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逸覺得自己的班主任鄭老師近段時間猶如變了一個人,,在課堂上為難人的時間少了,,閑下來時竟然還不自覺傻笑,,他這個班長渾水摸魚的小伎倆也沒有被發(fā)覺。
全班,,也可以用全年級來替代,,因為小學一年級就只有一個班,一共有19名同學,,11男8女,,都是小三線工廠的子弟。
八零一一廠的教育一直由張國華主抓,,他是五十年代交大本科生畢業(yè),,曾在滬江市物理研究所當副高級研究員,現(xiàn)任工廠教育科科長,,以及兼任廠辦中學校長一職,。
由于教學理念先進,還主動跟滬江市重點中學結成了幫扶對象,,導致學生成績在小三線基地的諸多學校之中一枝獨秀,,因此后方管理局將華陽縣10家企事業(yè)單位的教育資源,以八零一一廠為中心重新整合,。
全縣以地域范圍劃分為10個幼兒園,,4個小學,1個中學(包含初中,、高中),,1個技工學校。
幼兒園就是每家企業(yè)都保留1所,,方便職工不離廠照顧孩子,。小學的話以就近原則搭配,像八零一一廠的小學就容納了附近4個單位的子弟,,2公里外的后方瑞金醫(yī)院職工小孩就每天早上乘車到此上學,。
至于唯一的中學就以八零一一廠的子弟中學為準,縣里10個小三線企事業(yè)單位的子弟全部到此就讀,,并將校名改為“遠志中學”,。而技工學校放在了另一個軍工廠的原中學校區(qū),主要招收考不上高中以及只想學一門技能趕緊進場的子弟,。上述兩大學校都實行封閉住宿管理,,以免學生遠距離來回奔波。
近水樓臺先得月,,八零一一廠的廠辦小學,,也得以命名為“遠志小學”。
遠志小學現(xiàn)在一共有78名學生,,但在未來3年時間內,,就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到250人規(guī)模,,因為附近工廠幼兒園的生源都隨著小三線職工紛紛結婚生育而爆滿。
中學的話,,遠志中學匯聚了華陽縣10個軍工單位的所有適齡子弟,,初中、高中合在一起目前規(guī)模在227人,,將來小學生長大,,辦學規(guī)模也將迎來一大波增長。
“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應該為了學到知識,,學到本領,遠大的志向讀書,?!?p> 這是張國華特意為遠志中小學定下的校訓,他希望小三線的下一代能成為棟梁之才,。
能在第一批被挑選來到皖南山區(qū)支援建設的職工,,都是廠里的技術管理骨干,自然文化水平高,。
因此,,當張國華嚴謹治學的理念,以及放眼未來的校訓,,讓不少家長們紛紛舉手支持,。
這些年,皖南小三線憑借靠近滬江的優(yōu)勢,,吸引了不少遠在祖國邊疆的人才遠道而來加盟教育事業(yè),。
在寒冷的東北和潮濕的西南地區(qū),滬江出去的人很難適應當?shù)氐臍夂?,而且伴隨歲月的流逝原有的支援內地建設激情都在消退,,許多人都開始現(xiàn)實起來找門路調回長三角地區(qū)。
張國華親自面試考核,,將遠志中學的師資補齊,并且還將遠志小學的師資力量提高了一個層次,。
以遠志中學為例,,擁有教師隊伍46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11人,二級教師20人,,師資實力強勁,,足以跟華陽縣中學相提媲美,。
從幼兒園開始,就直接使用滬江市教委規(guī)定教材,,努力向大都市水平看齊,。
雖然在某些職工心中彌漫著讀書無大用論的觀點,以及許多家長在有技工學校兜底的背景下只求孩子不闖禍對成績睜只眼閉只眼,,但總體上大家對教育還是持肯定態(tài)度,。
畢竟,高考盡管中斷,,可讀書識字是必備的人生技能,,文盲的話可不能進廠當工人。
“我們的學校叫做遠志小學,,哪一位同學舉手告訴老師,,為什么要以遠志來命名啊,?”
鄭翠翠在黑板上用粉筆寫下“遠志”兩字,,轉頭望向講臺下做著的學生。
“好,,賴明明同學,,請您站起來回答?!?p> 話音剛完,,就有幾只小手嗖嗖地舉了起來,看來同學們還是非常熱情,??紤]到班里只有19名學生,現(xiàn)在有超過兩位數(shù)的小手離開桌面飄揚在空中,,如此情況值得表揚,。
中國教育有一大現(xiàn)狀,老師喜歡事無巨細地講解課文,,讓學生記下知識點,,某種程度上形成了填鴨式教育,導致舉手互動跟年級高低成反比,,越是高年級越不愛舉手回答,。
一位扎著兩根辮子的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頗為可愛,,站起來準備答話,。
若不是看在周建國和俞美詩面子上,班長一職的話,鄭翠翠更鐘意于聽話的賴明明,,而不是選擇調皮搗蛋的周逸,。
“為了鼓勵我們大家樹立遠大的志向,將來報效祖國,?!?p> 來自隔壁八零一二廠的賴明明,干凈利落將老師心中的標準答案報了出來,。
“說得非常對,,就是為了讓大家擁有遠大的志向?!?p> 一邊說,,一邊將“遠大的志向”五個字寫在黑板上,鄭翠翠很快就拋出另一個問題,。
“賴明明同學,,在你心中,自己的遠大的志向是什么呢,?”
“我想當一名科學家,,將來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建設美麗的祖國?!?p> 一臉自豪地將答案說出來,,賴明明心知這是大人世界之中的標準回答。
“非常好,,老師支持你的決定,。”
伸出大拇指夸獎,,然后在黑板上寫下了“科學家”三字,,鄭翠翠真是越看賴明明越覺得順眼。
“王中平同學,,你遠大的志向是什么,?”
看了一眼臺下,鄭翠翠又點了一名舉手的學生,。
“我想當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替大家抓壞人?!?p> 名叫王中平的男生站得挺直,,他同樣也是來自附近工廠的子弟。
“想成為一名老師,,教育小朋友。”
“想當醫(yī)生,,將來可以救人,。”
“當解放軍,,保衛(wèi)祖國,。”
……
一個挨一個點名回答,,大家都交出了不錯的答卷,,看來平時在家里沒少接受這方面的教育。
就算一時答不出的學生,,也會照搬前面同學的答案,,自然科學家是回答人數(shù)最多的名詞。
“周逸,,你長大后想干什么,?”
身為一班之長,周逸自然是躲不過班主任的眼睛,。
“我嘛,,想當一名開車的司機?!?p> 果然不愧是周逸,,回答起來就是與眾不同,鄭翠翠在心里感嘆,,幸好這個答案聽起來也中規(guī)中矩,。
“那你說說為什么想當司機呀?”
很快鄭翠翠就發(fā)現(xiàn)自己犯下了錯誤,,給了周逸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因為當司機除了開車過癮之外,還能幫人家捎帶東西,,經常收到別人送的禮物,。
另外司機的工資高,長途出差有補貼,。
最關鍵是當司機容易找到老婆,,而且老婆都比別人家的漂亮!”
當周逸一副正經地說出最后一個理由,,馬上全班同學都哄笑起來,。
雖然大家年紀還小,但對男女之情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尤其“漂亮老婆”幾個字可是引爆點,。
在八零一一廠乃至小三線基地,,司機經常開車在外跑,對于身處皖南山區(qū)的職工來說,,是一條連接直通外面世界的紐帶,。
幫忙捎帶東西和代為購買是司機們額外的工作,自然也因此享有另外的回報,。此外,,他們走南闖北見識廣,也能順手購買許多外地的土特產回來,,作為養(yǎng)家福利,。
還有一點就是,司機們車上都帶著火銃,,路上看到野味就隨手停車,,拿起槍打獵,往往收獲頗豐,。
因此,,司機在小三線屬于高級工種,因手握方向盤和路上打獵,,還有著“打彎書記”的美稱,。
能給小家庭帶來更多的資源和福利,自然姑娘們也愛找司機結婚組成家庭,,畢竟實實在在的好處看得見,。
不過要想當司機也不是那么容易,小三線的司機大部分都是部隊退伍的老駕駛員,,就算從職工之中新招收的司機,,也必須歷經3年學徒生涯才允許獨自開車上路,在此期間一律不允許開長途車,。
能獨立承擔往返滬江這樣長途旅程的司機,,都是部隊轉業(yè)的老手。
周逸的回答可不是無的放矢,,而是他注意觀察留心聆聽大人聊天的成果,。許多年輕的職工說起司機,都是一臉羨慕,,自然上述理由也都是從他們嘴中流傳出來,。
小小年紀就學大人想漂亮老婆,而且當司機的理由還那么的“現(xiàn)實”,,真是跟班里其他同學形成了鮮明對比,。
看來下課后得向俞大姐好好匯報一下,周逸真是太調皮了得好好管教,,鄭翠翠在心里暗暗記下來,。
贏得滿堂喝彩的周逸,,洋洋得意地向四周擺擺手,愛出風頭可是他的特長,。
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從幼兒園一路跟隨他的小擁躉,,跟外面轉學而來的同學不一樣,,這些從八零一一廠幼兒園直升入小學的小朋友,,早已經習慣周逸當他們的領頭羊。
打小周逸就是他們眼中的厲害人物,,所說所作經常讓老師和大人們無話可說,。
在周逸回答想當司機后不久,他就迎來了真正坐上駕駛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