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進退兩難
他們興奮地互相傳告:
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信陵君一定會把秦軍打得落花流水,。
報仇雪恨的日子,,就要到了,!
當然,邯鄲城內的處境也已困窘到極點,,從實行“統(tǒng)籌配給”后,,連王宮里都得數(shù)著米粒做飯;
只要能夠拿武器的人全都上了前線,,卻都穿著破爛的衣服守在寒風中,;
餓死、凍死,、病死的尸體躺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他們能支撐的力量已達到極限。
羞惱成怒的秦軍卻加緊了進攻,。
從裴云通報軍情后,,盡管秦王相信以信陵君為首的六國聯(lián)軍已經瓦解,但究竟還不能十分放心,;
為保險起見,,還是以盡快攻下邯鄲為上策,所以竟用了十分的力氣,。
雙方都在破釜沉舟地進行最后一戰(zhàn),,同時,秦軍對邯鄲實施的“坍城工程”也接近尾聲,。
邯鄲的存亡只看信陵君能否如期出兵,。
好在信陵君方面也在盡最大努力,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一項又一項準備工作,。
打通王稽,應該說消除了最后一道障礙,,信陵君長長地出了口氣,,高興地向馮諼致意:
“無忌若能成救趙之功,全靠先生運籌帷幄,、神機妙算??!”
馮諼搖搖頭:
“如此大事豈屬一人之功,?
沒有公子的威望和膽識、沒有侯先生的謀劃安排,、沒有如姬主仆舍命竊符,、沒有唐,、朱各位的操勞奔波,僅馮諼自己什么事也辦不成,。
更何況還需數(shù)十萬士兵的浴血奮戰(zhàn)呢,!”
馮諼可以自謙,但信陵君卻深知這位“軍師”所起的重大作用,,不禁贊嘆道:
“不矜己功,,乃見先生之高風亮節(jié)!”
馮諼輕輕地嘆口氣:
“弟兄們都在嘔心瀝血,、不辭艱險,,可誰又自我表白過一句?
咱們做的那些努力,,還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驗,將在明天的戰(zhàn)場上見??!”
信陵君點點頭,卻又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
“明天,!明天咱們就要踏上援趙邯鄲與秦會戰(zhàn)的征途了,!
多少人望眼欲穿,多少人為之流血犧牲,!
這一天終于到了,!”
按規(guī)定計劃,由唐雎和朱亥第一批部隊先渡過河去掃清障礙,,占領渡口,,然后信陵君率主力出發(fā)。
先頭部隊三更前就要行動,,所以大營中都已秣馬厲兵,、整裝待命。
畢竟是即將投入酷烈地戰(zhàn)斗了,。
所以大營中的氣氛緊張而又嚴肅,,竟是靜悄悄的,致使報時的擊柝聲顯得更加清脆,。
主要將領們則都聚集在信陵君的大帳中,,等待著……
突然,一小隊鐵騎風馳電掣奔到營門,,為首的坐在馬上高喝道:
“快讓信陵君出來,,大王有旨!”
其實,這是安釐王寫給信陵君的親筆信:
“……弟弟激一時之義憤,,竊符殺將,,罪固不可赦,然情而有原,。
寡人念手足之誼可以不再追究,,所奪之軍則必須撤回。
秦,,乃今天下之最強者,,雄兵百萬虎視天下,
稍違其意便朝發(fā)夕至,,毀城屠城無不用其極,。
各國莫不恨之入骨又奴顏婢膝以求其歡,如羊畏虎,,力不敵耳,。
楚、趙之殘破,,足為前車之鑒,。
自蘇秦鼓吹‘合縱’以來迄今已數(shù)十年,幾起幾伏,,都是畫餅充饑毫不足持,。
今楚、燕各國雖先加盟,,但是秦王僅一封信他們便都觀望不前,。
他們的意思是你勝了則進,你敗了則退,。
試想,,以八萬魏卒敵秦王親率的五十萬,你有必勝的把握嗎,?
一旦戰(zhàn)敗的后果你認真考慮過嗎,?
秦王前天又派使者到大梁相告:
魏軍如果執(zhí)意救趙就是秦國不共戴天的死仇,攻克邯鄲后必移師大梁,!
三晉之中,,趙為最強。
只因貪上黨之利與秦為敵,,結果四十萬軍毀于一旦,,天下人誰不為之膽寒?
魏之實力比趙減半,,十萬精銳又控于弟手,,如果喪敗,,竭魏國之遺力還能與秦對抗嗎?
大梁陷落,,我身死不足惜,,但魏國的宗廟社稷,,百十萬生靈也將因你而被毀,。
到了那時,你又于心何忍,?
救趙,,就是引火燒身,望弟勿拘于‘俠義’虛名,,而要為宗廟,、社稷、百姓著想,。
兄不是以‘國王’的身份下命令,,而是做哥哥的求你了,別給魏國引來滅頂之災??!……”
信陵君看完,什么也沒說便遞給身邊的馮諼,。
自己則走到案下,,背著手踱來踱去。
馮諼閱后,,也默默地交給唐雎,、朱亥……依次傳閱。
看到這信,,大家的心上都壓了一塊大石頭,,不禁一齊望著信陵君。
宗廟社稷,,國家百姓……
安釐王拋過來的這些責任的壓力實在太沉重了,。
信陵君不得不順著安釐王指出的方向考慮下去:
任何一場戰(zhàn)爭,都是勝負參半,,誰也不敢做出必勝的保證,。
但在邯鄲會戰(zhàn)中,自己卻是贏得起而輸不起,。
真要打敗了,,其后果可不是用無忌一條命所能償付得清的。
到那時,,魏無忌將會成為魏國的千古罪人,,受到萬劫不復的詛咒。
但是停止援趙這話又怎能說得出口?
休說大家會反對,,自己也是不甘心?。?p> 一向敢作敢為的信陵君,,到此時才懂得什么叫做進退兩難,!
盡管信陵君沒表態(tài),但他的陰郁和猶豫卻說明他的內心已有了撤軍的傾向,,只是還不能立即決定,。
朱亥本就性情直爽,時間也不容許客客氣氣地委婉措詞,,張口便單刀直入:
“公子可想撤軍,?”
信陵君沒直接正面回答,只嘆了口氣,。
唐雎也沉不住氣了:
“不能撤,!如果真回大梁,我們所做的努力,,那么多人付出的犧牲,,豈不都付諸東流了嗎?
而且,,從此以后,,誰還能相信你?
公子,!你的英名也將毀于一旦啦,!”
信陵君又是一聲長嘆:
“努力、犧牲,、無忌的名聲,,這些是很重要,但與魏國的宗廟,、百姓相比,,又輕于鴻毛。
我不能以自己的行為給魏國造成毀滅??!”
朱亥瞪大了眼睛:
“公子可是恐怕此戰(zhàn)不勝使魏國受到秦的報復?”
信陵君點點頭……
朱亥近前一步拉住信陵君的袖子:
“公子,,公子,!事到關鍵,您竟要畏縮,?”
信陵君潸然淚下:
“無忌如果畏死,,當初就不會率三千弟兄赴邯鄲之難,。
但魏若因我而亡,這禍國殃民的罪責,,讓無忌怎么擔當,?”
朱亥急得一甩信陵君的袖子:
“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