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六國兵散
薛琦瞅了毛遠一眼,,毛遠拍案而起:
“公子,,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我不得不舊話重提,。
此刻兵權(quán)還在你的手里,,以目前的幾十萬兵馬,,也能縱橫天下;
更何況所到之處,,不愁沒人響應(yīng),。
咱們何不拋開君、相,,統(tǒng)六國,、滅強秦,重塑乾坤,?”
這個建議,,確是大膽,可又非常激動人心,。
唐雎,、朱亥等都目光熠熠地望著信陵君,。
信陵君卻默默無言,,許久,才凄然淚下:
“毛先生之計,,可說是披肝瀝膽為無忌,,固可成莫大之功,。
但這也就失了當(dāng)時糾集合縱之盟的初衷。
就算能坐北朝南居九五之尊,,無忌又何顏面對天下,?
若各國生二心致使‘合縱’潰散,是各國負無忌,,無忌終不敢負各國,!”
毛遠還要爭辯:
“我并非為公子,實欲籍公子以拯天下蒼生……”
薛琦攔住了他:
“不要說了,,公子心志既明,,不可勉強,正因為如此,,他才是‘信陵君’,。
現(xiàn)在盡可能把楚、魏的要求先拖一拖,,只盼劇辛能組成騎兵部隊配合李牧渡過黃河,。
一攻進秦國內(nèi)地,就沒人顧得上收復(fù)失地啦,?!?p> 終于把燕使等到,他帶來的卻是一個更令人沮喪的壞消息:
“林胡和犬戎對燕國大舉進犯,,薊京危在旦夕,,請將相國火速回援!”
將渠立刻站起來:
“公子,,真對不住您,,想不到他們偏在這時候來添亂子!
我回去趕走犬戎后按原計劃馬上渡河,,吸引秦軍,,配合你們攻關(guān)?!?p> 燕國有難,,當(dāng)然不能攔著將渠不放。
而且林胡和犬戎都是騎兵,,游擊性很強,,所以信陵君決定讓李牧的騎兵也去參戰(zhàn)。
不過這次林胡和犬戎似乎不想在燕國久留,,稍做搶掠后,,聽說援軍開來,就急忙逃走,。
薊京解圍,,燕王喜非常高興,,大擺席宴為將渠、李牧,、劇辛慶功,。
散席后將渠回到家里就突生重病,郎中們盡力搶救,,終是不治身亡,。
劇辛本是燕將,當(dāng)初隨樂乘投奔趙國,。
現(xiàn)在決定向趙國辭職,,被燕王拜為上將軍,掌握全國軍事,。
然而他卻不準(zhǔn)備再去參加攻秦,,請李牧轉(zhuǎn)告信陵君:
“為了防備林胡、犬戎再次反撲,,我還得加緊修城,、練兵,不能離開燕國,,請公子諒解,。”
依著李牧還想按計劃自己單獨渡河,,但薛琦卻堅決讓他停止行動,,馬上回營。
因為十萬燕軍走后盟軍兵力已顯不足,,更使春申君有了理由,。
干脆正面提議解散盟軍吧,各回各國,。
在他看來,,秦國遭受打擊后,短期內(nèi)還不能恢復(fù)到昭王時的水平,。
目前就只有楚國最強盛,,他要保存實力為爭霸中原做準(zhǔn)備。
安釐王也一再催促信陵君去接收西河,,口氣已有些不耐煩……
晚霞映照著天空和群峰,,層林盡染,萬山遍紅,。
寧靜的美中終給人以凄涼之感,。
信陵君雙眉緊鎖,背手立在山坡上,,默默無語,。
身邊的薛琦一聲長嘆:
“其實,,‘合縱’之盟不能長存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由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作戰(zhàn)之上,,而忽略了秦人的政治瓦解。
更沒想到他們行動得這么快,,使我們功虧一簣,。
但是您也不必灰心,有您在,,秦人終不敢肆意而為,,我們也許還能等到下一個機會?!?p> 雖是盟軍的最高統(tǒng)帥,,信陵君卻不得不遵從各國君王的意愿,宣布解散,。
輝煌的攻秦之戰(zhàn)中途落幕,,望著拆除營盤后的一片片凌亂遺址,信陵君又是一聲長嘆,。
盡管沒能徹底打垮秦國,,但對于各國來說:
能夠收復(fù)多年來被迫割讓和強力奪走的大片失地,終是參加這次聯(lián)合作戰(zhàn)的最大收獲,。
君王們無不沾沾自喜,,向臣下炫耀自己如何促成這次“合縱之盟”,是何等的“英明”,;
臣下們則捧著酒杯雀躍歡呼,,歌頌自己的主上是多么“偉大”;
百姓們也非常高興,,因為畢竟迎來了和平,,哪怕是暫時的、相對的,。
天下人都沉浸在歡天喜地的喜悅之中,,信陵君則帶著一些遺憾走在回大梁的路上……
再見吧!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钡能娐蒙睢?p> 告別了“萬里奔走,,連年暴露,。
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窮陰凝閉,,凜冽海隅,。
積雪沒脛,堅冰在須,。
鷙鳥休巢,,征馬踟躕。
繒纊無溫,,墮指裂膚,。”那令人難以忍受的痛苦,;
但愿那“野豎旄旗,,川回組練。
法重心駭,,威尊命賤,。
利鏃穿骨,驚沙入面,。
主客相搏,,山川震眩。
聲析江河,,勢崩雷電,。”的戰(zhàn)爭,,永離人間,!
近百萬人的血戰(zhàn)之后,雖然“將軍百戰(zhàn)死”,,但“壯士十年歸”,。
終究還能讓人感受到歷經(jīng)苦難后的甜意。
十年了,!日出日落,,熬過了多少不眠夜!
十年后,,信陵君終又回到日夜縈思的故鄉(xiāng)……
這次,,信陵君可以做為“英雄”歸來了。
安釐王率領(lǐng)滿朝文武百官迎到大梁城外,,后面則跟隨著不計其數(shù)的老百姓,。
一路迤邐十余里,熱烈的歡呼,匯成陣陣滾滾的雷聲,,震蕩于魏國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