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城,西門外流民收容處,。
此時,,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流民人群,但在錦衣衛(wèi)緹騎的不時巡查下,,無人膽敢作亂,,全都老老實實地排隊,等待著登記安排,。
登記處,,王定安領(lǐng)人忙而不亂的做著記錄,在不遠(yuǎn)處,,則是架起了兩口大鍋,,而鍋里,熬著香噴噴的米粥,。
香氣在城門外不斷彌漫,,不時能聽到流民們吞咽口水的聲音。
“名字,!籍貫,!”
王定安手中的筆不停歇,記錄完上一批流民后,,抬頭看了眼身前的流民,,隨后習(xí)慣性的問道。
這是一家四口,,一對中年夫妻,,帶著一雙兒女。
大人身上套著如同破舊麻袋一般的衣袍,,身后背著行李,。孩子身上穿著已經(jīng)磨損了大半的破棉襖,,四人身上全都是臟兮兮的,,蓬頭垢面,,幾乎看不出具體模樣。
“額叫李鐵柱,,這是俺家婆娘,,陜西延安人氏!”
那男子長得倒是頗為高大,,就是消瘦了一些,,面對李定安的問話,整個人顯得有些局促,,雙手不知道該往哪里放是好,。
“孩子也要做記錄的,有名字了嗎,?”
“有,,有!”
說起自家孩子,,男子話頓時多了起來,。
“這是俺大兒子,叫李定國,,快十歲了,。他出聲那天,正好有個算卦的先生路過,,說是這孩子八字好,,是大富大貴之人,還給起了個定國的名字,!”
對于大字不識幾個的莊戶人來說,,李定國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股不得了的氣勢,,當(dāng)初給兒子起了這個名字后,,村里人可是羨慕了很久呢!
“女娃呢,,有名字嗎,?”對于那個叫李定國的孩子,王定安不由得多看了幾眼,,也沒看出什么特別的,。
“女娃叫二丫,李二丫,,今年七歲,!別看她小,,燒水做飯下地干活,樣樣都會,,不會給大人您添麻煩的,!”似乎是生怕東路官員不收小孩,李鐵柱急切的多解釋了幾句,。
王定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看你們身體也沒啥毛病,能說說看,,為啥非得跑陽和東路來嗎,?”
被這么一問,李鐵柱這高大的漢子,,眼眶頓時紅了,。
“活不下去了!家里的地,,被鎮(zhèn)上的舉人老爺們給用手段奪走了,。聽說東路這里管吃管住,只要干活開荒,,還給分地,,俺就帶著全家人過來了!”
“明白了,!”
王定安做好記錄,,隨后抬手?jǐn)[了擺。
下一刻,,就有參將府文職人員上前,,引領(lǐng)著幾人,向著后方一處冒著水蒸氣的大型房屋前走去,。
“大人,,這是要去哪啊,?”
望著那身穿官服的參將府之人,,李鐵柱有些心慌,這不會是要將他們趕回去吧,?
“洗澡,!男子進(jìn)左邊的澡堂,女子進(jìn)右邊的澡堂,!”
冒著水汽的房屋前,,有十多名軍士駐守在側(cè),看到李鐵柱等人后,,不由分說地將一家四口分成兩撥,,向著澡堂中推去,。
“大人,不洗行不行,?”
李鐵柱有些不愿意,,這才三月份,天氣還是有些冷,,一身的污垢,,對于他們這些莊戶人來說,,也算是一種保溫措施,。
“外來流民入我東路,必須先清洗干凈自身,,否則一律逐出,!”那文官一臉不容置疑之色,“這是參將大人定下的鐵律,,大人的命令,,在東路,無人敢違背,!”
說話間,,幾名軍士已經(jīng)將李定國父子推入了澡堂中。
剛一進(jìn)入,,里面還有參將府吏員在等候,,看到有人進(jìn)來,不由分說便將父子二人身上的衣服扒光,,推進(jìn)了一處冒著蒸汽的水池中,。
水池內(nèi),已有七八人在里面清洗著身體,,李定國父子二人起初還有些茫然,,但溫水在身體上流過的瞬間,那種舒適的感覺,,還是使得二人下意識地揉搓起了身上的污漬,。
一番洗唰,洗盡身上的污垢后,,李鐵柱下意識地便要尋找自己之前的衣服,。
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反倒是有吏員抱著兩套新衣服走來,。
“舊衣服就別找了,!參將大人有規(guī)定,流民的舊衣一縷收集焚燒掩埋,,由參將府下發(fā)新衣,!”
李鐵柱茫然地接過新衣服,,一套內(nèi)襯小衣,一條棉褲,,還有一件連膝蓋都可以裹住的墨綠色大棉襖,,聞上去,竟然還有幾分清香的氣息,。
穿戴完畢后,,看著被棉襖包裹的嚴(yán)嚴(yán)實實地兒子,李鐵柱心頭有些激動,。
這輩子,,還是他們第一次穿上這么好的衣服。
這棉大衣如此厚實,,想必價格不菲,,參將大人如此破費(fèi),他到底圖啥???
走出澡堂,李定國娘倆已經(jīng)洗完在外面等著了,。
此時母女二人,,穿著一身花棉襖,小臉通紅的在左右張望著,。
若是在后世,,那種繡著碎花的棉襖估計土得掉渣,但在這個時代,,絕對是極為洋氣了,,看到自家丈夫出來,李鐵柱婆娘那洗的白皙了許多的臉蛋上,,甚至露出了幾分羞赧之色,。
如李定國一家剛剛洗完澡換好新衣服的流民,還有不少人,,眼看聚集了數(shù)十人后,,其中一名參將府吏員拍了拍手。
“晌午了,,大家都跟我走,,先去吃飯,飯后領(lǐng)床鋪,、被褥以及一些簡單的生活物品,,都跟緊點(diǎn),別掉隊了,!”
走了有數(shù)百米,,來到一處寬闊的場地前,,那里,排著一列列的桌椅,,每個桌子上,,擺著一疊腌制的咸菜,一疊花生米,。
此時,,正有吏員引導(dǎo)著眾人入座,隨后,,更有一碗碗熱氣騰騰散發(fā)著香氣的粘稠米粥,,被擺在了桌上。
其中一名吏員在經(jīng)過李鐵柱那桌旁時,,更是掏出兩個煮熟的雞蛋,,在李鐵柱驚詫的眼神中,塞到了李定國和李二丫手中,。
“參將大人有交代,入了東路,,便是東路子民,,東路雖不富裕,但也不能虧待了孩子,。參與開荒的家庭,,家里有孩子者,每日有雞蛋等補(bǔ)品供給,!”
“開荒表現(xiàn)優(yōu)異者,,更是可以讓孩子免費(fèi)入學(xué)!”
此話一出,,頓時在一眾流民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這個時代,文化普及率極低,,普通老百姓,,連養(yǎng)活自身都是問題,有幾家能供得起孩子讀書的,?
讀書,,那是士紳地主權(quán)貴等階層的權(quán)力,莊戶人家的孩子除了眼巴巴的看著外,,根本毫無辦法,。
而此刻,他們聽到了啥,?
孩子免費(fèi)入學(xué),?
莫不是在開玩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