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河間郡有了太子王臨坐鎮(zhèn),,霎時景象大變,。
河間郡地勢平坦,,但總體略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之勢,。在郡域西北部,,陳牧率領(lǐng)一干掾吏照搬元城縣模式,將災(zāi)民定點安置,。
在太子爺?shù)奶柫钕?,全郡展開自救總動員,,遍尋郡域內(nèi)各角角旮旯,,共尋得民眾兩萬余人,皆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因河間郡原為河間國,歷經(jīng)多次削藩國域面積本就不大,,約莫有兩三個元城縣大小,,這和魏都郡一十八縣的廣闊疆域不可同日而語。
但河間郡地處平原,,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在北方之地可算是膏腴之地,。
此次洪災(zāi)雖來勢兇猛,,但和元城突然潰壩帶來的猝不及防相比,河間郡百姓逃命的時間倒還算充裕,,百姓的傷亡不算嚴重,。
故而河間郡的災(zāi)情主要是田園和耕地遭到毀壞,民眾多因缺衣少食造成餓殍遍野,、一片哀鴻,。
大量無家可歸的災(zāi)民紛紛逃離了家園,向周邊未曾遭災(zāi)的邯鄲,、泰山,、東海、瑯玡等郡縣逃荒以求活命,,留下行動不便的婦孺老弱原地等死,。
在吃完樹皮、草籽等任何能吃的東西之后,,人們開始變得癲狂,,因為生存所需獸性逐漸戰(zhàn)勝了人性,,那便是太子親眼目睹的那一幕人間煉獄。
周邊郡縣一方面向太子爺上表呈情會妥善安置流落在他們境域內(nèi)的災(zāi)民,,另一方面遣人送還部分不愿客死他鄉(xiāng)的河間郡民以及大量的賑災(zāi)物資,。
每一個上表絹帛上面都清晰且指名道姓的書寫了哪些世家大族收留救濟了哪些災(zāi)民,并捐錢糧幾何,。
見到名單之后,,陳牧啞然失笑,看來做好事不留名的“好習慣”在公元一世紀初葉還尚未養(yǎng)成,。
太子爺自是明白眾尹宰用意所在,,逐一回函對眾官員的善政大加贊揚,對各世家大族慷慨解囊予以肯定,。
說說便宜話就可以換來好處,,傻子才不干呢。在這一點上,,很顯然太子并不傻,。
不但如此,太子還將這些絹帛上表文書收納入隨行的箱體之中,,以防丟失,。
陳牧呈文向魏都郡大尹范原直要了郭大用,同時修書一封請辛無言前來相助,。
不日,,二人便帶了若干隨人趕赴河間。
郭大用領(lǐng)了范大尹的調(diào)令,,立時去了元城縣將郁郁不得志的趙三及若干自己使用過的得力吏員進行了號召,,一并帶至河間郡,眾人皆是歡欣鼓舞,。
元城縣宰胡穎雖頗為不滿,,無奈郭大用持太子令旌只能無奈放人。
唯有縣尉王庸不識時務(wù)欲予阻攔,,被趙三反手一個摑掌打掉了兩顆后槽牙便如喪家之犬落荒而逃,,這也算是趙三報了這段時間這個又蠢又壞的小人對自己的欺侮之仇。
鐘無鹽帶了愛女鐘蕪荑前來相助,,那鐘蕪荑便是陳牧初次與鐘無鹽相見之時站立于其父身側(cè)的那黃衣豆蔻女子,。
話說此女口齒甚是伶俐,當日還曾替陳牧抱不平,,對李仲良大加斥責,。今日得見,也算是故人,。
有了郭大用,、趙三和元城縣一干吏員,,災(zāi)民安置點的事宜便交付給他們主導進行。
此前在陳牧的帶領(lǐng)下,,他們在元城縣將這一套工作干的輕車熟路?,F(xiàn)在到河間郡,依葫蘆畫瓢,,自是干的順水行舟,、井然有序。
和元城縣不同的是,,河間郡留守的災(zāi)民絕大多數(shù)為婦孺老弱,,在營屋造房方面遠比不上元城縣的青壯。
不過好在聽聞太子爺親領(lǐng)了大尹之職,,乞命在外的郡民逐漸返回故土,,勞力緊缺的嚴峻的局面稍有緩解。
徐瑯就任都尉之后,,將大部分軍卒留與陳牧,,用以參與災(zāi)民安置建設(shè)。
他親率百十來人,,對郡域內(nèi)間存的小股賊寇進行圍剿,,以期收集一些糧秣與錢銖,以解燃眉之急,。
只可惜,這些賊寇大多為無家可歸的流民積聚而成,,靠撞大運的方式搶劫搶劫過路商賈,,基本也處于餓死與餓不死之間。
這讓徐瑯大失所望,,坐在一個土堆之上摸著自己滿是水泡的腳掌唉聲嘆氣,。
直到手下一個中盾官遙指一處高臺上的堡子,他才開心的笑出聲來,,頗有些狐貍見到母雞的歡喜,。
陳牧在后世讀博士的時候,他的導師是一位博古通今,、學貫東西的歷史學家,,他博士畢業(yè)后能留校任教也是得益于自己這位導師的推薦。
這位老學者認為華夏文明是在東亞半封閉地貌下對農(nóng)耕文明的精雕細琢,,而農(nóng)耕文明是建立在泛血緣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之上的求存狀態(tài)總和,。這句話簡單點說就是中國人自古就是以家族為基本單元,靠在土地上的辛勤勞作而獲得生存發(fā)展的資料和條件,。
如果這句話讓徐瑯去理解那就是地主家都是有余糧的,。
所以當徐瑯率領(lǐng)眾軍士趕到那個站在遠處都能看得見的堡子的時候,,他內(nèi)心像花一樣綻放了。
堡子很大,,像一口碩大無比的鍋倒扣在那個高臺之上,。堡門緊閉,高墻之上有隱隱綽綽的人影,。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堡子居然圍繞著堡子四周挖建了護城河。有護城河的堡子不能再叫堡子,,而是叫做城鎮(zhèn),。
一個突兀的橫亙在原野的城鎮(zhèn)卻不是官府建的,就會讓人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尤其是在堡子周圍發(fā)現(xiàn)很多倒斃的餓殍,。
徐瑯由開始的心花怒放漸漸變得皮冰面冷。因為他發(fā)現(xiàn),,倒斃的人們骨瘦如柴卻個個肚大如斗,,很明顯這是觀音土吃多了;他還發(fā)現(xiàn),,一個嬰兒還嘬在媽媽干癟的乳·房上,,然而母子二人早已死去多時。
徐瑯閉上了眼睛,,他看不下去了,,不遠處肥碩的禿鷲足以說明一切。
當太子帶著帶著他們路遇那群衣不蔽體形同野獸的災(zāi)民時,,對他最大的沖擊不是饑餓,、悲慘或者不幸,而是震驚,。
是的,,就是震驚,因為活下來的人是吃著同類的尸體才得以茍存,。
那是一種無以言表的沖擊,,讓徐瑯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他對這群災(zāi)民有可憐,、有哀傷,,唯獨沒有同情。,。
而這一群人就死在這堵高墻之外,,或者他們就是被墻內(nèi)的人趕出來的也未可知。
徐瑯抬頭向上望去,那墻上赫然有刀槍樹立,,羽箭滿弓指向他們這一行人,。
徐瑯很生氣,非常非常生氣,。他決定采取行動發(fā)泄一下心中的怒火,,否則他覺得自己會被胸口的這團火燒成灰燼。
徐瑯擎出了太子旌旗,,命人向墻上喊話,。
許久之后,墻上的人才懶洋洋的回話說已經(jīng)向太子捐獻了糧秣,,現(xiàn)在兵荒馬亂實在無法打開寨門,。
徐瑯冷笑著問道:“你們可知我是何人?”
墻上一人回話道:“我們不知道你是何人,,也不想知道你是何人,,總之勸你還是早些離開的好?!?p> 徐瑯被噎得說不上話來,,這是他就任郎中將以來第一次有人敢這樣對他說話,而且還是他掛出太子旌旗之后,。
徐瑯帶的兵士均為太子中盾,,除了一個用作帶路的本地老軍卒。
見徐瑯碰了一鼻子的灰,,老軍卒上前向徐瑯悄言道:“徐都尉萬勿動怒,,此堡為美新公哀章哀大人的族居地,閑雜人等靠近不得,,否則格殺勿論,。”
徐瑯聞言不氣反笑,,心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哀章這個無恥小人,,難不成在故籍已囂張至斯,,竟敢無故隨意取人性命?
“我且問你,,這些宅門前斃亡的黔首可是你族內(nèi)人氏,?”徐瑯耐住性子問道。
“是又怎樣,?不是又怎樣,?”墻上那人蠻橫的說道。
“我與哀國將同朝為臣,不日我將返回常安,,好將這般情況告知國公知曉,。”徐瑯笑道,。
那人伸出頭向下仔細觀瞧片刻道:“這位使君,,既然認得我家老爺,那便實話告知便是,。這些殺才乃是家里的佃農(nóng),,可如今洪水肆虐,無有多余的耕地供其耕種,,卻如蟥蟲一般不肯離去,。你也親眼得見,死于寨門之外,,非我等虐殺致死,,萬不可壞了我家國公爺?shù)拿暋,!?p> 徐瑯聞此驚世駭俗之言,,一時竟無話可說。
思量片刻,,便帶著眾軍士離開了寨門,。身后,高墻上傳來一陣歡笑之聲,。
徐瑯徑直來到那一對母子尸身跟前,,不顧周遭七零八落的尸首散發(fā)的濃濃尸臭,用雙手刨開泥土,。
雖說這泥土不甚堅硬,,但畢竟手指不是工具,一會兒徐瑯十指便鮮血淋漓,,血肉模糊,。
眾軍士要上前來幫忙,都被徐瑯猙獰的表情嚇了回去,。
當墓坑挖好之后,,徐瑯的十個指頭已經(jīng)沒有了血肉,僅余森然白骨外露,。
眾人一起上前,,掩埋了那對母子。
沒人再說話,,空氣中彌散著一股化不開的沉靜,,和高墻之上眾人的喧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