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無力回天
李興的脾氣也很倔強:
“怎么是閑事?
我們天天浴血苦戰(zhàn)守住了國門,,卻被人家視為無能之輩,,誰能咽得下這口氣?
您走我也走,!”
廉頗一拍桌子:
“混帳,!
換將是朝廷的安排,老夫走了,,趙括來還是要保家衛(wèi)國,,做為軍人,你怎么可以放棄自己的職責,?
再胡言亂語,,我治你惑亂軍心之罪!”
這個罪名是要砍頭的,,廉頗可不是用來嚇唬人的,,令出必行。
李興不能再說下去,,行了一個軍禮,,轉(zhuǎn)身出帳。
盡管崎嶇的山路越來越難走,,但一個一個的編隊,,卻仍如在操場中那樣,邁著整齊的步伐,,正步前進,。
隊伍中央,趙括昂立在戰(zhàn)車上。面色冷峻地凝望著前方,,不時發(fā)出短暫的口令調(diào)整隊形,。
他指揮的部隊行列從不允許出現(xiàn)一點兒凌亂,尤其是在臨近金門山大營時,。
離大營越來越近了,,趙括的臉色也愈加陰沉。
他突然想到廉頗對換將的反應,,這老家伙仗著資歷深,、功勞大,一向目中無人,,如果有抵觸情緒拒不交印怎么辦,?
難道攻進大寨,先去奪權(quán),?
那就要打一場鎮(zhèn)壓叛亂的內(nèi)戰(zhàn),。廉頗不是自己的對手,但秦軍如果乘機進犯,,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他忽然后悔,,怎么直到這時才想到這個問題,!心中不禁涌起陣陣煩躁;
但遙遙望去,,大營中旌旗飄飄,,氣氛平靜。
廉頗早已接到通知,,如若有變,,營中應是劍拔弩張、嚴陣以待,。
既然毫無準備,,也許是廉頗自認老邁無能,沒臉再當戀棧駑馬,,那就可能順利交印,。
做為新統(tǒng)帥,自己應該在歡迎儀式上發(fā)表一篇精彩的就職演說,,以展示自己的風采,、樹立新的威嚴。
想到此處,,他又開始默默地打腹稿……
對于李興的不滿,,廉頗也完全能夠理解。
坦率地說,接到“換將”的通知,,他也是一聲長嘆,。
他不能、也不應該懷疑趙括的能力,。
但自己畢竟是盡自己全力頂住了秦軍的猛烈沖擊,,才使趙國免受戰(zhàn)亂之苦。
可惜,,卻還是得不到趙王的信任,。
他很清楚,換將的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戰(zhàn)略方針違背朝廷的意預,。
所以自己做的無論對錯,,人家都要把自己撤下來,他自己又何嘗不是感到不公平,?
然而服從命令是軍人之天職,,既然不合人家的心意,又何必去爭論誰對誰錯,!
更何況聽說藺相如已是病入膏肓,,朝不慮夕,只恨自己肩負重任不能脫離,,只能情縈邯鄲,,夜夜夢還。
既然有人來更替,,從個人情感上來說,,倒是求之不得,只盼趙括盡快來,,平安順利他完成交接,。
但是,做為一個老軍人,,他深知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必須加倍小心謹慎,才能避免給敵人可乘之機,。
尤其不能在己方官兵中引起騷動不安,。
李興的態(tài)度具有代表性,所以他才以“軍法”相威脅,,壓住李興,,別人就不敢再“亂說亂動”了。
當然,,要穩(wěn)住軍心也不能僅靠壓服,,還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
于是他又把各級軍官、包括李興一批批的找來進行說服教育,。
勸說他們要服從趙括的指揮,,上下級團結(jié)一致地同敵人堅決斗爭……
趙括終于到了,一支隊伍,,正向大營開來,。
漸漸地已能望到,帥旗上繡的字越來越清晰,,顯然一個斗大的“趙”字,。
飛揚的塵埃中隱現(xiàn)著全副武裝的前鋒。
隨著地勢開闊,,縱隊突然變成方陣,,一步步向大營壓下、壓下……
營門開了,,卻沒全開,,僅容一車一騎;
廉頗也沒有列隊出迎,,而且營墻上突然布滿士兵,,個個槍握緊、刀出鞘,、箭在弦,,虎視眈眈,如臨大敵,。
趙括的汗直往下淌:
廉頗真的要反,?
急忙一揮手,,他的部隊寂然而止,。
趙括正在考慮對策,忽然營中出來一個傳令官大叫:
“廉將軍請趙將軍入營,!”
趙括卻還是一動不動,,他不能不疑慮:
廉頗要是在營中設下埋伏怎么辦?
但不能露出膽怯,,便厲聲喝道:
“請廉將軍出營相迎,!”
廉頗一聽就明白了:
趙括是怕自己對他不利。
便全身披掛親自迎到車前,,拱手致禮:
“甲胄在身不能全禮,,趙將軍請?!?p> 不論資歷,、年齡,趙括也是晚輩,人家沒交印之前仍是全軍統(tǒng)帥,。
竟然這么謙恭,,就是有埋伏趙括也不得不隨之入營了。
但營門開得只容一車一騎,,那整齊的方陣編隊只得變?yōu)閱涡羞€得便步走,,哪里還能顯現(xiàn)威凜風采?
營內(nèi)除夾道而列的士兵外,,更沒有期待中的隆重歡迎,,把他的鼻子都氣歪了:
這是瞧不起我呀!
然而,,在沒接到帥印之前,,還得說是“在人屋檐下”,就不得不忍受人家的安排,。
進入大帳,,先宣讀了趙王的圣旨,再捧出兵符請廉頗合驗……
一切手續(xù)完備無缺,,廉頗毫不遲疑地立即擂鼓升帳,。
面對全軍將士交出帥印令箭,然后下達最后一道命令,,擺酒為趙括接風洗塵,。
同時也是對他告別軍營的“最后晚餐”。
辦完交接手續(xù),,趙括就成為軍中的實際主人,,可以一吐悶在心中的那口惡氣了:
“在下才疏學淺,蒙大王及相國錯愛,,被派來與老將軍代勞,,全是好意,還請將軍不要誤會,?!?p> 廉頗掀髯而笑:
“廉頗老邁無能,正該讓位與英才展翅驅(qū)敵立功,,老夫求之不得,,何言誤會?
倒是將軍對老夫有誤會吧,!”
趙括的臉上驟然變成冷笑:
“既是求之不得,,為何在下一邁轅門便嚴陣以待?
虧得本帥見過世面,,若來個膽小的,,豈不被您嚇回去了,?”
廉頗望著他的目光中忽然閃現(xiàn)出一絲悲憫,吸了一口氣:
“果然是將軍誤會了,。
易將之際難免人心浮動,,何況又是大敵當前。
命令部隊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既可使將士精神集中,,不亂猜想;
同時也可防備敵人突然襲擊,。并非老夫故意慢待將軍也,!”
這些道理,趙括也并非不懂,,只是沒有順合之意才疑為別有用心,。
廉頗的解釋完全合乎“兵法”,趙括也就無法繼續(xù)挑剔,。
廉頗歸心似箭,,更不顧與他爭論辯解,自己的東西早已收拾妥當,,三杯酒后即辭別上路,。
李興與眾將士垂淚相送,卻被廉頗大聲喝回,。
遺憾的是,,盡管廉頗日夜不停地趕路,回到邯鄲時,,等待他的,,已只是藺相如那不瞑的雙眼。
生死爭斗幾十年也沒流過一滴淚的廉頗,,大嚎了一聲便昏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