馬到成功,此其二也,;
最重要的是趙括絕對忠于王室,,兵權(quán)交給他,您和大王保證安枕無憂,。
一開始舍趙括而用廉頗就已錯了,,而今形勢危機,臣為國不惜一死,,再斗膽進言,!”
好家伙,這位郭開先生為國為民,,冒死“進諫”,,何等慷慨激昂!
郭開之“才”,,果然掃去了平原君臉上的愁云,,變得高興了:
“先生之言,使勝茅塞頓開,,必當(dāng)稟報大王,,商量換將之計。”
不過,,廉頗是否通敵之事非同小可,,流言是否可信?
他又在暗中做了調(diào)查,,可是誰也不做明確的答復(fù),。
如趙豹只是搖頭,似乎不信,,又沒有說服力,;
樂乘只是微笑,卻又意味深長,,顯然都曾聽到過這類流言蜚語,。
但無論廉頗是否通敵,平原君都帶著撤換他的傾向來見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