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咳嗽
青辰是單純地喜歡看銀行卡里不斷增長的數(shù)字,有點像執(zhí)念了。
云凝則是考慮到未來可能會有不時之需,,這些錢全都是應急的。
可是,,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再多的錢,,似乎已經(jīng)不能成為這個家庭的動力了,。
青辰想了一晚上,什么都沒想出來,。熬到凌晨三點,,終于熬不住了。
9月15日,,第三周周日,,天氣陰轉(zhuǎn)晴。
青甜終于還是開始咳嗽了,,雖然吃了藥,,但是咳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云凝去上班了,,半天的時間,,青辰啥都沒干,就看著青甜咳嗽干著急,,啥都干不了,青甜每咳嗽一聲,,青辰就感覺心被揪了一下,。
青甜今天的病情明顯比昨天要嚴重很多,青辰甚至都開始懷疑是不是因為兒童醫(yī)院的大夫太年輕,,病看的不好,。
終于還是不行了,帶青甜去了醫(yī)院,。
這回去的是附近的醫(yī)院,,掛號很快,排隊很快,,兒科大夫看的也很快,。
診斷結(jié)果是急性咽喉炎,換句話說就是嗓子發(fā)炎了,,青辰又把昨天兒童醫(yī)院大夫給開的藥說了一下,。
兒科大夫看了看病歷本,,點點頭,道:“人家大夫開的藥很對癥,,昨天是病情的初期,,今天正好是爆發(fā)的時候,吃這幾樣藥足夠了,。再有個一天兩天的,,慢慢就好了?!?p> 青辰有點半信半疑,,不過既然大夫都認同了,他也沒什么好說的,。
看病是大夫的專長,,就算你心里疑惑也一定要堅持相信大夫,這樣病才能好,。
很多人都不相信大夫,,甚至拿網(wǎng)上找來的很多東西跟大夫互懟,然而病這個東西并不是那么簡單的,。
舉個例子,,就比如說咳嗽,從中醫(yī)的角度出發(fā),,就有風寒犯肺,、風熱犯肺、燥邪傷肺,、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等證候,,病因也有內(nèi)外之分,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治法,。就是西醫(yī),,也分持續(xù)性咳嗽、痙攣性咳嗽,、濕性咳嗽,、干性咳嗽、過敏性咳嗽等,。
醫(yī)學博大精深,,對醫(yī)學一知半解,自己看了點網(wǎng)絡(luò)文章就認為自己懂看病的人,,那純粹就是給大夫找茬了,。
大夫一天也是很忙的,,病人一個接一個,還要擔負著給病人看病是不是看好的責任,,心理壓力也很大,,碰上一個不信任自己的病人,大夫哪有心情給你解釋那么多,。
不過很多大夫心態(tài)擺得很正,,病人的很多錯誤觀念他們都會給糾正,畢竟病人的觀念正確了,,也能給大夫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這就像家庭教育,很多家長自認為自己看了幾篇有關(guān)教育的文章,,就覺得自己會教育孩子了,。尤其是早些年的“快樂教育”,通篇文章都說怎么讓孩子快樂的成長,,家長們就信了,,然后很多家長就去試了,成功的概率嘛,,就呵呵了,。
其實,所有人都應該明白一件事,,學習從來沒有快樂的,,學習從來都是一件讓人痛苦的事。
有些人認為學習是快樂的,,甘之如飴,,那是因為他有學習的需要,而且這種需要很強烈,。
走進所有的學校里去問問,,有多少學生是發(fā)自肺腑地愿意學習,極少,。
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學習,一直到大學畢業(yè),,或者研究生博士生畢業(yè),,他們遇到最多的是挫折,而挫折,,往往是阻礙學習的最大阻力,。
學生現(xiàn)在學習,很多都脫離了生活實際,,就拿英語來說,,很多人學一輩子英語,,估計和外國人對話的次數(shù)都沒有一次,即使有,,對方都不一定會說英語,。
所以很多人就納悶,自己一輩子都不一定能用上的東西,,學他干什么,?
這就是沒有學習的動力,沒有學習的需要,,所以他們學英語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從而導致根本不想學這一科。
有時候很羨慕那些單純的人,,他們往往沒有強烈的需要,,也沒有強烈的不滿,一切都隨遇而安,。
跟醫(yī)生道別之后,,青辰安心了不少,再看青甜,,就跟沒她什么事似的,,小腦袋瓜里不知道又在琢磨什么。
只是一回到家,,青辰看著玩玩具的青甜,,聽著她時不時咳嗽一聲,心理別提多難受了,。
“有什么病讓我替她生不行嗎,?”
青辰哀嘆。
等晚上云凝回來,,青甜一邊看電視一邊玩玩具,,青辰就坐在邊上,一會兒看看表,,一會兒看看青甜,。
“你這是干啥呢?”
“大夫讓多喝水,,我這盯著時間,,隔二十分鐘喝一杯?!?p> “你這不至于吧,?”
“反正什么事也干不了……”
9月16日,第四周周一,,天氣很不錯,。
今天云凝休息,,青甜生病了沒去幼兒園。臨走之前,,摸了摸青甜的額頭,,還好,沒發(fā)燒,。
上課之前,,青辰正在判作業(yè),電話突然就響了,,一個陌生來電,。
閃耀小學的校規(guī)之中有一條,是不建議老師帶手機進教室,。因為曾經(jīng)有老師在教室里打電話,,說的是自己的私事,被學生聽到了,,然后還跟家長說了,,家長就舉報到了學校,說老師上課接打電話,。
好在監(jiān)控可以給老師作證,,并不是上課接打電話,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發(fā)生,,校規(guī)里就加了一條“不允許”老師帶電話進教室。
老師們頭幾天非常不適應,,因為總會忘記,,不經(jīng)意就把手機帶進了教室。后來有幾個老師聊天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不帶手機進教室,,這一天特別的清靜。
以往總有學生忘帶東西,,家長得往學校送,,但是家長又進不去學校,送到了又怕孩子沒拿,,就得給老師打電話,。或者是有孩子請假,,也得給老師打電話,。再就是家長有其他需要問老師的問題,,也得給老師打電話,。
基本上老師在學校接到的電話基本上全都是學生家長的,。
這一不讓帶手機進班,這些電話就全都接不著了,。一天八節(jié)課,,一個老師一天就五六節(jié)課,很多老師沒有課還要判作業(yè),,也就沒有時間看手機,,更沒有時間回電話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