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什么樣的人都有
一千塊錢一首歌,,這個價錢讓梁涼非常失落。
這和他的心里價位差距有點大。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故事的發(fā)生是因為他寫的幾首歌,現(xiàn)在這些歌就像一些做特殊行業(yè)的婦女們一樣,,站成一排在等待顧客…
呸!扯遠了。
“葛姐,!在圈子里您也是一線大姐級別的人物了…”
“小梁!別這么說,,我頂多也就二線歌手,。”葛安屏很謙虛,,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誰說的?我可是覺得您是一線當(dāng)紅歌手,,尤其您的那首《我的眼里為什么都是淚》唱得那叫一個柔情百轉(zhuǎn),,催人尿…淚下,我每聽一次都熱淚盈眶一次,?!?p> 梁涼信口胡柴。
葛安屏面露得色,,那首《我的眼里為什么都是淚》確實是她迄今為止的巔峰之作了,。
也是她唯一拿的出手屬于自己的歌。
“不過好像除了這首歌以外,,您再沒有別的什么代表作了,,除此之外唱的都是別人的歌,。”
這個是事實,,葛安屏當(dāng)初也是唱別人的歌出名的,,她自己的歌還真不多。
“我的這些歌里有兩首歌非常的適合你唱,,一首《潮濕的心》一首《為愛癡狂》,,這兩首歌的意境和你的聲線比較吻合,這一點您不反對吧,?”
葛安屏點點頭,,她今天還真就是為這兩首歌來的。
“如果你擁有了這兩首歌,,我覺得你就是真正的大姐級的人物,,如果你要出專輯,這兩首歌都有做主打的資格,,把這兩首歌放進去,,專輯銷售個二三十萬絕對沒壓力,我這話不算是吹捧吧,?”
“這個不好說,,歌也得紅起來才行,至于專輯更不好預(yù)測了,?!?p> “別沒信心,這兩首歌以你的聲線和你的演唱風(fēng)格,,一經(jīng)面世想不紅都不可能,。”
葛安屏有點奇怪,,這不是談買歌賣歌嗎,,怎么扯到別的地方來了?
“那個時候你就是大姐大級的人物,,如果圈里人問你這兩首歌你多少錢買的,,你怎么回答?你告訴人家一千塊錢一首,。你覺得人家會怎么說,?人家一定會說這哪個傻逼把這樣的歌一千塊錢就賣了?還有一千塊錢的歌曲那個時候能配上你的身份嗎,?”
葛安屏開始眨巴眼睛,,這貨繞了半天這不又繞回來了嗎。
“那你的意思是?”
“我可不想當(dāng)傻比或者被人叫傻比,,俗話說寶馬配好鞍,,像您這樣地位的歌手一首歌怎么也的和你的出場費相匹配,?!?p> 我去,竟然扯到出場費上來了,,這毛頭小子懂行啊,。
葛安屏現(xiàn)在的出場費是四千,這在二線歌手里已經(jīng)是頂尖了,,再高就躋身一線了,。
花四千塊錢買首歌,怎么感覺都有點貴了,。
“這就不是什么錢的事兒,,是身份的象征也是藝術(shù)價值的體現(xiàn),我想憑葛姐您在娛樂圈這么長時間,,不會不識貨,,如果您真不識貨那我覺得還有別人一定識貨。四千塊錢買走了一首歌的所有版權(quán),,有什么可猶豫的,。”
那時,,一首歌的版權(quán)還沒拆分的那么詳細,,一次花錢等于買走了一首歌的所有劇版權(quán),這還嫌貴,。
難道非等著梁涼把這個歌曲的使用權(quán)出版權(quán)都分開,,一部分一部分的賣?
“你說的有道理,,我答應(yīng)你的要求,,我的歌就這么定了,但是他們和我還不一樣,,他們的出場費可比我低多了,,你應(yīng)該給他們便宜一部分?!?p> 梁涼突然有一種給自己挖了一個坑的感覺,,這里除了葛安屏以外,其他人都是三線甚至三線以下的歌手,,他們的出場費僅僅是葛安屏的一半,。
草率了!
自己許下的牛含著淚也得吹完,梁涼只能忍著心痛給這些人一個匹配他們身份的價格:一首歌兩千五百元,。再少一分都別指望了,。
就這人家還不太滿意,人家的出場費才兩千元,。
葛安屏買走了《潮濕的心》和《為愛癡狂》,,蘇云水買走了《雪在燒》,張嘉杰買走了《雨一直下》,,那幾個長頭發(fā)買走了《浪人情歌》,。
梁涼只保留了自己可以演唱的權(quán)利,其余的都賣給人家了,。
這些歌給他帶來了一萬五千五百元的收入,,這些錢在農(nóng)村足夠蓋一棟新房了。
葛安屏他們滿意地走了,,臨走的時候還留下了梁涼的傳呼號,,也給梁涼留下了他們的聯(lián)系方式,說將來梁涼有什么好歌曲再聯(lián)系,。
這次算是和這些圈里人掛了個勾,,方便下次再合作。
但是下次再賣個就沒這樣好事了,,最低他也得簽一個專輯分紅協(xié)議,。
打發(fā)走這些人后,梁涼留下了五百元,,把其他的錢到郵局都匯給了家里,,同時還郵了一封信回去,告訴父母這些錢的用途,,如果現(xiàn)在有可能,,就現(xiàn)在把房子翻新一下,等他過年的時候回去就可以住新房了,。
然后中午請歌舞團的人在對面商業(yè)街一個飯店搓了一頓,。
午飯后,歌舞團就開始忙活在影劇院的下午場演出,。
李志洲是連灣晚報的文藝版面的一個寫稿人,,昨天晚上他和女朋友到影劇院本想看場電影,享受一下二人世界,,但是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場子被一個歌舞團包下了,。
萬般無奈下他就花十塊錢買了兩張票。
這把琴他心疼夠嗆,。
兩個人的電影票才三塊錢,,而一場歌舞十塊錢,,這一下多支出了他一個星期的煙錢。
他沒有怨言才怪,。
他準(zhǔn)備給這個歌舞團寫一片潑冷水的文章,,把這多花七塊錢的怨氣發(fā)泄出去。
在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還是信息咨詢宣傳陣地的四大天王,,它們的起著引導(dǎo)輿論的作用。
文藝板塊是當(dāng)時報紙一個非常重要的版面,。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市高官和市長又有什么指示就像風(fēng)中的煙一樣虛無縹緲,幾乎沒人會把時間浪費在頭版二版這些時事版面上,,他們買一張報紙主要就是看文體板塊。
看看連灣市足球隊又贏了幾場,,看看娛樂圈哪位明星又有什么新動態(tài),。
因此一份報紙的銷量幾乎就看文體版面有什么吸引眼球的新聞。
在這樣的板塊發(fā)一篇對這個歌舞團不利的報道,,對歌舞團口碑的影響是巨大的,。
李志洲就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領(lǐng)著他女友走進畢勝歌舞團演出現(xiàn)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