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圣地大雷音寺,,立在西域佛國最高的山峰之上,。
可那座山,,沒有名字。
佛門所謂靈山,,其實(shí)只是謂虛指。
靈山者,,靈臺(tái)之山,。
當(dāng)白衣僧人睜開雙眼的時(shí)候。
見到的正是端坐靈山之巔,,背對(duì)于他的世尊身影,。
在西域佛國的傳說之中,世尊坐大雷音寺大雄寶殿正中,,有丈六金身,,望之即可得無量大智慧。
但作為大雷音寺弟子的白衣僧人知道,。
其實(shí)世尊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玄乎,。
那些傳聞,雜糅了大雷音寺諸代世尊形象而成,。
而當(dāng)代世尊,,并不像他那些前輩那樣,聲名赫赫,。
作為西域佛國舉國信奉的大雷音寺在大離風(fēng)雨飄搖的背景之下,,居然仍是龜縮西域佛國之中,不入九州一步,。
明明有著不遜于九州道儒,,甚至凌駕大部分百家之上的實(shí)力,,佛門卻在九州籍籍無名。
在很多人眼中,,當(dāng)代世尊,,并不合格。
以前白衣僧人也是這樣想的,。
但當(dāng)世尊就這樣端坐在他靈臺(tái)之中時(shí),,他就知道,自己看錯(cuò)了這位世尊,。
吾心安處,,即是靈山,尋見靈山,,得見如來,。
這不僅僅對(duì)自身有要求,還需要有人能夠做到如來的境界,,才能夠被眾生所照見,。
僅此一點(diǎn),世尊就勝過大部分的過去世尊了,。
“癡兒,。”
似是感覺到了白衣僧人的到來,,世尊緩緩轉(zhuǎn)身,,望向白衣僧人:“你終于堪破了這一著,得以照見心中靈臺(tái),。
本座已然于此,,等候你多時(shí)了?!?p> 面對(duì)白衣僧人的世尊,,面貌平平,身姿平平,,沒有丈六金身,,沒有望之生大智慧的面容。
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平平,。
甚至于,若是轉(zhuǎn)過身去,,世尊的樣子,,很快就會(huì)被忘記。
眾生皆是如來,故世尊以眾生為相,,照見眾生,,眾生照見。
白衣僧人卻是面色恍惚,,望著世尊,似是發(fā)泄,,似是求解:“貧僧不懂,,明明當(dāng)初是我為了一己之念,犯下大錯(cuò),。
為何佛子不愿斬吾,,甚至在我被眾生香火之毒惑心之時(shí),寧愿刨出佛心,,以心換心,,為我解去眾生之念,失我之劫,。
佛子身為世尊親傳,,可以說是因我而死。
您見到貧僧,,非但不出手,,反倒出現(xiàn)于貧僧靈臺(tái)之中。
貧僧真的不懂,?!?p> “癡兒。
佛子是本座座下,,佛心最厚,,最得大愿者。
他的大愿,,就算是本座,,也為之嘆服。
他勢(shì)要度盡天下蒼生,,你也是蒼生,,他為度你而死,是心甘情愿,,本座又為何要對(duì)你出手,?”
世尊雙手合十,淡聲道:“你有罪孽,,但你也有大功,。
你的一己之念,并非是一己之念,這本就不該是你一人所背負(fù),。
你被放逐,,也并非只是單純的放逐。
癡兒,,你睜開眼睛去看,。”
白衣僧人心頭一震,,再度張開了雙眼,。
得見世尊,睜開的是他的心眼,。
這次他再睜開的,,卻是肉眼。
在現(xiàn)世之中,,那吞盡一切光線的永夜之火中,,竟然亮起了灼灼光華。
而自光華之中,,世尊踏步走出,,結(jié)大日如來法印。
無邊光華,,因世尊而發(fā),,或者說,因他所結(jié)法印而發(fā),。
在世尊的身后,,大日如來法印之下,居然出現(xiàn)了大日如來的法身,。
佛門大日,,不同于太陽,不是太陽的代指,,
在佛門之中,,大日之意,勝過太陽,,意為除一切暗,,遍照世間萬物。
大日之光,,不生不滅,,是肉眼可見之光,亦是智慧之光,,即使是雙目失明,,也能窺見大日之光。
凡智慧之光,所照見之處,,智慧之光遍照一切處,,無晝夜之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有情無情,,都能受到恩惠,,啟動(dòng)萌生佛心,獲不可思議之成就,。
《大日經(jīng)疏》記載:“如來日光遍照法界,,亦能開發(fā)眾生善根,乃至世間事業(yè)由之成辦,。”
故大日如來,,又被稱為遍照如來,,大日之光,也可被稱為遍照之光,。
西域佛國盛傳的望之可生無量智慧的世尊,,便是大日如來。
這光芒,,即便是永夜之火也無法吞噬,,因?yàn)檫@光芒,可從心中照起,,超越形體,。
永夜之火,無法逾越半步,。
“西域佛門,,世尊如來?”
莊姑浮眉角微皺,,望向世尊,,輕聲道:“吾心安處,便是靈山,。
你這門功法不錯(cuò),。
但凡佛門信眾,皆可為你之門,,不出大雷音寺,,卻可走遍天下。
是我小覷了佛門,,佛門僅僅有你這位世尊,,便有與百家諸子爭鋒的資本。”
世尊拈花一笑,,身后的大日如來法相也隨之微笑:“道宗姑浮真人,,本座也是久聞盛名。
不敢妄自尊大,?!?p> 莊姑浮冷笑一聲:“不用假客氣,卻不知,,世尊來此為何,?
諸子百家,可沒有一家歡迎佛門中人,,尤其是佛門世尊親臨,。
若是世尊呆久了,可就真回不去佛國,,繼續(xù)做你的一世之尊了,。”
世尊眉頭一挑,,輕笑道:“姑浮真人誤會(huì)了,。
本座來此,只是為了佛子佛心,。
畢竟是我佛門當(dāng)代佛子,,若是佛心消逝,便是徹底身隕,?!?p> 言罷,世尊轉(zhuǎn)過身來,,望向白衣僧人,,單手伸出,面色冷峻:“孽障,,還不跪下,。”
白衣僧人卻是怔怔的望向世尊身后的大日如來,,眼角不知何時(shí),,留下了兩行清淚:“原來如此,原來如此,?!?p> 或許在旁人看來,這大日如來法身,,只是世尊以大法力凝結(jié)而成,。
可只有走香火之道的白衣僧人能夠察覺到,,這大日如來形成的根源,是眾生愿力,。
西域佛國,,凡身死羅漢,皆可立廟,。
更別提在歷任世尊中,,都是第一序列的大日如來。
這尊大日如來法身之中凝聚的眾生愿力,,足以將那尊隕落的大日如來,,完全的復(fù)刻歸來。
只不過,,是世尊有所顧忌,,沒有完全將這愿力釋放。
但比起白衣僧人對(duì)香火愿力的應(yīng)用,,世尊已然上了不止一層樓,。
這還只是一尊大日如來,西域佛國,,悠悠歲月,歷任世尊,,乃至十方諸佛,,皆有寺廟。
若是皆可以愿力重塑法身,,再度歸來.....
白衣僧人的淚,,是為了自己而流。
原來,,他的香火之道,,并未有被放棄。
原來,,他并非被蓋棺定論,,不可翻身。
在白衣僧人的淚水之中,,他的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世尊再度開口:“今日,,本座來此,,取回佛心,并將你,,徹底逐出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