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山仙傳》書名是借用道教派系中的“閭山派”而來,。我們在道藏里??吹降摹吧窆γ顫婢宏栕鎺煾刑齑蟮墼S遜”其實就是閭山派的祖師。根據(jù)一些典籍記載,,道教三十六處洞天福地,,其中就有一處在閩江之底也就是閭山界。它以福建為中心,,覆蓋廣東潮汕地區(qū),、廣西、浙江,、江西,、江蘇的小部和我國臺灣大部分。是東南沿海道行高深之士和有道緣的心善之人的長居地,。當然典籍都是前人所寫,,也未可全信,也可不信,。
所謂道行高深之士,,按過程劃分無非“筑基、圓光,、元嬰,、合道”,這大致四種階段,。至于有道緣的心善之人,,他們多后天功德深厚,這兩類人都可入得閭山洞天,。
“仙”是指仙人,。在中國本土道教文化體系里,仙人的境界,、地位,、是明確劃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圣等。有的以官位劃分,,又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再者修行層次上,“天地人鬼水”,,洞房,、黃庭、消魔,,等等,。為方便理解,姑且把大乘期的仙人,,帝君們稱為“至人”,。這類仙人是真正的做到了與天地同壽、日月同輝,;而稍低點的金仙,,如神主、天王,、神王等統(tǒng)稱為“真人”,。真人們也可活到與天地同壽的歲月,但是仍有所寄托還需要在漫長歲月中不斷修持,,以應對未知的天道劫數(shù),。再低點的陸地神仙和天仙,則可參考《莊子》里的神人與圣人,。神人的壽命比圣人大概多出一倍?!赌先A經(jīng)》記載,,圣人壽紀上限為220歲左右,也是與天仙和鬼仙的壽元相似了,。
還有一點要明確提到,,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對“仙”是有誤解的,。佛教之“仙“與道教之“仙“有著明顯區(qū)別,,這個概念搞不懂,可能就不太理解《閭山仙傳》各路仙家的修為層次,。佛教的“仙”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種派別如婆羅門等外派修行者。而道教的“仙”是指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金仙等。道教咒語,,役使神力乃是常事,,但卻不會煩勞仙人,只說請下界、奉法旨等,。若真人,、至人們?yōu)闃I(yè)力所拘而不得超脫三界,仙道亦不足貴也,,更不會有莊子所說逍遙游的境地,。道家的太乙散仙和大羅金仙們早已不落輪回,類同于釋家的成佛果位,。
事實上,,修到陸地神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與釋家阿羅漢一般,沒有了墮落輪回之虞,。所以,,不要想當然的把道家的仙人,當成佛家仙人來看,。古印度的外道修士雖然長壽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卻并非如中華道門仙家那樣,超然物外,。他們依然有生死,,甚至還要生育。(參考《雜譬喻經(jīng)》)這些佛教提到的外道仙人修士,,所求是死后生天,,棄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功德福報,。佛門的仙人,,只是證得神通的外道修行凡人。
小說里,,閭山的修真世界仙家們修為劃分,,是參考現(xiàn)世道教仙人概念為理論基礎。閭山界是道門為主的修真世界,,所以法天地正氣的大儒與釋家佛爺們想同這里的高真擦出別樣的火花,,可能比較少。也是作者本人對佛家尤其顯密一派,,知之甚少的緣故,,不敢亂寫,對此深感慚愧,,也望多多包容,。但是作為小說,為突出趣味性,,閭山界那些參考道教“道藏”而重名的大派,、天境、法寶等,各路帝君,、神主,、仙王、仙君間的恩怨爭斗故事,,可能會異彩紛呈,。但切勿強行聯(lián)系,以免引起不適,。
另外小說年代,,約平行于公元九二七—公元九七六,這五十年前后,。而書中主人公角色的塑造和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也會區(qū)別于其他自傳體式的老套設定,讀到最后自然明白,。
小說里仙家使出的各種神通,、新奇靈寶、深奧符纂,、神秘法訣,、罡步云手、奇門遁甲,、巫醫(yī)卜音等多借用現(xiàn)有道教名詞,,免得過多闡述。
最后補充,,書中最重要的兩種設定,。
第一種,閭山仙界雖貴為修真大界,,但五極天境和居于其中的帝君,、神主們卻是和閭山仙界,,在同一緯度平行的,。也就是說,天境和帝君的宗府乃至其真靈,,就在閭山仙界某一地域,,只不過修為低的仙家無所知而已。所以同在閭山仙界的仙人們,,卻修為千差萬別就很容易理解,。還有原因是,閭山仙界是單一平面的世界,,也是仙家們的棲息地,,若加入空間領域道場時空穿越概念,就好比一個人拋棄現(xiàn)有的偌大家業(yè)坐時光機跑到月球去種地,實在是沒必要這樣寫,,也很容易打亂平行“道藏”的故事體系,。
第二種,書中除了各路仙家的恩怨故事外,,肯定少不了倫理關系的鋪墊,,比如父子、姐妹,、兄弟等等,。對于一些讀者難免造成“道藏里的仙家什么時候結婚、有子,?”的古怪感覺,!這里一樣參考現(xiàn)世道教神仙化身和分身的設定,它也是小說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一條重要暗線,,比如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是南極長生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